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高一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南宁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月考语文试题2019.12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①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早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趋之若鹜的举措,大家热衷于把这些街区“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名片”,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招徕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
试题预览
南宁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月考 
语文试题
2019.12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利用传统街区发展经济,早已经成为我国许多城市趋之若鹜的举措,大家热衷于把这些街区“打造”成一个地方的“名片”,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招徕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对传统街区新意迭出的“打造”中,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问题,甚至导致传统街区面目全非、名存实亡的悲剧,令人痛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弄清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以及该如何保护和利用。所以,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②传统街区的价值就在于其“传统”,在于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几乎稍有名气的传统街区,其形成的过程都比较漫长,少则数十年,多则数百年,比如西安的西羊市,元朝时即已出现。传统街区产生于人民群众的长期创造和积累,其住宅区、崇祀区、商业区、公共活动区等的构成,都体现着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体现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也体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街区的灵魂即维系于此。传统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人文信息,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统一体。以此观之,传统街区最值得关注的地方绝不仅仅在于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更在于这些建筑所承载的生存方式、风土人情。
③因此,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必须明白它自身的社会意义,明白它是否存在问题、我们需要做什么。把原住民大量迁走,对街区进行彻底的改造和招商,是饮鸩止渴的短期行为。因为,若没有对街区历史和现实的尊重,街区的文化特色将逐渐失去,其内涵必然会受到重创,所谓的招商引资能否产生长久效益十分令人怀疑。十年前的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就是前车之鉴:迁走了老住户,推倒了旧房屋,建成了气派的新街道,招来80多个京城老字号以及许多国际连锁品牌店,后来却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本地居民及游客均不买账,有数十家店铺又陆续撤走。
④当前对待传统街区还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号称将其打造回清朝或民国的某个阶段,似乎回归的年代越早越好。此举就如同要把百岁的老人整回童年,也是妄自菲薄的无知行为。你把蕴含丰富历史信息的街区压缩至某一年,把它搞成往昔特定时期的模样,那么之后的这几十年、上百年算不算历史、算不算是街区的生命历程呢?况且,即使真有街区百年前的照片或资料可资参照,但没有了那时的人、技艺、材料、社会环境,你能把它不走样地整回到过去的年代吗?整回去之后又希望什么年代的人来生活?这么整的结果,必然是把真的整没了,搞出个不伦不类、缺乏生命力的假古董,哪怕看着再奢华,也不过是基因突变的怪胎,甚至是僵尸。街区房屋的整治,最好的办法或许是采取逐步维修与更新的方式,对不得不修缮的才采取适当措施,对违章违法的私搭乱建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和制止。
(摘编自马奔腾《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街区蕴含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可成为地方的名片,可以增加城市的影响力,也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
B.历史文化是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历史文化的形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
C.充分利用好历史资源,让文化遗产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动力,需要先弄清楚传统街区本身的性质,并以保护为前提。
D.那些年代不一、外形各异的房屋建筑是传统街区的灵魂,它反映了地域特色和人民的生活理想、生存智慧及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直言当前不少城市“打造”传统街区出现了不少问题,然后探析原因,提出了对传统街区要慎言“打造”的论点。
B.文章讲述十年前北京前门大街改造失败的案例,为论述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需尊重传统街区的内涵这一观点提供了反面例证。
C.文章从传统街区的价值所在及保护和利用传统街区时出现的问题这两个方面,论证了改造和利用传统街区要谨慎。
D.全文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的方法,对中心观点逐层展开论述,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理力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传统街区,我们要怀有敬畏之心,要认真地去认识它、了解它、尊重它,顺其自然不予改动,而不是轻率地将其打造成返古名城。
B.缺乏准确的定位,怀着急功近利的心理粗暴改造,既会破坏传统街区原有的格局,也难以建立新的有可持续性的文化生态。
C.迁走原住居民,彻底改造旧城区,以此招商引资,这并不能长久促进城市的发展,反而会破坏传统街区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D.在传统街区改造的过程中,如果能充分发掘出传统街区蕴含的历史、人文信息,因势利导,才可能做到古为今用,古今融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清   荷
           严 阵
①自从北京下过第一场雪,我就一直思念着日坛公园那一池清荷。
②记得,夏天那时候,它给我的是一个梦,一个粉色、绿色和淡淡的青色濡染于一体的梦。没有风的时候,无数的粉色和无数的绿色,在水下阳光的间隙,形成了一点又一点一片又一片晶莹的多层次的令人无法言喻的静美;而当清风吹过或骤雨来临之际,它又会在坚挺而又柔韧的舞动中,将无数变幻莫测的缤纷色彩洒满池塘。每当这种时候,我便会感觉到:我面前的荷塘,不仅仅是一个荷塘。我面前荷塘里的荷花不仅仅是一池荷花,而是透过荷塘透过荷花,等待人们去发现去领悟的某些尚不为人所知的东西。
③因此,我每去一次荷塘,便陷入一片沉思中。
④我越来越感觉到:荷塘中的每一株清荷,它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每一个含苞待放的蓓蕾,都有着一个自己的故事:它们都有自己的日日夜夜,都有自己的朝朝暮暮,都有自己的霜痕和雨迹,都有自己的风节和情愫。
⑤我越来越感觉到:虽然经历了阳光,深得阳光之明媚,但它并不张扬,并不招摇。虽然经历风雨,深知风雨之深浅,但它却从不陈述,从不倾诉。面对五光十色车水马龙的世界,它选择的仅仅是一种淡出的沉默之美。
⑥有谁能真正懂得荷在沉默中给世人带来的这种犹知未知的意念呢?在它香艳满塘时,人们便争相跻身于它的花间,掠它之红,以红本身;人们便争相探身于它的叶下,借它之绿,以绿自己。也许正因为如此,几场秋风秋雨过后,昔日的荷塘边,便再也不见借助荷花之美去美化自己的那些过客了。
⑦也许正因为游人的疏离,所以,每一年雪后,我总会想着日坛公园的那个荷塘,我想亲眼去看看它繁华凋尽之后的那种美,我想看看它金色的荷茎上依然高高擎着的那些莲蓬,看看它在雪中构建出的那些孤高的姿影,看看虽然碧绿落去但却依旧恋着它的那一池清水,看看那些继远去的游人悄然而至的似乎正痛惜地护着它的那些温柔的微笑的残雪。我想,在这种时候,它一定会给我带来另一个梦,一个在世事沧桑中用强劲不屈的笔触书写着自我的梦;一个虽然萧疏于雪霜之下却照样保持着灵魂的梦;一个坚信在未来的某些日子里,能够不负一池清水,重新以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使人重又耳目一新的梦。
⑧几年过去了,重又秋风,重又雪后,我一直没有机会再到日坛公园。也曾匆匆通过车窗,从公园门口向里张望,但却一次也没有见过荷塘的影子。
⑨又是一年,初雪过后,恰逢天晴日明,我忽然想起我该到日坛公园去看看曾经把毕生芳华默默地倾注于早已将它忘却的忙忙碌碌的人世的那一池荷花了。可是当我终于如愿以偿来到那个荷塘边上的时候,出现在我面前的一切却使我失望了。这个旧时的荷塘里,除了一池清水和几点残雪之外,已经没有荷花的踪影了。
⑩诚然,我选择这个时候来,并非是为了看荷的绿叶和红花,而是为了看看荷在雪中的景象。我想寻求美在被众人忘却之后却依然存在的那种美,那种常常容易被别人忽视但却在灵魂中依然坚守的那种超俗之美。但令我失望的是,我没有在日坛公园的荷塘里看到荷花的美,我看到的仅仅是雪后荷塘里显得一片疏寂的水面上几片飘落的柳叶。原来,为了保持公园的整洁,入冬以来,工作人员已经把所有的残荷都清除了。
○11此时此刻,我站在空空的荷塘边,静静地望着那一池清水,不由想到人生,想到世事,想到很多过去的人、过去的事,想到眼前的人、眼前的事。为什么我们还停留在只承认红花之美和绿叶之美的那个审美层次上呢?为什么我们还不知道那些历经风霜渐渐老去但却依然存在的残荷,那些依然伫立于风前,昂首于雪中,匍匐于冰下的残荷,也是一种美呢?
○12满池残荷,在雪中静静伫立,万籁俱寂中,这不也是一首诗吗?
○13满池残荷,在雪中静静伫立,黑白辉映下,这不也是一幅画吗?
○14满池残荷,在雪中静静伫立,不移不避,不离不弃,这不也是世上能够发人深思的一景吗?
○15我们应该知道:从盛开到凋零,荷在向世人展示着从外形之美升华到精神之美的整个过程。
○16我们应该知道: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一种美丽是不会因为岁月流逝而衰老的。
○17因此,我希望:当明年雪后,再来日坛公园的时候,我不但能看到雪,还能看到雪下荷塘独有的那种发人深思的美景。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3月2日,有改动)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拟人、排比修辞,文意生动,兼之长短句错杂,富于变化,体现了散文之美。
B.文章第六段批评了“借荷美己”的现象,作者认为“借荷美己”者停留在欣赏外形美的审美层次上,不知道深层的精神美。
C.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谈古论今,托物言志,旨在表达坚守风节,不因岁月流逝而衰老的人生期许。
D.作者通过对夏日清河和雪后残荷这两种生命形态的描写、怀想与思考,抒发了对荷的外形美,尤其是精神美的赞美。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6分)
                                                                                      
6.文章以“清荷”为题,但却略写夏日“清荷”,详写雪后“残荷”。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沈亮,字道明,清操好学,善属文。未弱冠,州辟从事。会稽太守孟顗①在郡不法,亮纠劾免官,又言灾异,转西曹主簿。时三吴水淹,谷贵民饥,刺史彭城王义康使立议以救民急,亮议曰:“东土灾荒,民凋谷踊,富民蓄米,日成其价。宜班下所在,隐其虚实,令积蓄之家,听留一年储,余皆勒使粜货,为制平价,此所谓常道行于百世,权宜用于一时也。又缘淮岁丰,邑富地穰,麦既已登,黍粟行就,可析其估赋,仍就交市,三吴饥民,即以贷给,使强壮转运,以赡老弱。且酒有喉唇之利,而非餐饵所资,尤宜禁断,以息游费。”即并施行。
襄阳地接边关,江左来未有皇子重镇。元嘉二十二年,世祖出为抚军将军、雍州刺史。以旧宛比接二关,咫尺崤、陕,盖襄阳之北捍,且表里强蛮,盘带疆场。以亮为南阳太守,加扬武将军。边蛮畏服,皆纳赋调,有数村狡猾,亮悉诛之。遣吏巡行诸县,孤寡老疾不能自存者,皆就蠲②养。耆年老齿,岁时有饩。时儒学崇建,亮开置庠序,训授生徒。
郡界有古时石堨③,芜废岁久,亮籤世祖修治之,曰:“窃见郡境有旧石堨,区野腴润,实为神皋,而芜决稍积,久废其利,凡管所见,谓宜创立。”世祖许之。又修治马人陂,民获其利。在任四年,迁南谯王义宣司空中兵参军。随王诞镇襄阳,复为后军中兵,领义成太守。
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二十七年,卒官,时年四十七。
(选自《宋书•列传卷一百》)
【注】①顗:yǐ。   ②蠲:juān,免除。   ③堨:è,堰。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B.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C.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D.亮莅官/清约为太祖所嘉/赐以车马服玩/前后累积/每远方贡献/绝国勋器辄班赉焉/又赐书二千卷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江左,是一个地理名词,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
B.耆年,即高年、老年人,古时称六十岁为“耆”,六十岁以上可称为“耆年”。
C.太祖,古代开国之主、国家奠基者的特定谥号,是继承帝位的子孙对其的尊称。
D.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职责之一是推行人伦教化。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亮为官尽责,直言进谏。会稽太守孟顗在郡里不守法纪,沈亮检举弹劾他,因此被罢官。后沈亮因直言灾异现象而遭贬。
B.沈亮关注民生,妙策解困。三吴遭受水灾,民生疾苦,沈亮提出打击投机营利行为、建立互市等建议,都被刺史采纳、施行。
C.沈亮治政威严,心怀仁爱。在治理边蛮时,沈亮果断诛杀奸猾之徒,令村民畏服;他爱护百姓,馈赠老者,兴办学校,教化风气。
D.沈亮为官清廉,深受器重。他为官清正廉洁,才能出众,得到皇帝肯定,多次担任要职,太祖还多次赏赐给他一些贵重的物品。
10.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且酒有喉唇之利,而非餐饵所资,尤宜禁断,以息游费。(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答张十一①
        韩 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④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⑤觉霜毛一半加。
【注】
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时所作。张十一,名署,德宗贞元十九年(803)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
②筼筜:竹名,生长于水边。③踯躅:杜鹃花的别名。
④恩波:皇帝的恩泽。⑤斗:通“陡”。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联勾勒了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还传达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寥寥数笔,生动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
B.颔联为阳山全景图点缀了鲜艳、明快的色彩,为荒僻的野景增添了春天的生气。
C.诗中景色折射着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复杂心境。既有闲静自得,也有孤独寂寥。
D.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作者被贬南荒回归无望,无法再建功立业的愁情。
12.这首诗前两联所描写的景物极具特色,请赏析其写景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号召人民起来反抗,否则国家就要灭亡的句子是:
               ,               。
(2)在《归园田居》中,作者写远景,极目远眺,看到宁静的村庄中袅袅炊烟融入暮霭:
                    ,               。
(3)《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是:
               ,               。
(4)郦道元《三峡》一文中,描写春冬之时江水十分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5)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点明送别之地和游人将去之地,描写景物为离别创设环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7小题,2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靠着“祖传秘方”,老字号曾独领风骚;(     )。据报道,一些老字号品牌餐饮,尚在生死线上挣扎。“京城八大楼”之一的正阳楼,在制作大螃蟹、勾兑涮羊肉汤上,具有独家秘方,曾经红极一时,时下却__________。
当然,也有不少凭借老秘方自救的老字号。20世纪90年代,云南白药这个               的“疗伤圣药”,几乎在人们视野中消失,直到把老秘方运用到新载体上才               。把白药加入创可贴,云南白药以止血、镇痛、消炎、愈创的优势收复被邦迪占领的阵地;把白药加入牙膏,云南白药以防治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疗效,迅速与国外品牌_________。
绵延千百年,老字号大都历经风霜,它们发展的跌宕轨迹,折射着家国命运的起伏,凝结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汇聚着爱国忧时的民族情感。
如今,时代变了,市场变了,受众变了,老字号该何去何从?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工艺的独特的代代相传的秘方,并不是长青之道。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江河日下 闻名遐迩  浴火重生  各有千秋
B.每况愈下  闻名遐迩  浴火重生  平分秋色
C.每况愈下  好整以暇  脱胎换骨  平分秋色
D.江河日下  好整以暇  脱胎换骨  各有千秋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秘方,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并不是长青之道。
B.或许在时代喧嚣的变迁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秘方,并不是长青之道。
C.或许在喧嚣的时代变迁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代代相传的秘方的工艺独特,并不是长青之道。
D.或许在变迁时代的喧嚣中,只守住诚信经营的优良传统,只守住秘方代代相传的独特工艺,并不是长青之道。
1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可是也有不在少数的“苟延残喘”的老字号企业守着秘方
B.虽然有一些老字号企业守着秘方“苟延残喘”,但是这个群体也不在少数
C.或许是因为守着秘方“苟延残喘”,故而这类老字号企业不在少数
D.可是当今守着秘方“苟延残喘”的老字号企业,却也不在少数
1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
C.《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纪传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D.“二十四史”是指我国古代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前四史”则指“二十四史”中的《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18.下列对联,匹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心地光明顶霜傲雪应有苍松质;精神爽朗丰衣足食不输翠柏年.
②交以道接以礼    近者悦远者来  
③芳室芝兰茂      春风桃李新
④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A.①分店开张联  ②贺寿联      ③乔迁新居联  ④书斋联
B.①贺寿联         ②分店开张联  ③书斋联      ④乔迁新居联
C.①乔迁新居联    ②贺寿联    ③书斋联       ④分店开张联
D.① 贺寿联    ②分店开张联 ③乔迁新居联  ④书斋联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         。          ,          ,          ,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④②① B.⑤⑥③①④② C.③⑥⑤①④②  D. ⑤⑥③④②①
20.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的自荐信,其中有5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分)
自荐信
北京大学招生办:
我是华清学校高三(六)班学生王梓。鄙人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喜好文学,酷爱写作,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现惠赠文章一篇,盼望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怜。
华清中学 王梓
2018年4月20日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④          改为            
⑤          改为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8月20日在北京开幕,本届大会的主题定为“智能新生态、开放新时代”,大会论坛部分邀请了300多位业界顶尖专家和企业领袖开展主题报告和高峰对话。大会同时还举办了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及世界机器人大赛。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展览面积52万平方米,由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智能物流机器人四大展区组成,18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及科研机构将携最新技术成果、应用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2019世界机器人大赛已在全球举办多场选拔赛,全年预计参赛人数超过4万人,本次将有来自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支队伍参赛。在大会开幕式上,国家工信部透露: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14.8万套,全球产量占比是38%。今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86.8亿美元,市场需求潜力依然巨大。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会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会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生效应”的一个杰出的典型。
要求:综合以上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南宁三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月考(三)参考答案
1.C  A项传统街区可以招揽商家和顾客,特别是游客,但不能据此认为传统街区就是城市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该表述无中生有。B项街区蕴含着某种历史文化,此街区因而成为某种文化的街区,不能认为传统街区的形成比历史文化的形成更为漫长,无中生有。D项传统街区的灵魂,应是那些建筑所体现的人民的生活理想与生存智慧等。
2.D  文章没有引用论证。
3.A  文章明确提出,对传统街区要加以保护和利用,不能“顺其自然不予改动”,顺其自然不予改动   也是不负责任的态度。
4.C  文章没有谈古论今。
5.①比喻。将残荷伫立的风姿比喻成“诗”“画”“景”,形象地表现了残荷经霜犹在、傲雪伫立的精神美。②反问。三个反问句,加强语势,突出强调了对残荷之美的肯定。③排比。通过相近句式,形成段落排比,分别从诗情、画意、哲思的角度深层次地赞赏残荷之美,增强表达气势。④拟人。“伫立”“不离不弃”等词,将残荷人格化,形象地表达了残荷宁静坚守的气质与节操。⑤反复。“满池残荷,在雪中静静伫立”重复出现,使残荷的形象、气质更为鲜明突出,也使句式整齐有序,呈现出形式美。(答对一点给2分,其中修辞概括准确1份,分析合理1份;答对三点给满分) 
6.①从文章思路看:写夏荷是为了引出对清荷繁华凋尽后的怀想与思考,故略写夏荷,详写残荷。②从文章主旨看:作者意在赞美从外形之美升华到精神之美的过程之美,故略写夏荷,详写残荷。③从表现手法看:作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表达对像残荷一样的人生的肯定与赞美,故略写夏荷,详写残荷。(答对一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满分)
7.B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可用排除法。本题“清约”是“莅官”的谓语,不可断开,排除AD项;“服玩”与“车马”是并列关系,都是“累积”的宾语,排除C项。
8.C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礼节、朝廷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避讳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C项,太祖,非谥号,是庙号。两者不同: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故答案为C。
9.A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月考试卷


上一个『福建省厦门湖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广西蒙山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