衡水中学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衡水中学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古代诗歌鉴赏(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专题2 古代诗歌鉴赏选材集中在唐宋两代,且均是名家作品。命题者为彰显时代特点,突出命题重点,着眼点放在对唐诗、宋词的考查上。客观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句子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察、语言的把握、表达技巧的鉴赏、形象的概括、意境的理解能力;主观题则考查了内容概括能力、意境把握和比较、句子赏析、人物形象鉴赏、炼字(
试题预览
专题2 古代诗歌鉴赏
 
选材集中在唐宋两代,且均是名家作品。命题者为彰显时代特点,突出命题重点,着眼点放在对唐诗、宋词的考查上。客观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句子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察、语言的把握、表达技巧的鉴赏、形象的概括、意境的理解能力;主观题则考查了内容概括能力、意境把握和比较、句子赏析、人物形象鉴赏、炼字(词)、思想感情的分析等。
 
D读文技巧u wen ji qiao   
解答古诗鉴赏题,分两步走,一是读懂;二是根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读懂诗歌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要明白诗句写了什么;二要体悟出全诗是怎么写的;三要把握准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们将标题、意象、句法、典故和题材作为读懂诗歌的“抓手”,分别作一些引导。
一、读懂标题蕴含的信息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从创作动机上讲,标题往往是触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不同的标题所蕴含的信息也有所不同:
1.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2.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
3.奠定作品的感情基调。
4.表明诗歌的题材。
5.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二、把握意象的内涵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诗人内在情思与生活外在景象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的融合与表现。
意象在表达诗歌情感上的作用主要有两种:
第一,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境的产生离不开意象,当众多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这些意象就能创造出与其特征相符的气氛和意境,读者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古代诗歌创作中,诗人习惯于将内心情感融入意象之中而不直接表白,这就产生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读者含英咀华,自然也受到了艺术上的熏陶感染,获得精神上的审美快感。此时,意象不仅仅是客观的景物,而且渗透着诗人的情感。
三、读懂诗歌的特殊句法
古代诗歌,通过非常精练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律、绝、词、曲还得符合格律的要求,故作者在创作诗歌时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这种“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省略成分、语序倒装、词性活用等;在修辞上表现为互文见义等。这些“变形”的地方,往往是读懂诗歌的难点。
1.省略成分。
古代诗歌句子成分的省略,一般情况下,不仅不会使人产生误解,反而使人产生简洁明快之感。有些诗句放到散文中可能被视为文理不通,但在诗歌中,不仅可以使读者心领神会,而且有时简直令人拍案叫绝,这就是古代诗歌省略技巧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古代诗词句子中的主、谓、宾皆可省略。
2.语序倒装。
古代诗歌中,诗人为了对偶、押韵、表情达意等需要,往往对正常语序进行调整。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正常语序应为“千古江山,无处觅英雄孙仲谋”;“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正常语序应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古代诗歌中语序倒装主要有以下几种较为常见的类型。
3.词类活用。
古代诗歌中一些词的词性发生改变,有时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因此,古代诗人常常因为炼字需要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名词、形容词、数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在古诗词中很常见。
四、读懂诗歌中的典故
典故,指诗文中运用的含有古代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读懂典故,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典故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与诗歌要表达的主旨联系起来思考,这样才能体会出用典的妙处。
五、从题材入手读懂诗歌
人们常按题材把古代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同小异。因此,若能判定一首诗所属的类型,便可快速把握该诗的感情基调。如送别抒怀诗,多写离愁别恨和深厚友情;边塞诗多写建功立业,或抒怀才不遇之情,或描写将士生活艰苦等。
D读文示范u wen shi fan   
真题文本 有效信息
  (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按以下步骤把握全诗:
第一步 整体阅读,领悟诗意
1.析标题。
①交代了人物(苏轼、子由)。②点明了事件(送子由使契丹)。③暗示诗歌内容(送别时所感、所思)。
2.读注释。
①注释的对象,多是难读懂的字词句,扫除考生的阅读障碍,如“清禁”“ 武林”。②帮助理解写作技巧,如“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 ’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 ”运用了典故。 ③帮助领会诗歌的情感和主旨。
3.悟意象。
①“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②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以后用以代异族。③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代辙。
4.辨句法。
标题,就是省略句,应为“苏轼送子由使契丹”,即省略了主语——“苏轼”。
5.明题材。
此诗应是送别诗,侧重营造氛围,在景物或生活画面中透露出送别时的主观情感。送别诗表达的情感或是朋友间真挚友谊的告白,或是临别时坦诚的慰勉,或是依依不舍的留恋,或是发自肺腑的感慨。此诗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
第二步 分析手法,把握情感
手法有:以想象、典故之笔写出弟弟在异国他乡思念京都、思念兄长的情景,且谆谆嘱咐其切勿承认苏氏父子是最佳的人才,因为中原人才济济,不一而足。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BD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和D(鉴赏评价)。
【解析】 B项,无中生有,“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在诗中找不到依据;对“不敢自居第一”的理由理解错误,由注释③可知,为避免被扣留,不敢自居第一。D项,苏轼告诫苏辙“切莫以家世傲人”,是担心弟弟的安危,并没有让他展示“谦恭的君子风度”。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
【答案】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解析】 首联巧妙化用王勃的名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写兄弟二人虽相隔千里,但“我”不会因兄弟出使远方而落泪,体现了其豁达的一面。
【诗意】 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热点一] 客观题
从考查范围来说,选项前三项一般是分句考查,最后一个选项注重综合考查。考点多,综合性强。考点涉及诗歌的语句含意、表现手法、情感、语言特点、意境以及文学常识等。
Z知识建构hi shi jian gou   
一、常见陷阱
常见的陷阱通常集中在诗歌鉴赏的意象、意境、语言、手法、情感、主题以及文化常识等几个要素上。设误类型:曲解诗意、意象不合、意境不合、情感不合、不明手法、主题不合等。
卷别 例句 诗句出处 语句表达重点 设误
类型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Ⅰ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李贺《野歌》 诗人不甘沉沦的自勉。 曲解
诗意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陆游《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以书中疾笔喻战中拼杀。 曲解
诗意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Ⅲ 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王建《精卫词》 充满对精卫的赞美之情。 主题
不合

二、考查类型
考查方式 真题示例 应对策略
词句
理解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
1.把诗句作为平常的文言语句进行翻译,复活诗句中所说的景物或事件,进而推断选项中词语的解释或 对句意的理解是否正确。
2.要注意联系上下诗句,或结合整首诗的意境来分析,不能孤立地猜测。
句子
赏析 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 1.要注意词句解说是否曲解原意。
2.要注意选项中涉及的表现手法是否正确,思想内容是否准确,情感表达是否恰当。
思想
情感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 1.注意诗句中的词语、典故、意象,对其感情色彩进行深入感知,看与选项所述是否一致。
2.要多关注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中心主旨的把握,注意主题情感分析是否得当。
手法
分析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 1.熟练掌握诗歌的各种表现手法(如写景手法、抒情方式、修辞手法等)。
2.选项中,运用表现手法的地方要关注,找到切实的依据,注意张冠李戴的可能性。
诗歌
形象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2018•新课标全国卷Ⅰ) 1.鉴赏景物形象,要找出诗歌中出现的意象,分析它们的特征,通过整合感知营造的氛围。
2.事物形象,要结合诗句描写抓住事物的特性,从中分析诗人要言的是什么志、什么情。
3.人物形象,要熟知诗歌中的几种常见形象类型,结合诗句理解诗歌内容,不可以他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理解。
诗歌
语言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2018•新课标全国卷Ⅲ) 1.炼字类型,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2.语言风格 ,要记住常见的诗歌语言特点,深入体会其内涵,解题时看到底符合哪种特点。
J解题流程ie ti liu cheng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野 歌
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S深度分析hen du fen xi    
思考角度 考查点 文本对应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情感   正确。诗人以肥衣冲风、带酒晚歌的洒脱方式表达对嫉妒、诽谤自己的可恶小人和听信谗言、草率取士的礼部考官的极大愤慨。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不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形象   错误。诗人不是“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在诗中“穷”是困厄的意思,不得志,“屈穷”:指有才志而不能施展。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手法   正确。“条条看即烟濛濛”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绝胜烟柳满皇都”有相似之处,都在写春柳如烟似雾的状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手法   正确。整首诗扣题叙事,前四句叙事,后四句抒怀。因事抒怀,叙事抒怀,紧密关联。

Z组织答案u zhi da an    
B
G跟踪训练en zong xun lian    
一、(2018•张家口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送杨君之任永康
[宋]欧阳修
剑峰云栈未尝行,图画曾看已可惊。
险若登天悬鸟道,下临无地泻江声。
折腰莫以微官耻,为政须通异俗情。
况子多才兼美行,荐章期即达承明①。
【注】 ①承明:古代天子、诸侯的正厅,此处代指皇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
A.题目内涵颇丰,“送”点明事件,“永康”杨君所往之地。“任”暗示其身份。
B.首联表明杨君不曾到过永康,看到去永康道路的图画就吃惊,暗示其有畏难之意。
C.“折腰”暗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然该句是劝慰杨君不要学陶渊明。
D.“为政”句嘱咐杨君要深入了解当地风俗民情,因地制宜,多为当地百姓造福。
【解析】 B项,首联下句的意思是,曾经看到图面,已然为之震惊。写的是去永康的道路难行,突出杨君此次赴任路途艰险,反衬其精神可敬。
2.请赏析颔联的妙处。(6分)
【答案】 ①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道路的高峻。②采用夸张的手法写出道路高险,比如“登天”“鸟道”“无地”。③用词生动。“悬”字写出栈道悬在空中令人股栗,“泻”字写出听到江水声令人心惊肉跳的感觉。
【解析】 颔联的意思是“道路危险得如同登天般悬在空中,只有鸟能飞过去,下面就是千仞绝壁、万丈深渊,只能听到谷底江水流泻的涛声”。这就可以看出,此联用夸张的手法,“悬”“泻”用词生动形象。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道路的高险。
【诗意】 如宝剑般直刺云霄的山峰,高得好像架在云端的栈道,始终未曾行走过。曾经在图画中见到过,已经令人心惊。道路危险得如同登天般悬在空中,只有鸟能飞过去,下面就是千仞绝壁、万丈深渊,只能听到谷底江水流泻的涛声。做官不要以官小为耻,为政还必须通晓边远地区的风俗人情。何况你才能杰出而且又有美好的德行,我相信不到一年,推荐你升职的奏章就能呈送到皇上手里。
二、(2018•合肥六中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①
李 益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注】 ①五原:唐代五原县属盐州,今为内蒙古五原。中唐时,这是唐和吐蕃反复争夺的边缘地区。李益曾为幽州节度使刘济幕府,居边塞十余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A.首句描写色彩明丽,景色美丽。五原的田野上,杨柳拂水,风光绮丽,一派盎然的春意。
B.第二句写了另一番景象,清清的泉流又失而复得,“旧是”二字透露出一种欣慰之情。
C.诗人寄情于景,连续描绘了八个画面,这些画面都是作者目光所即,以色彩的变化为线索。
D.颈联写五原的见闻,明月当空,空旷的原野上隐隐传来哀婉的胡笳之声,蕴含着一种忧伤的情调。
【解析】 C项中画面的线索应该是作者的行踪。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颈联,并作简要分析。(6分)
【答案】 “从来”和“今日”对比,(1分)从前的饮马泉冰冻一片,坎坷难行,今日的饮马泉寒冰解冻,绿水分流,写出了饮马泉由冬到春的变化,暗喻收复后与收复前的今昔不同。(3分)②严冬与阳春之景,艰难与欢畅之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征途的顾往瞻来,既有看到充满生机景象的喜悦,也有委婉表达希望乘胜追击的担忧。(2分)
【解析】 颈联写饮马泉由冬到春的变化,暗喻收复后与收复前的今昔不同。“从来”是指过去,说明作者随同节度使来到饮马泉已不是走了一天两天,而是在漫长的道路上几乎走过了一冬天。那时关塞道路,冰冻一片,坎坷难行;而今的饮马泉已是春天,寒冰解冻,绿水分流。严冬与阳春之景,艰难与欢畅之情,恰形成鲜明的对照。
【诗意】 杨柳拂水,丰草映目,风光绮丽,春意盎然,这里曾经是胡人饮马的地方。明月当空,空旷的原野上,隐隐传来哀婉的胡笳声。想必是哪里发生军事行动,不知又是哪些壮士正在英勇卫国。冰雪严寒,关山险阻,道路坎坷,那是过去的惨景。如今天气解冻,春水分流。这潺潺清流,恰似一面光亮的镜子,能照见人影,然而切莫照呀,如果看见自己憔悴的面容怕是要吃惊呢!
三、(2018•合肥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元日示宗武①
杜 甫
汝啼吾手战②,吾笑汝身长。
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
飘零还柏酒,衰病只藜床。
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
赋诗犹落笔,献寿更称觞。
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
【注】 ①武:杜甫次子。②战通“颤”。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A.开头两句暗扣“元日”来写,有新年添岁之意,然而添岁,于垂老者来说是身随年老,于青少年则是身随年长。
B.“处处”两句感慨羁旅漂泊、处境艰难,强调自己和家人已经多年在外度过元日,从而营造出感伤的氛围。
C.“训喻”两句中“青衿”运用了借喻的手法,诗人感叹自己老无所成,心生惭愧,因而教导儿子勤奋好学,立志成才。
D.结尾两句诗人忆及江东的弟弟,情难自已,落泪之中足见手足情深,对宗武来说,这也是潜移默化的家教。
【解析】 C项,“青衿”运用的应是借代手法,青衿是贤士的代称。
2.《杜诗详注》评价这首诗“悲喜并言”,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 诗人将悲事与喜事交织在一起,将哀情与乐情贯穿于全诗。(1分)诗人悲身世坎坷,年老衰病;(1分)悲归家无望,兄弟离散;(1分)悲时局动荡,壮志难酬。(1分)喜时逢佳节,父子相守;(1分)喜宗武长大,成才可期。(1分)
【解析】 根据“迢迢滞远方”,概括出远离家乡。根据“衰病只藜床”,概括出年老多病。根据“名惭白首郎”,概括出壮志未酬。根据“吾笑汝身长”概括出喜看儿子成长。根据“处处逢正月”,一方面慨叹羁旅他乡,另一方面庆幸父子相守。
【诗意】 杜甫打了儿子一顿导致儿子哭了,但是看到儿子又长高了,父亲开心地笑了。正月时节应是团圆时刻,然而诗人想到自己远在他乡,路途遥远被阻滞,难以归家。飘零他乡喝着柏酒,衰老生病只能躺在藜床。教育孩子应该如何为人,很惭愧的是自己白发苍苍却无法施展自己抱负。想要赋诗一首却又释笔作罢,只想称觞举寿。诗人独自在外,难以见到家乡的亲人,不能和家人团聚,只能在这暗自流泪。
[热点二] 诗歌形象
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可分为人物、景物、事物形象。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就是把握古代诗歌中艺术形象的特征,品味其深刻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出该形象的象征意义或社会意义。
Z知识建构hi shi jian gou   
 

人物
形象 设问 1.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2.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3.分析人物形象在诗歌中的作用;
4.赏析诗歌中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等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等。
审题 题干中有“形象”“性格”字样,包含诗人形象或抒情主人公形象(性格)。
模式 1.要分清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和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两个人物形象:一是词人年华已逝、壮志未酬的形象,一是词中刻画的周瑜风流倜傥、指挥若定、年轻有为的形象。
2.要分清形象和性格的区别。如果要求分析形象,则要思考主人公的身份、际遇、性情、品质等;如果只要求概括性格,就可不必考虑其他内容。
3.要分清题干要求。注意题干要求是“分析”还是“概括”。如果要求概括人物形象,则考生只需从诗歌中提炼出要点,用短语的形式表达。如果要求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则考生首先要概括人物形象,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景物
形象 设问 1.概括景物特征;
2.赏析景物形象;
3.分析景物描写对抒发诗人情感、刻画诗中形象的作用等。
审题 题干中有“景物”“形象”“特征”字样。
模式 1.明确写景的主要技巧,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情景交融、视听结合、渲染烘托等表现手法,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远近高低等角度位置变化,白描、细节描写等描写方法。
2.掌握表现写景特色的名词术语,如有声有色、清新明丽、宁谧清幽、淡泊悠远、空灵飘逸、宏大壮观、博大雄浑等。
3.审清题干的要求。如果题干要求概括景物特点或者只问写了哪些景象,考生只需要提炼出景象点并简要概括出特点即可。如果题干明确要求结合诗句分析,考生就须要结合具体诗句进行描述或者分析,拟写的答案要包含景物点、景物特征、所用手法技巧、景物的表达效果,有时还要提及表达的情感等。

事物
形象 设问 1.概括、赏析物象的特征;
2.赏析物象的内涵;
3.分析物象体现的诗歌中人物的品格或寄寓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审题 题干中有“特征”“内涵”字样。
模式 1.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2.结合作者的处境、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的形象的象征意义;
3.抓住物象的特征与作者的情感、理想。

J解题流程ie ti liu cheng   
(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 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S深度分析hen du fen xi    
思考角度 文本对应
审题   本题的答题范围是“首联”;题干一共有两问,第一问是性格特点,第二问是分析。答题时一定要答出这两问。
分析   “那因远适更沾巾”巧妙化用王勃的名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首联写的是诗人寄居他乡总是与兄弟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但诗人不会因为兄弟远赴异国就落泪沾湿衣襟,这表明了诗人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Z组织答案u zhi da an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做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诗意】 这些年我寄居他乡总是与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哪里会因为你远赴异国就落泪沾湿衣襟。不要怕驿站的骏马傲风斗雪,你尽管快马加鞭吧,要让自诩一代天骄的契丹认识一下天朝的才俊。身处沙漠之地你定会回望皇宫上方的那轮明月,也定将越过千山万水梦见杭州风光旖旎的春天。单于要是询问你的家世,回复时可要小心谨慎啊,要像李揆那样不说自己是大宋最杰出之人。
G跟踪训练en zong xun lian    
一、(2018•南宁摸底)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①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券,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②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 ①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所。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②慵:懒。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本词开门见山地表达出词人不乐尘世、留恋山水自然的生活态度。
B.词中作者以“斜插梅花,傲视侯王”的“山水郎”自居,傲然之情溢于言表。
C.词人写自己能支使风云雨露是天帝批准的,可以看出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望。
D.“几曾着眼看侯王”句是这首词的点晴之笔,也是词人内心思想的真实写照。
【解析】 C项,“内心深处对权力的渴望”分析错误,这里用诙谐的手法表现自己疏狂的个性特点。
★2.从诗歌最后两句,你读出了诗人哪些形象特点,请概括分析。(6分)
【答案】 (1)傲视权贵,不愿在朝为官。如“玉楼金阙慵归去”,表达了就算是在华丽的天宫做官也懒得去的人生态度。(2分)(2)留恋自然,品行高洁。词人借品行高洁的“梅花”来象征自己的品行。(2分)(3)行为疏放,洒脱不羁。如“且插梅花醉洛阳”一句,表现了只想插枝梅花醉倒在洛阳城中的洒脱不羁性格。(2分)
【解析】 鉴赏人物形象要注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对人物的刻画,也要注意环境描写(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人物的烘托作用。例如“玉楼金阙慵归去”的“慵”是“懒惰、懒散”的意思,表现了词人鄙薄名利的态度。如“且插梅花醉洛阳”一句,梅花喻示着词人的高洁,“醉”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只想纵诗饮酒,表明了其疏狂的品性。另外,答题的时候要先概括形象特点再结合词句分点作答。
【诗意】 我本是天上管理山水的郎官,天帝赋予我疏懒狂放的性格。曾多次批过支配风雨的手令,也多次上奏留住彩云,借走月亮。吟诗万首,饮酒千盅,我什么时候曾正眼看过侯王?就算是在华丽的天宫里做官,我也懒得去,只愿插着梅花醉卧在洛阳城中。
二、(2018•汕头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衡水中学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仿写句式』  下一个『衡水中学2020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新闻)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