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压缩语段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20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压缩语段(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文言文阅读矫正卷05压缩语段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①据报道,成都68岁的李学明捐出当环卫工五年的积蓄10071元,重庆87岁的倪素英捐出自己攒了30多年的积蓄20万元,武汉93岁的明学纯“只有15000块钱,钱不够,向女儿借5000块钱”,无锡74岁拾荒老人徐美英捐款9000元被婉拒后急得大哭……当被问到为什么愿意捐献自己的
试题预览
文言文阅读
矫正卷05    压缩语段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①据报道,成都68岁的李学明捐出当环卫工五年的积蓄10071元,重庆87岁的倪素英捐出自己攒了30多年的积蓄20万元,武汉93岁的明学纯“只有15000块钱,钱不够,向女儿借5000块钱”,无锡74岁拾荒老人徐美英捐款9000元被婉拒后急得大哭……当被问到为什么愿意捐献自己的积蓄时,很多人说得很平淡:“国家有难,应当尽一份力。”殊不知,他们大多生活拮据,平时舍不得为自己多花一分钱,有人甚至尽了个人的全力。这些消息,一经披露便.引发人们关注和议论。
②本报评论员认为,老人们的做法
(1)用一句话概括消息(第一段)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
(2)请你以本报评论员的身份,补充完成第二段的新闻点评。要求: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言之有理,不超过100字。
【答案】(1)各地低收入老人为疫区捐“巨款”引关注。
(2)【示例1】我认为老人们的做法值得肯定。毕竟,在老人们看来,捐赠善款是最直接、便捷表现爱心的办法。这种善举,不仅让我们感受到温情与爱,而且蕴含更大的精神价值和社会意义,即可起到一定的表率作用,激励更有能力、有财力的人及时行动起来。
【示例2】我认为老人们的做法要客观看待。每个人都有表达爱国的权利,都有为“抗疫”尽一份力的初衷,我们要保护这种初衷和爱心。但我们也倡导量力而行,希望这些慷慨解囊的老人不会因此而影响自己的晚年生活,否则,这显然有悖于社会道义的彰显。
【示例3】我认为老人们的做法不可取。慈善的意义是为悲伤的人或事作贡献,而不是放大悲情。现代慈善的基本特征是尽己所能、尽力而为,即“能者多为”更符合慈善伦理。此举会影响老人自己今后的生活,而安享晚年才是社会对他们的美好期许。
【解析】
(1)题目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首先找出事件中的人物,看他们的特点,根据“成都68岁的李学明”“环卫工人”,“重庆87岁的倪素英”,“武汉93岁的明学纯”,“无锡74岁拾荒老人徐美英”,可以看出这些都是“低收入老人”;再看事件,都是为疫区捐款;最后再看“这些消息,一经披露便.引发人们关注和议论”,可概括出“引关注”。整理答案即可。
(2)新闻评论,是社会各界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所发表的言论的总称。新闻和评论,构成报纸的两大文体。新闻评论是一种写作形式,一种传播力量,一种社会存在,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要目的和手段。写新闻评论和议论文一样,也要亮明观点,找出论据分析论证。
如认可老人们的做法,可从表达善意、彰显精神、树立榜样这些方面分析;如不认可,可从放大悲情,慈善要量力而行,不要影响个人生活等角度分析;如认为需要客观看待,可从保护这份爱心,但要量力而行的角度分析。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为配合教育部最新颁行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于2018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在谈到教材编写时说:“语文教学的病症在哪里?……就是读书太少”“药方是什么?语文教材编排下猛药”“统编本语文教材有什么特色?最主要的就是‘读书’为要。新教材专治不读书”“考试倒逼你读书”。对此,某大学教授给温总编写了一封题为“语文新改革让人冒冷汗?三问‘部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的万言信,信中质问如下:
①当下最急迫的是千方百计“救救孩子”,还是一味给孩子“下猛药”、用“考试倒逼孩子读书”?
②面对教改愈改学生负担愈重的现实,您在脑海中是否回荡起鲁迅先生“救救孩子”的呐喊?
③您在提倡“海量阅读”、大幅提高阅读速度之前,是否应该对“什么是真正意义的阅读”等问题作出理性追问?
④您主编的“部编本”教材,高中必背古诗文从14篇增加到72篇,是否有悖于“仁者爱人”的儒者情怀以及春风化雨的中国人文主义精神?
(1)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个字。
(2)选择材料中的某一观点或质问,谈谈你的感想。不超过80个字。
【答案】(1)部编高中语文教材全国推行,总主编遭质疑
(2)示例一:用考试倒逼读书,是不体恤孩子疾苦的“暴政”。在中小学阶段,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孩子适量适时阅读,而不是大量超前阅读名著经典。
示例二:这套“倒逼”手段,听起来冠冕堂皇,实则增加了孩子们和家长们的负担,过分地绑架了学生的阅读自由,导致学校对规定书目的阅读完全是为了应付考试,走走过场!
【解析】
(1)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个字。”。接下来再审语段,明内容,本题所选语段,大致可分成两个层次,主要讲述了“部编本”高中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先生对教材编写的简要“说明”和某大学教授给温儒敏总主编写了一封万言信。然后再明确语段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并分析语段的主要内容,本题所选属于记叙性语段,要抓住记叙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概括起来就是: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怎么干的,有什么结果。本题中,人物:温儒敏、某大学教授;事件:部编高中语文教材全国推行,某大学教授质疑温儒敏总主编。最后再将这些关键信息组织称通顺的一段话,注意字数的限制。因此,本题答案为:部编高中语文教材全国推行,总主编遭质疑。
(2)此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提出自己见解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探究的题目,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和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此题属于向外挖掘类,答题注意观点+生活事例的方式。
题目要求选择材料中的某一观点或质问,谈谈自己的感想。解答此题时,只需要从温主编和大学教授的话语中,任选一个角度谈感想即可;选定角度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观点,再谈谈支撑自己态度或观点的理由,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例如,不赞同温主编“用考试倒逼读书”的主张。用考试倒逼阅读,就是不体恤孩子疾苦的“暴政”。我们谁也不可否认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无论从世界范围内还是从中国历史上看,当今我国中小学生都是课业负担最重的学生。现在中小学生读书太少,其主要原因是课业负担太重,几乎没有整块的闲暇时间。同时,在中小学阶段,我们最需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最需要做的是让孩子适量适时阅读,而不是大量超前阅读名著经典。最后,需要注意精炼语言:不超过80个字。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国家药监局7月11日前收到了“长生生物”(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员工的实名举报信。 7月11日,国家药监局对“长生生物”进行飞行检查,并于15日发表公告称,长春长生在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过程中存在记录造假。根据检查结果,国家药监局迅速责成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收回长春长生相关《药品GMP证书》。通告还称,所有涉事批次产品尚未出厂和上市销售。“长生生物”去年就被查出儿童百白破疫苗不合格,当时某一批次的疫苗已全部销往山东,共计252600支,打入了25万多名儿童的身体。今年疫苗造假事件再次被曝光,一时间全国舆情沸腾,群情激愤,各类媒体报道铺天盖地。7月22日,国家药监局已经会同吉林省局对“长生生物”正式启动立案调查,负责人表示,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相关信息将陆续报道。
(1)用一句话新闻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针对上述消息,写一段评论性文字。不超过80个字。
【答案】(1)长生生物疫苗再度造假(2)长生生物利令智昏,视生命为儿戏,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相关监管部门长期严重失职,全程监管不力,出了问题才亡羊补牢。疫苗安全,民心所系,切不可草菅人命。
【解析】
(1)本题结合“7月11日,国家药监局对‘长生生物’进行飞行检查,并于15日发表公告称,长春长生在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过程中存在记录造假”“‘长生生物’去年就被查出儿童百白破疫苗不合格”,可知“长生生物”疫苗造假,并且不是第一次造假,压缩为“长生生物疫苗再度造假”。注意字数要求。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新闻点评能力。新闻点评,要会读新闻,也就是考生要能够准确把握提供的新闻材料的实质,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为点评做准备。要注意点评语句简明扼要,点评内容是非分明,一语中的,立场鲜明。要注意点评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从新闻材料的实际出发,以理服人,不可凭空漫说。本题中,一方面可针对“长生生物”公司的做法来评述,另一方面可针对监管部门来评述,也可以分析疫苗的重要性,造假的危险性来评述。观点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注意字数要求。
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感恩最本质的意义是“记得”。学会感恩,意味着你需随时记起现在的一切来自于爱的支撑和赐予。生活中的每一部分都与你有关,你与他们的连接都是爱的连接。缺少了爱,眼前的一切都将消失。因为,造物主用爱支撑了一切。这些爱都理应“记得”。
感恩还是一种回馈,对爱的回馈。当你感恩时,其实就是对周围的人或事表示“我收到了,谢谢你的爱”。周围世界带给我们各种感受的人、事乃至万物,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你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都在为你付出,都在给你爱。那些同意出演你生命中所需角色的人或事,都是因为爱你才带给你生命的体验。没有这些爱,我们无法体验人生的历程,一切经验将无从谈起。没有这些爱,我们将无法成为矛盾统一的完整的人。温柔地向他们表达你的感激,会增进爱的能量的流动,滋养助推彼此的生命。
(1)概括上面文字的要点。不超过16字。
(2)这两段文字运用了一个相同的论证方法,请指出并作简要说明。
【答案】(1)感恩是记得并回馈爱(或“感恩是记得并回馈爱的支撑与赐予”)
(2)方法:①假设论证(或反面论证、对比论证)说明:①第一段中“缺少了爱……”,第二段中“没有这些爱……没有这些爱……”,两者都是通过反面假设“没有爱”产生的结果,有力地论证了文段的观点。
【解析】
(1)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句都在第一句,第一段主要阐述了“感恩最本质的意义是‘记得’”,第二段主要阐述了“感恩还是一种回馈,对爱的回馈”。综合这两个中心句,要点就可以概括出来了。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这类题,首先要了解不同论证方法的特点,其次要认真品读文段,把握其论证的思路,然后加以概括,结合文段进行分析说明。
第一段文字中说“缺少了爱,眼前的一切都将消失”,第二段文字中说“没有这些爱,我们无法体验人生的历程,一切经验将无从谈起。没有这些爱,我们将无法成为矛盾统一的完整的人”。这些都是从反面假设“没有爱”的危害,从而有力论证了“记得并回馈爱”的重要性。
5.阅读下面几位高三学生的对话,完成小题。
甲:我特别想读些经典著作,但现实是时间太紧,只能利用学习间隙翻翻杂志,一次还只能看几篇,一点都不过瘾。
乙:看看杂志也挺好的,不占用大块的时间,读一篇可以,读两篇也可以,想停就停,多方便啊!还可以积累作文素材呢!
丙:我呢,更想读一些作文指导类的书籍,尤其是优秀作文选那种。花费时间不多,效果比看杂志要好。
(1)根据材料,概括高三学生课外阅读的两个特点。(每点不超过4字)
(2)针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写一段评论性文字。不超过80字。
【答案】(1)碎片化、功利性
(2)示例l:碎片化和功利性,使得学生阅读范围十分狭窄,缺乏深度思考,不利于文化知识的积累,也无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影响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示例2:当下高三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着明显的碎片化、应试化倾向,主要原因是学习时间紧和考试压力大。要解决这个问题,单靠语文老师很难奏效,需要一系列配套的改革措施。
【解析】
本题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要求“根据材料,概括高三学生课外阅读的两个特点”,这就需要考生根据材料中三个人的对话来概括,可以从阅读的方式和阅读的目的两个角度概括,如甲说“只能利用学习间隙翻翻杂志,一次还只能看几篇”,乙说“不占用大块的时间”“花费时间不多”,根据这些内容可知,高三学生的课外阅读属于碎片化的,没有集中的时间,这是阅读方式方面的特点;再看阅读的目的,乙说“还可以积累作文素材呢”,丙说“更想读一些作文指导类的书籍,尤其是优秀作文选那种”“效果比看杂志要好”,根据这些内容可知,高三学生的课外阅读功利性很强,主要是考虑它的使用价值。第二个问题是“针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写一段评论性文字”,解答这个问题,需要考生解决第一个问题,即高三学生课外阅读的特点,然后对这个问题做出评价,态度要明确,如本题中要指出“碎片化”“功利性”阅读的弊端,如“阅读范围狭窄”“缺乏深度思考”“不利于文化知识的积累”等,最后给出建议。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1月29日晚,咪蒙公众号发表了《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该文主人公是某市理科状元,家境贫寒,名校毕业后不断打工贴补家用,最终因病早逝。在“寒门”“状元”“死亡”等多种标签加持下,此文迅速刷爆朋友圈,收获了无数人的眼泪。
但次日一早就有网友指出该文存在诸多疑点,内容疑似虚构。如文中晒出的中学照片在四川某市,但该校并非全省排名前几;照片中标注时间为2011年10月,而该校操场是2012年秋才修好的;该市当年的理科状元现正攻读博士学位;主人公2013年看网络剧《灵魂摆渡》,而《灵魂摆渡》首次上线在2014年2月;主人公“进阿里两年就升到了P7”,而阿里公关部称两年升P7不可能等。
面对汹涌的质疑,咪蒙团队回应称该文为非虚构写作,“细节上做了模糊化处理”。然而,一旦细节不可信,非虚构文本就无法称其为非虚构,而已堕落为网友谑称的“韭虚构”。为了流量,为了受众,为了金钱,为了收割大量韭菜,咪蒙团队不惜以虚假故事熬制鸡汤,骗取大众情感。
(1)用一句话归纳上述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针对上述消息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写一段评述性文字。不超过90个字。
【答案】(1)“寒门状元之死”刷爆朋友圈,并引发广泛质疑,受到尖锐批评。
(2)咪蒙公众号以“寒门”“状元”“死亡”等博眼球的关键词来制造热点,虚构煽情故事,根本上是为了扩大自媒体流量,换取金钱。这种行为已丧失了媒介伦理底线,有关部门应适时介入,加强监管。
【解析】
(1)第一段主要讲到《寒门状元之死》刷爆朋友圈,第二三段主要讲到该文引发网友质疑,咪蒙团队受到了大众的批评。答题时将这几点要素进行综合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的表达应用能力。本题要求就咪蒙团队不惜以虚假故事熬制鸡汤,骗取大众情感这一现象来发表观点,首先应指出这种行为的本质,即为了扩大自媒体流量,换取金钱,然后对这种行为进行评价,指出其不可取之处,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面对这样的不良现象,相关部门应该怎么做。语言要精炼,注意字数限制。
7.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报道,完成各题。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会同北京市政府、联合国有关机构共同举办的世界首届可持续发展论坛于2019年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大会探讨了各方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行动和经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发去了贺信。
习近平指出,中国将继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入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同时,中国积极深化南南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深入对接,为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希望各方积极寻求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良策,促进共同发展,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将上面的新闻报道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_______________。
(2)从习主席的贺信中提取或概括出4个关键词(每词限4字),要求能体现出贺信的主要内容。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答案】习近平向世界首届可持续发展论坛致贺信中国发展深化合作中国贡献共同发展
【解析】
(1)材料共分两段,第一段是新闻的主体,主要信息有:“世界首届可持续发展论坛于2019年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向大会发去了贺信”。根据字数的要求筛选重要信息组成一句话即可。
(2)本题要求“从习主席的贺信中提取或概括出4个关键词”,语境在第2段,关键信息有:第1句“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第2句“深化南南合作”“作出积极贡献”,第3句“促进共同发展”。据此提取4字关键词即可。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港珠澳大桥属于G94珠三角环线高速的一部分,设计时速每小时100千米-120千米,工程路线起自香港国际机场附近的香港口岸人工岛,向西接珠海及澳门口岸人工岛、珠海连接线,止于珠海洪湾,路线总长为55千米。截至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设计使用寿命最长、技术含量最高、科学专利最多的跨海公路桥梁,大桥工程的技术及设备规模创造了多项世界起录,港珠澳大桥已于2018年10月24日开通运行,这座连接球江口东西的全球最长跨海大桥与轨道交通形成闭环,让粤港澳三地连成了一体。
空间距离的缩短让人员流动的加速最先体现出来,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3日经港珠澳大桥口岸出入境的旅客数量超过8.6万人次,创大桥通车以来最高纪录。11月4日,旅常数量超过10万人次,再次创下新高,交通设施的完善将促进人才的自由流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1)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针对上述消息的内容,写一段评论性的文字。不超过80个字。
【答案】(1)港珠澳大桥将粤港澳连成一体,促进人才流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2)港珠澳大桥的开通体现了中华民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大桥将粤港澳三地相连,将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解析】
材料第一段,交代了港珠澳大桥的特点,“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设计使用寿命最长、技术含量最高、科学专利最多的跨海公路桥梁,大桥工程的技术及设备规模创造了多项世界起录”,及“港珠澳大桥已于2018年10月24日开通运行”“让粤港澳三地连成了一体”这一事件。第二段,“空间距离的缩短让人员流动的加速最先体现出来”“交通设施的完善将促进人才的自由流动、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是说价值和意义。据此可知,内容主体是开通的事实及价值意义,将两部分的内容重点结合在一起即可。
(2)本题考查综合读写的能力。首先要认真“读”,然后用正确的语言“写”即表达出来。解答本题,需从材料中筛选出关键信息。阅读材料,可以发现,材料主要讲了两点:一是港珠澳大桥的概况及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二是港珠澳大桥在交通上的作用,即连接了粤港澳三地。对“港珠澳”大桥通车的新闻评述时要抓住这两点发表看法,点评港珠澳大桥开通的意义,表达有述有评,注意字数限制。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又到一年开学季,2010年出生的适龄孩子报到,老师又要开始记每个学生的名字了。有人编了这么个段子:一年级的梓轩和子轩打架,撞伤了梓萱和子瑄,可馨、可欣和可歆跑过来劝架,撞到了若曦、若溪和若熙,梓睿和子睿告诉了班干部浩然和昊然,大家一起拉开了梓轩和子轩,扶起了梓萱和子瑄,最后子轩、梓轩、梓萱、子瑄在大家的帮助下握手言和。
材料二:最近一些新闻报道很火。一位家长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叫做王者荣耀,居然还是一个女孩;新一届小学一年级学生中,出现了刘小灵童、李锁铛然、程门立雪等名字;一年级老师在新生报到当天懵了——希璿、墨汧到底该怎么念?
(1)材料一反映了这一代家长给孩子取名时的一种什么现象?(不得超过25字)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试从家长心理角度分析一下出现以上取名现象的原因。
【答案】(1)家长给孩子取的名字在用字和发音上非常集中。
 (2)①如“萱”“馨”“睿”“刘小灵童”“王者荣耀”等,或含蓄或直接,寄寓了家长美好的期待。②如材料2中的名字,不易出现雷同现象,这体现出家长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心理。③新时代流行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对这一代家长的浸润,造就了特有的审美趣味。
【解析】
题干问的是“材料1反映了这一代家长给孩子取名时的一种什么现象”,需要结合孩子的名字特点分析,找出孩子名字的共同特征。结合“梓轩”“子轩”“梓萱”“子瑄”“可馨”“可欣”“可歆”“若曦”“若溪”“若熙”等名字分析可知,家长给孩子取的名字在用字和发音上非常集中。从家长心理角度分析一下出现以上取名现象的原因,孩子名字里选取一些寓意好的字,表达家长的美好期盼。结合“一年级老师在新生报到当天懵了——希璿、墨汧”等分析可知,家长标新立异、不从众的心理。结合“王者荣耀”“刘小灵童”“李锁铛然”等分析,流行的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网络游戏等对这一代家长的影响等。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随风奔跑自由是方向,追逐雷和闪电的力量……”午休铃响过,实验中学高一、高二教学楼的二楼走廊里,10多名校合唱社领唱的同学每人拿出一个扩音喇叭,高声唱起来。随即,走廊里涌来1000多名高一、高二年级同学,向着对面的教学楼,齐声为正在备战高考的高三学长加油:“如愿以偿,前程似锦,金榜题名,旗开得胜,高三加油,高考加油!”。
“这是‘喊楼’——我们学校已经延续9年的一个传统,高一高二学生通过‘喊楼’为学长祝福。”该校相关负责老师告诉记者,“每年‘喊楼’的时间都在高考前半个月左右,但日子不固定,今年选了5月24日,为的是给高三同学一个惊喜。”“每年的‘喊楼’方案都由校团委的高一、高二学生制定,包括时间、方式、流程、口号以及横幅等。内容确定后,各班都有一名同学在班里公布今年的口号、‘喊楼’暗号,但不会通知具体时间,今年的暗号就是合唱社同学唱《奔跑》。”该负责人说。
(1)请为以上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2)请你为即将升入高三的自己写一段高三寄语。要求:①语言连贯、准确;②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40字。
【答案】(1)9年“喊楼”,只为高三加油/喊楼——为高三加油!
(2)示例1:健康身体是基础,勤奋刻苦是前提,学习方法是关键,心理素质是保证——高三在即,时时自勉。
示例2:想摘玫瑰,就要先折刺枝;想走坦途,就要斩除荆棘;想看到天明,就要勇闯夜寂;想高考圆梦,我要倍加努力。
示例3:高三是一场无声的战役,不会的知识点就是战场上的敌军,我必须时时提醒自己:前方敌军出没,一个一个消灭。
【解析】
(1)根据字数要求,本标题只需要写出人物、事件和起因。主抓关键语句:“这是‘喊楼’——我们学校已经延续9年的一个传统,高一高二学生通过‘喊楼’为学长祝福”可知,这篇新闻的人物、主体事件和起因是:“高一高二学生通过‘喊楼’为学长祝福”。根据标题的特点组织答案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能力。微写作的题目虽然字数少,但考查考生快速成文的能力和文字水平,体现了对记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技巧具体运用的能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语言连贯、准确、运用修辞手法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寄语”意思是寄托希望的话。写作时可以写对自己高三生活的期待,也可以写激励、鼓舞自己的话,还可以表达决心、恒心。内容一定要励志,有激情。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2020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表达技巧』  下一个『2020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句子补写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