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综合测评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2020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综合测评(高一必修下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单元综合测评(一)(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阅读理解(5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非 相荀 子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古者有姑布子卿①,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
试题预览
单元综合测评(一)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阅读理解(5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 
非 相
荀 子
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古者有姑布子卿①,今之世,梁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君子之谓吉,小人之谓凶。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盖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昔者卫灵公有臣曰公孙吕,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②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楚之孙叔敖,期思③之鄙人也,突秃长左,轩较之下,而以楚霸。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白公之乱也,令尹子西、司马子期皆死焉;叶公子高入据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仁义功名善于后世。故士不揣长,不揳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长短、小大、美恶形相,岂论也哉?
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仲尼之状,面如蒙倛;周公之状,身如断菑;皋陶之状,色如削瓜;闳夭之状,面无见肤;傅说之状,身如植鳍;伊尹之状,面无须麋;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从者将论志意、比类文学邪?直将差长短,辨美恶,而相欺傲邪?
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
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然而中君羞以为臣,中父羞以为子,中兄羞以为弟,中人羞以为友,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然则从者将孰可也?
(选自《荀子•非相》,有删改)
【注】 ①姑布子卿:春秋时郑国人,曾为孔子和赵襄子看过相。②焉:通“颜”,额。③期思:地名,楚国之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B.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C.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D.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A [“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结构相同,中间应断开,排除B项。“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结构相同,中间应断开,排除C、D两项。]
2.下列对原文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相人,指通过观察人的体貌特征来判断吉凶祸福。
B.妖祥,迷信的人认为异于常态而害人的东西所具有的特征。
C.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D.文学,指用语言文字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文中指学问。
B [“妖祥”指善恶的征兆(吉兆和凶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批判、否定了相术,指出这是有学识的人从来不谈论的事。
B.作者认为,观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鉴别他立身处世的方法,身材相貌不是判断君子小人的标准。
C.古代的夏桀、商纣魁梧英俊,却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成为天下最可耻的人,这都是容貌造成的祸患。
D.文章结尾又以当时犯上作乱的人和乡里的轻薄少年为例,从反面否定了相术,并以问句结尾,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C [“这都是容貌造成的祸患”错,文中说的是“是非容貌之患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短、小大、美恶形相,岂论也哉?(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但古代的人不做这种事,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
(2)高矮、小大、美丑等形体相貌方面,哪能用来评判人呢?
【参考译文】
观察人的相貌来推测祸福,古代的人不做这种事,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
古时候有个姑布子卿,当今的世上,梁国有个唐举。他们观察人的容貌、面色就能知道他的吉凶祸福,世俗之人都称赞他们的相术。但古代的人不做这种事,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所以观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思想,考察他的思想不如鉴别他立身处世的方法。相貌不如思想重要,思想不如立身处世的方法重要。立身处世的方法正确而思想又顺应了它,那么形体相貌即使丑陋而思想和立身处世的方法是好的,不会妨碍他成为君子;形体相貌即使好看而思想与立身处世的方法丑恶,也不会妨碍他成为小人。君子可以说是吉,小人可以说是凶。所以高矮、小大、美丑等形体相貌上的特点,并不是吉凶的标志。古代的人不做这种事,有学识的人也不谈论这种事。
据说帝尧个子高,帝舜个子矮,周文王个子高,周公个子矮,孔子个子高,子弓个子矮。从前,卫灵公有个臣子叫公孙吕,身高七尺,脸长三尺,额宽三寸,鼻子、眼睛、耳朵都具备,而他的名声轰动天下。楚国的孙叔敖,是期思这个地方的粗人,头秃发少,左手长,身高不及车前的横木,却使楚国称霸诸侯。叶公子高,弱小矮瘦,走路时好像还撑不起自己的衣服。但是白公作乱的时候,令尹子西、司马子期都死在白公手中;叶公子高却领兵入楚,杀掉白公,安定楚国,就像把手掌翻过来一样容易,他的仁义功名被后人所赞美。所以对于士人,不是去测量其高矮,不是去比较其壮弱,不是去称量其轻重,而是要看他的志向如何。高矮、小大、美丑等形体相貌方面,哪能用来评判人呢?
再说徐偃王,其眼睛只可以向上看;孔子,脸好像带上了一个丑恶难看的驱邪面具;周公,身体瘦得好像一棵折断的枯树;皋陶,脸色就像削去了皮的瓜那样呈青绿色;闳夭,脸上的鬓须多得看不见皮肤;傅说,身体好像长了鱼鳍一样;伊尹,脸上没有胡须眉毛;禹瘸了腿,走路一跳一跳的;汤半身不遂;尧、舜的眼睛里有两个瞳仁。相信面相的人是考察他们的志向思想、比较他们的学问呢,还是只看他们的高矮、美丑来互相欺骗、互相傲视呢?
古时候,夏桀、商纣魁梧英俊,是天下相貌出众的人物;他们身手敏捷有力,足可对抗上百人。但是他们人死了、国家亡了,成为天下最可耻的人,后世说到坏人,就一定会拿他们做例子。这并不是容貌造成的祸患啊,而是因为他们见识浅陋,思想境界卑下。
现在世上犯上作乱的人,乡里的轻薄少年,没有不美丽妖艳的,他们穿着奇装异服,像妇女那样打扮自己,神情态度都和女人相似;妇女没有谁不想得到这样的人做丈夫,姑娘没有谁不想得到这样的人做未婚夫,抛弃了自己的亲人、家庭而想私自投奔他们的女人,比肩接踵。但是一般的国君羞于把这种人作为臣子,一般的父亲羞于把这种人当作儿子,一般的哥哥羞于把这种人当作弟弟,一般的人羞于把这种人当作朋友。不久,这种人就会被官吏绑了去而在大街闹市中杀头,没有谁不呼天喊地号啕大哭,痛心自己今天的下场而后悔自己当初的行为。这并不是容貌造成的祸患啊,而是因为他们见识浅陋,思想境界卑下啊。既然这样,那么在以相貌论人与以思想论人两者之间,你们将赞同哪一种意见呢?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尚①既就执,使者捕伍胥。伍胥贯弓执矢向使者,使者不敢进,伍胥遂亡。闻太子建之在宋,往从之。奢闻子胥之亡也,曰:“楚国君臣且苦兵矣。”伍尚至楚,楚并杀奢与尚也。
伍胥既至宋,宋有华氏之乱,乃与太子建俱奔于郑。郑人甚善之。太子建又适晋,晋顷公曰:“太子既善郑,郑信太子,太子能为我内应,而我攻其外,灭郑必矣。灭郑而封太子。”太子乃还郑。事未会,会自私欲杀其从者,从者知其谋,乃告之于郑。郑定公与子产诛杀太子建建有子名胜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不受。伍胥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食。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
久之,楚平王以其边邑钟离与吴边邑卑梁氏俱蚕,两女子争桑相攻,乃大怒,至于两国举兵相伐。吴使公子光伐楚,拔其钟离、居巢而归。伍子胥说吴王僚曰:“楚可破也,愿复遣公子光。”公子光谓吴王曰:“彼伍胥父兄为戮于楚,而劝王伐楚者,欲以自报其雠耳。伐楚未可破也。”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退而与太子建之子胜耕于野。
五年而楚平王卒。初,平王所夺太子建秦女生子轸,及平王卒,轸竟立为后,是为昭王。吴王僚因楚丧,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楚发兵绝吴兵之后,不得归。吴国内空,而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既立,得志,乃召伍员②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选自《史记•伍子胥列传》,有删改)
【注】 ①尚:伍子胥之兄,伍尚。伍奢因费无忌构陷太子建之事受到牵连,楚平王以伍奢为质,召其子伍尚、伍子胥,谋共杀之。②伍员(yún):伍子胥,名员。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郑定公与子产诛杀太子建/建有子名/胜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
B.郑定公与子产诛杀太子建/建有子名/胜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
C.郑定公与子产诛杀太子建/建有子名胜/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
D.郑定公与子产诛杀太子建/建有子名胜/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
D [首先读懂句子大意,然后断句。“惧”的主语是“伍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独身步走”的主语是“伍胥”与“胜”,中间不能断开,又排除C项。故选D。]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渔父:原指打鱼的老年男子,后衍化为指避世隐身、钓鱼江滨的隐士。
B.行人:路上行走的人,古时多指行走各方的商人。文中是使者的意思。
C.专诸:战国四大刺客之一,刺杀吴王僚成功。其余三人是要离、聂政、荆轲。
D.公子:古代称诸侯的儿子或女儿,后来称豪门世家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B [“行人”在文中是官职名。]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伍子胥具有反抗意识。当使臣抓捕伍子胥时,他拉弓持箭对准使者,使使者不敢上前。他父亲知道他逃亡后,说:“楚国君臣将要苦于战火了。”
B.伍子胥追随太子建逃亡,险象环生。伍子胥和太子建先从宋国逃到郑国。太子建后来又到晋国,欲替晋做内应灭郑,事情败露,被郑定公等人诛杀。伍子胥就和胜一同逃奔晋国。
C.伍子胥能韬光养晦。伍子胥看出了公子光的野心,加之看透不可用对外的军事行动劝说他,故推荐专诸后,离开朝廷,到乡下种地去了。
D.吴王阖庐自立为王,伍子胥东山再起。因吴、楚两国发生战争,吴国国内空虚,公子光就命令专诸暗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其后,召回伍子胥,和他共谋国事。
B [“伍子胥就和胜一同逃奔晋国”错,文中说的是“乃与胜俱奔吴”。]
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伍胥父兄为戮于楚,而劝王伐楚者,欲以自报其雠耳。(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按照楚国的法令,抓到伍子胥的人,赐粟五万石,封执珪之爵位,难道是仅仅值百金的宝剑吗?
(2)那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在楚国被杀死,劝大王攻打楚国的原因,是想报他的私仇罢了。
【参考译文】
伍尚接受逮捕后,使臣又要逮捕伍子胥。伍子胥拉满了弓,手持着箭对准使者,使者不敢上前,伍子胥就逃跑了。(他)听说太子建在宋国,就前去追随他。伍奢听说子胥逃跑了,说:“楚国君臣将要苦于战火了。”伍尚来到楚都,楚平王就把伍尚和伍奢一块杀害了。
伍子胥到宋国以后,(正好遇上)宋国华氏作乱,就和太子建一同逃到郑国去。郑国君臣对他们很友好。太子建又前往晋国,晋顷公说:“太子既然跟郑国的关系友好,郑国信任太子,太子要能给我们做内应,我们从外面进攻,一定能灭掉郑国。(如果)灭掉郑国,就把它分封给太子。”太子于是回到郑国。举事的时机还没成熟,正赶上太子因为个人私事打算杀掉一个跟随他的人,这个人知道太子的计划,就把它告诉了郑国。郑定公和子产杀死了太子建。建有个儿子叫胜。伍子胥害怕了,就和胜一同逃奔吴国。到了昭关,昭关的官兵要捉拿他们,伍子胥于是和胜各自只身徒步逃跑,差一点不能脱身。追兵在后。到了江边,江上有一个渔翁乘着船,知道伍子胥很危急,就渡伍子胥过江。伍子胥过江后,解下随身带的宝剑说:“这把剑价值百金,把它送给你老人家。”渔翁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抓到伍子胥的人,赐粟五万石,封执珪之爵位,难道是仅仅值百金的宝剑吗?”(渔翁)不肯接受。伍子胥还没逃到吴国就得了病,在中途停下来,讨饭吃。到达吴都,吴王僚刚刚当权执政,公子光做将军。伍子胥就通过公子光的关系求见吴王。
过了很久,楚平王因为楚国边邑的钟离人和吴国边邑的卑梁氏都养蚕,两地的女子为争采桑叶厮打,就大发雷霆,以至于两国起兵相互攻打。吴国派公子光攻打楚国,攻克了楚国的钟离、居巢就回去了。伍子胥劝说吴王僚说:“楚国是可以打败的,希望再派公子光去。”公子光对吴王说:“那伍子胥的父亲和兄长在楚国被杀死,劝大王攻打楚国的原因,是想报他的私仇罢了。攻打楚国未必可以打败它呀。”伍子胥知道公子光在国内有野心,想杀死吴王僚而自立为君,不可以用对外的军事行动劝说他,就向公子光推荐了专诸,离开朝廷,和太子建的儿子胜到乡下种地去了。
五年后楚平王死了。当初,平王从太子建那儿夺来的秦国美女生了一个儿子叫轸,等平王一死,轸竟然继平王即位,这就是昭王。吴王僚趁着楚国办丧事,派二公子领兵袭击楚国。楚国出兵切断了吴国军队的后路,使吴军不能回国。吴国国内空虚,公子光就命令专诸暗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庐。阖庐自立以后,愿望实现了,就召回伍子胥,给他授官为行人,和自己共同策划国事。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6分)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①
王安石
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迢峣。
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
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②低心事折腰。
【注】 ①昌叔:王安石妹夫。②分:甘愿。
9.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句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以划破寂静的乌啼声渲染出秋日傍晚的空寂。
B.第五句诗中有画,流云将落木、渡口连成一片,画面开阔,气韵生动。
C.第六句的“乱”字,既写出了群山连绵起伏之状,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纷乱和犹豫。
D.本诗通过写登山所见的实景,以及由此展开的联想,虚实结合,寄托了情思,表达了心志。
C [C项,并没有体现诗人内心的纷乱和犹豫。]
10.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较为复杂,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妹夫的思念,对高洁情操的追求;②对美丽景色的喜爱;③对陶渊明的仰慕,甘愿居下位为国效力。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6分)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①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注】 ①本词约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时在建康(今南京)江东安抚司参议任上。朝廷不理睬作者为收复中原所提的积极可行的建议。
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开篇破题,写中秋圆月皎洁似金波,升高后逐渐变得像重新磨过的铜镜般明亮。
B.下片中作者想乘风直上长空,俯看壮丽山河,内心充满了激昂乐观的豪情壮志。
C.结句展现了作者奇特的想象:要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D.作者在本词中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浪漫主义风格明显。
B [B项,“内心充满了激昂乐观的豪情壮志”概括不当,作者此时内心是愤懑、充满愁思的。]
12.作者在这首词中寄寓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作者问姮娥“白发欺人”等词句,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功业难成的愤懑。②“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等词句,表现了坚定的报国理想;扫清朝廷的妥协投降力量,驱除进犯中原的势力,把光明带到人间。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6分)
秋夕旅怀
李 白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
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
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两句写秋风带来的寒意袭人,“吹”字表明秋风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飞”字突出了乡思之浓烈。
B.七、八句写萧瑟的深秋芳草不再柔艳,寒冷的霜露催着人赶快置备御寒衣物,表现出诗人羁旅的愁苦。
C.九、十句写诗人梦到灿烂的银河,而梦醒后只看到天上星星稀少,表明诗人美好的理想追求难以实现。
D.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诗人在夜里含悲流泪,思念故乡,却无人安慰。“谁能挥”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无依。
C [“表明诗人美好的理想追求难以实现”理解错误,表现的是诗人无法归乡,在秋夜的失落和孤苦之情。]
14.诗中写山、水、云、月这些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写山的连绵无边,突出离家之远、归乡之难;以流水自喻,说明归乡无期;借浮云暗示自己漂泊孤寂;借明月表明自己的乡思之浓。②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凄寒的秋夜景象来突出羁旅之愁、乡思之苦。
二、名篇名句默写(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分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鸿门宴》中樊哙劝刘邦赶紧离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鸿门宴》中写项庄舞剑,真实意图另有所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
(3)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 何辞为
(4)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
三、语言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9分)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在野菜家族中,荠菜一直________青睐。清明前后,正是青黄不接时,我们这些半大孩子不再吃闲饭了,放学后,自觉挽着篮子拿个小铲子,踩着松软的泥土去挖野菜。(  ),荠菜极好分辨,其枝头顶着一朵朵小白花,花色清幽素雅。杨柳风拂过,田头地畔一丛丛绿油油的荠菜摇曳生姿,似乎在伸手召唤着我们,又仿佛________的女子在风中舞蹈。我和小伙伴________,不一会儿就挖满了一篮子。我们将篮子放在地头,扯开嗓子唱信天游,快乐的歌声,(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大自然无私的馈赠让我们品味到了生活的无限乐趣。
母亲通常会把荠菜拿到井边淘洗干净,再投进开水锅里焯熟,沥干水分,加上盐、醋、姜粉,撒少许味精,最后还不忘滴几滴小磨香油。一股清香迅速溢满了房间,那无与伦比的清香,让人________。凉拌荠菜,清香爽口,真是百吃不厌。春天吃野菜,可不能缺了野小蒜这道美味。野小蒜不仅有治疗肿痈的效应,还可口美味。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倍受 楚楚动人 如数家珍 望眼欲穿
B.备受 楚楚动人 如获至宝 垂涎欲滴
C.倍受 弱不禁风 如获至宝 垂涎欲滴
D.备受 弱不禁风 如数家珍 望眼欲穿
B [“倍受”的“倍”指加倍,引申指程度上的“更加”,暗藏着与以前相比程度上的增加,如“信心倍增”“倍感亲切”“每逢佳节倍思亲”。而“备受”的“备”是表示完全,如“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欢迎”“备受青睐”。前者有相比较而言的意思;后者指程度上的绝对。根据语境,应填“备受”。楚楚动人:形容娇柔秀美,使人心动。弱不禁风:形容身体虚弱,连风吹都禁不住。根据文意可知,此处是说荠菜像柔美的女子在舞蹈,应填“楚楚动人”。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如获至宝:形容非常珍视所得到的东西。根据文意,此处是说“我和小伙伴”找到荠菜的表现,应填“如获至宝”。望眼欲穿:快把眼睛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垂涎欲滴:①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②比喻看到好的东西,十分羡慕,极想得到(含贬义)。文中说的是母亲做的凉拌荠菜十分清香,应填“垂涎欲滴”。]
17.在文中两处括号内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在一片碧绿得耀人眼的野菜中
感染得牧归的牛羊也不时发出此起彼伏的叫声
B.在一片碧绿得耀人眼的野菜中
牧归的牛羊也被感染得不时发出此起彼伏的叫声
C.一片野菜碧绿得耀人眼
感染得牧归的牛羊也不时发出此起彼伏的叫声
D.一片野菜碧绿得耀人眼
牧归的牛羊也被感染得不时发出此起彼伏的叫声
A [“在一片碧绿得耀人眼的野菜中”是介宾结构,作状语可以突出后面的主要对象“荠菜”;而“一片野菜碧绿得耀人眼”则不利于突出后面的主要对象“荠菜”。“感染得牧归的牛羊也不时发出此起彼伏的叫声”与其前的“快乐的歌声”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而如果选用“牧归的牛羊也被感染得不时发出此起彼伏的叫声”,那前面的“快乐的歌声”就没有了谓语。]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野小蒜不仅可口美味,还有治疗肿痈的效应。
B.野小蒜不仅有治疗肿痈的功效,还可口美味。
C.野小蒜不仅可口美味,还有治疗肿痈的功效。
D.野小蒜不仅可口美味,还有治疗肿痈的效益。
C [这句话有两处错误,一是语序不当,“不仅”“还”后面的内容应互换位置;二是搭配不当,应将“效应”改为“功效”。]
19.下面是一封求职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分)
日前惠顾你社网站,得知招聘编辑的消息,我决定屈就应聘。我是广天学院新闻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身体健康,表达能力强。现寄上我的相关资料,如有意向,可尽快与我洽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注意谦辞和敬辞的规范使用,注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下 单元练习


上一个『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单元训练卷(一)』  下一个『2020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第二单元综合测评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