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北省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检测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高一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最终聚合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传承和选择的结果。在孔子之前,“仁”“义”“礼”“智”“信”这些术语已经
试题预览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仁义礼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它最终聚合为一个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长期发展、传承和选择的结果。
在孔子之前,“仁”“义”“礼”“智”“信”这些术语已经广泛流行,是当时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仁”作为一种品德,最初的含义是“爱亲”,即爱自己的亲人。孔子论“仁”,意蕴丰富,尤重视“爱人”和“忠恕”。“仁者爱人”扩展了“爱亲”,使“仁”突破了氏族的界限,上升成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忠恕”是仁的具体化。“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是“忠”,指主动的推及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是“恕”,指出了“为仁由己”的底线。论“仁”的同时,孔子也说“义”。“义”即“宜”。凡合乎道德义理的行为便是“义”。反之便是“不义”。而“礼”,起源于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历经数千年传承损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将其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同时又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论语•阳货》),认为“礼”不仅仅是形式化的东西;“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强调“礼”应根植于“仁”。孔子讲“礼”时轻其仪重其内的态度,为后来儒家的礼学思想奠定了基调。“智”即聪明、有智慧。孔子所言之“智”,并非一般所说的小聪明,而是一种道德境界。孟子更是明确地将“智”与“仁”“义”“礼”相提并论,作为君子的“四德”之一。“信”则是指诚实守约、言行一致的品德,孔子曾多次论及。到西汉武帝时,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谓“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首次将这五者并而论之,称之为永恒不变之道。至两汉之交,“五常”的提法就固定了下来。尽管后世儒家对“五常”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孔子的观点一直是他们阐说的根基。
对“仁”“义”“礼”“智”“信”诸范畴的阐发,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人不仅有自然性,更有道德性,而后者才是人不同于万物的根本。孔子的“仁”、孟子的“四德”、董仲舒的“五常”正体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
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五常”摆脱了时空等具体条件的限制,具有普适性,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维系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种学说、文化碰撞不断,比如延续两千多年的本土儒、法等学说的对立与斗争,元、清两代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冲突,佛教传入后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冲撞,等等。但正是因为有了像“五常”这样的价值理念,中华文明才具有无比强固的凝聚力,能容纳不同的文化元素,将产生于不同生活习俗和社会环境乃至于文明背景差异极大的众多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其共聚交融于一个极富弹性的文化结构之中。
今天,我们讲“仁义礼智信”,不只是认识它曾经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还应将它作为宝贵的思想资源,为浇灌当代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提供养料。
(选自景海峰《什么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的界定受孔子思想的影响最大。
B. “仁”“义”“礼”“智”“信”被合称为“五常”是在汉代,但早在孔子之前它们就已广泛流行,并获得了普遍的社会认同。
C. 作为品德的“仁”,原意是“爱亲”,而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使“仁”突破了血缘关系的界限,上升为人类社会的一般原则。
D. 在“礼”的发展历程中,周公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将史前留传下来的宗教祭祀活动,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随着时代的发展,儒家对“仁”“义”“礼”“智”“信”的阐释可能不尽相同,但它们都体现了儒家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揭示了人的道德属性。
B. 孔子将“仁”视为做人的原则,把“忠恕”当作实现这一原则的具体方式。“忠”和“恕”虽然有异,但都强调将心比心,为人着想。
C. 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礼乐,但又认为不能像周代那样只注重玉帛之类形式化的东西,而应让礼根植于仁,这种轻仪式重内涵的态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D. 因为有以“五常”为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存在,所以中华文明不但没有在与不同文化的冲撞中崩解或变质,反而能将众多文化融汇其中。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常”观念的聚合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其具体构成来看,孟子的“四德”观应该对董仲舒“五常”观的提出有重要的影响。
B. “五常”的“常”是“恒常不变”的意思。儒家学者将“仁义礼智信”视为恒常不变之道,这五个范畴所体现的人的本质属性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性。
C. 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充满着不同学说与文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其中,以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碰撞最为激烈,也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弹性与包容性。
D. “五常”作为传统中国的一种核心价值观,对构建当代中国的价值体系也有实际意义,比如,能启示我们要以人为本、传播爱心、恪守底线、重视诚信等。
【答案】1. D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D项,“他将史前留传下来的宗教祭祀活动,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错误,选项偷换概念,原文中说“将其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礼乐制度”,这里的“其”不是指“史前留传下来的宗教祭祀活动”,而是指留传到周公时代的“礼”,“礼”经过数千年的“传承损益”后,到周公时,不只是“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动”了。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要求,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C项, “像周代那样只注重玉帛之类形式化的东西”错误,选项曲解文意,文中并没有提及该信息,孔子反对把“礼”仅仅看作形式化的东西不是针对周礼而言的,也不意味着周代的礼“只注重玉帛之类形式化的东西”。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C项,“以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碰撞最为激烈,也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弹性与包容性”无中生有。原文只是列举了学说或文化发生冲突的几种情况,并未表明哪种冲突最激烈,哪种冲突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弹性与包容性。
故选C。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曼卿,讳延年,姓石氏,其上世为幽州人。幽州入于契丹,其祖自成始以其族间走南归。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父讳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俗劲武,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行非常之功,视世俗屑屑,无足动其意者。自顾不合于时,乃一混以酒,然好剧饮,大醉,颓然自放,由是益与时不合。而人之从其游者,皆知爱曼卿落落可奇,而不知其才之有以用也。年四十八,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卒于京师。
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耶?”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丁母永安县君①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自契丹通中国,德明②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已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曼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旨,赐绯衣银鱼。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扞贼者,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敢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欣欢。及间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
(节选自欧阳修《石曼卿墓表》,有删改)
注:①县君:中国古代宗女、命妇的位号。②德明:北宋时期,西夏李元昊的父亲,是宋朝的定难军节度使,被宋朝封为西平王。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读书不治章句            研究 B. 稍用其说                 逐渐
C. 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    报告 D. 及间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   褒贬、议论
5.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B. 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C. 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D. 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
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博士,古代学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B. 大理寺,掌管刑狱的官署。秦汉置廷尉,掌刑辟。北齐设大理寺,历代至清皆相沿。
C. 丁忧,指遭父母之丧。文中“丁母忧”指遭遇母亲去世。在古代遭遇父母去世一般要服三年丧期。有时由于朝廷需要也有提前结束服丧的,被称为“夺情”。
D. 绯衣银鱼,指皇帝赐予的华美的服饰、贵重的银鱼类食物等,以显示皇帝的恩宠。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石曼卿的祖先是幽州人。幽燕一带一般人都强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的节操品行并建立过非同寻常功劳的人。
B. 石曼卿年少时便参加进士考试,但没有考中。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三次应试进士不中的人都补奉职。但石曼卿拒绝补奉职,一直没有就职。
C. 石曼卿曾经为朝廷的边防担忧而进谏,等到元昊造反,才引起皇帝的注意,采用了他的主张。
D. 石曼卿奉命在河东征兵,回到朝廷,皇帝赐给他绯衣银鱼。皇上正想重用他,充分发挥他的才智,他却身体不好生了重病。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有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下,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
(2)若不可绳以法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
【答案】4. C    5. B    6. D    7. B    
8. (1)自从契丹与中原结好,李德明全部占有黄河以南并臣服(北宋),北宋就在天下致力于(推行)休兵养息政策,竟从中央到地方放松军事三十多年。
(2)表面上看去好像不可用法度来约束他,退一步想想他的一生,做事追求大节,从不违背事理。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重点辨析文言实词解释的对错。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应将各个选项中的文言实词带入具体语境中进行理解,来判断各个选项的对错。本题,
C项,“曼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在原文中的意思是“曼卿上书谈了十件事,没有答复。”所以“报”,回复、答复,特指皇帝对臣下奏章的批复。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把握语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解答本题,应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分析名词,如本语段中第一个“曼卿”是“引”的宾语,第二个是“固止之”的主语,两者中间应断开。二是注意分析副词,如“遽”和“乃”,其前应断开。三是注意句意。三管齐下,答案可得出。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本题,
D项,“绯衣”指古代朝官的红色品服,“银鱼”指银鱼符,具有一定品级的官员才能佩戴,表示品级身份,亦作发兵、出入宫门或城门之符信。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选项设错,包括曲解文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时间颠倒、地点错误、因国失当等多种情况。本题,
B项,“一直没有就职”与原文不符。原文“曼卿初不肯就,张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耶?’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即在张文节公劝导下“矍然起就之”。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第一句得分点:“中国”,中原;“河南”,黄河以南;“臣属”,臣服;补“遂务休兵养息天下”主语“北宋”;“务”,致力、专力从事;“弛武”,放松军事。
第二句得分点:“绳”,约束;“以”,介词,用;“绳以法度”,介词结构后置;“退”,退一步;“趣舍”,取舍,“趣”,通“取”,此处是偏义复词,追求;“悖”,违背。
【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曼卿,名延年,姓石,他的祖先是幽州人。幽州被北方的契丹占领后,他的祖先自成才率领他的一族人偷偷地向南逃逸,投归北宋。北宋皇帝为嘉奖他们来投奔,准备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没有实行,于是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来。曼卿的父亲,名叫补之,官至太常博士。
幽燕一带一般人都强健勇武,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的节操品行并建立过非同寻常功劳的人,看轻世俗的小功名,没有什么能够摇动他的志向。自认为跟时代不相合,于是整日借酒混世,且喜欢痛饮,大醉,颓废地放纵自己,因此更加与时代不相合。那些跟他交游的人,都只懂得爱慕曼卿卓异超群的气度,却不懂得他的才华可以为世所用。时年四十八岁,康定二年二月四日,担任太子中允、秘阁校理时在京城逝去。
曼卿年少时便参加进士考试,但没考中。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三次参加进士考试不中的人,都给予职务。曼卿开始不肯就职,张文节一向认为他是奇才,对他说:“你母亲去世了,你才选择官禄吗?”曼卿惊惧,同意就职了,后调任殿直,许久,改任太常寺太祝、济州金乡县知县,感叹说:“这也可以施展治理国家的才华啊!”治县得到好评。任乾宁军通判,他遭逢母亲永安县君李氏丧事,服完丧后,任永静军通判,都得到好评。充任馆阁校勘,多次升迁任大理寺丞,海州通判,后任校理。
庄献明肃太后上朝处理国政,曼卿上书,请求太后还政给天子。后来太后去世,范讽因进言被皇上宠爱,推荐那些曾经为太后还政天子一事进过言的人,那些人很快得了高官,范讽想要推荐曼卿,曼卿坚决推辞不就,范讽才作罢。
自从契丹与中原结好,李德明全部占有黄河以南并臣服(北宋),北宋就在天下致力于(推行)休兵养息政策,竟从中央到地方放松军事三十多年。曼卿上书谈了十件事,没有答复。不久元昊反叛,北宋向西边用兵,皇上才想起曼卿的言论,召见了曼卿。逐渐采用了他的主张,在河北、河东、陕西百姓中征兵,得到乡兵几十万。曼卿也奉命在河东征兵,回来后,符合皇帝旨意,皇帝赐给他绯衣银鱼。皇上正想充分发挥他的才智,重用他,他却生了病。不久听说有一位边将想率领乡兵与叛贼决斗,曼卿笑着说:“这只领悟了我的表面意思。没有经过调教的士兵,勇敢的胆小的混杂在一起,假如胆小的见到敌人就动摇溃逃,那么勇敢的人也会跟着溃逃。现在或许没有空闲来调教,不如招募那些敢于行动的人,这样招来的人个个都是强兵。”他看待世事,轻得像不值得做似的,到听了他设计的方案,即使是深思熟虑,也不能超过他。他仪表高大雄壮,喜欢饮酒,性恪豪爽,表面上看去好像不可用法度来约束他,退一步想想他的一生,做事追求大节,从不违背事理。遇到的人不管是贤者还是不贤者,他都十分喜欢结交。等到闲暇议论天下是非善恶,却没有几个人能符合他的心意。他写文章遒劲刚健,正像他的为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旅夜怀远客
许  浑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
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
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
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
9. 下列各项中对诗歌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异乡多远情”开篇直抒胸臆,总括全诗,表现自己的感情。
B. “家贫负酒名”,表现诗人因贪恋喝酒而使家贫如洗,内心惆怅。
C. “过春花自落”一句,“自”字用得好,表现了春花在空中悠然而落的优美姿态,与“花自飘零水自流”的“自”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诗人内心的闲适和恬静。
D. “竟晓月空明”一句,“空”字用得非常好,形象地说明直到天亮,都只有月色“空”明,无人欣赏,寓情于景,含蓄地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受。
E. 首联与颈联前后照应,“竟晓”一词遥承“梦断”,暗示诗人梦醒之后辗转无眠,直到天明。
10.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异乡多远情”中的“情”包括哪些方面。(注:请分条作答。)
【答案】9. BC    10. “情”包括:①客居异乡的孤独飘零之感。“异乡”言其飘零,“梦断”言其孤独难眠,乡梦难成。②对贫病交加的境遇的喟叹。爱书成癖却因病不能读,心生愧意,有嗜酒之名却家贫无钱沽酒,这种境况令人感慨无奈。③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暮春时节花自飘零,“过”字写春天已逝,暗寓时光易逝的感慨。④对远方故人的思念。想着故人远行天际,自己思念故人却不得相见,只能把思念化作一声长啸。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本题,
A项,从标题“旅夜怀远客”,这是一篇表达羁旅情思的诗。第一句“异乡多远情”是总起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客居异乡的孤独飘零之感。
B项,“诗人因贪恋喝酒而使家贫如洗”理解错误。应为“有嗜酒之名却因家贫无钱沽酒”;
C项,“过春花自落”的“自”字表现春花独自飘零,表现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以及感慨时光易逝的感情。
D项,“竟晓月空明”这句诗的意思是:直到天亮,都只有月色“空明”,无人欣赏,暗示诗这一句寓情于景,皓月当空本是极美的景致,但诗人无心欣赏,含蓄地表现了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人的思念。
E项,由首联的“梦断”到颈联的“竟晓”除了结构上相照应外,在内容上也体现了时间的变化,暗示诗人辗转无眠,直到天明都无法入睡的情景。
故选B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此处要分析此句诗中的“情”所包含的内容,要联系诗题和全诗内容进行。诗题“旅夜怀远客”说明作者客居他乡,怀念远方亲人;诗句“独此一长啸”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所以诗中抒发了作者客居异乡的孤独飘零之感。再从诗句“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一句可看出,诗人爱书成癖却因病不能读,有嗜酒之名却因家贫无钱沽酒,这种境况令诗人顿生感慨无奈之情。另外,从“过春花自落”一句可知诗人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再由诗题和诗的最后一句“故人天际行”可知这是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
【点睛】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本题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②分析景语。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如本诗中的首句和尾句。③回忆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④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用准确的词语概括诗歌的思想情感,备考中要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如:欢快、愉悦、激动、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早在千年之前,屈原就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导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2)作者在《氓》中用河水与洼地有边界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面对自然的永恒,运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人生短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与毛泽东“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何方圜之能周兮    (2). 夫孰异道而相安    (3). 淇则有岸    (4). 隰则有泮    (5). 寄蜉蝣于天地    (6). 渺沧海之一粟    (7).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8). 常在于险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周”“孰”“淇”“隰”“泮”“蜉蝣”“渺”“粟”“瑰”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书衣
聂鑫森
一本书的封面、封底、书脊、版式、扉页、环衬,概称为书衣。为书设计、裁剪书表的行当,叫作装帧设计。在墨花文艺出版社,搞装帧设计的,有近十人,专设一个部室,由总编辑吴进直接管辖。墨花文艺出版社的书,在圈内被公认选题精准且视域宽阔,编辑、印刷质量上乘,投放市场后,往往名利双收。四十岁出头的吴进,常有一句话挂在嘴边:“朱大姐领衔的装帧设计部功不可没!”
朱大姐朱青,已近五十岁,装帧设计科班出身,干这一行已经二十多年了,不少书衣作品获过全国和省级大奖,名气很大。同时,她还是一位出手不凡的工笔人物画家,而且只画历代才女,鱼玄机、薛涛、李清照、朱淑贞……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过她的画集《丽人行》。有人评价她之所以汲汲于此,是因为她本人就是丽人兼才女,有一种顾影自怜的况味。
朱青不但年轻时容貌出众、才气逼人,到了半百年华依然风韵不减。她喜欢穿旗袍,穿连衣裙,穿薄呢大衣,但色彩一律浅素。她不喜欢耳环、项链、戒指之类的首饰,脸上只化淡妆,不细看是看不出来的。她的父母是中文系古典文学的教授,自小对她课读甚严。朱青天生就有诗人禀赋,又肯在诗歌上下功夫,故写诗作词门径熟谙。所写诗词她从不拿出去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月考试卷


上一个『河北省保定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河北省邢台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