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预览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与 C.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 择师而教之 吾从而师之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D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顺承。A项,第一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第二个“之”,代词,代指“道”。B项,第一个“其”,代词,那些;第二个“其”,语气词。C项,第一个“乎”,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 “比”;第二个“乎”,助词。 点睛: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高考中对虚词的考查单独命题较少,多与翻译、断句等考点结合考查。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认真积累考纲规定的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还要注意到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常用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有:词性分析法、位置分析法、温故求新法、语境判定法、语法切入法、标志识别法等。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乎”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A. 相与枕藉乎舟中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D.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答案】A 【解析】A项和例句均为介词,相当于“于”,在;B项,介词,相当于“于”,对;C项,助词,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然”;D项,语气词。
4、下列各组画横线的词的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 却匈奴七百余里 而耻学于师 B.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C. 孔子师郯子、苌弘 吾从而师之 D. 其下圣人也远矣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答案】C 【解析】A项,使动用法/意动用法;B项,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 词用作名词;C项,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D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
5、下面的说法不 恰当的一项是 A.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
B. 第1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以及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是全篇论证的中心,下文都紧扣这一论题展开议论和批判。 C. 第2段以对比的方法借古非今,针砭时弊,着重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正面论证为学必从师的中心论点。 D. 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为开展古文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C项中“从正面论证”应该是“从反面论证”。《师说》第二段以感慨发端,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尽吐不平之气,也指明了文章的现实意义。作者首先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接着运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教之”,自己却不愿甚至耻于从师作对比,则指出“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比较,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 的奇怪现象,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非问无以广识 广:增加 B. 所谓交相问难 难:责备 C. 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知:通“智”,智慧 D. 夫子贤之 贤:认为……有才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言重点实词的掌握。B项中,“难”应该解释为“ 诘问”由句子中的“问”,结合原文中“审问而明辨之也”可以推测,这里没有责备的意思。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B.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C.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 /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D.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断开,再根据主谓或动宾关系及文言虚词断句。本题抓住关键虚词“则”,关键句“如是”,结合动宾结构断句。这段话的大意是: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的共同毛病。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一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情了。据此句意可得出答案。 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型的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 、依总分 、据修辞 、对称 、反复、辨句式。断句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抓虚词看位置:①“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 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②“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放在句尾;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③“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放在句中。(2)对话、引文标志: 文言文的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第一次对话出现人名,以后就用“曰”而省略主语。关于利用虚词断句,这里有一个口诀,或许对同学们断句会有些帮助:“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要停顿。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记牢。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点题:学习一定要好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长知识。 B. 第二段作者从反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问不择人,问必有得。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用古代先贤的言行作为立论的依据。 C. 第三段举古人好问为典范,圣人采纳地位低微的樵夫的言论,舜帝有天子的身份却向平民询问,为下文针砭时弊作了铺垫。 D. 与《师说》着重从“师”的角度,强调“师”的重要性有所不同的是,本文着重从“问”的角度,主张“学必好问”。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题中B项,“第二段作者从反面阐明”错误,由原文可知,在第二段中,作者不是从反面而是从正面阐明“问”的重要作用。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然后进行比较选项,即可发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