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温州中学提前招生选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答题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19年1月温州中学提前招生选拔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及答题卷)(九年级总复习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9年1月温州中学选拔考试2语文试题卷(试卷满分100分)一、名句默写(5分)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水一方。(诗经•蒹葭)3.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4.故不积跬步,▲_;不积小流,▲。(《荀子•劝学》)二、古诗阅
试题预览
2019年1月温州中学选拔考试2语文试题卷
(试卷满分100分)

一、名句默写(5分)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李煜《相见欢》)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3.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       ▲      ,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
   4.故不积跬步,      ▲      _;不积小流,▲。(《荀子•劝学》)
二、古诗阅读(7分)
龙潭夜坐
[明]王守仁①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
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
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 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
5.诗歌通过龙潭夜景的描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6.本诗采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指出两种并结合诗句简要赏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8分)  
 ①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
     ②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7.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
    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
    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
    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
    8.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5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分)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配三十一人,又属民为保伍,使几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辇所购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自是外户不闭。
河北发民浚河,调及它路,齐当给夫二万。县初按籍三丁出夫一,巩括其隐漏,至于九而取一,省费数倍。知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亭传,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书其全失、多寡为殿最。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加直龙图阁、知福州。南剑将乐盗廖恩既赦罪出降,余众溃复合,阴相结附,旁连数州,尤桀者呼之不至,居人慑恐。巩以计罗致之,继自归者二百辈。福多佛寺,僧利其富饶,争欲为主守,赇请公行。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授帖于府庭,却其私谢,以绝左右徼求之弊。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巩日:“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
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B.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C.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D.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10.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明、毫、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它们是《论语》《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试着写成《六论》,言辞奇伟,由此声名闻于四方。
B.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姓参与,又善待自首的盗贼,于是州内安定。
C.曾巩爱护百姓,不谋私利。朝廷征伐安南时,他事先做好供应军队的准备,不扰民;做福州知州时,他不许官府与民争利。
 D.曾巩面对灾情,处理得法。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劝富人就近卖粮给灾民;江西大疫,他命县镇、驿站备药待需。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2)巩俾其徒相推择,识诸籍,以次补之。





五、现代文阅读(25分)
出 走
父亲出走那天,没有丝毫预兆。
那天,他挑着一担装着油桶的箩筐晃晃悠悠地出门时,回过头来对母亲憨笑了一下,这习惯性的笑容就此成了母亲绝版的记忆。因为,父亲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太阳落山之际挑着一担满满的油菜籽回家。
那天的太阳很亮,照得我心里慌慌的,我看到端村的人像潮水般往村外跑。一定是发生了大事情,我也想跟着跑,可是,我往外迈一步便倒了下去,我觉得心里像着了火。
恍惚中,看到母亲苍白着一张脸,抱着我朝乡医院跑去,大腹便便让她像一只企鹅。
顺子抢过一辆三轮车将我和母亲安顿在车上,我在一路的颠簸中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醒来后,我听到一阵嘹亮的啼哭,母亲凄苦地躺在我身边,我刚出生的妹妹正在哇哇啼哭。
那年,我烧坏了脑子,傻兮兮的,没有人愿意同我玩。我经常一个人在后山坡看蚂蚁上树,看到远方一行挑着箩筐的男人慢慢走近,我便上前一一审视,看哪位是我的父亲。父亲是挑着箩筐出门的,他若是回来,一定还挑着箩筐,我坚定着这种想法。
父亲出走得毫无道理,他即使不喜欢我,也应该喜欢聪明伶俐的妹妹,何况他出走那天我还没有变傻。
我把这想法转达给母亲,母亲劈手给我一掌。不许提到他,不许提这个没良心的男人,他让狐狸精勾走了,他的心让狗吃了!母亲立即借机发挥出她的诅咒功能,她的唾液在端村的空气中飞扬。
这时,顺子在黄昏中走近母亲,叫她英嫂。他掏出一沓钱给母亲,说是油坊的退股费。
母亲接过钱,天女散花般地撒了一地,随之恶毒的诅咒刀子般射向顺子。
顺子低着头说,英嫂,你男人都走了,我能不给你退股费吗?母亲说,我男人走了,我还在!
但是顺子坚持自己的意思,母亲便什么也不说,往地上一躺,洁白的泡沫泛出嘴角。我拍着手笑,顺子却慌了,急忙蹲下按母亲的人中。母亲却又突然爬起来,吐掉口中的泡沫哑着声音说,顺子,你要是不答应让我进油坊,我就会真的得癫痫,我家这两个小祸种就要进你家的门。顺子惊慌失措地跑走了。第二天,母亲如愿进了油坊。
身材瘦弱的母亲为什么一定要进油坊,还用这么卑劣的方法,难道她比我还傻?油坊是男人的世界,只有他们才扛得住。母亲用一年的时间才适应了这种劳动强度,依然瘦弱却孔武有力。
母亲在端村是个厉害角色,虽然父亲多年来杳无音信,有不再回来的意思,但是我和妹妹在村里的地位却不输于有父亲罩着的孩子。
母亲有一张刀子嘴,骂人能骂到人心尖上,还有一手表演癫痫的绝活儿,让我拍案叫绝。有一次,母亲和顺子的老婆吵,顺子的老婆骂母亲骚货,勾引她男人。母亲走上前去,用她在油坊中打磨出来的糙手扇了顺子老婆一巴掌,那女人的左脸立即像一个膨胀的气球。女人“啪”地从嘴里吐出一口血丝,披头散发去娘家搬救兵,她娘家兄弟凶神恶煞地站立在我家门前,母亲故技重演,躺在地上玩起了吹泡泡的魔术。那些人见势不妙,灰溜溜地败走,我和妹妹吓哭了,母亲翻身坐起,说,哭什么?我是装的!
我读书时还拖着一脸的鼻涕,学习奇差。连降两级,便和妹妹同班,闹了很多笑话。初中时我又发了一场严重的高烧,连着几天水米不进。顺子说,一个傻货,死了也就死了吧。顺子说这话时已经挖好了一个土坑,母亲又从嘴里吐出刀子,将顺子杀得落荒而逃。
七天后,我醒了,脑子也清醒了,从此,学习成绩一路飙升。高考那年,我和妹妹双双考中,创下了端村的神话。
母亲哭了,哭过后的母亲拉着我们到一座长满青草的坟地,快告诉你们的爹,说你们考上了大学,让这死鬼安息。
爹?爹不是让一个狐狸精勾走了吗?我疑惑地望着母亲。母亲说,我只是让你们像个有爹的孩子一样心里有靠山。你爹,在你妹妹还没出生的那年就……现在,我总算把你们拉扯大了。你们都大了,我放心了。
这个在母亲心里藏了十几年的秘密就这样烟花般绽放在阳光灿烂的午后。母亲说完,一屁股坐在地上,一脸的疲惫,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
不久,母亲也走了,母亲是在河边洗衣服时突然栽到河里去的。被捞上来时牙关紧闭,嘴里还泛着泡沫,母亲死于癫痫。可我记得母亲的癫痫一直是装出来的。
十八岁那年我从端村出走,我知道我不会回来了。临行时我到那些坟茔去看了看,这里埋着我至亲的人,我把他们的名字刻在石碑上,然后在他们的注视中,渐行渐远。
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分)
A.小说开篇对父亲“憨笑”的特写,十分简明地写出了父亲的特点,也写出了“我”对父亲的依赖与怀念。
B.小说三次写到母亲的“癫痫绝活”,抓住了人物典型的行为特征,使叙事描写更为集中,前后铺垫呼应。
C.小说文字简洁,注重细节描写。“唾液在端村的空气中飞扬”“天女散花般地撒了一地”,两处简单的细节描写,凸显了母亲的个性特点。
D.小说主要运用富有个性的语言描写和细腻传神的心理描写,表现激烈的冲突事件,刻画人物独特的形象。
E.小说以“我”的经历见闻为线索,叙述母亲独力抚养两个孩子长大成人的艰辛经历,笔下有情感的热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14.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这习惯性的笑容就此成了母亲绝版的记忆”中“绝版”的含义?

(2)“这个在母亲心里藏了十几年的秘密就这样烟花般地绽放在阳光灿烂的午后。”请联系全文对这个句子进行赏析。

15..小说中的母亲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16.小说以“出走”为题,有何寓意?请简要分析。(5)

17.小说中的“我”因高烧而变傻,又因高烧而清醒,这样的情节安排是否合理?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六、写作(4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出去吃饭前,用网络搜索附近的饭店,看看哪家比较近、比较实惠,结合网友的好评、差评,最终确定饭店并选好了菜单。
出门旅游前,上网先搜索旅游的路线,定入住的宾馆,寻找到哪里可以买到正宗的土特产,然后再背上行囊,按照事先做好的功课,完成一次验证之旅。
搜索给我们带了便利和快捷,但静下心,似乎又觉得少了些什么。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9届温州中学提前招生选拔考试•语文答案

一、1.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所谓伊人3.曲水流觞 4.无以至千里 无以成江海
二、5.诗中前三联着意描写夜里山中澄澈寂静的景象。通过描写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以及草上露水、松林之风,渲染了月夜的静谧氛围,凸显了诗人月下独行的落寞心境。结句诗人笔锋陡转,以“无限情”直接抒发了自己不因失意而消沉之情怀。
6.诗中运用了衬托、拟人、用典、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等多种艺术手法。①衬托手法。首联以深夜在茅屋里听到溪声,反衬出山间的寂静(或:颔联以人往的动态、鸟鸣之声衬空山之静)。②拟人手法。颈联中的“不辞”“偏与”赋予“草露”“松风”人的情感,表达出与自然默契合一的快乐。③用典。尾联运用《猗兰操》一典,表达诗人感伤自己生不逢时的情感。④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描写。嗅觉: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听觉: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松林之风。视觉:草上露水。
三、7.D
8.【要点】我们要谦虚好学,择善而从,完善自己,还要乐于在现实生活中行善,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参考译文】
①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 
②孟子说:“子路,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他就高兴。禹,听到善言,就拜谢。伟大的舜又超过了他们,好品德愿和别人共有,抛弃缺点,学人长处,乐于吸取别人的优点来修养自己的品德。”
四、9.A [断句时应先初步了解语句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结构特点和语言标志,先断开容易理解的语句。]
10.D [《论语》不是“六经”。]
11.A [名闻四方是弱冠之时。强加因果。]
12.(1)其他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急于敛财),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提前)筹划安排(分别处理)部队突然聚集时的吃住问题,军队离开,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
(2)曾巩让僧徒们互相选择、推荐担任主守的人,将推选的人记录在册,按照次序补缺。
【参考译文】
曾巩,字子固,建昌郡南丰县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数百字文章他能脱口成诵。十二岁时,尝试写《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刚到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认为很是奇异。
考中嘉祐二年进士。出京担任越州通判,当年收成不好,曾巩估计常平仓的粮食不够来救济百姓,而分处四方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邑求得救济。于是他告诉下属各县,劝说富人自行按实情报告粮食数目,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按着比常平仓稍高一些的粮价卖给贫民。百姓得以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
任齐州知州,他治理政务以痛恨邪恶、严打盗贼为根本。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调配了31个人,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查看、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出动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的人,他到官府自首。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给他配备了车马和随从,载着赏给他的钱财,让他四处夸耀。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
河北发派百姓疏通黄河,从其他各路征调民力,齐州应当出民夫两万人。各县起初按照户籍,让三个男丁出一个夫役,曾巩搜括了隐瞒和遗漏的户口,使之达到了九人派出一个,从而节省了好几倍的费用。调到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驿站,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把他们医治的效果记载下来,以多寡分出成绩的优劣。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提前)分别处理(筹划安排)部队突然聚集时的吃住问题,军队离开,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加直龙图阁、任福州知州。南剑州将乐地方的盗匪廖恩被赦免向官府投降,余下的部属溃散以后又纠合在一起,暗地里结成团伙,遍及各个州,一个尤其凶残暴虐的盗匪根本不听招降,当地百姓非常恐惧。曾巩设计谋抓住了他,接着相继出来自首的有二百多人。福州佛寺很多,僧侣认为佛寺的富饶有利可图,争着想做寺院主持,行贿之事公然进行。曾巩让僧徒们共同推选主持,将推选的人记录在册,按次序补缺。在官府公开张贴文告,拒绝私下赠谢,来杜绝身边人窃取贿赂的弊端。福州没有职田,官府每年用卖园圃蔬菜来增加薪俸,太守自己收入常常三四十万。曾巩说:“太守与民争利,怎么可以?”就停止了这种做法,后来的官员也不再这样获取收入了。调任明州、亳州、沧州知州。曾巩负有才名,长期任地方官,社会上不少人认为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后辈晚生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他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几个月以后,因母丧离职。又过了几个月,曾巩也去世了,终年六十五岁。
曾巩写文章,引古论今,纵横捭阖,而且越写越好。他的写作以“六经”为本,借鉴司马迁、韩愈,当时善于写文章的人,很少能超过他的。
五、13.解析 A项“写出了‘我’对父亲的依赖”不准确。B项母亲最后一次是真的癫痫发作。D项文中并无细腻传神的心理描写。
答案 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
14.(1)“绝版”本指书籍停版不再刊印,这里指父亲离开家后再也没有回来,那习惯性的笑容成了父亲留在母亲心里的最后一个画面。暗指父亲已经离开人世。
(2)答案要点:a.父亲早已离开人世,母亲十几年隐藏这个秘密,是为了保护孩子脆弱的心灵,让有一个完整的家庭;b.母亲终于把我们拉扯大,可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了了一桩心愿;c.表现了母亲挑起家庭重担后任劳任怨及自尊顽强的品格以及对丈夫和孩子深沉的爱。
15.解析 对于人物的特征,可以通过文中与人物相关的事件或情节进行概括。从文中可以看出,父亲走后,母亲挑起家庭的重担,尤其是作为一个女人却进了油坊,干起了男人的活,由此可知她的坚强与自尊。为了进油坊和对付顺子老婆的家人,母亲装癫痫,可知她的泼辣和狡黠。父亲去世了,她却告诉我们说父亲出走了,让我们心里有靠山,自己一个人承受这份痛苦,由此可知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分点概括出答案即可。
答案 坚强自尊,毅然担起家庭重担;泼辣狡黠,巧妙装病化解危机;爱子情深,为使孩子心里有依靠,将秘密埋藏在心底。
16.解析 标题的含义往往不是单一的,所以需要结合文章主题等深入理解。在文章中关于“出走”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父亲的“出走”,二是文章最后写“我”考上大学离开了端村,但这都是其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则需要从主题入手,在十八岁的时候,“我”在墓碑上刻上父母的名字,并且“渐行渐远”,说明“我”最终走出了父亲离去的阴影。这是深层含义。
答案 “出走”包括多层含义,表层含义,既指父亲突然“出走”,这是小说情节发展的起点;也指“我”最终考取大学,走出端村。深层含义:寓指“我”走出父亲离去的阴影,顺利地长大成人。
17.解析 此类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此题重点探究的是“我”变傻和变正常的情节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无论持哪一种观点,都可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情节或暗示性的内容来说明。
答案 (示例一)合理。符合生活实际。小说中写“我觉得心里像着了火”,经常在后山寻找父亲等情节,暗示了“我”变“傻”,实际上是丧父之后的迷茫自卑;小说叙述了母亲多次护佑家庭和孩子的事件,这为“我”后来的“清醒”,走出丧父阴影作足铺垫。
(示例二)不合理。这种情形在生活中很难出现。情节上的突转太过夸张,缺少必要的铺垫;叙述描写上的细致,与叙述者“我”的傻人身份不吻合。
六、写作(40分)


2019年1月温州中学选拔考试2语文答题卷
(试卷满分100分)

一、(5分)
   1.2.
3 4.
二、(7分)
5.(3分)

6.(4分)

三、(8分)  
7.(3分)(    )
    8.(5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分)
9.(  )
10.(  )
11.(  )
12.(6分)
 (1)
 (2)
五、现代文阅读(25分)
13.(  )(  )(5分)
14.(4分)(1)

(2) 


15..(5分)


16.(5分)



17.(6分)



六、写作(4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出去吃饭前,用网络搜索附近的饭店,看看哪家比较近、比较实惠,结合网友的好评、差评,最终确定饭店并选好了菜单。
出门旅游前,上网先搜索旅游的路线,定入住的宾馆,寻找到哪里可以买到正宗的土特产,然后再背上行囊,按照事先做好的功课,完成一次验证之旅。
搜索给我们带了便利和快捷,但静下心,似乎又觉得少了些什么。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试卷


上一个『2018年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下一个『2019年杭州市萧山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逐题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