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闻一多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穿着黑色的长衫,架着银边的眼镜,抱着他那数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地昂然走进教室里来。 B. 闻一多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架着银边的眼镜,穿着黑色的长衫,抱着他那数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地昂然走进教室里来。 C. 闻一多先生架着银边的眼镜,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穿着黑色的长衫,抱着他那大叠大叠的数年来钻研所得的手抄稿本,像一位道士样地昂然走进教室里来。 D. 闻一多先生高梳着他那浓厚的黑发,架着银边的眼镜,穿着黑色的长衫,抱着他那数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稿本,昂然地像一位道士样走进教室里来。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画线句子存在的问题是不合逻辑和语 序不当。描写人物应按照一定的顺序,此处应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描写,即先“黑发”,后“眼镜”,再“长衫”。“他那大叠大叠的数年来钻研所得的手抄稿本”定语语序不当,应为“他那数年来钻研所得的大叠大叠的手抄搞本”。 故选B。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乱七八糟 有条不紊 讳莫如深 意兴阑珊 B. 手忙脚乱 慢条斯理 讳莫如深 意兴盎然
C. 手忙脚乱 有条不紊 神秘莫测 意兴阑珊 D. 乱七八糟 慢条斯理 神秘莫测 意兴盎然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辨析与运用能力。此类题目要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然后做出判断。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语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自相矛盾。 ①乱七八糟:形容混乱;乱糟糟的。手忙脚乱:形容做事慌张而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此处突出“乱”而不是“慌”,应选“乱七八糟”。 ②有条不紊:有条理,有次序,一点儿不乱。慢条斯理:形容动作缓慢,不慌不忙。此处与“即刻”相对,突出闻一多的动作慢,应选“慢条斯理”。 ③讳莫如深:紧紧隐瞒。神秘莫测:非常神秘,让人捉摸不透。此处突出“神秘”,和“隐瞒”无关,应选“神秘莫测”。 ④意兴阐珊:形容意趣、兴致低落将近。意兴盎然:形容兴致很浓的样子。根据下文“把时间延长下去”可知,此处突出“兴致很浓”,应选“意兴盎然”。 故选D。
3、将下列诗句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与尔同销万古愁 B. 烟波江上使人愁 C. 举杯消愁愁更愁 D. 西出阳关无故人 【答案】A 【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表 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前文中的“把两个古人的诗句集成一副对联”说明D项不对,因为D项和“劝君更尽一杯酒”是同一人的诗句。从“对仗”角度看,“与尔”和“劝君”相对,“万古愁”和“一杯酒”相对。所以A项最合适。 故选A。
二、单选题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历史剧往往注重剧情和史实的吻合。郭沫若却独辟蹊径,超越了史实的限制,借此来实现自己借古讽今的目的,如历史剧《屈原》。 ②龙是中国的标志,然而,这一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国人产生一些不可理喻的联想。 ③最近几年来,许多中国人对食用野生动物极度狂热,尤其对珍贵的飞禽情有独钟,这导致国内哀鸿遍野。 ④王立群教授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汉初历史,可谓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得到了学术界同仁的一致好评。 ⑤实现“人机对话”已是唾手可得,能听懂人类语言的“智能”型计算机即将进入中国千家万户。 ⑥闻立鹏教授是闻一多先生的小儿子,他最近在一次访谈中指出,父亲一生危言 危行,对自己人格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 A. ②③⑤ B. ①③⑥ C. ①②④ D. ④⑤⑥ 【答案】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辨析与运用能力。此类题目要准确把握成语的含义和用法,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然后做出判断。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语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自相矛盾。 ①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此处形容郭沫若在历史剧创造上独创的一种方法。使用恰当。 ②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不能修饰“联想”,搭配不到。 ③哀鸿遍野: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悲惨景象。句中指受伤的鸟类。属于望文生义,使用不当。 ④高屋建瓴: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句中用来形容王立群教授的学术水平,使用恰当。 ⑤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该词并非指“容易实现”,句中用来形容“人机对话”的实现,使用不当。 ⑥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句中用来形容父亲的人品,是恰当的。 分析可知,②③⑤成语使用不当。 故选A。 【点睛】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 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5、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与例句中破折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 A. “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B.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 带工的老板或者打杂的拿着一叠叠的“打印子簿子”,懒散地站在正门出口——好像火车站轧票处一般的木栅子的前面。 D. 想赢的不能赢,不怕输的反而输——这是竞赛的辩证法。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要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判断标点符号的正误,尤其注意易错易混的标点符号。 例句:表示总结上文。 A项,表示声音的延长。 B项,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C项,表示解释说明。 D项,表示总结上文。 故选D。
6、下列关于《红烛》一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烛啊”这一句在诗中共出现了九次,每一次出现都使诗歌的主旨进一步深人,感情进一步升华,而且使全诗层次分明,节奏感强。 B. 诗歌开头就写到“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鲜明地表达了诗人以红烛自比,借红烛燃烧自己,奉献光明的形象来表达自己深沉的爱国之情。 C. 本诗语言凝练,感情充沛,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红烛,形成直接而强烈的情感交流,更显出感情的炽热和赤诚。 D. 本诗开头引用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增添了这首新诗的古典气息,这也是本诗的主旨句。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形式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D项,“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本诗的主旨句,说法错误,诗歌只是以这句诗为引子,主 体部分扣住了“灰”和“泪”两字。 故选D。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各题。 骆驼(节选) 郭沫若 骆驼,你沙漠的船, 你,有生命的山! 在黑暗中, 你昂头天外, 导引着旅行者 走向黎明的地平线。 …… 看呵,璀璨的火云 已在天际弥漫, 长征不会有 歇脚的一天, 纵使走到天尽头, 天外也还有乐园。 …… 7、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沙漠的船”和“有生命的山”写 出了骆驼的特点:是沙漠中的运输工具,有高大的、蕴藏生命所需能量的驼峰。 B. “昂头天外”写出了骆驼的茫 然无措“走向黎明的地平线”写出了骆驼一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C. 诗人用托物咏志的手法,是写骆驼,又不是 写骆驼,抒发的是从骆驼形象引起的感受,表面咏物,实为言志抒情。 D. 诗人暗示读者,过去需要骆驼精神,今天仍然需要骆驼精神,骆驼精神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巨大动力。 【答案】B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是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B项,“写出了骆驼的茫然无措”错误,依据“在黑暗中,你昂头天外,导引着旅行者/走向黎明的地平线”可知,写的是骆驼的自信。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