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课内外比较阅读训练
您现在位置: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试题下载
→
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孙权劝学》课内外比较阅读训练
(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内外比较阅读训练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
试题预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课内外比较阅读训练
一、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日:“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日:“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日:“善哉!”
(选自《说苑》)
(注)①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②师旷:晋国乐师,目盲。③炳烛:点燃火炬。④昧:昏暗。
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
(2)恐已暮矣 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益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蒙乃/始/就学
D.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4.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作答)
5.同是“劝学”,比较一下孙权和师旷的劝说方式有何异同?
1. (1)到,等到 (2)迟晚
2.C
3.(1)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2)少年的时候喜好学习,如同初升的太阳的光芒一样。
4. 军中多务 恐已暮矣
5.相同点:都根据劝说的对象而采取适合的劝说方法,并且收到好的效果。不同点:孙权现身说法,用自己读书的切身体会来劝吕蒙学习。师旷用形象的比喻让晋平公明白:好学总不会晚。
【解析】
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暮”是“晚”;“及”是古今异义词,“等到”的意思。
2.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C.“蒙乃始就学”的意思是: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依据主谓之间句读,正确的句读:蒙/乃始/就学。故选C。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涂(当道,当权)、掌事(掌管政事)”几个词是赋分点;
(2)句中的“好(喜好)、如(像)日出之阳”几个词是赋分点。
4.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筛选出符合题意的句子填写作答。本题可依据“蒙辞以军中多务”和“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来概括填写作答。
5.考查学生的对比阅读分析能力。《孙权劝学》中的孙权劝说吕蒙读书学习,而吕蒙以“军中多务”为借口推辞,孙权则首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而后采用现身说法的方法,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最终说服了吕蒙。《说苑》一文中的晋平公年欲七十想要学习,恐怕为时已晚,而师旷却劝他炳烛而学。接着师旷又打了三个比喻: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师旷很巧妙地点明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较,还是好得多。从而成功地说服了晋平公,达到了劝学的目的。据此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作答即可。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晋平公问宫中的乐师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但是恐怕已经晚了。”乐师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点燃火把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乐师师旷说:“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呢?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太阳的光明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光芒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火把一样明亮,点上火把和在黑暗中走路哪个好呢?”平公说:(讲得)好啊!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送东阳马生序》
6.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1)蒙乃始就学
(2)不敢稍逾约
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结友而别足肤皲裂而不知
B.自以为大有所益益慕圣贤之道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当余之从师也
D.蒙辞以军中多务未尝稍降辞色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9.甲、乙两文同为劝学,孙权先指出,继而现身说法,劝说吕蒙多读书;宋濂则直接从自身学习经历说起,叙述和勤奋学习的经历,以此勉励马生刻苦读书。
10.说说你从吕蒙和宋濂的读书经历中悟出的学习道理。
6.(1)于是,就。 (2)超过约定的期限。(2分)
7.C
8.(1)我难道想咬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1分)
(2)因此,人们都(或“多”)(愿意)把书借给我(1分)。(共2分)
9.学(学习、读书)的必要(重要)性(1分);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艰难(1分)。(共2分)
10.示例1:学习勤奋刻苦,博览群书,求师诚心。示例2:求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终将取得成功。(只要答出一点即可,2分)
【解析】
6.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诶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的能力。
A.结友而别 (表顺承)足肤皲裂而不知 (表转折)
B.自以为大有所益(好处)益慕圣贤之道(更加)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无意义) 当余之从师也 (助词,无意思)
D.蒙辞以军中多务 (告辞) 未尝稍降辞色(语言)。
8.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翻译(1)时,注意“岂、为”等字,翻译(2)句时注意“以是、以、假“等字。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来分析即可。
10.本题是一道开放题。围绕“吕蒙和宋濂的读书经历”来谈悟出的学习道理即可。
三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沈约)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卷。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济阳蔡兴宗闻其才而善之,及为郢州,引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兴宗常谓其诸子曰: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师之。
1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
(1)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 (2)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
(3)及为郢州 (_________) (4)母恐其以劳生疾 (________)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昼之所读,夜辄诵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文中孙权告诉了吕蒙哪两种读书方法?这两种读书方法各自的目的是什么?
14.乙文中沈约成才的自身原因是什么?
15.在社会上有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论调,他们认为读不读书一个样,反正都是出去打工,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11. 到 重新; 等到 担心
12.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沈约)白天所读过的文章,晚上就能够背诵。
13.精读(研究)、略读(涉猎);前者是为了出成果,后者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视野,增长见闻。
14.笃志好学
15.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解析】
【分析】
甲文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年代:北宋
乙文选自:《南史》 作者:李延寿 年代:唐
甲文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乙文译文:
沈约年幼丧父,家境贫寒,志向坚定而且热爱学习,日日夜夜不放下书卷(不知疲劳)。他的母亲担心他因为太劳累而生出疾病,时常让他少添灯油(熄灯)。而(沈约)白天所诵读过的文章,晚上就能够背诵,于是精通众多典籍,能够写出很好的文章。济阳蔡兴宗听说了他的才能很赏识他。蔡兴宗时为郢州刺史,引荐沈约为安西外兵参军,兼任记室(官名)。蔡兴宗曾经对他的几个儿子说:“沈约的为人堪称师表,你们应该好好地向他学习。”
1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及:到,等到。
1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涉猎:粗略地阅读。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13.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乙文中沈约成才的自身原因是:笃志好学。
14.本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读书方法是:精读(研究)是为了出成果,略读(涉猎)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大视野,增长见闻。
15.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解决此类题型,要注意写出感悟最深的一点,绝对不能脱离文章内容。要运用议论性的语言;语言通顺、有条理。本题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
(乙)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
(注)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这里指父母。③汩: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家乡的人。⑥无忝:不要辱没。忝:辱。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
(2)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
(3)然今遣汝者(________)
(4)力改故习(________)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
18.(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
(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19.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从写法上看又有何不同?
写作目的:__________
写法上:(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16. 用 经过 派
17.(1)士别三日,就要另眼看待了,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2)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
18. 甲文孙权劝说吕蒙学习的理由是通过博览全书,可以获得教益,了解历史经验教训。 乙文朱熹因为自己不能常陪儿子学习,就让他拜师求学,也劝儿子珍视光阴、努力向学。
19. 都是劝说别人认真学习,勤奋读书。 甲文既有委婉劝说,也有侧面描写。 乙文主要从正反两方面劝说
【解析】
【分析】
甲文选自:《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年代:北宋
乙文选自:《与长子受之》 作者:朱熹 年代:南宋
甲文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乙文译文:
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你要到了那里,能奋发努力有所作为,用心改去以前的不好的习惯,一心勤奋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有希望。若不是这样,则是徒劳费力,和在家里没有两样。以后回来,又仅仅是以前那样的小人物,不知道你准备用什么样的面目来见你的父母亲戚同乡和老朋友呢?记住!记住!“每天晚上睡觉前,想想自己今天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吗?”这一次行程,要千万努力呀!
16.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故:旧的,原来的。
17.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更:重新。汝:你。
18.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通过博览群书,可以获得教益,了解历史的经验教训。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一是担心儿子在家被俗务耽误,不能专心学习;二是父子之间不想日夜督促;三是在家没有朋友、没有见识。
19.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中考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两文都是在劝谏别人认真学习,勤奋读书。甲文既有委婉的劝谏,又有侧面烘托;乙文主要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语重心长的劝说。
五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乙)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①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②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③’,以就懿④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选自《后汉书•烈女传》)
(注释)①趋:快步走向。②捐:抛弃。③亡:同“无”,不足。④懿:美好。
20.下列句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见往事耳(了解) B.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
C.当“日知其所亡”(每天) D.遂七年不返(才)
21.(乙)文中给画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B.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C.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D.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孙权要求吕蒙不仅要涉猎广泛,而且要钻研经书。
B.(乙)文中羊子被妻子的话感动,又回去修完了他的学业。
C.(甲)(乙)两文中,孙权、羊子之妻都劝学有法,并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D.(甲)文中孙权指出“学”的必要性;(乙)文中羊子之妻指出“学”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何异断斯织乎?
24.从课文哪几处可看出吕蒙学有所成?
20.D
21.B
22.A
23.(1)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推托。 (2)(这)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
24.鲁肃对吕蒙的夸奖(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鲁肃和吕蒙结友而别(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相关试题: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
七年级下册《老山界》同步练习
』  下一个『
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精品练习题
』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