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简答题训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论语》选读简答题训练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徳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
试题预览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徳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
1、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成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1分)
2、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3分)







(四)
1.楚狂接舆会赞成桀溺的观点,颜回会赞成孔子的观点。
2.赞成孔子的观点。
①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才更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②假如乱世之中,人人明哲保身,那么乱就得不到抑制,其乱更甚,知其不可而为之实则体现了一种担当、奉献和牺牲的精神。
③人生中总会遇到各种看似“不可为”的难题,倘若都以退避的姿态对待,问题永远存在,“为之”才有希望。
赞成桀溺的观点。
①乱世之中,不能靠一己之力来改变社会,这是必须正视的现实,这一点上不能自欺欺人。
②洁身自好、修身养性、保存实力,以待治世,这在乱世之中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③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虽可嘉,但事实上是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浪费。
(五)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丈人与荷蒉者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孔子的看法。
1、丈人与荷蒉者都不赞同孔子哪一种处世态度?(1分)
2、丈人与荷蒉者在批评孔子时,他们的态度有何不同?(3分)






(五)1.知其不可而为之
2.丈人对孔子不务实的处世观不屑一顾;荷蒉者规劝孔子要学会变通。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荷蓧丈人”对待子路为何先前语含讥讽,后来则热情款待了呢?请简要分析?






(六)
⑴因为荷蓧丈人是隐居不仕的高人。在他看来,孔子这些人不参加劳动却热衷于政治而去周游列国,跟他不是一路人,所以语含讥讽,表示不满和讽刺。
⑵看到子路面对自己的批评与不理睬反而表现出恭恭敬敬的样子,丈人改变了自己的态度,邀请子路留宿其家,并杀鸡为黍,见其二子,以长幼之礼接待子路。丈人这样做是有意让子路看看隐者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以及全家团圆的温馨场景,行“不言之教”,想以现身说法改变子路周游入世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弱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涉及的人物是孔子、子路、长沮、桀溺、仲由等五人。
B.本文中长沮、桀溺为一介农夫,自然胸无大志。
C.子路先与长沮对话,又与桀溺对话,最后是与孔子对话。
D.孔子与长沮对话,而后又与子路对话;子路与桀溺对话。
12、下列句中各句的“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 长沮、桀溺耦而耕  B.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C. 耰而不辍          D.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13、对文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社会纷乱,天下都是这样,你们跟谁去变革它呢?
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况且你与其跟随孔子那样躲辟正常人群的人,哪比得上跟随我们这些避世隐居的人呢?
C.鸟兽不可与同群。
我不能避世隐居,与鸟兽相伴。
D.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天下若是太平了,我也就不跟人们在一起从事改革了。
14、上文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政治态度? (不要超过15字)。(3分)
                                                                        
15、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对社会环境与改革的关系,孔子所持的观点(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超过15字)。
而长沮、桀溺的观点(态度)却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不要超过15个字)。(6分)




答案:11、C   12、B (其余为连词) 13、B    14、积极入世,知其不可而为之
15、天下不太平,越要改革; 天下不太平,就知难而退。

_______________






楚狂接舆①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微子》)
子曰:“滔滔②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③易之?且而④与其从辟人之士⑤也,岂若从辟世之士⑥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⑦?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微子》

7.对下列句子中加黑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之从政者殆而    殆:危险       B.使子路问津焉     津:渡口
C.而谁以易之       易:交换        D.耰而不辍         赋:停止
【答案】C(易:改变,改革)
8.选出下列加黑虚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
A.①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②趋而辟之
B.①是鲁孔丘与                 ②丘不与易也
C.①何德之衰                   ②不得与之言
D.①而谁以易之                 ②子路行以告


【答案】A(A.均表表修饰,可译为“着”;B.①通“欤”,吗,②跟,同;C.①这样,②他;D.①跟,同,②把,“行以告”是“行以之告子”的省略。)

选段内容理解:
1.接舆佯狂避世,长沮、桀溺躬耕避世,他们都是不满社会现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得道隐士。 
2.长沮、桀溺这类消极避世而自命清高的隐士在孔子看来是与鸟兽为伍的人,孔子认为自己不能追随他们逃避现实。。 
3.这两段文字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入世思想,体现出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译文:                                                                       。
②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译文:                                                                       。
③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译:                                                                       。
【答案】①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②像滚滚滔滔四处泛滥的洪水一样,天下到处都是这样地动荡不安,那么(你)能跟谁一起来改革这种状况呢?③飞禽走兽是不能跟它们同群共处的,(我)如果不跟世上的人群相处又能跟谁呢?


内容理解:
1.接舆是楚国有名的狂人,他的佯狂实际上是一种避世之法。他与当时众多的隐者一样,以为天下无道,政治黑暗,难以有所作为,便为洁身自好而遁世隐居与山林鸟兽同群。
2.只有君王圣明,才能使圣贤君子大有作为;如果君王无道,圣贤君子不仅会自己退隐,而且相互号召远离无道之君。因此接舆以凤喻孔子,讽刺他在天下无道时却不隐去是一种德行衰败的表现。
3.面对接舆的嘲讽孔子虽没能直言想法,但却可以由接舆的“知其不可为而逃之”,感受到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处事态度。
4.孔子对隐士的“不合作”持反对态度,他认为过于消极无为无法改变天下无道的局面,所以仍不肯放弃对政治的参与。
(2)、结合上面语段,联系当今社会,谈谈你对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的认识。(3分)
    答:                                                         




解析:(1)、D (语段中并没有明显的表明孔子的“严厉批判”的态度,甚至从《微子》的很多语段中可以看出由于当时的社会无道,孔子对隐者的不合作态度还是比较欣赏的,且孔子亦提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观念。但出于对自身道德主张的坚守,所以仍不肯放弃对政治的参与。)
(2)、“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处事态度在任何社会都是应该秉承的。(1分)孔子所处的年代,政治不清明,天下无道,举世皆浊,有隐者隐遁山林与鸟兽同居,但孔子却认为人与鸟兽不同,即使世事艰难,也应挺身而出扭转大局,只要是有利人民,合乎义理的,没有不尽力为之奋斗的。(1分)在当今社会,政治清明时局稳定,但也存在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我们应始终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精神,参与变革,慨然担当起社会的责任。(1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孔子在这里把“仁”与“圣”做了区别,这个区别的关键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陈述。(2分)
2、 孔子认为“圣”的境界“尧舜其犹病诸”,你如何理解?(2分)




(七)
1.“仁”着眼于推己及人,侧重于主观愿望;“圣”追求博施济众,侧重于行为效果。
2.孔子旨在说明达到“圣”的境界是很困难的,即使是尧舜也为此苦恼,但这并不是说“圣”的境界不可追求。
(八))阅读《论语》中的几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译文】 孔子说:“管仲真小气!”有人问:“管仲俭朴吗?”孔子说:“他家不仅有三个钱库,而且佣人很多,怎么俭朴?“那么管仲知礼吗?“宫殿门前有屏风,他家门前也有屏风;国宴有酒台,他家也有酒台。管仲知礼,谁不知礼?”)
【注】①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②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③摄:统辖。④反玷(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
1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分别是什么?(1分)
2、从这两则文字中我们发现孔子具有什么样的仁爱观?(3分)




(八)
1.①管仲之器小哉  ②管仲是仁者
2.孔子的仁爱观,主要是看一个人对全社会的贡献。孔子否定了管仲知礼而肯定他为仁,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而肯定他的大节大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识上能通达。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②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2)在本章中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仁? (2分)
答:                                                                        
                                       


(二):⑴ ①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 
②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对此恐怕都感到为难呢。 
(2)“推己及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①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②善,无施劳③。”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选自《论语•公冶长》)
【注】①盍(hé):何不。②伐:夸耀,自夸。③施:表白。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引导弟子颜渊、子路各自表达他们的志向,而孔子也抒发了自己的抱负,显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宽宏的怀抱。
B.师生之间在和谐的气氛下相互学习和砥砺,有切磋,有请益,循循善诱,很自然地呈现出了孔门教与学的情景。
C.在师生对话中,三人志愿不同,境界也有高下。子路性情豪爽,讲话鲁莽,只讲朋友义气,境界最为低下。
D.相比之下,孔子的志向是希望老年人得到安养,朋友间以诚相待,少年得到关爱,其关注的层面更为广阔,志向更加高尚。
(2)在这场师生对话中,颜渊的志向反映了怎样的品格?(3分)
答:      




解析:(1)C(子路性情豪爽,重朋友情谊,也是一种高尚的人格。)
(2)颜渊富于德性修养,乐意发挥自己的才干,为大众服务,而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张扬自己的功劳,具有肯奉献而又谦虚的美德。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①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②,无施劳③。”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注】① 盍:何不。 ②伐善:夸耀自己的优点或才能。伐,夸耀。 ③施劳:张扬自己的功劳。施,张扬、炫耀。

 
对上面这个选段的内容理解:
1.子路的志向是与朋友一起共同享受车马、衣服等物品,即便用坏了也没有遗憾。可见子路性格慷慨豪放。
2.颜渊的志向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可见颜渊的性格谦虚谨慎。
3.孔子的志向是让老人得以安养,让朋友间以诚相待,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表现了他博大的胸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高贵精神。
4.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述志向,主要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孔子的志向最接近于“仁德”。 


(2)、本章叙述孔子及其弟子各述其志,志愿各有不同,境界也有高下。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孔子之志的理解。(3分)
    答:                                                        





解析:(1)、C (孔子只是表达自己的志向,看不出他的自信)
(2)、孔子的志向是让老者得以安养,让朋友以诚相待,让少者得到关爱。(1分)较于子路、颜渊之志,子路重朋友之义,颜渊重自我修养,孔子则自然流露出造福他人、使苍生安乐的仁者情怀,境界最高。(1分)其高尚的人格与宽宏的怀抱,足以作为我们的楷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注意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可以信任的朋友,可以让人放心的子弟。(1分)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论语•公冶长》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论语•颜渊》) 

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1.孔子谈“仁”的概念,不是从抽象的理论出发,而是把它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要求联系在一起,使人们对仁的理解不致流于空泛。比如选段就提到仁在家在邦的要求。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指自己想站得住,就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自己想通达,就要帮助人家一起通达。孔子认为,实行仁的关键就在于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2)、结合上述语段,联系实际,谈谈如何理解儒家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看似矛盾的说法。(3分)
    答:                                                         





解析:(1)、B.(孔子赞同子贡所言,但认为这是子贡做不到的。)
(2)、不矛盾,二者内涵上是统一的。“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是从积极的方面说要待人忠心。(1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强调的是宽恕待人。(1分)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是忠恕之道,都是将心比己,推己及人。如日常生活中的两代人之间的矛盾正是源于不能将两方面统一,父母要求儿女怎样怎样,都声称是“为你好”,然而儿女往往对此不以为然,结果演化出种种矛盾。(1分)



 



阅读下面两篇小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一)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①,召忽②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二)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③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④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⑤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篇》)
[注]①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 ②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 ③匡:纠正。 ④衽:衽,衣襟。 ⑤谅:遵守信用,这里指拘泥小的信义、小的节操。
16、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3分)
译文:                                                                    
②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3分)
译文:                                                                    
17、从上面两段文字看,孔子称赞管仲“如其仁!如其仁!”这是为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答:                                                                
                                                                
四、按要求填空。(27分)
18、《论语》名句默写(20分)
(1)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2)不愤不启,                。
(4)其身正,不令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仰之弥高,               。
(6)往者不可谏,                 。
(8)不义而富且贵,                   。
(9)学而不思则罔,                   。
(11)欲速则不达,                     。




三、16、①齐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主持盟会,没用武力,而制止了战争,这都是管仲的力量啊!(“九合”1分,“不以”1分,表述1分) 
②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已经沦为披头散发、衣襟左开的落后民族了。(“微”1分,“被发左衽”1分,表述1分。)
17、因为管仲不逞匹夫之志,而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使人民受惠。
  【参考翻译】
 (一)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节,但管仲却没有自杀。”[子路又]说:“[这样,管仲]算是没有仁德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主持盟会,没用武力,而制止了战争,这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算他的仁德!这就算他的仁德!”
 (二)子贡问:“管仲不是仁人吧?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没自杀,却又辅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使齐国]在诸侯中称霸,匡正了天下,人民到如今还受到他给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已经沦为披头散发、衣襟左开的落后民族了。难道要[管仲]像一般的平庸男女那样,为了守小节,在小山沟里上吊自杀,而不被人所知道吗?”
  【内容理解】
  齐桓公和公子纠是异母兄弟,两人都是齐襄公的儿子。齐襄公无道,桓公由其师傅鲍叔牙陪同逃往母家莒国,公子纠由其师傅管仲、召忽陪同逃往母家鲁国。齐襄公死后,桓公抢先回到齐国,被立为国君。桓公为保住君位兴兵伐鲁,迫使鲁国杀死公子纠。召忽因此自杀为公子殉身。管仲没有为主子自杀,后来由鲍叔牙推荐,做了齐桓公的国相。
  孔子提出“事君以忠”。公子纠被杀了,管仲不但没有为之殉身,还归服了其主的政敌,担任了宰相,这样的行为应当属于对其主的不忠。但孔子这里却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而不依靠武力,是依靠仁德的力量,值得称赞。(这里的“合”指的是诸侯间的盟会。“以”是用的意思,“不以兵车”,即不用武力。“如”,王引之《经传释词》说:“如犹乃也。”“如”“乃”古音相近。)他肯定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
  孔子对管仲并不是全盘肯定的。他在别的章节中曾经说管仲不俭,不知礼,但管仲辅佐齐桓公匡正天下,人民长期受到他好处,(齐桓公在位43年,有一个长期的、较为安定的局面),在孔子看来这是大有益于大众的事情,就给予热情赞扬,并且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已经沦为披头散发、衣襟左开的落后民族了。(“微”:无,没有,一般用于和既成事实相反的假设句前面。“被发左衽”:当时边疆地区的夷狄少数民族的风俗。被,同“披”。衽,衣襟。)我们这个民族重视血统出身,崇尚文化的高贵精神。哥们儿义气不足为训,不能以私人恩怨代替国家民族的大义,君子应当以国家民族的大义为重,不逞匹夫的一时之志。在孔子看来,谁能够使天下安定,保护大多数人的生命,就可以许他为“仁”。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自经”:上吊自杀。“经”,通“刭”。“渎”:小沟渠。)这句话的意思是,难道要管仲像一般的平庸男女那样,为了守小节,在小山沟里上吊自杀,而不被人所知道吗?”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是灵活变通的,在这里侧重着眼于大是大非。
四、18略
19、(1)不耻下问  (2)当仁不让 (3)杀鸡焉用牛刀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后生可畏    (6)患得患失     (7)手足无措         
五、仅供参考:这句话极为精炼,但含义深刻。孔子希望人们少说多做,而不要只说不做或多说少做。在社会生活中,总有一些夸夸其谈的人,他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尽了大话、套话、虚话,但到头来,一件实事未做,给集体和他人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这真是害人又害己。因此,对照孔子所说的这句话,有此类习惯的人,似乎应当揽镜自照,有所警戒了。 (15分)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7•34)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8)
细析这两章内容,对于教育学生之事,孔子的态度有何矛盾之处?如何理解此矛盾?




(答案)
⑴在第一章中孔子强调自己教育坚持“诲人不倦”的态度;在第二章中孔子却有“则不复也。”(即不再教他)的态度。(1分)
⑵这两章里体现孔子的育人态度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可见孔子非常注重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他强调学生首先需要进行思考,尝试表达,只有在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基础上,老师才会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只有在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的时候,他才“则不复也”。如果学生自身有求学之心,他就会诲人不倦。(3分)
(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16.13)
1选文中“问一得三”中的“一”和“三”在文中分别是指什么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 分)
2本章说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请谈谈你对这一教育原则的认识。(2分)





(十三)
1.“一”指的是先生有否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偏私的教诲。“三”指的是:得知学《诗》的重要性,得知学《礼》的重要性,得知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无所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山东省2020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论语》选读简答题题库(一)逐题逐题解析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