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各地2020届高三语文试卷精选汇编之文化经典阅读(《论语》选读)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浙江省各地2020届高三语文试卷精选汇编之文化经典阅读(《论语》选读)(高三总复习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文化经典阅读“超级全能生”2020高考浙江省9月联考(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子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子曰: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雍也》)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①,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依其所陷溺其心者
试题预览
文化经典阅读
“超级全能生”2020高考浙江省9月联考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子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子曰: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雍也》)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①,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依其所陷溺其心者然也。”
(《孟子•告子上》)
〔注〕①赖:通”懒”。
21.上述材料中孔子所说的“习”相当于孟子所说的“         ”。(2分)
22.孔子、孟子对青少年品性教育的看法有何异同?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分析。(4分)
                                                                                
                                                                                
21.所陷溺其心者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二者都是说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
22.孔子与孟子都认为环境对青少年品性养成有很大的影响;(1分)孔子强调青少年成长以家庭人伦为出发点,和睦家庭人伦关系,而后推己及人,逐渐成长为博学博爱的君子仁人,(1分)体现了修身过程中由内而外的个体自主力量。(1分)孟子侧重阐述外部环境对青少年品性产生的深刻影响,强调由外而内的塑造力量。(1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先找出二者的共同观点:环境对青少年品性养成有很大的影响。再分别论述孔子和孟子看法的不同。可以结合材料和相关知识储备进行作答。
金丽衢十二校第一次联考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材料一: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
材料二: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材料三: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21.“出则弟”句中“弟”的意思是         ,“则以学文”中的“文”指的是        。(2分)
22.请从材料二、三中任选一则,谈谈你对“仁”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4分)
21.顺从和敬爱兄长(1分)     《诗》《书》《礼》《乐》等传统文化经典(能答出“文化经典”即可)(1分) 
22.示例: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成就自己的仁德;宁愿抛弃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全正义。杀身成仁,这是儒学所主张的基本道德准则,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自古以来,它就激励着如谭嗣同、瞿秋白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而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结合所选句子谈理解2分,谈影响2分;若有其它选择,言之成理即酌情给分。)
绍兴第一中学等五校联考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1—22 题。(6 分)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为政》)
子曰:“知①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
【注】①知:通“智”。
21.季康子对百姓提出了“敬、忠以劝”的要求,“敬”是指严肃认真,“忠”是指  ,
“劝”是指    。(2 分)
22.结合两则材料,孔子认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要具备哪些素质?(4 分)
 
 
浙江Z20联盟第一次联考
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仁者爱人》)
②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 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
③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 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注】讱:说话谨慎
21.请用 1 个成语概括上述材料体现出的孔子的教育思想:囗囗囗囗。(2 分)
2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孔子“仁”的理解。(4 分)
 
浙江省名校协作体第一次联考
(三)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21-22题。(6分)
材料一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材料二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
材料三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①,论世之事,因为之备。宋有人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而死,因释其耒②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韩非子・五蠹》)
【注】①可:适用。②耒:古代耕地翻土的工具。
21.“郁郁乎文哉”中的“文”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出自材料三的成语是_________。(2分)
22.根据上述材料,请对孔子和韩非子的思想作简要评析。(4分)

21.完美   守株待兔
22. 孔子主张沿用周代的礼乐制度,他是周朝礼乐文化的捍卫者,有其保守的一面。(2分)而韩非子反对用先王之道来治理当今的社会,主张依据当今社会的实际,采取适当的治理理论和方法。他反对传承,否定了历史的作用,也有其不足之处。(2分)
杭州第二中学第一次月考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1)子曰:“富而可求①也;虽执鞭之士②,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2)义,利也。                                        (《墨子•经上》)
(3)今用义为政于国家,人民必众,刑政必治,社稷必安。所为贵良宝者,可以利民也。而义可以利人,故曰:义,天下之良宝也。      (《墨子•耕柱》)
【注】①可求:指合于道,可以去求。②执鞭之士: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
皮鞭开路的人,指地位低下的职事。
21.第一则材料中“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句的大意,和《论语》课文中的哪句话接近?(1分)

22.结合这三则材料,简析孔子和墨子的义利观。(5分)
2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2.材料一中,孔子认为合乎道义的富贵可以去追求,即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也愿意做,说明孔子主张重义轻利、见利思义,但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材料二、三中,墨子认为“义”可以使人民得利,是天下的良宝;而 “义”即是“利”,是国家百姓的利益,因此墨子认为义、利是统一的,重利贵义。(能结合材料分析1分,孔子的义利观2分,墨子的义利观2分。)
浙南名校联盟第一次联考
(三)阅读三则材料,完成21—22题。(6分)
(1)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2)子曰:“事父母,几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②而不怨。”(《论语•里仁》)
(3)孟子曰:“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③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孟子•告子下》)
注:(1)几(jī):轻微、婉转的意思。(2)劳:操劳、劳烦。(3)矶:激怒
21、“弟子服其劳”中“弟子”的意思是                   。(2分)
22、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孟的孝道观。(4分)
                               ▲                                                   
21.为人弟、为人子的年轻人。(只写“年轻人”给1分)
22.(1)孔子认为的“孝”是从内心到行为都孝顺父母,要保持和颜悦色。(1分)即使在劝说父母不被听取的情况下,也要恭恭敬敬,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1分)
(2)孟子认为的孝是要客观理性对待父母错误,不能盲目顺从。(1分)父母过失大,却不纠正,是不孝的;面对父母的小过错,不能随意发怒,要尊敬父母。(1分)
浙江建人高复第一次月考
    (三)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 21-22 题。(6 分)
“然则管仲知礼乎?”(子)曰:“邦君树塞门,管仲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仲亦有反坫。管仲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3.22)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
21.从这两段文字看,孔子是如何评价管仲这个人物的?(2分)
22.从孔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孔子“仁”的含义是怎样的?(4分)
21.(2分)认为管仲不知礼,肯定管仲有仁德。
22.(4分)一方面,孔子认为,要治国平天下必须德才兼备;另一方面,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能够“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使社会安定的人,就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可见孔子“仁”的标准是能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必拘于小信。当然,孔子肯定管仲仁德而否认管仲知礼,也表明了孔子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着矛盾,同时也表明了孔子的通权达变。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上一个『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期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浙江省各地2020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精选汇编之名篇名句默写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