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七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三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A.确凿(zháo)   轻捷(jié)   盔甲(kuī)B.倘若(tǎng)蝉蜕(tuì)惭愧(kuì)C.截(jié)然感慨(kǎi)绽(zhàn)开D.倜傥(tǎng)和蔼(ǎi)激荡(jī)【解析】A.确凿(záo)。2.下列词语中,没有
试题预览
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2分)
A.确凿(zháo)     轻捷(jié)    盔甲(kuī)
B.倘若(tǎng)        蝉蜕(tuì)       惭愧(kuì)
C.截(jié)然         感慨(kǎi)       绽(zhàn)开
D.倜傥(tǎng)        和蔼(ǎi)        激荡(jī)
【解析】A.确凿(zá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B ) (2分)
A.淋漓  云宵  人声鼎沸
B.悔恨  搓捻  疲倦不堪
C.奥秘  企盼  谜谜糊糊
D.惨淡  拼凑  人际罕至
【解析】A.云霄;C.迷迷糊糊;D.人迹罕至。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2分)
A.听了王老师精彩的讲解,我对他的敬意油然而生。
B.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的山如林,水如画,实在是美不胜收。 
C.学英语已经离不开电子辞典了,而市场上品牌众多、质量参差的电子辞典混为一谈。
D.老师的点拨一下子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这道题还有这样简便的方法啊。
【解析】C.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2分)
A.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南塔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B.神舟八号挥别漠北戈壁的金色胡杨,踏上了与天宫一号相约相会的浪漫之旅。
C.这家化工厂排出大量废气和噪声,严重污染了环境和周边居民。
D.本产品具有抗紫外线、抗摩擦和防静电,能够满足室内外环境要求。
【解析】A.搭配不当,“减少”不能用“倍数”,应改为“减少了一半”;C.搭配不当,删去“和噪声”;D.成分残缺,在“和防静电”后加“的功能”。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B.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一本语录体散文著作。
C.《江南逢李龟年》和《夜上受降城闻笛》的作者都是唐代诗人,他们分别是杜甫和李益。
D.海伦.凯勒是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是聋哑人。曾被评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代表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解析】B、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
二、古代诗文阅读(22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
  A.人不知而不愠     愠:生气,恼怒
  B.人不堪其忧        堪:忍受
  C.饭疏食            疏:粗粮
  D.仁在其中矣         仁:仁德
 7.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A . 可以为师矣              为人谋而不忠乎
B . 人不堪其忧              择其善者而从之
C . 学而时习之              送孟浩然之广陵
 D . 博学而笃志              黑质而白章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论语》十二章里面主要讲解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修身做人三个方面    
的内容。
B.本文的一些语句思想深刻,富有哲理,已成为千百年来广为传颂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如“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
C.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通过比较说明志向的确立和坚守是非常重要的。
D.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强调,只要温习好旧知识就一定可以当别人的老师了,可以看出复习的重要性。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答案】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答案】博览群书广泛地学习,能坚守自己的志向并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5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0-11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唐]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0.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A. 首句便说强欲登高去,登高去,还见出逢场作戏的味道,而前面冠以强欲二字,其含意便深刻得多了。两个字表现出强烈的想登高的心情。
B. 诗题言行军九日,当是指他在至德元年(756)随军扈从肃宗自灵武至彭原的行军途中过重阳节。典型的环境,使诗人登高时的心情愈趋复杂。
C. 遥字,渲染出诗人与长安的相距之远。怜字,不仅写出诗人对故乡之菊的眷恋,更写出诗人对故园之菊开在战场上的长长叹息,百般怜惜。
D. 这首诗由欲登高而引出无人送酒的联想,又由无人送酒遥想故园之菊,复由故园之菊而慨叹故园为战场,蝉联而下,犹如弹丸脱手,圆美流转。
11. 这首诗歌表达情感非常丰富,请说说你从诗中读出了哪些情感。
【答案】一是远离故乡的惆怅、凄凉的怀乡之情;二是寄托了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和平的渴望之情。(任答出其中两种即可)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2.默写下列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 岐王宅里寻常见,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4)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

阳光老师
朱树元
我曾经在一所颇有规模的、新兴的民办学校实习,认识了一位“阳光老师”,他是澳大利亚人,大个子,五十来岁的样子,秃顶。他性格特别开朗,言谈举止活像一个孩子,他的名字叫桑尼(Sunny,中文译为“阳光灿烂的”),基于以上两点,我们都叫他“阳光老师”。
我没事儿时总是去听“阳光老师”的课,在我看来,他的课堂严格地讲不能称之为课堂。因为在我上学时,我们在课堂上是正襟危坐、毕恭毕敬、鸦雀无声、心惊肉跳的。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如一群快乐的麻雀,叽叽喳喳、七嘴八舌,想说啥就说啥。孩子们坐得东倒西歪、自由自在。甚至有人走动互相探讨。“阳光老师”自己呢,一进教室,就脱掉长外套,随意地挂在讲台边。他有时一抬屁股,竟然坐在讲台上,口若悬河、手舞足蹈。他虽然带了课本,却很少打开。他的课堂,几乎等同于聊天室。他从不呵斥任何孩子,他挂在嘴边的多是温和真诚的纠正和热情的鼓励。
我问他这样是不是太放纵孩子们了?这样孩子们能学到东西吗?他说如果孩子们上课时连身心都不能放松,他们的思维又怎么能够放飞?他们的智慧和灵感怎么能够激发?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如何学好它?学它有什么作用?那就是,大胆地毫无顾忌地开口、说、表达、交流。哪怕是说错了,哪怕是离题万里。我同意他的看法,因为一个正常的婴儿在牙牙学语时,他总是错误百出,令人忍俊不禁,但他终究会变得伶俐起来。
“阳光老师”组织的考试与众不同,他的考试叫做“三六一”,英语笔试成绩占百分之三十,而且笔试题目都比较简单;师生聊天,也就是听力和口语,占百分之六十,还有百分之十是取决于学生是否“阳光”,如是否开朗,是否诚实,是否善于主动思考,提出稀奇古怪、刁钻刻薄的问题等。在这种考试模式下,孩子们往往都会取得令人较为满意的成绩,孩子们非常喜欢“阳光老师”,见是“阳光老师”的课,个个高兴得眉飞色舞。
我实习期满就离开了这所学校,“阳光老师”把他的电子邮箱留给了我。一次,他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他班上的两个学生,在全省英语口语电视大赛中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三等奖,我真替他高兴。
暑假里,我去拜访“阳光老师”,却异常惊讶地获悉,他已经回国了。我给他发了封信,他很快就回了。他说他被中国的家长“弹劾”了,家长们说,他的教学风格,只会导致学生们不懂规矩,在考试中吃亏。他说他不会再回中国了,因为中国的家长和学校不需要他这样“松松垮垮”的老师,因为中国的教育不需要“阳光”,只需要分数。
13.文章以“阳光老师”为题,有怎样的作用?(3分)
【答案】本文描写的对象是一位老师,以“阳光老师”为题可以让读者从标题中就可以看出这位老师的特点;二是这个标题可以直接概括出老师性格特别开朗的特点;是照应文中他的名字中文译为“阳光灿烂”。
14.“阳光老师”上课有哪些特点?(4分)
【答案】他上课时,孩子们想说就说,想动就动,他自己也非常随便,他的课堂几乎等同于聊天室,从不呵责学生,他以为孩子上课时只有放松身心,才能放飞理想,才能激发智慧和灵感,只有大胆地才能学好。
15.文章最后一段当“我”再去拜访“阳光老师”却得知他已经回国,“我”为什么会“异常惊讶”呢?(3分)
【答案】因为阳光老师的教学方法是成功的,他的学生也获奖了,他很受学生的欢迎,所以对他回国不再回来感到异常惊讶。
16.文章最后一句中加点的“阳光”有怎样深刻的内涵?(2分)
【答案】“阳光”指的是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的教育方式。
四、名著导读(8分)
17.《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六个主要人物是:长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衍太太、先生寿镜吾。(2分)
【答案】 藤野先生 范爱农
18作.者对长妈妈的“特别的敬意”因何而生?又是何时消失的?(3分)
【答案】因为她经常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某种情况表明她似乎有“伟大的神力”,所以就有了“特别的敬意”,在知道是长妈妈谋害了自己的隐鼠之后,这种敬意就完全消失了。
19.有人说,《朝花夕拾》包含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无常》中,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或“理性的批判”的内容。(3分)
【答案】温馨的回忆: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述“我”在百草园的雪地上捕鸟的情景。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迎神赛会时,孩子们买一个“吹都都”,吡吡地吹上两三天享受一份游戏的快乐。示例三:《无常》一文中无常看到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伤心,放她的儿子还阳半刻。
理性的批判: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老师让孩子们读一些枯燥乏味的书。示例二:《五猖会》一文中去看赛会前,父亲强迫“我”背书,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示例三:《无常》一文中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公理,反被要求到阴间寻求公正的裁判。
五、综合性学习(8分)
20. 【材料一】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将诗词创作的境界分为“造境”与“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造境”即虚拟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境”即写实之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通过上面材料的阅读指出下面诗句属于“写境”的一项( A )(3分)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1. 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以“爱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阅读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2分)
  【示例】阅读提升个人素养,求知丰富精彩人生。                                                   
22.请用楷书抒写下面诗句。(3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三、作文(40分)
23.回首往事,每一段历程,我们的身边总是有亲人、朋友、老师相随。忘不了他们悉心的呵护,忘不了他们亲切的叮嘱,更忘不了他们期待的眼神……
请以“期待的眼神” 为题,选择给你留下深深印象,对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的人,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注意抓住人物的特点。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冲刺复习提升卷』  下一个『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