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预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一、单选题 1、对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怀念廉颇,感痛今天再也找不到廉颇那样的名将了。 B. 作者以廉颇自比,表达了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抒发了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C. 作者怀念廉颇,用追述赵国不重用廉颇而加速灭亡的事实来影响南宋统治者。 D. 作者以廉颇自比,指出朝廷若不重用主战的将领,必将重蹈历史上赵国灭亡的覆辙。 【答案】B 【解析】标题考查学生对实词中典故使用的理解:典故的使用主要是为了增加诗词的内容含量,也增加诗词的委婉含蓄,使得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显得幽曲有致。本词运用廉颇的典故,显然是对廉颇当年人虽老而心犹壮的敬仰,同时也暗含对他最终未被任用的同情和感慨,联系词人自己的经历,我们就能理解他要抒发的情感了。
2、对下列词句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事实,警告南宋朝廷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 B.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自比廉颇,表达自己壮心不已的豪情和报国无门的悲愤) C.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 D.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 【答案】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的能力。这道题考的是用典的作用。首先要分清诗歌中用典类型:正面用典(保持典故的本来含意而不做任何修改)、反面用典(利用典故的反面含意来表达感情)、翻新用典(在典故的含意下前进一步,使之产生出新的一层含意来,借以表情达意)等。本词中用典较多,先读懂全词,再结合典故的意思,区分用典的类型,结合全词的内容,分析各个典故的作用。A项用的是刘义隆典,B项用的是廉颇典,C项用的是刘裕典,D项用的是孙仲谋典。做题时,要注意典故涉及的人物、事件、作用是否对应。阅读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可知,C项,张冠李戴,不是赞扬孙仲谋,而是刘裕。“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句,作者用刘裕的典故,写刘裕出身贫寒,历 经百战开创基业,这和南宋统治者忍气吞声的怯懦表现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一典故赞扬当年刘裕北伐的英雄气概,表达了词人对古代英雄的景仰,也暗含着用英雄们的业绩鼓励、鞭策自己之意。故选C。
3、对词的上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千古”两句既有写实,又有怀古,是即景生情的联想。 B. “舞榭”两句用语双关,揭示了历史规律,充满了沧桑感。 C. “斜阳”三句用对偶手法写眼 前景象,怀古中感慨万分。 D. “想当年”三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借代、比喻和夸张。 【答案】C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上阕的分析鉴赏,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C项,“用对偶手法”分析错误,“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不能构成对偶。
4、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词人。与苏轼生活在同—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表。 B. 辛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 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C. 词必须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 D. 宋词也有以婉约的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多用典,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 【答案】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的能力。该题选项的内容涉及人物的姓名字号,作品,风格流派还有关于词牌的知识,在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应多多识记积累相关的知识,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A项,“与苏轼生活在同一时期”错误,辛弃疾是南宋词人,而苏轼为北宋词人。C项,“词必须有词牌和题目”有误,有的只有词牌而没有题目,例如柳永的《望海潮》就只有词牌。D项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是用“婉约的手法”写的,它是豪放词的代表作。故选B。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千娇百媚 声名遐迩 鬼斧神工 天马行空 B. 风情万种 声名遐迩 巧夺天工 龙飞凤舞 C. 风情万种 如雷贯耳 鬼斧神工 龙飞凤舞 D. 千娇百媚 如 雷贯耳 巧夺天工 天马行空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近义成语的辨析和正确运用。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使用范围、感情色彩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分析其使用是否合乎具体的语境。第一处,千娇百媚:形容女子姿态美丽动人。使用对象是“女子”。风情万种:意思是这个人的仪表举止有很多种,也可用于形容美丽的风景。既可以之人也可以指风景。语境中是说“扇艺术与文人情趣相勾连,消暑纳凉”自成一道美丽的风景,此处是用来形容扇和扇艺术,而且根据使用对象的需要,此处应选用“风 情万种”,排除A、D项。第二处,声名遐迩: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用于抽象的名声,强调名声大得远近皆知。如雷贯耳:意思是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也形容声音巨大。既可用于抽象的名声,也可以用于具体的声音。强调语境说的是“苏州檀香扇、杭州绫绢扇、新会火画扇、自贡竹丝扇”这四种扇子的名声大得远近皆知。最好选用“声名遐迩”。第三处,鬼斧神工: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指自然造就的。强调是自然的。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制成,形容技艺十分高超。只能够用于形容人工事物。强调是人工的。语境中的“汉字的神韵”应该是人工的,所以此处选用“巧夺天工”。排除A、C项。天马行空:天马奔驰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多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不受拘束。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龙飞风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蜓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根据后文“慨然题字”,语境说的是王羲之的书法,自然选用“龙飞风舞”。故选B。
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王羲之看到很少有人买老妪的扇子 B. 王義之看到老妪的扇子很少有人买 C. 王羲之惜其扇少人问津 D. 王羲之非常同情老妪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补写句子一定要结合所要补写句子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语段中说的王羲之为老妪在扇子上题字的事出自《晋书》,根据“《晋书》有言,大书法家王羲之居住蕺山,遇一卖扇老妪。”这句以书面用语为主,要 求补写的句子要考虑语体色彩一致,A、B两项用的是口语。且语段出自《晋书》,应用文言文,排除D项,故选C。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书法的明清扇面,女性手迹是最出众的 B. 明清的书法扇面最出众,是女性手迹 C. 最出众的明清书法扇面,是女性手迹 D. 明清最出众的书法扇面,是女性手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题干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项”,自阅读划线的句子“明清的书法扇面,最出众的是女性手迹”,该句子的主干是“……扇面,是女性手迹”,同时仔细辨析四个选项,可发现A项和B项都因省略不当造成病句,排除A、B两项。D项,在带有多层定语的句子中,定语“明清”、“最出众的”、“书法”的语序排列时,要把表时间的名词“明清”应放在最前面。故选D。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是诗人得知朝廷发布关于科举考试的诏令后,为勉励儿子们而写,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儿子们的期望。 B. 第五六句从正面告诫儿子们,如果像“三公”之后的人那样不努力读书,也只能空有七尺之躯,对国家毫无用处。 C. 第七句对儿子们寄予了厚望,祝愿儿子们在当年的考试中能顺利入选,第二年再去参加吏部的选拔考试。 D. 最后一句希望儿子们在通过史部选拔后,要像汉代的梅福、仇香那样严格要求自己,做正直敢言的好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标题中,A项考查内容、情感,B项考查内容、手法,C项考查内容,D项考查内容。读懂全诗,分析各备选选项后再做选择。B项,手法错误,错在“第五六句从正面告诫儿子们”。第五、六句“不见三公后,空长七尺强”的意思是如果像“三公”之后的人那样不努力读书,就只能空有七尺之躯,对国家没有什么用处。这是从反面告诫儿子。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