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真题专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20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真题专练(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专题九 实用类文本阅读探考情悟真题【考情探究】考点 内容 要求 考题示例 预测热度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是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其含义是指文本中的特定含义 B级 2019课标全国Ⅰ,4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指的是内涵较为丰富或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其含意也是指文本中
试题预览
专题九 实用类文本阅读
探考情 悟真题
【考情探究】

考点 内容 要求 考题示例 预测热度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是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其含义是指文本中的特定含义 B级 2019课标全国Ⅰ,4 ★★★★☆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指的是内涵较为丰富或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句子,其含意也是指文本中的特定含意 B级 ★★★★★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侧重从作品具体内容角度作分析综合,要求能搜寻、辨别、提取文中的有关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 C级 2019课标全国Ⅰ,6 ★★★★★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侧重从作品篇章角度作分析综合,要求能够分析文本的语言特色,理清行文的思路,把握文章的结构及特点,概括文段的大意和文章的中心意思 C级 2018课标全国Ⅰ,8 ★★★★★
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侧重从文体角度作分析综合,要求能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点和构成要素,分析文本主要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等 C级 ★★★★☆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侧重从文本的思想观点角度作评价,要求能评价作者所持的态度和主要观点,评价作者在行文中反映出来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D级 2017课标全国Ⅱ,9 ★★★★★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侧重从作品的价值和影响的角度作评价,要求评价作品的主题和价值取向,评价作品产生的社会影响 D级 ★★★★☆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侧重对作品的材料选择、意旨提炼、构思谋篇、遣词造句、表达技巧和对图表等具有特色的方面作出判断 D级 2015课标全国Ⅰ,12(3) ★★★☆☆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侧重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解读作品,并且要能从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两个方面解读出文本的价值 F级 2016课标全国Ⅱ,12(4) ★★★★★
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依据对作品内容和意义的理解,探讨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文化背景和写作的动机、意图 F级 2015课标全国Ⅱ,12(4) ★★★☆☆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对作品内容方面和形式方面的某些问题加以辨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要在创造性、思辨性、批判性阅读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要能言之成理,自圆其说 F级 2016课标全国Ⅲ,12(4) ★★★★★

分析解读  2019、2018、2017连续三年高考语文三套课标全国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都是非连续性文本,由于文本内容对命题的限制,实用类文本阅读题的考查难度降低,评价、探究类试题减少,理解、分析、概括三种基础性的阅读能力成为考查重点。具体特点如下:①选文内容涉及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包括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或者围绕一个事件,增加信息量,引入同类或同一事件的不同情景或不同观点等。②选文形式多为非连续性文本,淡化传统的“新闻”文体形式,而多以“纪实性新闻”“发展报告”“评述性新闻”“图表性新闻”等形式出现。③考查点有筛选整合信息(包括图表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把握作者观点等,强化材料之间的对比阅读。
传记多在2016年及以前考查。传记类阅读,理解、分析、概括三种基础性的阅读能力是考查重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是考查热点。选文传主多为在中外现当代历史上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如成就斐然的科学家、能力出色的军事家等。
【真题探秘】
 
(2019课标全国Ⅰ,4—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2分)
  材料一:
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延长可移动文化遗产寿命的“专业性活动”。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以便及时对藏品进行预警、干预,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在此过程中,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预防是所有的减缓文化遗产恶化和损毁的行为的总称,它涉及光照度、环境条件、安全、防火和突发事件的准备等方面。治理是通过外界的干预直接作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是为了消除正在损毁遗产的外界因素,从而使遗产恢复到健康的状态。根据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病痛”情形的差异,治理技术可以分为杀虫、去酸、脱水和清洁等类型。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
(摘编自周耀林《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材料二:
以温度25℃、相对湿度50%为标准寿命(设其指数为1.00),计算在温度15℃、35℃和湿度10%、30%、70%条件下,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结果见下表:
湿度(%)  寿命倍数温度(℃) 一年平均湿度(%)
70 50 30 10
35
25
15 0.14
0.74
2.74 0.19
1.00
5.81 0.30
1.56
9.05 0.68
3.57
20.70

(摘编自李景仁等《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材料三:
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应毛里求斯大使馆的要求和委托,国家图书馆图书保护组和图书修整组的技术人员,对部分档案文件进行了实验性去酸和修复。方案如下:   随文助读
1.看标题,抓要素,整体把握材料内容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抓住标题也就抓住了文本的主要内容。这三则材料均指明了出处,都与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有关,为阅读全文明确了方向。
材料一的出处《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直接体现了三个要素——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重点内容是保护策略。
材料二的出处《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用技术手册呈现保护策略,同样体现了两个要素——图书档案、保护技术,重点内容是保护技术。
材料三的出处《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运用案例呈现保护使用的方法,体现了三个要素——档案文件、去酸、修复,重点内容是保护的两个方法。
2.辨方式,理脉络,准确划分结构层次
这三则材料都有中心句和分述内容。要想深入理解材料内容,就必须理清思路,划分结构层次。
材料一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是总述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介绍了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第二层是分述,讲述了保护技术的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
材料二可分为两层:第一层是文字,介绍了纸张的标准寿命和不同的温度、湿度条件;第二层是图表,该图表用数字说明了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具体的倍数关系。
材料三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介绍毛里求斯文件纸张的实际案例;第二层是分述,介绍分别实施的去酸和修复方案;第三层是介绍修复后的效果。
3.筛信息,概中心,评价主要观点倾向
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意真实性和实用性,筛选整合出重要段落的关键信息,并对有关语句做标记(画线、画圈等),准确概括中心,为评价文本观点做准备。
  (1)去酸方案
酸是纸张纤维发生化学降解的催化剂,能加快纸张纤维的水解反应,使纸张脆化变黄、机械强度下降,直至脆裂粉碎,不能使用。为避免酸性对文献纸张的损害,人们研究了各种去除纸张酸性的方法。根据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损坏程度和特点,技术人员认为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比较好,以氢氧化钙溶液去酸,可根据纸张酸化的程度调节去酸溶液的浓度和去酸时间,去酸彻底,可操作性强,在操作处理过程中也不会使文件出现新的损坏。
(2)修复方案
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的修复法。用纸浆补书机修补书页,既不遮挡字迹又能增强纸张强度。但纸浆补书机法也有其不足,如对书页的边缘残缺处和书口的断裂处补后的强度不够,主要原因是书口的断裂处及书页上的裂口缝隙过小,使得纸浆难以通过,边缘残缺处的纸浆与书页的连接方式属单侧直线连接,不够牢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纸浆补书机与边缘、局部裱相结合显然是必要的。
档案文件修复后,纸张的强度和柔韧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原来一触即碎的文件纸张,现在不但可以正常翻阅,甚至可以拿起抖动。对于文件修复前后的变化,毛里求斯大使馆人员表示惊讶,称之为“魔术般的变化”。
(摘编自周崇润等《关于毛里求斯档案
文件的去酸与修复》)
1.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3分)(  )
A.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
B.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
C.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D.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答案 A
解析 A项,不属于修复方法,而是治理技术。   材料一首句指出可移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专业性活动”。第二句指出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使藏品保持健康的状态”。第三句指出“预防、治理、修复”三个方面的技术至关重要。以下五句分别从三个技术层面一一阐述。综上可概括出材料一的中心: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及技术运用很重要。
材料二的重要信息是通过数据说明“纸张的寿命和标准寿命的倍数关系”,通过数据来证明保护技术推进的重要性。综上可概括出材料二的中心:图书档案需要得到有效保护。
材料三的重要信息集中在方案(1)和(2)中。首段阐明使用修整方案的背景。第二段关键信息是“去酸方案”;第三段关键信息是“修复方案”;尾段关键信息是档案文件修复后的效果。综上可概括出材料三的中心:去酸和修复方案保护档案文件的效果显著。
4.细比较,辨异同,多元深入探究鉴赏
在今天这个大数据时代,阅读新闻、报告类文本,要加强比较分析能力的培养。要从材料来源、主要内容、中心观点、数据图表等角度比较分析,辨明异同,深入探究。
材料一和材料三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是都在探讨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技术,都表明保护技术推进的核心是找到与遗产变化状况相适应的保护方法。不同之处是材料一侧重理论介绍,材料三侧重案例实操,并提出行之有效的保护对策。
另外,对材料二的图表数据,要从认知与实践两个角度来仔细比较,总结图表呈现的数据背后的规律。

核心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
审题关键: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解题方法:(1)浏览全文,在原文中找到相应语句并标注出来;(2)把选项和原句逐一进行比对,不一致的即可判定错误。
易错警示:(1)忽视语段内容内在的层次性和逻辑性;(2)没有借助结构信息进行判断;(3)忽视各选项所对应的材料的内容。
命题规律:(1)文章为非连续性阅读材料;(2)是人物传记和典型新闻材料之外的新考查材料。
能力要求:(1)快速阅读的能力;(2)筛选信息的能力;(3)细读语段的能力。
命题技巧:文章为内容相关联的三则材料,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这一考点为核心,设置一个错误选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预防是为了减缓可移动文化遗产遭受损害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和行动,其侧重点主要在于可移动文化遗产的外部环境。
B.如果将温度25℃、相对湿度50%下纸张的寿命定为标准寿命,当湿度不变、温度降低10℃时,纸张的寿命倍数就会达到5.81。
C.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这种方法既可以增强纸张的强度,又不会影响字迹的清晰度。
D.国家图书馆的技术人员对毛里求斯形成于18世纪的档案文件的修复工作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
答案 C
解析 C项,“纸浆补书机修补法对于修复纸张的酸性特别理想”错误,根据材料三“修复方案”,纸浆补书机可以修补书页,根据材料三“去酸方案”,去除纸张的酸性是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去酸法。 核心考点: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
审题关键: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解题方法:(1)浏览全文,在原文中找准相应语句并标注出来;(2)把选项和原句逐一进行比对,不一致的即可判定错误。
易错警示:(1)忽视语段内容与选项的细微差别;(2)没有借助材料信息进行判断;3.误解选项的正确分析与评价。
命题规律:(1)文章为非连续性阅读材料;(2)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或将成为 2021 年的热点题型。
能力要求:(1)快速阅读的能力;(2)筛选信息的能力;(3)理解文意的能力。
命题技巧:(1)文章为内容相关联的三则材料,以“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这一考点为核心,设置一个错误选项;(2)多从曲解语意、无中生有、过度分析、强加因果等方面设误。
 




 
  3.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6分)
答案 ①档案文件形成的年代久远;②档案文件的纸张严重酸化;③毛里求斯的气候湿热多雨,不利于档案文件的保存。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学科素养,树立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财富的价值观念。
解答此题需要找准答题区间。结合材料三中“毛里求斯拟修复的档案文件,形成于18世纪”,可以概括出档案文件形成时间方面,文件形成的年代久远。结合材料三中“文件纸张为破布浆机制纸,字迹材料为酸性烟黑墨水,双面手写。以手感鉴别,柔韧性极差,几乎一触即碎。通过测试数据可知,文件纸张严重酸化”,可以概括出档案文件所用纸张方面,柔韧性差,纸张严重酸化。结合材料二列举的温度和湿度对纸张寿命的影响,以及材料三所说的“毛里求斯是非洲一个岛国,位于赤道南部的西印度洋上,气候湿热多雨”,可以概括出气候方面,湿热多雨,造成纸张寿命短。综合以上内容,整理一下用简洁文字分条表述即可。   核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审题关键:“结合材料,分析”,是指依据材料概括分析文本信息。
解题方法:(1)通读文本,标记包含相关信息的重要语句;(2)从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出发,结合材料提炼信息;(3)概括信息必须于文有据,合情合理。
易错警示:(1)脱离原文分析;(2)没有理解到位,不能概括出档案文件受损的原因;(3)答案烦琐,要点不明。
命题规律:文章为内容相关联的三则材料,设置6分的问答题。
能力要求:(1)快速阅读的能力;(2)筛选信息的能力;(3)概括归纳的能力。
命题技巧:(1)选择合适的非连续性材料;(2)从各材料相关联的内容出发设置问题,答案要让学生能从材料中概括出来。


 
(2016课标全国Ⅰ,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得到滋养,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1962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系。这个20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1965年3月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9月25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40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1985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10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列宁装”。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乡棒”。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得不仅自己是“乡棒”,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倍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精心设计的刻意……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   随文助读
让文学作品
在大格局中考量
陈忠实的小说《白鹿原》在1997年获得茅盾文学奖。
为了完成这部堪称“一个民族的秘史”,并且死后可以放在自己棺材里当枕头用的大书,陈忠实花了两三年的时间,做了几方面的准备:一是搜集历史资料和生活素材,包括查阅县志、地方党史等文史资料,搞社会调查;二是学习和了解中国现代史,阅读《中国现代史》《崛起与衰落——古代关中的历史变迁》《日本人》《心理学》《犯罪心理学》《梦的解析》《美的历程》《艺术创造工程》等中外研究民族问题和心理学、美学的著作;三是艺术上的准备,他认真选读了国内外各种流派
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认为自己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①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何西来《关于<白鹿原>及其评论》)
②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李满星《陈忠实: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的长篇小说中的重要作品,以借鉴他人之长。他特别重视中国当代作家王蒙的《活动变人形》、张炜的《古船》,外国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莫拉维亚的《罗马女人》、劳伦斯的《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白鹿原》一问世,评论界欢呼,新闻界惊叹,读者争相购阅,一时“洛阳纸贵”。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第一段、第二段写作者由业余作家到专业作家,第三段到第五段写作者思想转变的过程,最后两段写作者的文学地位和离世时间。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赵树理《三里湾》和柳青《创业史》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
B.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C.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棒’”,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
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答案 答D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 B.张冠李戴,由原文可知,陈忠实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应是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的出版。C.于文无据,相关信息在原文第四段,文中只是说“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并没有说他做出了“错误判断”;结合文意可知,那应该是他受刺激后的一种觉悟。E.“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推断错误,陈忠实在创作生涯中也有困惑的时候,不能绝对地说是“一帆风顺”。   核心考点:分析概括文本相关内容。
审题关键:选出最恰当的两项。
解题方法:(1)浏览全文,在原文中找到相应语句并标注出来;(2)把选项和原句逐一进行比对,不一致的即可判定错误。
易错警示:(1)忽视语段内容内在的层次性和逻辑性;(2)没有借助结构信息进行判断;(3)忽视各选项所对应的材料的内容。
命题规律:(1)文章为连续性阅读材料;(2)是人物传记的考查形式。
能力要求:(1)快速阅读的能力;(2)筛选信息的能力;(3)细读语段的能力。
命题技巧:以理解分析文本内容为核心,设置三个错误选项。
 




 
  2.为什么说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答案 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
解析 首先在原文中找到“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这一信息所在之处;然后找到答案所在范围(第三、四、五段);最后筛选出相关信息,并用自己的语言整合。



3.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②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20世纪中国是无可取代的;③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学经典。
解析 认真审题,理解句子。应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拆开来理解:“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是什么句子?“属于陈忠实的句子”为什么能“永留人间”?结合材料,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即可。

4.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8分)
答案 关系:“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
表现:①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寻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解析 第一问要求阐述“剥离”和“寻找”的关系,首先要通读全文,弄清陈忠实要“剥离”什么,即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摆脱封建残余桎梏”“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说中剥离出来”;进而弄清他要通过“寻找”获得什么,即“获得精神解放”“在思想上打开自己”“重建自我”。然后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即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回答第二问“有哪些表现”,则要纵观全文,从重点段落中筛选出相关内容并加以概括,如第三段的开头句,第四、五段的结尾句。   核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审题关键:“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是指依据材料简明扼要地概括要点。
解题方法:(1)通读文本,标记包含相关信息的重要语句;(2)从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出发,结合材料提炼观点;(3)观点必须于文有据,合情合理,要做到客观公正,不能任意拔高或贬低。
易错警示:(1)忽视语段内容,另起炉灶,脱离原文分析;(2)答案烦琐,要点不明。
命题规律:所设题干属于文本内容,在文本内筛选信息并进行整合概括,设置为6分的问答题。
能力要求:(1)快速阅读的能力;(2)筛选信息的能力;(3)概括归纳的能力。
命题技巧:(1)选择合适的传记文本;(2)从其相关联的内容出发设置问题,答案要让学生能从材料中概括出来。

核心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审题关键:题干包含两点,“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是什么句子?“属于陈忠实的句子”为什么能“永留人间”?
解题方法:通读文本,标记包含相关信息的重要语句。
易错警示:(1)忽视重点语句内容,脱离原文分析;(2)没有理解到位,不能准确概括;(3)答案烦琐,要点不明。
命题规律:选取文章中内涵丰富的语句设题,分值6分。
能力要求:(1)快速阅读的能力;(2)筛选信息的能力;(3)概括归纳的能力。
命题技巧:选择经典的传记文本,从文本语句内容出发设置问题,答案要让学生能从材料中概括出来。
核心考点:分析探究文本内容。
审题关键:“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是指依据材料分条陈述要点。
解题方法:(1)通读文本,筛选并标注答题区间;(2)观点必须于文有据,合情合理,要做到客观公正,不能任意拔高或贬低。
易错警示:(1)信息筛选不全或另起炉灶分析;(2)答案不精准,要点不明。
命题规律:纵观全文,结合文本主要内容设置8分的问答题。
能力要求:(1)快速阅读的能力;(2)筛选信息的能力;(3)概括归纳的能力。
命题技巧:(1)根据所给传记文本,结合材料体现传主的核心理念;(2)从文本内容出发设置问答题,答案要让学生能从材料中概括出来。
 


破考点  练考向
【考点集训】

一、(2019吉林名校一联,4—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12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2020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真题专练』  下一个『2020年高考语文专项复习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真题专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