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一语文新教材寒假作业之《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2020年高一语文新教材寒假作业之《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建议用时40分钟)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少无适俗韵(气质,性格)忧思难忘(功业未就而老之将至的焦虑之情)B.食野之苹(苹果)越陌度阡(东西向田间小路;南北向的田间小路)C.桃李罗堂前(排列,分布)枉用相存(枉驾)D.羁鸟恋旧林(束缚)乌鹊南飞(向南)2.下列诗句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试题预览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基础达标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少无适俗韵(气质,性格)
忧思难忘(功业未就而老之将至的焦虑之情)
B.食野之苹(苹果)
越陌度阡(东西向田间小路;南北向的田间小路)
C.桃李罗堂前(排列,分布)
枉用相存(枉驾)
D.羁鸟恋旧林(束缚)
乌鹊南飞(向南)
2.下列诗句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  )
A.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C.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D.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3.下列对《短歌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开头四句以反问的形式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人生的短暂就像早上的露水一样,太阳一出来就没了。
B.“明明如月”二句将贤才喻为明月:天下的贤士呀,我怎样才能得到你们呢?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贤才的心意。
C.以“乌鹊”无枝可依类比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出诗人对人才的渴望。

D.《短歌行》后四句用典,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殷勤地接待贤才,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4.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一)》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中“羁鸟”“池鱼”喻指诗人自己。“旧林”“故渊”即篇末的“自然”,指大自然的广阔天地——农村田园。
B.“开荒南野际”,指诗人回乡之后立即投入垦荒劳动。“守拙”是和官场权谋机诈的“取巧”相对而言的,是一种鄙视功名利禄、洁身自好的清高品质。
C.整首诗描绘了诗人由官场回归农村之后悠闲美好的田园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置身于大自然怀抱之中的欢快心情和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
D.诗人在诗中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景,充满诗情画意,生趣盎然,令人心旷神怡;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朴素。
5.下列词语或短语是有关曹操和陶渊明的两副对联,请你根据提示,调整顺序,使对联完整。只填序号。
①韵真辞朴  ②才让三分  ③松翠菊黄
④武略兼天下  ⑤弃彭泽微官
⑥论汉魏当时  ⑦开田园诗派
(1)描写曹操
上联:文章贯古今,________________,不输七子; 
下联:____________ ,逢孙刘合力,____________ 。 
(2)描写陶渊明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琴书而外醉三斗;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百年来第一人。 
二、阅读拓展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8题。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
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
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
7.“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9~10题。
蒿里行
曹 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①。
初期会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②,刻玺于北方③。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①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党羽。②淮南弟称号:指袁术在淮南寿县自立为帝。③刻玺于北方:指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蒿里行”为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本为当时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写时事。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
B.“初期”句用典,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孟津大会八百诸侯,此处借指关东诸将期望也能像那八百诸侯一样同心协力,除奸诛恶。
C.诗人称诸将为“义士”,带兵讨伐“群凶”,指出“乃心在咸阳”,意在恢复汉祚,抒发了作者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
D.“势利”到“刻玺”句写关东诸将各为势利而争、发展到自相残杀,最后点明他们称帝的野心,可谓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10.钟嵘评曹操之诗:“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请结合本诗的“悲凉之句”分析诗人的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现代人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两句中的“远人村”的诠释大略分成了两种:一种把“远人村”解释为“远方的村落”,一种倾向于解释为“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庄”。那么,陶令笔下的“远人村”与“远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先来看看断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此两句毫无疑问,属于对仗。有人不同意把“远人村”译为“远方的村落”,理由是前句绝不能断为“暧暧\远\人村”。若这么断了前句,势必要将后句断为“依依\墟\里烟”,“墟\里烟”明显不通,因为,“墟里”是一个词,古代注家释为“村落”。所以合适的读法,应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远人”一词,古即有之,《论语•季氏》中有“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的说法。这里的“远人”是指生活在距离某(诸侯)国、(卿大夫)家较远地方的人,主要强调地理距离的“远”。至秦汉两晋,随着中原诸夏的自相融合,周边少数民族不断被吸纳进入汉族社会,“远人”从“地域距离”的“远人”,衍变为“文化距离”的“远人”,向春秋时“夷狄”的意义靠拢。本来“远人”只说地域之别,“夷狄”主要指文化差异,自战国至秦汉两晋,随着民族融合,两词的边界逐渐模糊,意思也互相交叉。三国两晋之时,“远人”一词,已着重强调族群的差别,至于是否表示地理距离的远近,倒不得而知。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本鄱阳人也。吴平,徙家庐江之寻(浔)阳”,后陶侃“至洛阳,数诣张华。华初以远人,不甚接遇”。张华“不甚接遇”陶侃的原因就在于,他认为陶侃是“远人”,不值得接遇。这里的“远人”显然不是“远方之人”,而专指中夏之外的异族、“不知礼仪”的夷狄。
  义熙二年(公元406年),陶渊明辞官归隐,还园田居。据史传及陶集载,陶渊明宅第共有三处,除园田居外,还有上京、南里两处。园田居位于浔阳,浔阳汉时属庐江郡。庐江郡正是南蛮异族聚居之地,也是陶侃、陶渊明的故乡。陶侃出身于溪族,这正是对庐江异族聚居情况的反映。陶渊明归隐故乡,家宅不在城邑中,而是僻处南野。异族人向来不被允许入城与汉民杂居,他们多在野外结成村落生活。如此看来,陶令应当是在浔阳野外,与当地的异族混居在一起。若这样的推断不错,那么所谓“远人村”,当是陶令从自家庭院眺望到的异族村落。至于是不是异族,或是别种,已不大容易考证出来。
  “远人村”是异族人群居住的村落,还有一条旁证,即“村”字本身。“村”这种聚落形态出现得较晚,大概出现于东汉。汉族传统的居住方式是里坊式,人们都生活在有城墙保护的城邑中。东汉时政府把周边的游牧民族(其中绝大部分是匈奴)迁移到了内地,但禁止他们入城定居,这些游牧民族便以“落”为单位,被安置在城和城之间的荒野,这大概是“村”的最初形态。陶令所见的“远人村”,大概还只是异族人的聚落。
(选自《文史知识》,有删改)
11.下列有关“远人”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远人”一词是一个多义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涵。
B.春秋时代,“远人”主要强调地理距离,比如可以把生活在距离某诸侯国较远地方的人说成“远人”。
C.秦汉两晋时期,随着中原诸夏的自相融合,“远人”的含义从先前的“地域距离”衍变为“文化距离”。
D.三国两晋之时,“远人”主要强调族群的差别,是否表示地理距离以及“文化距离”的远近没人说得清。
12.下列不能作为陶诗中的“远人村”“大概还只是异族人的聚落”的依据的一项是 (  )
A.根据诗歌对仗的知识可以初步判断,“远人村”不能翻译成“远方的村落”。
B.据史传及陶集载,陶渊明宅第共有三处,除园田居外,还有上京、南里两处。
C.园田居位于浔阳,浔阳汉时属庐江郡,而庐江郡正是南蛮异族聚居之地。
D.从作者对“村”与“落”的解释来看,这里的“村”“落”大概是异族人的聚落。
13.下列各项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把“远人村”解释为“远方的村落”或“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庄”都不准确。
B.作者根据对“远人”一词的历史内涵的探讨,认为陶侃家族应属“中夏之外的异族”。
C.在作者看来,不论是陶侃的故乡,还是陶潜的三处宅第,它们都处在南蛮异族之地。
D.在陶渊明的时代,异族人不被允许入城与汉民杂居,陶令归隐后与当地的异族混居在一起。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2020年高一语文新教材寒假作业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  下一个『2020年高一语文新教材寒假作业之《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琵琶行并序》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