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高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语文 试题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苏轼的散文创作成就苏轼的散文创作,各体兼擅。苏轼长于议论,一生写了大量的政论和史论。这些评史议政的文章,如《思治论》《六国论》《续朋党论》《留侯论》《教战守策》等,大都语言明快,气势雄浑,援古证今,说理透辟;尤其善于运用一
试题预览
语  文  试  题
                                                     
第I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苏轼的散文创作成就 
苏轼的散文创作,各体兼擅。苏轼长于议论,一生写了大量的政论和史论。这些评史议政的文章,如《思治论》《六国论》《续朋党论》《留侯论》《教战守策》等,大都语言明快,气势雄浑,援古证今,说理透辟;尤其善于运用一些浅显贴切、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深刻的哲理。
苏轼的游记文,成就也很高。他一生宦海浮沉,徜徉于林泉山石之间,饱览名山大川,为其写出多姿多彩的游记文字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他的山水游记与众不同,除了描写景物和叙事抒情外,特别喜欢杂以议论,阐发哲理。
苏轼的随笔、书札也很有特色,其中不少谈诗论文、发表自己文学见解的文章。《答谢民师书》可谓其中的佼佼者。这是一篇文艺书简,通过讲述作文体会,提出了十分重要的文学见解:强调“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强调“辞达”;反对“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文字生动简洁,如行云流水。
赋在宋代已经散文化,完全摆脱了汉赋那种缺乏内容、形式板重的缺点,已改变了六朝以来骈体赋的浮靡文风,成为一种自由抒写的文学体裁。苏轼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就是其中的典范作品。《前赤壁赋》用诗一般的语言描写江山美景,凭吊历史人物,探讨宇宙、人生的哲理,表达了他遭贬后失意的苦闷及用老庄的随缘自适自我解脱的达观态度。 
    苏轼的散文具有雄健奔放、挥洒自如的风格。正如他自己所说:“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当止”。他的论说文,引证史实,指斥时弊,写得明晰透辟,气势磅礴,雄辩滔滔。其他文章写得自由随便,自然流畅,随手拈来,信笔挥洒,言简意明,饶多意趣。
苏轼的散文创作,体现了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他是唐宋古文运动的完成者,他完善了古文运动的理论,扩大了古文的运用范围,丰富和发展了古文的表现手法,大大提高了古文的表现力,把古文的艺术性、实用性、通俗性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的文章,生前就为人们所喜爱,士人学子争相传诵。徽宗时他的作品遭到禁毁,人们仍然冒着风险搜求和藏收。南宋时苏文之盛行,举子们有“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的谚语。他的散文对明代的公安派、竟陵派,清代桐城派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选自《中国古代散文简史》,有删节) 
1、下列有关“苏轼散文创作成就”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3分)
A.苏轼一生写了大量的评史议政的文章,这些文章语言明快,说理透辟,善用比喻,饱含哲理。 
B.苏轼的记游文特别喜欢杂以议论来阐发哲理,这是他散文创作成就的一个重要体现。 
C.苏轼的散文具有雄健奔放、挥洒自如的风格,体现了其行云流水、文理自然的特点。 
D.“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说明当时苏轼散文的影响,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苏轼散文的成就。 
2、结合本文和课文信息,下列对《赤壁赋》的理解分析,正确的是( )(3分) 
A课文的主客对话,实际上体现了当时以作者和客人为代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宇宙观和价值观。 
B.文中凭吊曹操和周瑜两个历史人物,抒发了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怀,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的愿望。 
C.文章主要采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的方式,把诗情、画意、理趣融为一体,使文章显得挥洒自如,流畅奔放。 
D.作者将跌宕起伏的感情,借助江水、明月、清风等自然景物,加以形象化的表达,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3、下列表明苏轼文学主张的句子中,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B.强调“辞达”,反对“好为艰深之辞,以文浅易之说”。 
C.“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 
D.“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当止”。 
二.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八年,周顷王崩,公卿争权,故不赴。晋使赵盾以车八百乘平周乱而立匡王。是年,楚庄王初即位。十二年,齐人弑其君懿公。十四年,灵公壮,侈,厚敛以墙。从台上弹人,观其避丸也。宰夫熊蹯不熟,灵公怒,杀宰夫,使妇人持其尸出弃之,过朝。赵盾、随会前数谏,不听。已又见死人手,二人前谏。随会先谏,不听。灵公患之,使刺赵盾。盾闺门开,居处节, 退,叹曰:“杀忠臣,弃君命,罪一也。”遂触树而死 。
初,盾常田首山,见桑下有饿人。饿人,示眯明也。盾与之食,食其半。问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不愿遗母。盾义之,益与之饭肉。已而为晋宰夫,赵盾弗复知也。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盾。公宰示眯明知之,恐盾醉不能起,而进曰:“君赐臣,觞三行可以罢。”欲以去赵盾,令先,毋及难。盾既去,灵公伏士未会,先纵狗名敖。明为盾搏杀狗。盾曰:“弃人用狗,虽猛何为。”然不知明之为阴德也。已而灵公纵伏士出逐赵盾,示眯明反击灵公之伏士,伏士不能进,而竟脱盾。盾问其故,曰:“我桑下饿人也。”问其名,弗告。明亦因亡去。
盾遂奔,未出晋境。乙丑,盾昆弟将军赵穿袭杀灵公于挑园而迎赵盾。赵盾素贵,得民和。灵公少,侈,民不附,故为弑易。盾复位。晋太史董狐书曰:“赵盾弑其君。”以视于朝。盾曰:“弑者赵穿,我无罪。” 太史曰:“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 ”孔子闻之,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宣子,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出疆乃免。”
赵盾使赵穿迎襄公弟黑臀于周而立之,是为成公。成公者,文公少子,其母周女也。壬申,朝于武宫。                        (司马迁《史记•晋世家》)
4、下列文化常识及对文本的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赴,指奔告丧事。按照周礼,周天子崩,诸侯、卿大夫应当派大臣公卿或亲自前往致祭。 
B.文天祥《正气歌》有“在晋董狐笔”的诗句,可见十分赞赏“赵盾弑其君”一事上董氏作为良氏的秉笔直书精神。
C.古代对于死亡,帝王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庶人曰“不禄”。 
D.孔子认为:董狐有着很好的书法功底,所以他是一代良史;赵盾如果能够逃出晋国就可以免过一死。
5、以下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问/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不愿遗母
B. 问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不/愿遗母
C. 问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不愿遗母
D. 问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不愿遗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顷王死后,周王室和诸候国都不安定。王室内公卿争位,诸候国内国君与臣下不协,赵盾为周王室及晋国都尽力改变。 
B.晋灵公生活奢侈,对臣下百姓暴虐厚敛,不听忠言,残害忠良。导致臣民都不依附他,最后被将军赵穿袭杀而死。 
C.赵盾有慈悯心肠。看到桑下有人挨饿,就送他饭吃;得知其孝,还增加饭肉。后来难中得此人相救并一同逃走。 
D.孔子认为赵盾仍然是一位良好的大夫。后来赵盾让其弟赵穿从周王室迎回了黑臀,并拥立他当了国君,这就是晋成公。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退,叹曰:“杀忠臣,弃君命,罪一也。”遂触树而死。 



(2)太史曰:“子为正卿,而亡不出境,反不诛国乱,非子而谁?”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蝶恋花 
(清)纳兰性德 
又到绿杨曾折处,不语垂鞭,踏遍清秋路。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明日客程还几许,沾衣况是新寒雨。
8、“不语垂鞭”一语刻画出词人怎样的形象?(5分) 


9、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析“衰草连天无意绪,雁声远向萧关去”。(6分)



(三)名句默写(11分)
10、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11分)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曾以“            ,               ,          ?”对国家命运发出感叹。
(2)屈原在《离骚》中用诗句“                  ,                   ”表达了自己虽然遭到不公待遇,但是为了自己的心中的目标九死不悔。
(3)孟子理想的王道社会是“               ,                    ”。
(4)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25分)
湘绣旗袍
薛媛媛
薛师傅的案板上云集一堆红红绿绿的布料,都是些真丝布料。这些真丝布料经过他的手,变成一件件女人旗袍。
再过几天就是薛师傅的六十大寿,过完大寿就准备不碰针了。女儿薛蓝今天穿了件吊带旗袍,圆润的肩部以及半个胸部端出来,腰部间夹了大块薄如蝉翼的雪纺,隐约看到肚脐和整个腰部。薛师傅鼓起眼睛看,火就要从眼睛里冒出来。而年轻女人爱模仿薛蓝的派头,薛蓝穿什么,她们做什么,这样一来,找薛蓝做旗袍的人越来越多。
我想请您做件湘绣旗袍,做那种低领连袖圆摆。门口站着一个女人,手里拿着一块翠绿色缎面真丝布料。
你还喜欢那种旗袍。薛师傅疑惑地看着女人。薛师傅有好几年没碰到做这种旗袍的女人了。薛师傅又看了女人一眼,这女人身材颀长,气韵好。
我父亲眼睛不好,我给你做吧!薛蓝抢着说。
薛师傅说,不是我不做,我的眼睛不好,怕把你的旗袍做坏。
女人说,我相信你会做好,我也是访问了许多人才找到你的。薛师傅站起来,要女人站到当亮的地方,自己眯一只眼,把女人从头到脚看了一眼说,把布料放在这里,你可以走了,七天后来取。薛师傅的眼睛就是皮尺。
薛师傅把自己关在房里,他开始裁剪旗袍,旗袍的领口不能歪也不大,旗袍的腰部要收好,收到增一分肥减一分瘦的地步,下摆的两侧不能露出大腿,要看得见整个小腿,既能走出风采,又不失典雅。
旗袍的剪裁和针脚是要靠眼力的。特别那些针路,是靠手工一针一线缝出来。如果眼不好,手不匀,面子上就会浮出线头或“蜈蚣虫脚”。是湘绣的大忌。
几天后,薛师傅打开了房门,旗袍上画了一只金凤凰的图案,凤凰的头从旗袍的胸部开始,到旗袍下摆是凤尾,深红和黄黑颜色搭配,他把老婆拉进房,又关上门。老婆在案前摆好布绷子,绷上绣件,开始飞针走线,粗的细的各种颜色的丝线在她的手中飞舞着,两朵艳丽的蝴蝶结,翩跹在领口上。
旗袍做好后,薛师傅将旗袍穿在迎门的一个模特儿身上,薛蓝很用心地给模特儿头上戴上一顶荷叶造型的绸缎阳帽,翠绿色的旗袍,就像出水的荷叶。一阵轻风吹过,闪烁而流动,泛出幽幽的色彩。
薛蓝今天穿了件红印花超短旗袍,下摆比阿婆的短裤长不了多少。薛蓝几分得意地说,你不要这样看我,这是改良。传统的印花织布,标准的中国红中加入金色花纹,体现了浓浓的中国情结。黑色琵琶扣点缀,内配金色小吊带,现代的尖角翻领与露背元素,中西合璧,性感妩媚。纵使薛蓝讲得天花乱坠,薛师傅也只能是越看越生气。他只好不去看她,搬了条板凳坐在店门口,等女人来拿旗袍。
每天一早,薛师傅就去挂旗袍。他将叠好的旗袍轻轻打开,往模特儿身上一穿,他喜欢看这种水样滑落的感觉。
燥热的夏天就在薛师傅的等待中过去了,女人还没有来。薛蓝怕父亲急出什么病来,不满地说,其实旗袍这种衣,说看重就看重,说不看重,不过是女人衣橱里多件衣罢了。再过段时间还不知有没有人穿这种旗袍,既繁琐又不适用。
薛师傅身体里猛然扎了一下。他知道薛蓝从心底里没有真正地喜欢过旗袍。她能做,是靠了她一股子灵性。女儿要的只是旗袍外面的世界,而不是旗袍的内涵。
又过了一段时间,女人仍然没有来。
这时,坡子街要扩建,所有的旧房要拆。这下薛师傅寝食不安了。他想女人来了怎么找旗袍店? 他很不愿意搬。薛蓝说,我们在原地方钉块牌子,告诉我们的新地址。薛师傅搬到新门面后,他又不放心了。我还是到那里去等吧!
薛师傅端了盒子里的旗袍,蹲在薛蓝钉的牌子旁,跟上下班的人一样准时。薛师傅蹲在那里、眼睛空洞地一直望到巷子的尽头,目光游离而迷惘。这天,他终于倒在了那块牌子前。
薛师傅被诊断为晚期胃癌。病床上,薛师傅还在问,女人来了没有?
薛蓝没作声,第二天,她在晚报上登了一则领取旗袍的消息。一个星期过去了,仍然没有人领旗袍。这一天,她又找出那张报纸细看,突然看见,在她的那条消息旁边,还有一条讣告:全国著名民族学学者,省政协委员夏玉珍女士因患白血病,医治无效,于昨日去世,享年48岁。
这天中午,薛师傅接到了一个女人打来的电话,说她就是那个订做旗袍的女人的女儿,并解释说,当时因为妈妈急于出国考察,把这事搁一边了。
送走那件旗袍后,薛师傅兴奋了大半个晚上,才迷迷糊糊睡着。这一睡,薛师傅就永远睡过去了。
薛蓝伤心至极,我这个主意馊啊!原来,是薛蓝突发奇想,找来自己的女友,扮成那个取旗袍女人的女儿。
火化父亲和父亲的遗物时,薛蓝拿着那件旗袍,泪汪汪地盯了半天。母亲说,这是你父亲一生做得最用心的一件旗袍。他走了,让你爸带走吧!薛蓝她急忙抱过来.对母亲说,我要留着它。(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薛师傅开始没答应给女人做旗袍,一是因为自己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使,怕把旗袍做坏;二是因为女人要做的低领连袖圆摆旗袍过时了。
B.小说善于从细微处写人,从薛师傅做旗袍时把自己关在房里可以看出,薛师傅对待这件旗袍非常认真,他要全神贯注把它做好。
C.女人访问了许多人才找到薛师傅,她相信薛师傅会做好她的旗袍,她也一定能把旗袍穿出韵味,可惜因为身患白血病,未来得及取因旗袍就去世了。
D.薛蓝并不喜欢旗袍,只是凭着一股子灵性,改良创新,给旗袍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拓宽了旗袍的用途和领域,也拓宽了旗袍之外的世界。
E.这篇小说对旗袍样式和湘绣旗袍的制作工艺描写细腻、生动,在增强作品真实性的同时,也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小说多次写到薛师傅父女之间的冲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在刻画薛师傅这个人物形象时,突出了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结尾为什么要写薛蓝留着父亲做的最后一件旗袍?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模块检测
               高二语文试题                 2016年11月
注意事项:
1、第Ⅱ卷试题答案用钢笔或中性笔作答在答题卷上,直接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
2、在答题卷上答题前,务必把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II卷
12.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3分) 
A.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 。 
B.为把本市建设成花园式城市,市政府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同时要求每个市民也要履行责任和义务,为城市绿化、美化添枝加叶 。 
C.令人忧虑的是,有的出版社出了不好的作品还不置可否 ,听不进群众的批评。 
D.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易经》中“天道酬勤”“厚德载物”的名言是我校莘莘学子奉行的人生座右铭。  
B.如果我们对地震前兆加以研究、加以更细致的监测,那么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是有可能提前作出预报的。 
C.9月10日我校隆重召开了第28个教师节。教师节已成为每年的重要活动,每年的教师节表彰先进教师也成了我们谈论的话题。 
D.最近,针对金融危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香港表示,是否降息要根据CPI的快速下降来确定。 

1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是(  )(3分)。
我一直认为,在这个世界上,                          。
①最有价值的,是恬淡宁静的心和丰富无悔的回忆。
②最温暖的,是纯洁无暇的真挚感情。
③而所有这一切的拥有,都需要用善良、单纯做底色。
④最悦目的,是纤尘不染的青山绿水。
A.④②③①    B.④②①③    C.②④③①    D.①②④③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词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
检讨政府政策缺陷,目的①      让政府难堪,②      督促政府直面大量人口贫困的现实,加大力度推进扶贫减贫进程。人们的贫富状况③      与一定的制度安排有关,但从总体上看,它也④      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近百年来,国人经常说中国“积贫积弱”、“一穷二白”。经过近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有大量人口率先实现了小康,目前⑤      7000万人口有待脱贫,民富国强是一个历史过程,对此我们还得理性面对。这不是给政府开脱责任,而是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贫困问题。贫困是⑥      经济发展不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贫困问题总的方法论。

 三、 作文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喧嚣”的常用义为“声音杂乱,不清静”。面对今天越来越热闹纷乱和骚动不安的股市、网络、娱乐圈以及青春、人生……,很多人认为用它来概括当今世界和当前生活的特点十分恰当。而面对喧嚣,人们的态度也是多种多样,耐人寻味:有人选择淡然,有人选择逃避,也有人选择融入甚或是享受,还有人…… 

请以“面对喧嚣”为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A。原文的表述是“这些评史议政的文章……大都……”选项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2、D。 A项课文中的主客对话,实际上是作者思想中两个相互矛盾的侧面,最后作者抑客为主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占了上风;B项,“表达了作者建功立业的愿望”在文中找不到依据。C主要采用的是“写景、抒情和议论”的方式。
3、B。B项强调的是文章要让人通晓明白,不要故意用艰深的词藻来表达浅显易懂的内容。其他三项强调的是文章自由随意挥洒自如的特点。
4、D。孔子所认为的“书法”是指对史书的态度,而“出疆乃免”是说赵盾如果越过晋国界山的话,就不再是晋国臣子,就不用“诛国乱”了,也不会背上弑君的恶名。
5、B。
6、C。桑下饿人最后“因亡去”,自己逃离了晋灵公,但没有与赵盾“一同逃走”。
7、(1)弃,抛弃;一,相同;遂,于是;触,碰、撞。(句子大意1分,每得分点翻译1分)
(2)子,你;亡,逃亡;诛,讨伐、杀死、铲除;反,通“返”;国乱,叛乱国家的人。(每得分点1分)
8、这一句勾画出了作者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默默无言,充满愁烦,无力地提着马鞭,缓缓行走的形象。
9、这两句借景抒情,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对景物做了描绘。“衰草连天”是眼见实景,衰败的秋草直达天涯,就像自己的离愁别绪,连绵不断。“雁声远向”是耳闻,听到雁声长鸣,徒增愁绪。“衰草”“雁声”给人以凄凉肃杀之感,作者借此表达了羁旅他乡的愁苦情怀。
10、(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4)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11、(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①展现两代人对待湘绣旗袍的传承与发展的理念不一致;②表现出父女俩的个性,使其形象更鲜明更丰满;③引发读者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思考和对民间艺术继承与创新的关注;④为下文写女儿逐渐理解父亲、珍视旗袍和尊重传统作了铺垫。
(3)①技艺高超。他不用量身就可裁衣,眼力好,手工好。②对人真诚,讲究诚信。他为顾客的信任而感动,坚持在原地守候顾客来取旗袍。③对事业专注、执着。他做了一辈子旗袍,将旗袍做到极致。④坚守传统。他接受不了女儿对旗袍的改良与创新。
(4)①表现她的内心有了触动:她重新审视父亲看重的湘绣旗袍蕴含的内涵与老一辈艺人的艺德;②使小说的结局意味深长,给读者一种想象和期待的空间——年轻的传人将选择回归到旗袍的内涵与意韵,湘绣旗袍的技艺或将后继有人;③与上文写她不理解父亲对传统的坚持形成对比,突出她认识上的转变。
12、A。A,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达到绝顶的境界;B,添枝加叶,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添上没有的内容,此处望文生义;C,不置可否,不说对,也不说不对,与语境不合;D让梨推枣,专指兄弟关系友爱。
13、A。试题分析:B“提前”和“预报”重复。C“召开”“教师节”搭配不当,“教师节”成为“活动”搭配不当。D两面对一面。
14、B
15、①不是②而是③固然④的确⑤尚有⑥因为
16、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30
分 一等(30--24) 二等(23--18) 三等(17--10) 四等(9--0)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没什么内容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30
分 一等(25--21) 二等(20--16) 三等(15--11) 四等(10--0)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病多
字体美观 字迹清楚 字体潦草 字迹难辨
符合文体要求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说明]
①评分时内容(主题、选材)和表达(结构、语言、文体、卷面)两方面分别打分,相加后得出总分。
②缺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字扣1分。
③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得分不高于15分。
④第一个半天休息之前,各组重点是统一标准,每位老师第一本试卷把分数打在登分单上,后与同组老师交换打一遍,相差5分以上的试卷读出来大家共同商议,仍然拿不准的由组长定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山东省东营市利津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