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网上周测(3.6-7)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网上周测(3.6-7)语文试题(高二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周检测选择题(共20题,每题5分,共100分)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王维的出现,实现了中国诗歌由质实而空灵的美丽转身。他以境为高,以逸为上,其诗也在意象与意境上表现出高度的成熟。意境真正意义上的诞生,是在盛唐,是在盛唐诗中。意境的诞生,在中国诗歌史乃至中国美学
试题预览
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周检测
选择题(共20题,每题5分,共100分)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小题 
王维的出现,实现了中国诗歌由质实而空灵的美丽转身。他以境为高,以逸为上,其诗也在意象与意境上表现出高度的成熟。意境真正意义上的诞生,是在盛唐,是在盛唐诗中。意境的诞生,在中国诗歌史乃至中国美学史上都有划时代的意义。罗宗强先生在《唐诗小史》中反复说 “兴象玲珑”“玲珑淡泊、无迹可寻”,就是严羽早就说过的盛唐诗的基本特质,也是对王维诗之“空灵”的界定。如果说,意境创造真是诗歌的最高境界,那么王维的地位则是至高无上的。    
王维特别擅长捕捉和摄入那些瞬间闪灭而动态不息的光影,表现其玄幻的迷离美,王维的诗中,时明时灭的彩翠、合而复开的绿萍、转瞬即逝的夕阳、若隐若现的烟岚都是变动不居、空幻不实、美不胜收的。王维的最大本事,就是把大自然作为一种精妙语言而精妙运用,以自然静美的和谐展现而表现形上超越,以最简约的形式而表现最华丰的诗意内涵,诗的喻旨宏深,充满了微妙的暗示,形成具有象征意味的分合有无、瞬间永恒、动静变常的境界。  
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几乎所有的哲人都十分关切人类自我救赎的问题。王维诗中思考与表现得最多的就是关于人生的终极关怀。王维最喜欢描写自然山水的自然状态(不管什么题材的诗中都喜欢出现景物描写),最喜欢描写落日(介于光明与黑暗之间),最喜欢描写秋天(介于夏天的热烈与冬天的肃杀之间)。通过这些描写来演示或验证佛义禅理,探索宇宙人生与世态人情,表现人类所特有的超越有限而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和死亡、有限和无限的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他诗中所讨论与反映的哲学命题包括:现象与本质,规律与超验,个别与一般,宏观与微观,瞬间与永恒,以及有无生灭,动静变常等等。他的契合刹那永恒这一本真之美,而让人于其中领悟到的不仅是大自然的物态天趣,而且是一种宇宙、人生、生命的哲理,是一种哲理化的禅悦的诗性情感。 
王维的诗,是盛唐盛世的特殊产物,充满了静气清气和气与灵气,形成其特有的闲适恬静、清秀空灵的美学境界。如果真有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之分的话,杜甫现实主义,李白浪漫主义,而王维似乎是象征主义的。王维是以诗来做人类终极关怀之思考的,其诗是哲学的诗,是诗的哲学。因此,读王维的诗是一种智性与审美的挑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维的诗实现了,由质实而空灵的美丽转身,风格空灵,意境上显出高度的成熟。
B.王维特别擅长以自然静美的和谐来表现具有象征意味的玄幻的迷离美的境界。
C.王维的诗有对人生的终极关怀,通过抽象表现进行深远的哲理思考。
D.王维的诗充满了静气、清气、和气、灵气,具有象征主义风格,可谓哲学的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从境界、意旨两方面介绍了王维诗歌的特点,高度评价了王维的地位。
B.文章以“为什么说”“盛世读王维”为切入点,结合盛唐背景阐发王维诗歌的特点。
C.文章重点分析了王维诗歌哲理化、禅悦的特点,是因为艺术形式高于思想内容。
D.文章交代王维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接着细致分析其特色,最后进行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维的诗可以说达到诗歌意境创造的最高的地位可谓至高无上。
B.王维的诗意上表现高度的成熟,是因其擅长捕捉摄入闪灭不息的光景。
C.王维的诗在意境上表现出终极关怀的思考、可以说是哲学的诗,诗的哲学。
D.读王维的诗表现出对人类终极关怀,因其闲适恬静,清秀空灵,富于哲学思考。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戚纶字仲言,应天楚丘人。父同文,有自传。太平兴国八年举进士,解褐沂水主薄,徒知太和县。江外民险悍多构讼,为《谕民诗》五十篇,因时俗耳目之事,以申规诲,老幼多传诵之。每岁时必与狱囚约,遣归祀其先,皆如期而还。迁光禄承,坐鞠狱陈州失实,免官。久之,复授大理评事、知永嘉县。境有陵塘之利,浚治以备水旱。复为光禄寺承,转运使又上其政绩,连诏褒之。
景德二年,与赵安仁、晃迥、陈充、朱巽同知贡举,纶上言取士之法,多所规制,并纳用焉。纶以三公、尚书、九列之任,唐末以来,有司渐繁,纲目不一,谓宜采《通礼》、《六典》令式,比类沿革,著为大典,时论称之,上颇嘉之。三年,擢枢密直学士,上作诗宠之。居无何,出知杭州,胡则时领发运,尝居杭州,肆纵不检,厚结李博,纶素恶之。通判吴耀卿,则之党也,伺纶动静,密以报则。则时为当涂者所昵,因共裙扼纶过,徙知扬州。扬亦博、则巡内,持之益急,求改僻郡,徙徐州。八年,复知青州。岁饥,发公凛以救饿拜,全安甚众。天禧四年冬,以疾求归故里,改太常少卿,分司南京。五年,卒,年六十八。
纶笃于古学善谈名理喜言民政颇近迂阔同文卒于随州纶徒步奔讣千里余事兄维友爱甚厚维卒讣闻哀彻不食者数日。与交游故旧,以信义著称。士子渴见者,必询其所业,访其志向,随才诱侮之。尝云:“归老后,得十年在乡阁讲习,亦可以恢道济世。”乐于荐士,每一奏十数人,皆当时知名士。晚节为权幸所排,遂不复振。善训子弟,虽至清显,不改其纯俭。既没,家无余货。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六》,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纶笃/于古学善谈名理/喜言民政/颇近迂阔/同文卒于随州/纶徒步奔讣千里余/事兄维友爱甚厚/维卒/讣闻/哀彻不食者数日
B.纶笃于古学/善谈名理/喜言/民政颇近迂阔/同文卒于随州/纶徒步奔讣千里余/事兄维友爱甚厚/维卒/讣闻/哀彻不食者数日
C.纶笃于古学/善谈名理/喜言民政/颇近迂阔/同文卒于随州/纶徒步奔讣千里余/事兄维友爱甚厚/维卒/讣闻/哀彻不食者数日
D.纶笃于古学/善谈名理/喜言民政/颇近迂阔/同文卒于随州/纶徒步奔讣千里余/事兄维友爱甚厚/维卒/讣闻哀彻/不食者数日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褐”指粗布或粗布衣服,“解褐”指脱去粗布衣服,比喻担任官职。
B.“迁”指调动官职,古代车位官位以右为尊,“左迁”指贬官降职,“右迁”指升官。
C.古时地方官府向帝王荐举人才,有乡里选举诸侯贡士之制,合称“贡举”。
D.“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其说法各异。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戚纶深谙孝悌之义,父亲去世,千里徒步奔丧,兄长去世,数日不食。为人讲信义,对于前来拜访的士子询问他们的志向,根据才能给予教诲。
B.戚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任永嘉知州时,疏通治理防止水涝旱灾;任青州知州时,戚纶拿出官府所藏粮食来救助饥饿的百姓。
C.戚纶晚年被权贵宠幸者排斥打击,一再调任,从此不再锐意进取。后由于患病请求回归乡里,任太常少卿,回到家乡南京。
D.戚纶一生担任过许多官职,政绩突出,多次受到朝廷、君王的褒奖,他严于律己,恪尽职守,关爱百姓,任职期间,从未犯过错误。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以吾一日长乎尔
B.儿之成,则可待乎; 他日汝当用之
C.因之以饥馑;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8、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句是(  )
A.早缫而绪   B.鼓瑟希
C.先妣抚之甚厚   D.序天伦之乐事
9.下列选项中,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组是(  )
A. 山阴李姓,以杀人系狱 (《狱中杂记》)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伶官传序》)
B. 以吾一日长乎尔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访风景于崇阿(《膝王阁序》)
C.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祭十二郎文》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阿房宫赋》)
D. 今臣亡国贱俘    (《陈情表》)官理,非吾业也     (《种树郭橐驼传》)
10下列句子中, 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孰能为之大 B. 风乎舞雩,咏而归
C.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D. 三子者出,曾皙后
11、下面对课文内容或写法的解说,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是一篇带有寓言性质的传记。它通过郭橐驼的事例,规讽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生息。
B.《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C.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记叙的是家庭琐事,题材平淡无奇,但能处处紧扣项脊轩,娓娓叙来,笔意冲淡,不加雕饰,感情真挚饱满,具有一种韵味和内在感人的力量。
D.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中“来归”和“归宁”都是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古代诗歌鉴赏
秋兴八首(其四)①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②。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弛。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注释:①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②广德年间,吐蕃入侵,一度占领长安。
12.下列选项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把长安政局比喻成棋局,写时局动荡,政权争夺,比喻贴切而形象。
B.颔联、颈联写的都是在夔州“闻道”的国事,具体写了“似弈棋”的内容。
C.颈联写的是虽战事频繁,但“关山金鼓震”,说明军中士气高昂,将士决心要歼灭来犯之敌。
D.“鱼龙寂寞秋江冷”句,借景抒情,清冷秋江也暗示诗人当时的心情及处境。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面小题。
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3.下列对于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塑造了一位独在异乡,没有知音,专注幽独,黯然伤神的诗人形象;全诗浓厚的思乡之情也油然而生。
B.颔联描绘出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寒夜孤灯,诗人思念故乡旧年往事;窗外孤雁鸣叫,屋里诗人深愁难眠。
C.尾联勾勒出一幅家乡美丽的生活图景,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达出作者回乡后面对家乡美景的喜悦之情。
D.全诗情感至深,含蓄蕴藉,既抒发了诗人在外旅况的落寞、凄凉的内心情愫,也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16题。
家训只是古代家书的一种形式。更多的古代家书则晓之以理,          ,劝诫子孙为人处世之道,治家守业之理,做一个符合儒家伦理规范的谦谦君子。父辈们总是用丰富的生活阅历、沧桑历尽的人生经验、伟岸正直的道德人格来教益自家子孙,但不经意中,家书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成为一笔所有子孙后代的公共财富,穿越了千年的时空。即使是今日翻开阅读,仍觉熠熠生辉。 
(           )。沈从文的结发妻子张兆和手捧数百封家书,感喟涕流:我是全北京最          的人了。柳亚子在写给夫人郑佩宜的信中,从饮食起居到锅碗瓢盆,事无巨细,一一过问,其情深切,感人至深。 
家书因其亲切自然而更能贴近读者的心灵,其对          的平常生活的描述与记录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家书里的文字是那么灵动而饱含深情。随意走进一个章节,家书里的情节都是那么生动感人;随意从一个章节出发,都可以轻松地“          ”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场景中来。 
对一个家来说,家书是一条纽带;对我来说,家书就是一处磁场,磁心所在是我阅读的方向。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娓娓道来  富有  衣食住行  嫁接
B.侃侃而谈  富足  悲欢离合  链接
C.娓娓道来  富有  衣食住行  链接
D.侃侃而谈  富足  悲欢离合  嫁接
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家书中蕴含的真情十分打动人心,就像家书的教益让人称颂和受益
B.家书的教益固然让人称颂和受益,其蕴含的真情却也一样打动人心
C.家书的教益虽然让人称颂和受益,其蕴含的真情却也一样打动人心
D.家书中蕴含的真情能够打动人心,其中的教益更是让人称颂和受益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家书成为一笔所有子孙后代的公共财富,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
B.家书穿越了千年的时空,成为所有子孙后代的一笔公共财富,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
C.家书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穿越了千年的时空,成为一笔所有子孙后代的公共财富。
D.家书穿越了千年的时空,丰富了民族文化的收藏,成为所有子孙后代的一笔公共财富。
17、下列各句对诗人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1)他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诗人,其诗富有浓郁地域色彩。
(2)他是中国诗歌史上山水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诗被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他的五言咏怀组诗隐晦曲折,意旨深远,这一类型的诗歌是黑暗政治下用诗歌进行抗争的新形式。
(4)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反映现实生活,内容博大精深,风格沉郁顿挫。
(5)他被余光中用现代诗反复“寻觅”,是“被霍霍的飞碟接到传说里的诗人”。
A.屈原        陶渊明        王维        李白        杜甫
B.屈原        王维        阮籍        杜甫        李白
C.陶渊明    王维        鲍照        杜甫        李贺
D.屈原        陶渊明        阮籍        李白        白居易
18、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孝廉不行”“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中的“孝廉”,在汉魏时期都是指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B.“贯六艺”中的“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意思不同。
C.《张衡传》里的阳嘉、永和,《项脊轩志》里的宣德,都是皇帝的年号,用以记年,一个皇帝用一个年号。
D.《项脊轩志》中“先大母”“先妣”中的“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妣”则指母亲。
1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诗经》可以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表现手法是“赋”“ 比”“ 兴”。“赋”,就是陈述,铺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一物来引起所咏的对象。
B.“初唐四杰”是指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这四位对初唐诗歌的发展做出贡献的诗人。
C.唐代的陈子昂是一位具有鲜明的创造革新精神的诗人。《登幽州台歌》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D.盛唐边塞诗人主要有孟浩然和王维。王维在艺术上熔诗歌和绘画为一炉。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古典诗歌主要是短小的抒情诗,并没有塑造什么典型人物。    注意主客观两个方面融合的程度。
①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
②鉴赏中国古典诗歌
③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
④看到其中注入的意念和感情
⑤我们不能用分析戏剧、小说的方法
⑥从诗里寻找典型人物形象
A.⑤⑥②③①④
B.⑤②④⑥①③
C.②③①⑤⑥④
D.②⑤③①⑥④














 
大庆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周检测
【答案】
1.B    A项,原文说"王维的出现,实现了中国诗歌由质实而空灵的美丽转身",也就说王维的出现使中国诗歌出现变化,这里并不是讲王维诗的变化;C项,“通过抽象”错,从倒数第2段“通过这些描写,他演示或验证佛义禅理,探索宇宙人生与世态人情……”来看,王维是通过具体的描写而不是抽象来表现的。D项,“具有象征主义风格”错,文中提到“王维是不是象征主义的”说得不确定。
2.C   C项,“是因为艺术形式高于思想内容”错,文章重点分折王维诗哲理化、禅悦的特点,更多地属于内容范畴而不是形式范畴。
3.B  B项,“擅长捕捉摄入闪灭不息的光影”的原因表述不准确不全面,从2、3段看王诗在意境上表现出高度的成熟,原因在于擅长捕捉摄入那些瞬间闪灭而动态不息的光影表现自然光影玄幻的迷离美,也有哲学思考、诗性情感方面的原因。
4、C解析:首先疏通文意“戚纶笃志于古学,善谈名理,喜欢谈论政治,有些迂腐疏阔。戚同文在随州去世,戚纶步行千余里奔丧。与其兄戚维感情深厚,戚维死,戚纶听到告丧,十分悲痛以致数日不吃任何东西”。“笃于……”意思是“笃志于……”,不能将这两字拆开,所以排除A,“喜言民政颇近迂阔”的意思是“喜欢谈论政治,有些迂腐疏阔”,是两个分句,所以排除B,“讣闻哀彻不食者数日”,是两个分句,应断开,故选:C。
5、答案:B “古代车位官位以右为尊”错,官位以右为尊或以左为尊,历代各有不同。
6答案:D  解析:“从未犯过错误”错,戚纶担任光禄承时,由于审讯陈州官司失实而犯有过失,免除官职。

参考译文:
戚纶字仲言,应天楚丘人。父亲戚同文,写有自传。太平兴国八年(983)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沂水主簿,调任太和县知县。长江以南百姓性情险恶强悍经常发生诉讼官司,戚纶写下《谕民诗》五十篇,运用当地风俗和百姓熟悉的事情,来规诫教诲百姓,当地百姓大多传诵它。每年按时与监狱囚犯约定,派遣他们回家祭祀先祖,囚犯都按期返回。升任光禄承,由于审讯陈州官司失实而犯有过失,免除官职。后来,又授予大理评事、知永嘉县。境内有池塘灌溉之利,疏通治理防止水涝旱灾。又担任光禄寺承,转运使又将其政绩上报,朝廷多次下诏书褒奖戚纶。
景德二年(1005),起用赵安仁、晃迥、陈充、朱巽同知贡举,戚纶上奏所说选择文士的办法,大多成为条规制令,得到朝廷采用。戚纶认为三公、尚书、九列的官职,从唐末以来,有司逐渐增加,号令不统一,建议应当采用《通礼》、《六典》法令条规,按类进行继承和改革,写成大典,当时人们对此称赞不已。真宗对此很赞赏。大中祥符三年(1010),升任枢密直学士,真宗作诗对他表示宠爱。不久,出知杭州,胡则这时担任发运使,曾留居杭州,放纵妄为不检点,与李博交谊深厚,戚纶对他向来讨厌。通判吴耀卿,是胡则的党羽,暗中窥探戚纶的一举一动,将情况报告给胡则。胡则当时被当权者亲近,于是一起收集戚纶的过失,后来戚纶调任扬州知州。扬州也在李博、胡则的势力之内,控制更加严厉,戚纶请求调任偏僻郡县,结果调往徐州。八年(1015),又任青州知州。这年发生饥荒,戚纶拿出官府所藏粮食来救助饥饿的百姓,使许多老百姓得以保全生命安定生活。天禧四年(1020)冬天,由于患病请求回归乡里,改任太常少卿,分司南京。五年(1021),死,终年六十八岁。
戚纶笃志于古学,善谈名理,喜欢谈论政治,有些迂腐疏阔。戚同文在随州去世,戚纶步行千余里奔丧。与其兄戚维感情深厚,戚维死,戚纶听到告丧,十分悲痛以致数日不吃任何东西。在朋友和亲友的交往中,以信义著称。儒士前来拜见者,询问他们的志向,根据才能给予教诲。曾经说:“告老还乡后,用十年时间在乡间讲习,也可以恢复古道救济世人。”乐于推荐士人,每次上奏十数人,都是当时知名人士。晚年被权贵宠幸者排斥,从此不再锐意进取。戚纶善于教导子弟,虽然地位显赫,他仍然十分节俭。死后,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
7、答案:D
解析:D项,表假设的连词,均为“如果”。A项,介词,“用”“拿”“把”/介词,“因为”。B项,助词,主谓之间,不译/代词,它,指笏板。C项,动词,“接着”/介词,“经由”“通过”。
8、C  解析:A项,而-尔。B项,希-稀。D项,序-叙。
9. C
A.被动句,语意被动。译为:山阴有个姓李的,因犯杀人罪被捕入狱。/被动句,“为”表被动。译为:自己和国家都灭亡了,被天下的人耻笑。 
B.状语后置,应为“以吾一日乎尔长”。译为:因为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状语后置,应为“于崇阿访风景”。译为: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 
C.宾语前置,应为“吾实为之,其又尤何”。译为:我造成的灾难,这又能抱怨什么呢?/一般疑问句。译为:那长桥卧在水面上(象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 
D.判断句,语意判断。译为:现我是一个亡了国的卑贱俘虏。/判断句,“……也”表判断。译为:作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10、C(A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大司仪。故A不符合题意。
B风:名词用作动词,吹风。故B不符合题意。
C没有活用现象。故C符合题意。
D后:名词用作动词,留在后面。故D不符合题意。)
11、D   D项,“‘来归’和‘归宁’都是指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说法错误,“来归”嫁到我家来;“归宁”指女子回娘家省亲。故选D。
12.C  C项,“说明军中士气高昂,将士决心要歼灭来犯之敌”错。“金鼓震”指战事频繁;“羽书弛”指文件往来驰送,时局危急,颈联二句谓西北吐蕃、回纥侵扰,边患不止,战乱频繁,并没有表现高昂的士气和将士的决心。故选C。
13.C  选项C根据诗歌的标题“旅宿”应知在外,写的景物是想象归乡后的情景,为虚写,实际上为了衬托现在作者思乡的愁苦之情。
14.C解析 “娓娓道来”,意思是连续不断地说、生动地谈论。“侃侃而谈”,形容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古时候用来形容人善于交谈,有风度,含褒义。根据前文“晓之以理”可知用“娓娓道来”。“富有”,强调的拥有的多。“富足”,强调足够满意。根据前文的“几百封”可知用“富有”。“衣食住行”,泛指穿衣、吃饭、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悲欢离合”,泛指聚会、别离、欢乐、悲伤的种种遭遇。根据后面的“平常生活”可知用“衣食住行”。“嫁接”和“链接”都是比喻用法,过去和现在之间,用“链接”更恰当。
15.B解析 上文侧重家书之“理”,下文侧重家书之“情”,由此可以排除A、D两项。“虽然”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此成立。“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也可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根据语境,B项最恰当。
16.D解析 文中画线语句语序不当,根据从古至今再向未来的顺序,与多重定语语序的要求,选D项最恰当。
17、B
18、【答案】C  C项,“一个皇帝用一个年号”说法不正确,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建元”。同一皇帝在位时更换年号,称为“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故选C。
19、【答案】D    盛唐边塞诗派是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其诗长于七言,特别是七言歌行,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生活,表现征人思妇的思想情感,大多具有爱国情感和进取精神,显示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多慷慨悲壮。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之涣、王翰、崔颢、李颀等,而尤以高适、岑参为首。故后人也称“高岑诗派”。
20、【答案】A   本题可从几个角度解答。寻找首句:⑤⑥句结合承接橫线前面“并没有塑造什么典型人物”。寻找衔接紧密句:③①,①“还”与③“不仅”形成递进关系。寻找尾句:③“不仅”与横线后面句衔接不当。故选A。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安徽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