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生活》课后分层训练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家乡文化生活》课后分层训练(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课后分层训练(十五)家乡文化生活一、文体对接训练(一)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1~3题。诗心,需要被激活——访《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康震、蒙曼2月7日,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人们如潮的关注中落幕。睽违一年,诗词大会似一股清流,火爆春节荧屏。记者:有网友给节目留言:“东坡饮酒、秦观夜话;稼
试题预览
课后分层训练(十五)  家乡文化生活
一、文体对接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1~3题。
诗心,需要被激活
——访《中国诗词大会》点评嘉宾康震、蒙曼
2月7日,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人们如潮的关注中落幕。睽违一年,诗词大会似一股清流,火爆春节荧屏。
记者:有网友给节目留言:“东坡饮酒、秦观夜话;稼轩论剑、清照煮茶。高冷的文化节目让电视节目有筋骨、有诗意、有温度。”曾经以为,诗词已远离,没想到,它一直与我们相伴。
康震:“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如果你在3 000平方米的演播现场,会感到更震撼。节目第二季与第一季相比,加入了《诗经》、毛泽东诗词等内容,设置了“飞花令”这一环节,使比赛更激烈,更具观赏性。
诗词大会的热播,让我们看到古典诗词非但没有在历史的演进中湮没,反而拥有更多潜在拥趸。中国古典诗词始终扮演着记录历史、记录情感的重要角色,我们曾一度忽略它,但它从来就没有消失过。读诗、品诗帮助我们这些忙碌的当代人寻找穿越古代经典的准确定位,在上下几千年的传统坐标中,找到属于每个人的精神归宿。
诗词大会让我们重新看到了文字之美、音律之美、意境之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具有无可限量的审美潜力,你有多少情感要表达,有多少思想要表现,我们的语言文字就有多少美学潜质供你发掘,这就是经典历千年而不衰的原因。
蒙曼:中国人的诗心一直都在,需要被激活。有了去年节目的预热,今年的火爆,我觉得理所应当。
诗心不死,诗情犹在。“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明丽的色彩,顿挫的节奏,温暖的情怀,这就是诗词的美。当我们享受着美,享受着来自《诗经》《楚辞》、唐诗宋词浸润的时候,我们才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走近诗词深处,与一个个诗人对话,在诗词意境中。感受着辞藻之美,心境之美,唤醒心底最温暖的记忆,应当成为现代人可以亲近的生活方式。
记者:“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通过诗词大会,我们认识了一位位最普通的诗词热爱者:农民白茹云、快递员曹中希、乡村医生、支教教师……不分年龄,不分职业,在舞台上,讲述他们的诗意人生。和选手接触过程中,你们有怎样的感受?
蒙曼:节目之所以叫《中国诗词大会》,说明答题、夺冠并不是主要的,追求的是以诗会友的精神传统,是诗意盎然的生活情趣。
第一场出现的小学教师刘泽宇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刘老师是农村孩子,家境不好,小时候家中仅有的一本书是毛主席的诗词集,这就成了他的文学启策书,也让他爱上了诗词这种文学形式。高中毕业后,刘老师没有考上大学,就到建筑工地打工养家。但他是个特殊的农民工,每天早晨比别人早起两个小时,背诵唐诗宋词。从背诵到创作,刘老师的才华被县里领导发现,要给他安排一个秘书之类的职位。但刘老师坚持要做一名小学教师,带着孩子们继续读诗。在困境中,他不曾忘记自己的精神追求,同时还努力点燃别人的精神追求。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诗意人生。
记者:“为什么要背诗?我是希望大家能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能有诗的情绪,感动于花开花落,落泪于天边一丝流云。”叶嘉莹先生曾经这样说。但在紧张的生活中,人们常常抱怨没有时间看书,没有时间诵诗;而孩子们在课堂中却因学习压力,无休止地背诵、答题,失去了感知诗词之美的耐性。浸润在每一个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在当下如何被唤醒?
蒙曼:每个人和诗结缘的情况都不一样。我小时候因为读唐诗故事喜欢上中国诗词,我喜欢把诗文和它背后的时代结合起来思考,所以我现在的专业是中国古代史。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也可以经由更多的方式亲近传统文化,还可以和更多的同好交流。我们的诗词大会是一个例子,前两年“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引发几十万跟帖也是一个例子。
诗歌,不长。在这个快速前进的社会,利用零星时间读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余暇的片刻,你拿起一篇五言绝句,仅仅20个字,就会把你带入一个不同的情境中,让你沉静下来,感受你和古人之间生命状态的沟通,体悟那份触动和暖意。
所以,我理解的诗教,不是简单的背诗,而是体悟诗中的美,因此产生爱惜美的欲望,这就是善。由美育导向德育,从一个敏感的人成长为一个善良的人,诗教可能是最好的方式。
康震:古典诗词是中国人最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最具中国特色。说是古典,其实并不古,因为诗词形式在信息时代并不过时,无论是微信微博,还是各大网站,都可以看到古典诗词的元素,它已经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古典之古常常为今日之大用,这个大用就是涵养民族气质,孕育民族品格,培育民族精神,展现民族风貌。人们需要经典,也需要对经典的阐释。经历了上千年时空转换,后来者很难凭借现代汉语穿越时空感受古典美的全部魅力。这就需要经典的阐释者拨开重重迷雾,为我们展现经典丛林的深层景观。这是一个普及、传播的过程。需要政府、社区、学校、家庭、民间共同推动,形成合力,使中国诗词教育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
(选自《光明日报》 记者:靳晓燕)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阐述“诗心,需要被激活”的原因的一项是(  )
A.虽然古典诗词一直存在,但生活紧张忙碌的当代人曾一度忽略了它的存在。
B.诗心不死,诗情犹在。只有懂得享受中国诗词的美,才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C.品读中国经典诗词有助于让我们找到自己的精神归宿,进而拥有诗意人生。
D.古典诗词历经千年,非但没有在历史的演进中湮没,反而拥有更多潜在的拥趸。
解析:选D A项说诗心曾沉睡,B项和C项说明诗心很重要,这三项都是要激活诗心的原因;而D项强调古典诗词的生命力和魅力,与题干不符。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康震认为,令人震撼的演播现场、新内容的补充和新环节的设计,使得第二季比赛更成功。
B.在访谈中,嘉宾多次巧妙引用诗词。这既符合访谈话题内容,又充分地表现了他们有很高的文学修养。
C.康震站在民族的高度,认为古典诗词在涵养气质、孕育品格、培养精神和展现风貌方面有大用,委婉地否定了蒙曼关于美育和德育的说法。
D.本访谈围绕“诗心”,就“为什么需要被激活”和“如何被激活”等问题从容展开,清晰连贯,是一次成功的访谈。
解析:选C C项,“委婉地否定了”错误。
3.点评嘉宾认为当下该如何去努力激活诗心,唤醒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请概括作答。
答:                                    
                                    
                                    
                                    
                                    
                                    
参考答案:①当下人们生活紧张,可以利用零星的休息时间品读篇幅不长的诗词。②读诗不止于背诵,更要用心体悟诗词的美,感受诗词的魅力,拥有诗意的情怀。③研究诗词的学者要精彩阐释古典诗词,为人们展现经典丛林的深层景观。让人们感受诗词的全部魅力。④政府、社区、学校、家庭和民间齐心协力,利用现代技术,使中国诗词教育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以更好地普及和传播诗词文化。
(二)阅读下面的访谈,完成4~6题。
失败了就当做公益
——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访谈录
记者:摩拜单车出来后,叫好声和唱衰声都有。比如恶劣天气抑制车辆使用;人为破坏严重;单车成本高;难优化用车配置;竞争环境激烈。你怎样看待这些问题?
胡玮炜:“小步快跑”,快速地迭代产品,我觉得这是当下互联网公司需具备的素质。我最早开始创立摩拜单车的时候,也几乎没有人看好,可能到现在也有很多人用它了,还是用事实来说话吧。
记者:有人质疑,共享单车会不会是互联网创业的一种套路,通过炒作、画大饼,吸引风投?
胡玮炜:我不在乎。其实我也没想到一定要进行创业。完成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
记者:现在注册会员有多少?单车的平均日使用量是多少?
胡玮炜:摩拜单车使用量最多的时候,一天一辆车被骑30次。我们现在还是婴儿期,没有那么爱去往数据方面引导。
记者:创业最困难的事是什么?
胡玮炜:我觉得还是很幸运的,很多事情去做,才能碰到幸运的事情。如果不去做,就永远碰不到。你肯定要面对很多困难的时刻,最困难的事情永远在未来。
记者:有没有找到商业模式?
胡玮炜:其实不一定要说我一定要找商业模式。我的出发点是:这是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不论是对社会还是对个人。如果我不去做的话,我会很难受。
记者:有思考盈利模式吗?
胡玮炜:现在去思考,是限制自己的想象力。成长是现在最大的主题。
记者:创立摩拜单车之初,你说相信“人本善”?
胡玮炜:相信是一回事,但如何去构建体系是另外一回事。为什么这些破坏车辆的人能被抓住,就是因为可用科技手段帮助警方去抓住他们。
另外,制定了很多制度。一个公德心比较差的人,也不会成为我们的用户。我们建立了很多信用体系,和社会上很多征信机构结合在一起,是全纬度的。
记者:这会不会成为摩拜发展的绊脚石?
胡玮炜:所有问题都会成为绊脚石,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
记者:自行车的毁坏率高吗?
胡玮炜:从整体上来看还好。我们会逐步想办法去解决。这是一个过程,现在去评判,为时过早。
记者:有人说这个行业很难一家独大,对于摩拜和OFO而言,有一定的先发优势?
胡玮炜:我对这些标签都没什么兴趣了。就是在做一件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记者:行业竞争对手很多,怎样看待这种竞争?
胡玮炜:到目前为止,我只关注自己的进步和成长。不会去比较。
记者:现在有很多竞争对手,包括OFO、小鸣单车,也是对城市的改变?
胡玮炜:很好,很欢迎大家都来参与。
记者:你觉得现在最大的对手是谁?
胡玮炜:我自己。创业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战胜自己的过程。
记者:投资人会给你压力吗?
胡玮炜:这只是压力的一种,还有很多种压力。
记者:有人说你们是自行车界的滴滴?
胡玮炜:这个说法可能方便大家理解,我觉得无所谓。
有人会说苹果是谁吗?有人会说Google是谁吗?Facebook是谁吗?它们就是它们自己呀,我为什么要成为别人?
记者:接下来的路会不会考虑到上市?
胡玮炜:现在去想这些太早了。
记者:你认为自己算创业成功的范例吗?
胡玮炜:我离成功还很远。只是有一个初步的雏形。我还没到一个可以教导别人的时候。
记者:成功的定义?
胡玮炜:摩拜真的能让自行车回归城市。骑行,真的能改变这个城市,让城市更加宜居。
记者:怎样平衡家庭和工作?
胡玮炜:在一段时间内是没办法平衡的。现在只能去牺牲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我相信,孩子看到妈妈在努力投入地工作,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选自2016年11月17日《广州日报》记者杜安娜,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胡玮炜最初创立摩拜单车时,并没有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但现在已经有不少人理解和接受,甚至叫好。
B.胡玮炜创立摩拜单车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找到一种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而是想为个人和社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C.“摩拜单车”公司通过运用科技手段、制定各种制度、建立信用体系等方式来保障共享单车的正常使用。
D.有人评价摩拜单车是自行车界的滴滴,胡玮炜并不认同这种评价,她认为“摩拜”就是“摩拜”,是独具特色的“摩拜”。
解析:选B 原文的意思是说“并不一定是想找到一种商业模式”。
5.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有问题都会成为绊脚石,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这句话表现了胡玮炜能理性看待创业过程中刚遇到的困难,并且对解决困难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B.胡玮炜把创业成功界定为“让自行车回归城市,让骑行真正改变城市,让城市生活更美好”,这充分表现了她是一个拥有远大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人。
C.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胡玮炜回答问题时看似有些漫不经心,但她的思维简洁有力,让人觉得她内心蕴藏着某种改变生活的力量。
D.胡玮炜用努力投入工作的方式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她凭借这一点平衡了家庭和工作的关系。
解析:选D D项,原文有“在一段时间内是没办法平衡的。现在只能去牺牲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由此可见,并没有平衡两者关系。
6.按照记者的提问角度的不同,这篇访谈录的内容可以分为几个方面?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 
答:                                    
                                    
                                    
                                    
参考答案:①摩拜单车创业中遇到的问题。②对摩拜单车商业模式与盈利模式的思考。③摩拜单车的管理。④摩拜单车在行业中的竞争与压力。⑤对摩拜单车创业前景的思考。⑥谈谈自己对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三)阅读下面的调查报告,完成7~9题。
揭秘城市生活成本:孩子教育占大头
上周,“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和“进口车国内售价远高于海外市场”引发广泛关注。“算账”一时成为热词。
大城市生养一个孩子动辄需花费数百万元;一款同品牌、同款型的汽车在国内买要多掏几十甚至上百万元——触目惊心的账本背后,是众说纷纭的观点对立。有人有切肤之痛,有人觉得言过其实。看来看去,都成了一本糊涂账。
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城市生活,都需要支付成本。不同的是,有的很透明,有的很朦胧。养育一个孩子、买一辆汽车,要求不同、标准不一,自然会导致成本差异,尤其是在市场化的商品时代。但这不应该是生活成本糊涂化的理由。真正值得追问的是,我们为尚不富足的生活支付了多少不透明或半透明的“隐性成本”。
最近,网络上流行了一个“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广州生育成本高达201.4万元。该排行榜说,按家庭年收入12万元计算,需要夫妻二人不吃不喝工作16.78年。
这201.4万元的账,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包括怀孕时的营养成本,一年2万元左右;产前产后及月子费用,1.4万元;学前日常用品成本,6年18万元;学前教育成本及学前其他成本,6年60万元;7岁到大学毕业的教育费用,如学校常规收费、择校费、补习家教费等,16年85万元;人情送礼花费及生活费,16年35万元。
即便如此,广州仅能名列第四。“最贵”的北京生育成本竟然高达276万元。上海生育成本达247万元,深圳达216.1万元,杭州183.2万元,南京170.1万元,武汉160.6万元,青岛152.6万元,西安142.5万元,长春131.5万元。
该榜单发出后,引发了网民大讨论。意见则呈现两极化。有网友说:“谁家养孩子这样养的?这不鬼扯吗?”也有网友认为“一点都不夸张”。
《人民日报》日前就此撰文,援引相关专家的说法称: “生育成本的下限是比较容易算出来的,就是考虑一些基本的需要,而生育成本的上限是无止境的,可以无穷大,不宜作此类比较。”
对于此榜单的科学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李丁博士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质疑:“网络上并没有给出计算的具体方法,不知道是调查而来,还是粗略的估测?该排行榜,不是很严肃。”
不过,研究人口与社会问题的李丁也提出,中国生育成本,尤其是城市居民生育成本确实在上升。“我们统计发现,不管是高收入家庭还是低收入家庭,孩子教育支出都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更关键的是,有些成本是隐性的,无法量化衡量。”
公务员林女士的儿子今年7岁,下半年就要开始上小学。她看到这份榜单时笑了,觉得不可信,但也道出她的苦水,养儿不易、开销很大。“我们都说义务教育是免费的,可实际开销是多少呢?”
“我一朋友的小孩,幼儿园就上好的,一年要好几万元。我儿子上的幼儿园只是小区的,已经让我觉得他输了,小学不能再输了。”她结婚时房子买在广州番禺区,为了儿子上学,把番禺的房子卖了,跑到越秀区买房子。“我问了中介,我们那房子光学位费就值30万元。”专家们说,养育孩子不应该攀比。但林女士说,现在生育一个孩子,不仅仅是养活他,还要养好他。
我们要算出养一个孩子需要花多少钱,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投入,很多难以量化。但一个基本判断大致是准确的:要想养好一个孩子,需要付出越来越高的成本。这源于教育这种社会性资源也是分配不均的,是一种变相的“垄断”,迫使人们不得不花更大的力气去获取这些资源。
我们的衣食住行,已经基本市场化,但要算出生活成本,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专栏作家李俊就曾写道,有一些东西表面看起来便宜,但是我们要获得它,付出隐性成本却是非常高的。
导致这些隐性成本的重要原因就是垄断,这也是反垄断的意旨所在。
要破解垄断转嫁的成本,在于我们让社会一些并不是透明、开放的领域,变得开放透明。
7.下列对报告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城市生养孩子的成本达数百万元,进口车国内售价远高于海外市场,表明我们为生活支付了许多“隐性成本”。
B.从怀孕时的营养成本到大学毕业的教育费用,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均在百万以上,对此,绝大多数网友表示认同。
C.对于“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专家认为生育成本难以量化,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孩子的教育支出占很大的比例。
D.我们的“衣食住行”已经基本市场化,许多东西看起来很便宜;但生活成本既零碎又复杂,所以很难算出来,成了一本糊涂账。
解析:选B B项,“绝大多数网友表示认同”与原文所说“意见则呈现两极化”不符。
8.针对“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网友和专家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①有的网友认为言过其实,有的网友认为毫不夸张。②有的专家认为生育成本的下限很容易算出,而上限无止境,可以无穷大,不宜比较。③有的专家认为该排行榜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不够严肃。④有的专家认为不管是高收入还是低收入家庭,孩子教育支出都占据了很大比重,并且还有许多无法量化的隐性成本。(意思相近即可)
9.本篇报告揭秘城市生活成本中孩子教育占大头,实质要谈的是什么问题?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                                    
                                    
                                    
                                    
                                    
                                    
 
参考答案:实质要谈的是反垄断问题。①要想养好一个孩子,需要付出越来越高的成本。这源于教育这种社会性资源,也是分配不均的,是一种变相的“垄断”,迫使人们不得不花更大的力气,去获取这些资源。②我们的衣食住行,已经基本市场化,但要算出生活成本,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些东西表面看起来便宜,但是我们要获得它,付出的隐性成本却是非常高的。③生活成本糊涂化,我们为尚不富足的生活支付了多少不透明或半透明的“隐性成本”。导致这些隐性成本的重要原因就是垄断,这也是反垄断的意旨所在。我们要让社会上一些并不是透明、开放的领域,变得开放透明,要破解垄断转嫁的成本,让生活账算得清,而不再是一笔笔糊涂账。
二、主题对接训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理解错误。由第1自然段末句“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可知,在新型的城镇化建设中,要想不留下“乡痛”,应该做的是“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而不是“兼顾人文保护”。B项,“乡村记忆……必须完好保存下来”以偏概全。由原文第2自然段“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进行综合甄选”可知,乡村记忆中有一些是不值得保留的,所以乡村记忆不必“完好保存下来”。D项,偷换概念。根据原文第4自然段的表述可知,活化乡村记忆指“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而不是“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的表述也不对,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使乡村记忆成为配套设施,而原文第4自然段中的“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产业等”,意思是“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作为乡村记忆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无中生有。由原文第2自然段“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可知,文章只是简单阐述了用综合甄选的方式保留乡村记忆,并未举例具体说明甄选的标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课后分层训练』  下一个『《劝学》课后分层训练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