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文阅读知识点检测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日常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散文阅读知识点检测(七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第二讲散文阅读知识回顾:一、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及根据意思写词语。(5.秋天的怀念)tānhuàn(瘫痪)暴怒(àonù)沉寂(chén)捶打(chuí)qiáocuì(憔悴)央求(yāng)诀别(jué)dànyǎ(淡雅)高洁(gāo)lànmàn(烂漫)xǐchūwàngwài(喜出望外)fānláifùqù(翻来覆去)二、解释词语1.翻来覆去:来回翻身。也形容一次
试题预览
第二讲  散文阅读
知识回 顾:
一、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及根据意思写词语。(5.秋天的怀念)
tān huàn (瘫痪)  暴怒(bào nù ) 沉寂(chén ) 捶打(chuí) qiáo cuì(憔悴)
央求(yāng)   诀别(jué) dàn yǎ(淡雅)  高洁(gāo)
làn màn (烂漫 ) xǐ chū wàng wài(喜出望外)fān lái fù qù(翻来覆去)
二、解释词语
1.翻来覆去:来回翻身。也形容一次又一次。
2.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3.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三、注音(6.散步)
信服 (xìn) 嫩芽(nèn)  分歧(qí)  取决( jué)   一霎(shà)   粼粼 (lín lín)两全其美(liǎng quán) gè dé qí suǒ(各得其所)
四、默写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五、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及根据意思写词语。(7.散文诗二首)
匿(nì )蒂(dì ) 梗(gěng)nì xiào(匿笑)mù yù(沐浴)dǎo gào(祷告)
zǐ mèi (姊妹)亭亭(tíng tíng)烦闷( mèn )徘徊(pái huái)zhē bì (遮蔽)fù gài(覆盖)心绪 (xīn)流转(liú zhuǎn) 荫蔽( yīn bì)
六、解释词语
1.匿笑:偷偷的笑。
2.荫蔽 :(树叶)遮蔽;隐蔽。
3.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也比喻犹豫不决。
(另,荫庇 yìn bì :大树枝叶遮住炙人的阳光,宜于人们休息,(旧时)比喻尊长照顾晚辈或祖宗保佑子孙。)
 七、默写
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3.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4.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一、什么是散文
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散文特点
      形散:
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神聚:主题集中鲜明。
三、散文的分类
(1)抒情散文  (2)记叙散文  (3)议论散文
四、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
先抑后扬、以小见大等。
五、散文的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主线。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
找线索的方法:
一、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六、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
七、散文的语言
(1)质朴、自然(2)生动、形象(3)深刻、隽永
题型思路解析:
美丽的乌龟
  我见过一只非常美丽的乌龟。它的壳和头都是翠绿色的,翠绿色的壳上有着咖啡色的花纹。它的背高高地隆起,就好像是一个篮球的半圆,弧线优美光滑,一点也不像一般的乌龟那样扁平。最奇特的是乌龟的嘴很大,两边的线条翘起,像一直在微笑;眼睛炯炯有神,直直地对人注视,一眨不眨。
是在一位朋友的画室里看见那美丽的乌龟的。
我对朋友说:“这辈子没见过如此美丽的乌龟,可惜没带相机,下次一定要来帮它照相。”
  朋友向我谈起这只乌龟的来历。他在巴西旅游时,第一眼看见就爱不忍释,他没想到世界上竟有这样美的乌龟,于是百般恳请,出了高价才从原主人处购得。
  但是,这用双手才能环抱的大乌龟,重达30公斤,怎么带回来呢?通过了动物出口的种种检验,才从海运将它用货箱托运了回来。
  “巴西到台湾的货轮开了三个月才到,我心想,万一它死掉了,就留着做标本。没想到开箱的时候,它好端端的,明亮的大眼睛突然张开,吓了我一大跳。”朋友说。
  过了一个月,我去看朋友,带了相机想去拍那只美丽的乌龟。万万没想到的是,朋友说:“乌龟死了,这是它的壳,我留下来作纪念。”
  航行超过万里、在木箱里靠着一息都能存活的乌龟,怎么会死呢?
  朋友说:“我到南部去开展览,离开一个星期,想想不能每天喂它,离开的时候放了三把熟透的香蕉,回来后少了一把,乌龟却死了。后来找了一位兽医来看,他说乌龟是撑死的,它把一大把香蕉一口气吃了。”
我和朋友抚摸着巴西乌龟留下的壳,内心感慨不已。在极度的黑暗中在饥寒交迫中还能存活的乌龟,在翠绿的花园的水池旁却因为吃得太饱而亡故了。可见困危并不全然可畏,饱足也不尽然可喜。在饱足中的节制可能比困危中的忍耐还要艰难哪! 
  1. 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简洁说明本文的写法。(10字以内)
  参考答案:叙议结合或先叙后议。
  2. 从情节梳理的角度,概括本文中的故事。(20字以内)
  参考答案:一只乌龟,经远洋来而无恙,后来却吃香蕉撑死了。或购得乌龟,运回乌龟,乌龟撑死。也可以这样概括:买乌龟,运乌龟,喂乌龟,乌龟撑死。
  3.从表达目的的角度,完成下面的评析。
  本文以小见大,通过一只巴西乌龟的故事来表达作者对____________的感悟。
  参考答案:人生或生命
  4.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说本文中的“对比”。
参考答案:先写乌龟经三个月的远洋而来,以为它死了,没想到它居然好端端的,写了它不畏恶劣环境的顽强的生命力,后来写它出人意料地被香蕉撑死了。这样,强烈地对比,突出了“困危并不全然可畏,饱足也不尽然可喜,在饱足中的节制可能比困危中的忍耐还要艰难呀”这一主题。 
  5. 从“忧患与安乐”的角度,写一句话表达你读了乌龟的故事之后的感悟。
   参考答案:生命在困苦中坚韧,在安逸中委靡。
强化训练
(一)月是故乡明
    1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2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3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4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5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6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1)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7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2),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有花,有鸟,每逢望(3)夜,一轮明月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 ,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8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9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10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注释】: (1)[旖旎(yǐ nǐ)]柔和美丽。(2)[耄耋(mào dié)]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3)[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1. 作者在第4、5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简要的写下来。
                                                                              
2. 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回答。)
                                                                               
3. 从第5段中摘抄与第6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文字。
                                                                            
4. 请你写写阅读这篇文章的心得。(可以针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进行评论,也可以写自己的感受或联想。字数在150字以内。)
                                                                                 
答案:.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梦月亮、摸鸭蛋(答出三件事即可,每件事1分,共3分)
2.答案要点:(1)写法:对比,用世界各地的月亮和故乡的明月做对比。
(2)目的:突出故乡的月亮格外令人思念。 
3.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或者: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2分)
4.示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秃秃的梧桐
⑴这株梧桐,怕再也难得活了!
    ⑵人们走过秃秃梧桐下,总这样惋惜地说。
⑶这株梧桐,所生的地点,真有点奇怪,我们所住的屋子,本来分做两下给两家住的,这株梧桐,恰恰长在屋前的正中,不偏不倚,可以说是两家的分界牌。
⑷屋前的石阶,虽仅有其一,由屋前到园外去的路却有两条,一家走一条,梧桐生在两路的中间,清阴分盖了两家的草场,夜里下雨,潇潇淅淅打在桐叶上的雨声,诗意也两家分享。
 ⑸不幸园里蚂蚁过多,梧桐的枝干,为蚁所蚀,渐渐地不坚牢了,一夜雷雨,便将它的上半截劈折,只剩下一根二丈多高的树身,立在那里,亭亭有如青玉。
 ⑹春天到来,树身上居然透出许多绿叶,团团附着树端,看去好像一棵棕榈树。
⑺谁说这株梧桐,不会再活呢?它现在长了新叶,或者更会长出新枝,不久定可以恢复从前的美阴了。
⑻一阵风过,叶儿又被劈下来,拾起一看,叶蒂已啮断了三分之二——又是蚂蚁干的好事。哦,可恶!
⑼但勇敢的梧桐,并不因此挫了它的志气。
  (10蚂蚁又来了,风又起了,好容易长得掌大的叶儿又飘去了,但它不管,仍然萌新的芽,吐新的叶,整整地忙了一个春天,又整整地忙了一个夏天。
(11)秋来,老柏和香橙还沉郁地绿着,别的树却都qiáo cuì(        )了。年近古稀的老榆,护定它青青的叶,似老年人想保存半生辛苦贮蓄的家私,但哪禁得西风如败子,日夕在耳畔絮聒?——现在它的叶儿已去得差不多,园中减了cōng 1ónɡ(      )的绿意,却也添了蔚蓝的天光。爬在榆干上的薜荔,也大为喜悦,上面没有遮蔽,可以酣饮风霜了,它脸儿醉得枫叶般红,陶然自足,不管垂老破家的榆树,在它头上瑟瑟地悲叹。
(12)大理菊东倒西倾,还挣扎着在荒草里开出红艳的花。牵牛的蔓,早枯萎了,但还开花呢,可是比从前纤小,冷冷凉露中,泛满浅紫嫩红的小花,更觉娇美可怜。还有从前种麝香连理花和凤仙花的地里,有时也见几朵残花,秋风里,时时有玉钱蝴蝶,翩翩飞来,停在花上,好半天不动,幽情凄恋,它要僵了,它愿意僵在花儿的冷香里!
(13)这时候,园里另外一株梧桐,叶儿已飞去大半,秃的梧桐,自然更是一无所有,只有亭亭如青玉的干,兀立在惨淡的斜阳中。
(14)这株梧桐,怕再也不得活了!
(15)人们走过秃梧桐下,总是这样惋惜地说。
(16)但是,我知道明年还有春天要来。
(17)明年春天仍有蚂蚁和风呢?
(18)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        (选自苏雪林《绿天》) 
1. 请根据拼音写出第(11)段中应填的词语。  
2.文章首尾都出现了人们对秃梧桐表示惋惜的话,试比较其中的细微区别,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本文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
                                                                             
4.文中第(11)(12)段写了其它的树和花,试分析其对表现本文中心的作用。
                                                                           
5.文章结尾写道:“但是,我知道有落在土里的桐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6.从秃梧桐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1. 憔悴  葱茏 
2. 同样表示惋惜,开头说“难得活”,结尾说“不得活”,说明人们对秃梧桐的存活越来越没信心,显示出秃梧桐生存的艰难,此外在结构上有前后照应的作用。
3. 本文是以秃梧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4.和秃梧桐一样,其它植物也在秋天渐渐萧条,但也都在顽强地活着。这使得秃梧桐体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有了普遍的意义,从而拓展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5.这句话是说,即使秃梧桐死了,它的种子也会将它的生命延续下去,生命是生生不息的。
6.示例: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
(三)夏日原野上的追赶
(1)从上学开始,老师就不止一次地在黑板上写下“最有意义的事”这样的作文题目。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事呢?现在想来,那时写的几乎都是一些好人好事,什么捡钱包、让座位、扶老人过马路……这当然是有意义的。然而,如果要把它们说成是我们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似乎也并不准确。因为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将会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会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塔,会影响到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2)我常常在想,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往往就静默于你的生命之中,然而却会在你生命的某一时刻,呈现出强烈的意义来。
(3)那是一年夏天的事。我在山里放羊。山坡下有一块瓜地。(A. 热烈 B. 酷烈 C. 和暖)的阳光将西瓜熟透的气息一丝一丝地逼入我的体内。看瓜的是一个老人,他一直闭着眼睛躺在一个草棚子下面。我想他一定是睡着了。这大夏天的正午,太阳把人身体里的力气一点点都蒸发了,连那把根扎了不知有多深的老树,都像在开水锅里煮过一般,叶子卷得扯都扯不开,他不睡着才怪呢!瓜地里的西瓜像一个个孩子一样顽皮地瞪着我,如果能抱着一个大西瓜狼吞虎咽一气,那该有多爽啊!
(4)我终于鼓足了勇气,一个猛子扎进瓜地摘下一个大西瓜,但就在这时,我的背后传来一声大喝,我抱上瓜就跑。虽然他的大喝带给我极大的恐惧,但当我抱着瓜开始跑的时候,我充满了自信。想想吧,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要追上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那简直就是龟兔赛跑!我抱着瓜回头看看那个追过来的老人,他腿脚不太利索,跑起来的样子很好笑。我心里在笑他,他怎么就不想一想,他怎么可能追上我呢?
   (5)夏日的田野是富有的,到处是绿色。我就在这样的田野里像一只被追赶的兔子一样奔跑着,并不时回过头去看看那追赶我的老人。他一瘸一拐地追着。我跑一段,就停下来向他举举手中的西瓜,然后继续往前跑。耳边的风掠过我的头发,像母亲手中的梳子梳过一样轻柔而舒适。我的奔跑将深藏于绿色之中的兔子、狐狸、山猫惊动起来了,野鸡、麻雀、鸽子也从草地上翔起。整个田野更显得繁华而富有,我甚至有些喜欢这种被追赶下的奔跑了。
   (6)我跑出老远,心想他一定停下来了吧。可回头一看,他依然一瘸一拐地追着。我只得又将西瓜向他举了举,继续往前跑。
(7)在夏日的炎阳下长时间奔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已经气喘吁吁,嗓子像吃过辣子一样干涩燥热,衣裤像水洗过一样贴在了身上。我有些支持不住了,但老人依然在一瘸一拐地追赶。看得出来,他没有放弃的意思,仿佛他丢失的不是一个瓜,而是别的什么东西;而且似乎他也乐意在这夏日里无遮无拦的田野上做一个追赶者。
(8)我开始困惑了,他要追到什么时候才算个尽头呢?但有一点我很明白,只要他不放弃,就会追上我的,一定会追上我的!
(9)西瓜地离我们已经很远了,但他的追赶像一片巨大的云彩投下的阴影(A. 阻挡 B. 影响 C 笼罩)着我,我跑不出去。这就像马在风中跑,马比风的速度快,但马永远跑不出风的世界。我害怕起来了,人一害怕骨头就酥了。我不得不放弃。我将瓜放在了路上,跑到远处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看着他一步一步逼近,最终到达西瓜跟前。他抬起头看看我,然后像一个将军拎起敌人的首级一样将西瓜拎起来看看,又将西瓜放回原地,转过身一瘸一拐地归去了。
   (10)他归去的样子颇有些凯旋的意味。
(11)这件事已经很遥远了。这些年来在社会上东奔西忙,我会时不时想起那场夏日原野上的追赶,想起看瓜老人那永不放弃的一瘸一拐的身影。
1.用简要的语句概括文章内容。
                                                                           
2. 怎样理解第10段“凯旋”一词的作用?
                                                                           
3. 根据选文,请你理出“我”在被追赶中心理、行为的主要变化过程。
                                                                           
4. 第5段中对夏日田野繁华而富有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5. 品味第8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不放弃——追上”可以引申为“不放弃——成功”,请你简要概括地写出某个名人一件类似的事。
                                                                           
6. 从本文对看瓜老人的描绘中你能分析出他是一个怎样的老人?从夏日原野上的这场追赶中,你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答案:1.文章写了我小时候的一次偷瓜被看瓜老人追赶的事,从中我感悟到那是我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2.原意是获胜的意思,这里,传神地写出了看瓜老人在这场追赶中最终获胜的样子。
3.十分自信——开始困惑――不得不放弃
4.反衬了“我”在炎阳下奔跑的狼狈和我不良的行为。
5.如牛顿、爱迪生等
6.看瓜老人是一位珍惜劳动果实、永不放弃、善良的老人; 感悟到做什么事只要永不放弃、持之以恒、不畏艰难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四)《舍得》
①父亲去世10年后,在我的“软硬兼施”下,母亲终于同意来郑州跟着我——她最小的女儿一起生活。一天,母亲对先生说,星期天喊你那些朋友回家来吃饭吧,我都来了大半个月了,没见他们来过呢。妈,他们经常在外面聚呢。我替先生解释,母亲摇头,态度坚决地让先生在周末把他们带回家来聚一聚。
②周末一整天,母亲都在厨房忙碌。我将母亲做好的饭菜一一端出,那几个事业有成、几乎天天在饭店应酬的哥们,立刻被几盘小菜和面食小点吸引过去。其中一个忍不住伸手捏起一个菜饺,喃喃说,小时候最爱吃母亲做的菜饺了。母亲便把整盘菜饺端到他面前,说,喜欢就多吃,以后常来家里吃,我给你们做。那个男人点着头,眼圈忽然就红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多年,他已经很久没回过家乡了。
③一个周末的下午,有人敲门,是住在对面的女人,端着一盆洗干净的大樱桃。女人 有点儿不好意思地说,送给大娘尝尝。我诧异不已,当初搬过来时,因为装修走线的问题,我们和她家闹了点儿矛盾。现在她冷不丁送来刚刚上市的新鲜樱桃,我摸不着头脑,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好。她的脸就那样红着,有点儿语无伦次:大娘做的点心,孩子可爱吃呢……
④有一次,得知先生一个同事的孩子患了白血病,母亲要我们送些钱过去。因为是来往并不密切的同事,我们只想象征性地表示一下,母亲却坚决不答应,说,人这辈子,谁都可能会碰到难事,要舍得好人一生平安。我们听了母亲的。
⑤母亲过来半年后,先生竟然意外升职了,在单位的推荐选票上,他的票数遥遥领先。先生回来笑着说,这是妈的功劳呢,我这票是妈给拉来的。我们才发现,最近我们的人际关系竟然空前好起来,那种好,明显地少了客套多了真诚。
⑥这几天天气出奇的煦暖,我很想带母亲到处走走。可母亲因为天生晕车,坐次车如生场大病,于是一概拒绝出门。那个周末,我灵机一动,妈,我骑车带你去。母亲笑着同意了。
⑦小心地骑到路口,是红灯,我轻轻下车,还未站稳,一个警察从人流中穿过来,走到我面前说,不许带人你不知道吗?还在前面带。说完,埋头便开罚单。母亲愣了一下,攥着我的胳膊要下来,我赶忙扶稳她,跟那个年轻的警察说了声对不起,解释说,我母亲晕车,年纪大了,不能坐车,我想带她去动物园看看…… 警察愣了一下,这才看清我带的是一位老人,还不等他说什么,母亲责备我,你怎么不告诉我城里骑车不让带人呢?便急着要下来。我正不知所措,那个警察伸手一把搀住了母亲,大娘,对不起,是我没有看清楚 , 城里只是不让骑车带孩子----您坐好。他忽然抬起胳膊,向母亲庄重地敬了个礼。然后转身,举旗,以我从未见过的飒爽英姿打起标准的手势:杂乱的人群霎时腾出一个空间,两边前行车辆魔法般定住。年轻英俊的警察用还未脱去稚嫩的笑脸看着我,招手示意我通过。我带着母亲,缓缓地行走在熙攘的人群中劈开的一条人行道上。车辆静止,行人驻足,世界突然安静,空气里流动着一种久违的温情——我带着母亲在众人的目光里骄傲前行。
⑧这是我有生以 来第一次受到如此特殊,如此温情,如此厚重的礼遇。
⑨母亲是在跟我第三年查出肺癌的。 那天,母亲对我说,你爸他想我了。妈,可是我舍不得。梅,这次,你得舍得。她笑起来,拍着我的手。但是这一次,母亲,我舍不得。我说不出来,心就那么疼啊,疼得碎掉了。
⑩母亲走的那天,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从村头排到村尾,除了亲戚,还有我和先生的同学、朋友、同事,以及我们社区前后左右的邻居们……很多很多人,有些是 我见过但不熟悉的,有些是我根本就不认识的,大家神情肃穆,流露出哀伤和不舍。一位老奶奶跟我说,闺女啊,你娘前世积的什么德哟,我这辈子可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啊!(本文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警察是一个善良、有爱心,既恪守职责,又人文执法的好警察。
B.先生意外升职是因为母亲请他的朋友吃饭、给邻居送点心和给同事的孩子捐钱。
C.我想带母亲出去走走,母亲因晕车拒绝出门。我提议用自行车带她,母亲欣然同意。
D.母亲得了重症,预感时日不多,但她坦然面对死亡,并教育我要懂得舍得。
2.下面句中加点词表现力强,请品析。
(1)现在她冷不丁送来刚刚上市的新鲜樱桃。
(2)我带着母亲在众人的目光里骄傲前行。
3.文章结尾处铺陈了母亲葬礼的“大场面”,其用意何在?
4.根据文意,谈谈母亲的“舍”与“得”给人的启示。
参考答案:1.B    2.(1)“冷不丁”一词表示突然、意料之外(1分),写出了我对邻居突然的友好行为表示惊讶(1分)3.侧面烘托(1分)了母亲善良、热情的优秀品质(1分)。4(6分) ①只有真诚、大方的“舍”,才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尊敬;②“舍”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③只有每个人都力所能及地献出自己的一份爱,社会才能和谐、美满;④要坦然、豁达、坚强面对生死;⑤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体谅他人。(意思答对即可,答对一点2分,共6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日常专题训练


上一个『《济南的冬天》精品检测题』  下一个『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