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卷(一)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卷(一)(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期末质量评估试卷(一)[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一(19分)1.下面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傍晚,保俶塔在殷红夕阳的映照下,宛若美人;修葺一新的雷锋塔依山临湖,蔚为壮观;微风乍起,湖中荷花轻轻摇曳,婀娜多姿……西湖的夏景就像是一幅让人屏息凝视的美丽画卷!A.yīn qì zhuài píngB.yā
试题预览
期末质量评估试卷(一)
[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一(19分)
1.下面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傍晚,保俶塔在殷红夕阳的映照下,宛若美人;修葺一新的雷锋塔依山临湖,蔚为壮观;微风乍起,湖中荷花轻轻摇曳,婀娜多姿……西湖的夏景就像是一幅让人屏息凝视的美丽画卷!
A.yīn   qì    zhuài   píng
B.yān    qì     yè      bǐng
C.yān    róng   zhuài   bǐng
D.yīn    róng   yè      píng
【解析】 “殷”是一个多音字,组词为“殷红”时读作yān;组词为“殷实、殷勤、殷朝”时读作yīn;作为拟声词,形容雷声时,读作yǐn。“葺(qì)”与“茸(róng)”形似音异,注意仔细辨读。“曳(yè)”与“拽(zhuài)”形似音异,注意仔细辨读。“屏”是一个多音字,当表示“抑止呼吸和除去、排除”等意思时,读作bǐng,如屏气、屏除;当“形容惶恐的样子”时,读作bīng;当表示“屏风、遮挡”等意时,读作pí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3分)
A.生命就像是一江春水,有时会遇到悬涯峭壁的阻拦,请不要彷徨,勇于穿越,你会收到曲径通幽的喜悦。
B.我们登上北高峰山顶,极目远眺,波平如镜的西湖尽收眼底。
C.旅行,是打开视野的一个窗口,也是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生命本就是走走停停,如果年轻的心只一味冥思暇想,真的是有点儿辜负了。
D.远离了都市的喧闹、世俗的纷争,驱车来到这世外桃源般的辟静小山村,我们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解析】 注意偏旁部首与字义的关系。A项“悬涯峭壁”应写作“悬崖峭壁”,词义与“山”有关,故为“山”旁。C项“冥思暇想”应写作“冥思遐想”,“遐想”的意思是悠远地思索或想象,“遐”表示远。D项“辟静”应写作“僻静”。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海底两万里》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
B.如果你在沙漠中行走,由于高温的天气,有时候你会看到周围有海市蜃楼的景象。
C.当得知重建家园还遥遥无期时,人们开始变得忧心忡忡起来。
D.每次和好友小聚,海阔天空地畅谈之后,他总觉得自己又有了新的力量,不再害怕独自在异乡闯荡。
【解析】 A项“毛骨悚然”指身体因受刺激而产生异样的反应,形容十分恐惧。此处不符合语境,可改为“惊心动魄”。B项“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符合语境。C项“忧心忡忡”形容心事重重,忧愁不安。符合语境。D项“海阔天空”形容议论或想象漫无边际,没有中心。符合语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3分)
A.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否认“快乐微行动”,传递正能量的活动很有意义。
B.《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
C.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存在问题的情景。
D.袁隆平为研究杂交水稻技术而不畏艰辛、执着追求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解析】 B项应为“我对《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很熟悉”。C项语序不当,应该改为“指出并纠正”。D项句式杂糅,应该删去“的榜样”。
5.名句默写。(7分)
中华诗歌,博大精深。“(1)__独坐幽篁里__,弹琴复长啸”,王维坐竹林而生淡定之心;“此夜曲中闻折柳,(2)__何人不起故园情__”,李白闻笛声而起故园之思;“不畏浮云遮望眼,(3)__自缘身在最高层__”,王安石登高峰而抒豪迈之志;“(4)__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__”,杜牧由《后庭花》而引发历史兴衰之感;“(5)__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__”,陆游因游山西村而悟困境中蕴含希望的生活哲理。
【解析】 (1)~(3)空为直接型默写,解答时结合给出的诗句,联系自己掌握的内容,完成填空即可。注意“幽篁”“自缘”等字词的正确书写。(4)(5)空为理解型默写,注意题目中“《后庭花》”“历史兴衰”“游山西村”“困境中蕴含希望”及作者等提示性信息,同时注意“犹”“水复”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二(56分)
(一)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6分)
6.文学常识填空。(3分)
生活中很多看似普通的“小”,其实都蕴涵着深意。北宋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当场展示了倒油的小本领,让射箭技术高超却不可一世的__陈尧咨(康肃公)__(填人物名)无地自容;唐代文学家__刘禹锡__(填人物名)在《陋室铭》中通过写一间小小的陋室,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鲁迅在一篇散文中通过回忆“长妈妈”给他买《__山海经__》(填作品名)的小细节,赞美了普通人的善良朴实,表达了对长妈妈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7.阅读《海底两万里》选段,回答问题。(3分)
我很想跑去接应船长,但被恐怖慑住,不能挪动。
我两眼发直地注视着,我看见战斗的形势改变了……船长被压在他身上的巨大躯体所翻倒,摔在水底地下。一会儿,只见鲨鱼的牙齿大得怕人,像工厂中的大钳一般,船长的性命眼看就要不保了,忽然,尼德•兰手拿鱼叉,转念之间,迅速向鲨鱼冲去,他投出可怕的利叉,打中了鲨鱼。
……意外得救的人,转瞬间,都到了采珠人的小艇上。
船长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不幸的采珠人。
很运气,由于康塞尔和船长的有力按摩,我看见那不幸的人渐渐恢复了知觉。
回到小艇上,船长的第一句话是对加拿大人说的,他说:“兰师傅,谢谢您。”
八点半,我们回到了“诺第留斯号”船上。
选段中的船长有哪些优秀的品质?请概括出三点并分别举出相对应的例子。(3分)
①勇敢:在印度人遇到危险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同鲨鱼搏斗。②富有爱心:“船长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不幸的采珠人”,关爱被压迫国家的人民。③有感恩之心:回到小艇上,尼摩船长的第一句话是对加拿大人尼德•兰表示感谢。
【解析】 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名著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及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例子来分析作答。如:尼摩船长看见印度人有危险时,主动冲上去与鲨鱼搏斗,表现了他勇敢的品质。
(二)文学作品阅读(16分)
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
刘世河
①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真正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
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
③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有一条小河蜿蜒流过,过河不远便是一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长得枝繁叶茂。一到夏天,这里绿树浓荫,便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
④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因此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
⑤母亲常说:“这炊烟呀,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炊烟像不像花我倒不怎么在意,我所在意的只是制造炊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
⑥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⑦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
⑧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也很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要扛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
⑨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要想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
⑩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来”是辛弃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永笔端。
⑪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憩,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他的。可见这位陆放翁对田园袅袅的炊烟有多喜爱。后来又读到陆游“雾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子,禁不住渐生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
⑫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时,才终于有悟。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而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氤氲在乡村的上空,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真正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8.请你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3分)
①早晨的炊烟轻淡;②午间的炊烟急速;③傍晚的炊烟悠长。
【解析】 根据文本中第⑦段的“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可以概括出早晨的炊烟轻淡;根据文本中第⑧段的“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可概括出午间的炊烟急速;根据文本中第⑨段的“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可以概括出傍晚的炊烟悠长。
9.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答。(6分)
(1)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从修辞的角度加以赏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早晨和夜晚的炊烟比作晨钟暮鼓,形象地表现了人们按照炊烟作息的习惯。
(2)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缠绕”本义是用带状物或条状物盘绕其他物体,文中指炊烟和思念交织在一起。炊烟是故乡,是母亲,看到炊烟就会想起母亲,想起故乡,从而激发对母亲、故乡的思念;思念母亲、故乡,自然会想到炊烟。
【解析】 第(1)小题,根据掌握的修辞手法的知识并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句子含义和作者表达的情感即可。第(2)小题,应在理解词语本义的基础上,结合词语的具体语境分析作者的感情。
10.第②段中引用关于“炊烟”的诗句有何作用?(3分)
引用诗句表现了乡村炊烟的美景,抒发了喜爱之情,为文章增添了文学色彩。
【解析】 作答此题,学生首先要知道引用诗词的主要作用。恰当地引用古诗文中的名言警句,既可以起到点题、揭示主旨、渲染气氛的作用,又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给文章增添文采。本文段中引用的诗句,描写了乡村炊烟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炊烟的喜爱之情,为文章增添了诗情画意。
11.最后一段内涵丰富,请联系全文加以分析。(4分)
文中“这炊烟呀,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表现了炊烟与饭食的联系。“花”是美好的,“灶台上开出花”意味着母亲最美好的心愿就是一家人饱暖无忧。“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表现了炊烟与家乡的联系,浓浓的母爱和乡情,所以说母亲是这幅水墨画的作者,这幅水墨画的色调是暖的。
【解析】 围绕“母爱”“乡情”,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回答即可。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4分)
山楂载冬酸亦甜
①北方的冬天,最是单调乏味,因此也显得冗长无趣。
②因为寒冷,大自然中仿佛所有的生命都蛰伏了。草木收敛了锦色芳华,生灵停止了奔突游走,一切归于安宁沉寂。曾经繁盛喧嚣的水果亦是纷纷消失不见,只剩下几种成熟于秋天、便于储存且又便宜的苹果、秋梨、橘子等,其中最活跃的是小巧味酸的山楂,它在冬天里绽放了全部的生命活力。
③成熟于秋天的山楂,属于蔷薇科落叶小乔木,富含多种营养成分。首先是维生素C含量很高,据研究测算,100克山楂就含有维生素C__89克,相当于胡萝卜里的8、9倍。其次是山楂里含有高量纤维素,可以促进肠蠕动,不仅有助于消化,还可以活血化瘀,预防贫血,正是秋冬时节的最佳食品。
④山楂从山中来,颜色深红,于是在古诗中被称为“山果”或者“红果”。很多诗人都描摹过。“晚果红低树,秋苔绿遍墙。”红艳艳的山楂与暗绿的秋苔相映成趣,是深秋最让人沉静安然的风景;“翁夸酒重碧,孙爱果初红。”老人喜欢的美酒碧绿深重,孩子却最爱山楂的浅淡香红。不过因为山楂太平凡,不够精致惊艳,很久以来一直只是文学作品中的点缀和插曲。直到一曲《山楂树之恋》唱响,才让人们惊叹:原来平凡的山楂也可以承载如此唯美浪漫的爱情,见证人间的沧桑传奇。
⑤因为物美价廉、营养丰富、老少皆宜、易于储存,从古至今,山楂一直是平民的美食,可以生食可以烹煮,还可以制成各种形态的食物,成为百吃不厌的美食佳肴。
⑥最简便的当然是生食,有点酸却爽口,细细品味,只觉滋味绵长,酸中含香,让人咀嚼不尽。不过很多人过于性急,一口咬下觉得太酸了,便知难而退,从而错过了与山楂的口腹之缘。
⑦不过山楂与其他水果不同,不只一种吃法。将山楂切开去核,加冰糖和水煮,便成了家庭自制的山楂罐头。这样的山楂凉热皆可入口,不仅在寻常的日子里当作饭后甜点,还可以端上节日家宴的餐桌,那酸酸甜甜的味道让人们在鱼肉油腻之间开胃消食。
⑧山楂还可以做成冰糖葫芦,是孩子们的最爱。它们被插在一支支的麦秆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迎风招摇,裹着糖衣愈加红得晶莹剔透、鲜亮诱人,那是北方冬天最灿烂亮丽的风景。
⑨山楂不是温室里的娇贵蔬果,它们历经苦寒却依旧无损无恙,始终味道纯正。它们承载了整个冬天的笑容与梦想,用繁复多变的形态,温暖了我们少年的记忆,抚慰着每一颗在严寒中坚持跋涉的心,留下一段酸甜杂糅的美好回忆。
12.作者写第①段有何作用?(4分)
引出下文,与山楂的描写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山楂的“活跃”与“生命活力”。
【解析】 对段落作用的考查,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内容上一般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或补充,或者引起下文。思路:这一段写出了……,突出了……。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也有所不同。文章开头:引出下文,为……做铺垫;营造了……氛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文章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为……做铺垫。文章结尾:总结全文,突出中心。据此结合文章内容进行作答即可。
13.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中,第③④段写山楂的营养和外形特点,第⑤~⑧段写山楂的多种吃法,很显然,这采用的是一种由特点到__用途(功用)__的__逻辑__顺序。(2分)
【解析】 说明文的顺序一般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本题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和结构进行判断。
14.分析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说明了山楂的什么特征?(5分)
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山楂富含营养成分(维生素C含量很高)的特征。
【解析】 根据画线句中“100克”“89克”和“相当于胡萝卜里的8、9倍”可知,本句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文本内容以及对说明方法作用的掌握进行作答即可。
15.这篇说明文的语言除了准确外,还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3分)
还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如第②段中生命“蛰伏”,“草木收敛了锦色芳华,生灵停止了奔突游走,一切归于安宁沉寂”等,用词生动,充满了美的感情色彩;第④段引用古诗突出了山楂色彩的明艳动人,形象生动;第⑨段对山楂的赞美生动典雅,令人回味悠长。
【解析】 说明文的语言有生动的语言和朴实的语言,这篇说明文除了用词准确科学,还有语言生动之美。结合文本内容进行作答即可。
(四)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5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爱莲说》)
【乙】
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选自《夏日赏荷》)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濯清涟而不妖(洗)
B.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
C.  临湖赏荷(降临)
D.  余以为妙绝(美妙到了极点)
【解析】 作答此类题目,遇到课外句子中的词语,首先要与课内学过的词语对照,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A句意为: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濯:洗。B句意为: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以靠近玩弄它啊。亵:亲近而不庄重。C句意为:到湖边欣赏荷花。临:到。D句意为:我认为太贴切绝妙了。妙绝:美妙到了极点。
17.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甚爱牡丹
C.  荷花为雨/所洗
D.  余忆年/少时
【解析】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还可以考虑句子的意思。A句意为: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正确停顿为:晋/陶渊明/独爱菊。B句意为: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故正确。C句意为:荷花被雨水所冲洗。正确停顿为:荷花/为雨所洗。D句意为:我回忆年轻时。正确停顿为:余忆/年少时。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说了。
(2)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有一天,(我)和几位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
【解析】 (1)句重点字词有:鲜(少)。(2)句重点字词有:偕(陪同、会同)。同时还要注意“于”+宾语构成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语序。
19.读文赏荷。(5分)
(1)赏荷,可观其形美。【乙】段中描绘雨中荷花的语句是:“__荷花尽作飘摇之态__”,描绘雨后荷花的语句是:“__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__”。(用原文填空)(2分)
【解析】 根据题干要求,找到描绘“雨中”“雨后”荷花的句子填入即可。“忽有大雨倾盆而至”,荷花便“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荷花“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
(2)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示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
示例二: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文言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甲】【乙】两文分别对莲花和荷花的赞誉,来阐述观点看法,做到言之有理即可。阅读【甲】文,从“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等语句体现了君子的优秀品质来回答即可。阅读【乙】文,从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来回答即可。
【参考译文】
【乙】
我回忆年轻时,居住在西湖。每当到了夏天,到湖边欣赏荷花,就高兴得忘了吃饭。有一天,(我)和几个好友一起,在湖边的亭子中观赏荷花。意兴正浓,忽然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全部显现为飘动摇摆的姿态。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湖中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被雨水所冲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在是百花中的仙子啊。李太白诗中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认为太贴切绝妙了。
20.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1)(2)两个小题。(5分)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行即兴①
[唐]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释】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平息后不久。诗人因在安禄山攻陷长安时受伪职,被贬为杭州司户参军。
(1)《春行即兴》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__花自落__”和“__鸟空啼__”之景都突出了山中的寂静。(2分)
【解析】 《春行即兴》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叙写了“花自落”“鸟空啼”两个意象,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突出表现了山中寂静、清幽的特点。据此理解作答。
(2)两首诗运用了相同的手法却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请结合古诗做简要赏析。(3分)
两首诗都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鸟鸣涧》通过描写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反衬出春山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闲适。《春行即兴》通过写花落、鸟啼之动态,来反衬春山无人之寂静,道出了诗人对安史之乱后时代的叹惋和面对大好河山的寂寞、伤感。
【解析】 两首诗都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鸟鸣涧》反衬出春山的幽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闲适。《春行即兴》则反衬春山无人的寂静,揭示作者对安史之乱造成的空寂而伤感的情怀。据此理解作答。
三(45分)
21.语言运用。(5分)
广场舞是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广场舞的兴起是人们追求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是人们重视锻炼、注重养生的体现。但广场舞音乐扰民,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此也频频引发矛盾与冲突。近日,某小区居民集资购买高音音箱,奏响分贝极高的噪音,强力干扰广场舞的旋律,令舞者们苦恼并气愤。请你以广场舞舞者或者附近居民的身份,给小区治安管理部门写一封信,陈说自己对广场舞纠纷的看法,并为维护自身权益提出合理化建议。要求:表达简明、得体,120字左右(只写正文)。
示例:近日,我们因跳广场舞和附近居民产生了矛盾。对此,我们深感愧疚。我们的本意是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今后我们会注意选择适当的时间开展活动。另外,我们建议在小区内开辟一处合适的锻炼场所,这样既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也不会扰民,还能提升小区的文化品位。希望您能考虑我们的建议。谢谢!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推心置腹的谈话就是心灵的展示。
——温•卡维林
耳朵是通向心灵的路。
——伏尔泰
读了上面两句话,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自拟题目,写一篇字数600-800的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文体特征鲜明;③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略。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2020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质量评估试卷』  下一个『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质量评估试卷(二)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