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北部湾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测试: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20年广西北部湾中考语文复习专题测试: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九年级总复习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专题七文学名著阅读”推荐篇目梳理 编者按:①此处梳理了统编教材“名著导读”中的12部名著。②批注北部湾经济区2017~2019年,南宁2011~2016年考情。③黑底反白为2020建议重点备考篇目。④黑体字为关键词。⑤【主要内容】栏目可用作解答综合性学习“故事复述”题的依据。 一、《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考情搜索
试题预览
  专题七  文学名著阅读”推荐篇目梳理

编者按:①此处梳理了统编教材“名著导读”中的12部名著。②批注北部湾经济区2017~2019年,南宁2011~2016年考情。③黑底反白为2020建议重点备考篇目。④黑体字为关键词。⑤【主要内容】栏目可用作解答综合性学习“故事复述”题的依据。
一、《朝花夕拾》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考情搜索】9年2考:2017北部湾经济区,2011南宁。
【教材链接】七上P56“名著导读”(精彩选篇:《五猖会》),七上P38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下P50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八上P20第5课《藤野先生》。
【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品简介】《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共十篇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或记事兼议论。这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以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在文中,作者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生动地叙写了自己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生活经历,抒发了对往昔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嘲讽和抨击。2011南宁
【作品分类】
第一类,讽刺丑恶现象——《狗•猫•鼠》《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无常》。以议论为主,将散文和杂文糅合在一起,穿插童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主要目的是讽刺和批判旧道德。
第二类,怀念故人师长——《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以形象生动的人物刻画为主,记叙作者所接触到的一些人物的感人事迹,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长妈妈、藤野先生、范爱农等,赞颂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朴实、善良、高尚的优秀品质,表现了对他们的深切怀念之情。
第三类,追忆旧时生活——《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琐记》。主要记叙作者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与片段,夹叙夹议,表达了作者对往日美好生活的眷恋,也表现出了对一些事情的反感。
【艺术特色】
1.人物描写方法多样。(此处示例并非全部出自《朝花夕拾》,但均为课本中学过的鲁迅的作品)
(1)通过外貌表现人物。如写寿镜吾老先生,“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另外,鲁迅还善于通过眼睛写人,如范爱农“眼球白多黑少,看人总像在蔑视”;孔乙己“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寥寥数笔,将人物形象刻画得生动传神。2017
(2)通过动作描写人物。如寿镜吾老先生“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寥寥几笔,一个可爱的“宿儒”形象跃然纸上;如长妈妈“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表现出长妈妈喜欢“切切察察”的形象。
(3)通过语言刻画人物。如藤野先生“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表现出藤野先生对鲁迅学习的关心;阿长“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表现出阿长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阿长守旧的一面。
2.摄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作品写的虽然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凸显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如家庭怎样教育儿童,孩子读什么书,旧的书塾和新的学堂是怎样的,等等。这对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理解那时候中国人的生存状态,都有所帮助。
3.善用对比和反讽手法。如《五猖会》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强权教育的反感和批判;在《父亲的病》中将庸医的行医过程细细道来,没有正面指责与讽刺,但字里行间处处蕴含着作者激愤的批判和讽刺。
【主要内容】(综合性学习“故事复述”可参考,注意字数要求)
《狗•猫•鼠》 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我”讨厌猫的原因:一是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二是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三是它老是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四是“我”以为是猫吃了“我”的隐鼠。表现了作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阿长与〈山海经〉》 记述了作者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一位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保姆长妈妈,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深切的怀念之情。
《二十四孝图》 以作者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自己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引发了对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的批判。
《五猖会》 记叙儿时要去看五猖会,想到难逢如此盛大的庙会,“我”笑着跳着,兴奋得不得了。正要出发,父亲却命令“我”背书:“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一盆冷水把“我”的兴致全浇灭了。待“我”读熟,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对去“看会”已觉索然无味了。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感受时的无奈和厌烦,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无常》 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台上所见的爽直而公正的“无常”形象,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间,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嘲讽。通过描写无常救人反遭毒打事件,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回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私塾里的读书生活,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对封建社会的旧式教育(不得问与教学无关的问题,老师体罚,学习内容艰深,只是读书)做了极有意味的嘲讽,但态度相当温和,其中含有对师辈的理解、同情和尊敬。
《父亲的病》 回忆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为态度、作风和开方(“奇特”的药方引子:原配蟋蟀一对、平地木十株;特别的药丸:败鼓皮丸)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在讽刺庸医的同时,又批判封建主义的孝道,提出一种崭新的人道主义态度。
《琐记》 回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经历,描述了当时的“洋务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书中还回忆了邻居家的衍太太表面对其他孩子好,其实暗中使坏,对自己的孩子却十分严格的自私自利的行为。
《藤野先生》 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讲义事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湖南省炎陵一中2020届高三仿真考试语文试题(五)(PDF版)』  下一个『2020年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语文零模测验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