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词语、标点(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20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词语、标点(逐题解析)(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语言文字运用矫正卷02词语、标点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在中国传统学术里,史学的地位非常重要。(甲)它不但渊源甚早,而且各类史籍卷帙浩繁。相较于世界各地其他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史学的发达堪称中国文化的主要特色之一。(乙)“夫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中国人非常重视历史,将其视为传承文明的载体、提
试题预览
语言文字运用
矫正卷02    词语、标点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在中国传统学术里,史学的地位非常重要。(甲)它不但渊源甚早,而且各类史籍卷帙浩繁。相较于世界各地其他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史学的发达堪称中国文化的主要特色之一。
(乙)“夫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中国人非常重视历史,将其视为传承文明的载体、提供经验教训的宝库。历代史籍体现着中国人对于各种社会实践的记录与思考,历史故事往往影响后世的政治行为,甚至成为制度与政策合法性的主要来源。
在《中华文明的经脉》一书里,姜义华教授继续了出版于2012年的《中华文明的根柢》一书中的基本思路,从宏观的理论视角出发,深入思考中华文明为什么是有机的整体、中华文明的价值体系、中华文明的实践体系、中华文明的话语体系、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等具有重要历史与现实意义的问题。(丙)他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丰赡翔实的中华文明整体画卷,提供了许多值得史学工作者进行进一步细致探讨的重要课题。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卷帙浩繁 B.对于 C.继续 D.丰赡翔实
2.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答案】1.C2.C
【解析】
1.C项,继续:延长下去;不间断。文中“姜义华教授继续了出版于2012年的《中华文明的根柢》一书中的基本思路”中,“继续”不能与“思路”搭配,应将“继续”改为“延续”。故选C。
2.C项,丙句“他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丰赡翔实的中华文明整体画卷”中,“波澜壮阔”和“丰赡翔实”属并列定语,两者之间不能用逗号,应改为顿号。故选C。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经典是在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淘洗出的精品,经受了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从不同的视角去审视和诠释。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甲)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在上海书展期间发布了“2019新时代上海大学生经典阅读指数报告”。其中数据显示,大学生经典阅读的范围比较狭隘,经常阅读文学类经典的学生尚不足三成,而有三至四成的学生从不读哲学、教育学和法学类经典。其次是经典阅读愈加浅层化。(乙)具体表现为快餐式和功利式的阅读,人们越来越不愿认真、耐心阅读,而转向浏览网页式的跳读和浏览,经典往往读得支离破碎。最后是缺乏经典阅读的氛围。学校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和技能掌握,校园缺乏人文内涵。同时,家庭普遍缺乏读书氛围,不读书、读书少的家长不在少数。
(丙)针对这一现象,专家指出,经典不是死的标本,它是有着强大活力、能参与到当代文化建构并深刻影响到人类灵魂的文化遗产。人们不仅能从经典中获取知识,还能获得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可以使个体产生成就感,为个体提供心灵上的抚慰或者进取的力量。
3.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浩如烟海 B.狭隘 C.支离破碎 D.不仅
4.文段中划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3.B4.A
【解析】
3.A项,“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原句形容的是书籍,使用正确;B项,“狭隘”,(指气量、见识等)狭小;这里是说大学生阅读经典的范围小,比较窄,应用“狭窄”;C项,“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完整;语境是经典被读得不是一个整体,使用正确;D项,“不仅”,指不止这一个,还有类似的;同“还”“而且”配合用,与“而且”配合时表示意思进一层。使用正确。故选B。
4.丙处标点有误,将“2019新时代上海大学生经典阅读指数报告”改为“《2019新时代上海大学生经典阅读指数报告》”,相当于实文章,应该用书名号。故选A。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后5-6题。
[甲]人间还有形形色色的脸:商贾的脸,乞丐的脸,富孀的脸,绅士的脸,作家的脸,娼妓的脸,义士的脸,大官的脸和小白脸……但是,天下最不讨人喜欢的脸,是“门吏”的脸。[乙] “门吏”者,或守门之吏也;或私家所用之阍人也;或门下办事之人也——这些人寄身在人家的门下,还要作威作福,吆喝异己。[丙]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时候,门吏果然不可一世;一旦权势已去,门可罗雀,门吏也就树倒猢狲散,另寻门户。这一生从一扇“门”辗转到另一扇“门”,既不能摇身一变而为“门神”,寿终正寝的时候,可能连“门”边儿都不曾摸到,一辈子是“门外汉”。
5.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形形色色 B.果然 C.树倒猢狲散 D.辗转
6.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5.B6.B
【解析】
5.A项,形形色色:形容事物种类繁多,各式各样。根据后文“商贾的脸,乞丐的脸,富孀的脸,绅士的脸,作家的脸,娼妓的脸,义士的脸,大官的脸和小白脸……”,可知此处意指人间有各式各样的脸。“形形色色”符合语境,使用恰当。B项,果然:表示事情的结果与所料所说相符。根据文意,可知“群臣进谏,门庭若市”与门吏不可一世之间是相对应的关系,此句意在强调在“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时候,门吏“当然”不可一世。由此可见,“果然”不符合语意,使用错误,应该改成“固然”。C项,树倒猢狲散:比喻有权势的人一旦垮台,投靠依附他的人也就一哄而散(含贬义)。根据上文“一旦权势已去,门可罗雀”和下文“另寻门户”,可知此处强调有权势的人一旦垮台,门吏一哄而散。“树倒猢狲散”符合语境,使用恰当。D项,辗转:指反复不定,翻来覆去的样子,也指经过许多地方或者经过许多人的手。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形容门吏这一生从一扇“门”到另一扇“门”反复不定的样子。“辗转”符合语境,使用恰当。故选B。
6.B项,乙句中的两处分号使用错误,都应该改成逗号。分号是一种在层次上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和因果等,以并列关系居多)的两句分句。乙句中使用分号的三个句子都是单句,中间不是并列关系,且达不到使用分号的层次,应该选用逗号。故选B。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甲)在人类进化的历史上,与父亲相关的角色需要去捕猎养家,需要拼搏护家,或不惜以战争来维护各自的家族与国家利益。于是,历史画面中的父亲,比如在荷马史诗中,总是身着盔甲,即使在拥抱自己孩子的时候。(乙)鲁格•肇嘉也捕捉到了这一典型的意象, 称之为“冷漠的拥抱”,并由此阐发了《父亲的悖论》:“我们因此在父亲的内心发现了一种无法坦承的不安全感和一种矛盾的情绪。”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心理分析的基本原则,我们在谈论“父亲”或“父性”的时候,即使与现实中的父亲息息相关,却已经超越了具体的父亲本身,而是进入了父亲意象的范畴。(丙)因而,我们所寻找的,也并非仅仅是个体的父亲,而是父亲的意象、父亲的意义。
7.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象 B.坦承 C.即使 D.息息相关
8.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答案】7.C8.B
【解析】
7. C项,“即使”是表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而后文的“却”是表转折关系,“即使……却……”无法搭配,应改为“尽管”。A项,“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使用正确。B项,“坦承”是动词,意思是坦率承认。使用正确。D项,“息息相关”指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形容关系非常密切。使用正确。故选C。
8. B项,“父亲的悖论”是观点而不是书名,应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即《》改为“”。故选B。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
[甲]周敦颐赞美荷“出淤泥而不染”,只这一句,千百年来,众口啧啧。[乙]可谁曾想过?如果水底下是水泥,而非淤泥,荷花会怎样呢?[丙]没有淤泥,荷花首先不能亭亭玉立;没有淤泥,荷花之藕将无处深藏其清白;没有淤泥,荷花之美无从谈起。水至清则无鱼,水至清也无荷。一些人喜以荷自比,除了羡慕荷花的独有的风致之外,还有荷花蓊蓊郁郁的旺盛的生命力。荷之美,美在水之滋养,也美在淤泥之营养。
9.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亭亭玉立 B.风致 C.蓊蓊郁郁 D.滋养
10.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答案】9.C10.B
【解析】
9.A项,“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等形体挺拔。使用恰当。B项,“风致”,美好的容貌和举止。使用恰当。C项,“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不能用来修饰“荷花”,用在这里属于用错对象。D项,“滋养”,指供给养分;补养。这里是说水给荷花提供养分,使用恰当。故选C。
10.B项,应把问号改为逗号,这里是引述部分,问号在后面。故选B。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2020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真题专练』  下一个『2020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字音、字形(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