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山东省新泰二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一)语文试卷(高三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新泰二中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槐,《说文》曰:“木也,从木鬼声”。它作为一种常见的树木,材质细密,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和器物用具,
试题预览
新泰二中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槐,《说文》曰:“木也,从木鬼声”。它作为一种常见的树木,材质细密,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和器物用具,花蕾、种子、根皮均可入药。因此它很早就与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联系。在《山海经》中就有关于槐树的记载:“东三百里,曰首山……木多槐”。《穆天子传》也有记载:“(天子)遂驱,升于弇山……而树之槐”。《管子》也有记载:“五沃之土,其木宜槐”。槐树频频在这些古老的典籍里出现,它与人们生活的联系可见一斑。人们聚在一起休憩、游戏、议事的时候就很可能会常常坐在槐树下面。
早在周代就有了“三槐九棘”的制度:左九棘,为公卿大夫之位;右九棘,为公侯伯子男之位;面三槐,为三公之位。因此世人就以“槐棘”来指三公九卿之位了。中国古代一般把鼎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而古人又把槐和鼎联系在一起,用“槐鼎”来比喻三公之位,或者用来泛指执政大臣。如《后汉书•方术传论》有“越登槐鼎之位”的说法;《宋书•王弘传》也有“正位槐鼎,统理神州”的记载。由此可见,槐树已经逐渐成了政治地位的象征。
槐具有崇高、庄重、忠诚、仁义等政治道德含义,在中国古代,许多的重要场所、尤其是与政治相关的场所往往都会有槐树的身影。据说汉宫中即多种槐树,唐朝宫廷更是普遍。唐诗中有很多描述槐树种植地点的诗句。例如,韩愈《南内朝贺归呈同官》有“绿槐十二街,涣散驰轮蹄”之句;白居易《寄张十八》有“迢迢青槐街,相去八九坊”之句;李贺《勉爱行二首送小季之庐山》有“别柳当马头,官槐如兔目”之句。从上述诗人的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唐代不仅是宫观旁的驰道才种槐树,似乎所有的官道两旁都是可能种植槐树的,而且李贺诗中的“官槐”一词,把“官”字与“槐”字直接并列,更能体现槐树与政治的关系。
由于“槐”与“怀”同音,槐树逐渐还具有了怀来人才的寓意。郑玄曰:“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人才是国君治国理政的助手,必须德才兼备,槐树作为招揽人才的象征,也体现着鲜明的政治道德蕴含。槐树能够“怀来人”同理也就能“怀来神”。《太公金匮》载:“武王问太公曰:‘天下神来甚众,恐有试者,何以待之。’太公请树槐于王门内,有益者入,无益者距之。”槐树竟然还具备了评判神之有益无益的神奇功能,这可能是其招揽人才寓意的延伸。
正因为如此,槐树后来与科举文化也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宋人沈括《梦溪笔谈》还记载了一则有趣的故事:“学士院第三厅,学士阁子当前,有一巨槐,素号‘槐厅’。旧传居此阁者多至入相,学士争槐厅,至有抵彻前人行李而强据之者,余为学士时目观此事。”当时的“学士”为了图吉利,争相入住“槐厅”,也是因为槐树具有官运亨通的吉祥寓意。从举子的角度看是官运亨通,从君主的角度看就是得到了满意的人才。唐宋文学中对槐树的这一寓意也有不少描绘,如武元衡《酬谈校书》有“篷山高价传新韵,槐市芳年记盛名”之句,杨万里《槐》有“阴作宫街绿,花开举子忙”之句,使用的正是槐树的这层寓意。
(摘编自黄金灿《槐树历史文化意蕴趣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槐很早就与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联系,所以它可以用作建筑材料等。
B.随着历史发展,槐树逐渐成为政治地位的象征,“槐鼎”喻“三公之位”。
C.槐有崇高、庄重等政治道德含义,与政治相关的场所都会有槐树的身影。
D.中国古代君主在学士院第三厅种植巨槐,是为了招到满意的人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韩愈、白居易、李贺等人的诗,意在论证槐树在宫廷里种植普遍。
B.本文引用《梦溪笔谈》中的故事,论证了槐树与科举文化的密切关系。
C.全文采用总分的结构,论述了槐树与政治、科举等方面的密切联系。
D.本文引经据典,用大量丰富的论据,证明了槐树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槐树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古代,人们休憩、游戏等很可能常在槐树下进行。
B.周代,槐有代表政治地位的象征意义,有“正位槐鼎,统理神州”的说法。
C.槐有鉴别神的有益无益的功能,可能是其怀来人才寓意的延伸。
D.在中国古代,槐树与科举文化产生了密切联系,有“花开举子忙”的说法。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 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由于相关企业对爱立信在中国知识产权许可业务的投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启动了对爱立信相关许可业务的调查。5G时代即将到来,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如果不能早点解决专利收费标准的问题,日后将需要花费更多资金在专利费上。
面对未来市场,数以亿计的5G手机出厂,高通已经公布了巨额的专利使用费,爱立信也公布了专利收费标准。华为因为在5G领域也占据了较大的份额,也将会公布自己的收费方案。华为相关人士表示,华为5G专利售前费用不按整机收费,而且华为重申不敲诈社会与厂商,价格非常透明,比过去的4G专利授权费用更低。数据显示,华为已在全球范围签署了30多个5G商用合同。
专家指出,爱立信、高通等不会只谈5G专利,5G是在2G、3G、4G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每一代都需要用前一代的技术,也就是说高通、爱立信、诺基亚等在收取费用时会称,5G也用了第一代通信技术2G的基础性专利,需要交专利费。5G时代这些专利都存在,尽管中国厂商的话语权上升了,但是专利费该上交的还是要上交。
(摘编自石飞月《爱立信被调查,电信设备商的垄断反噬》,《北京商报》2019年4月15日)
材料二
随着5G网络的研发,目前华为已经在全球获得了超过30个订单,所建的基站己经超过了2.5万个。目前的华为正在积极和国内的运营商寻求合作,力图在全国范围内开启5G服务。
目前华为在5G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得到国内外媒体的夸赞。美国有专家说,如果美国将华为拒之门外,那么美国的5G网络将会落后于中国。华为对于自己的5G技术十分自信,目前华为本着造福全球的态度,将自身的技术廉价提供给各个国家。毕竟在价格方面,华为要比诺基亚、索爱以及三星的便宜许多,而且速度更快,技术更好。不少发达国家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国民用上更好的网络服务,现在不得不开始考虑要和华为进行进一步的合作。
当然5G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也还在继续,目前全球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都还没有正式大规模地接入5G。作为国内通信行业的老大哥,华为要想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还需要不断突破自我,研发出更先进的技术。
(摘编自(华为5G又一次被认可》,搜狐网2019年2月13日)
材料三
2017年、2018年移动基站全球份额比较图
电信设备供应商 2017年 2018年
爱立信(瑞典) 26.6% 29.0%
华为(中国) 27.9% 26.0%
诺基亚(芬兰) 23.3% 23.4%
ZTE中兴(中国) 13.0% 11.7%
三星电子(韩国) 3.2% 5.0%
材料四
日媒称,日本将与欧洲联手,面向未来通信标准“后5G”启动共同研究。在5G领城,中国等国大幅领先,日本力争通过“后5G”技术实现反攻。
研究团队在德国进行的预备试验中,尝试使用70GHz和240GHz带宽的电波进行通信。而目前面临的课题是通信区域变小。电波频率越高越接近光的性质,电波难以到达远处。因此将需要更多的基站。基站之间将不使用光纤,而是使用研究团队开发的无线通信来接连,以降低成本。预计“后5G”技术将在2030年代推向实用化。报道称,在超高速无线通信系统、新一代通信标准5G领城,全球通信设备巨头掌握着主导权。从移动基站2017年的全球市场份额来看,中国的华为高居首位。日本企业方面,目前在5G技术开发方面落后于人。
研究开发的关键在于电波的高频率化。这对于提高通信速度和确保电波带宽来说不可或缺。日本企业在高频率电子零部件领域握有很高市场份额。川西教授表示“为对抗全球企业,有必要从现在开始面向‘后5G’时代推进研究”,将发挥日本的强项,力争借助“后5G”技术实现逆袭。
(摘编自《日本欲联手欧洲靠“后5G”技术逆袭》,《参考消息》2019年4月15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未来时代的5G市场,全球通信设备巨头掌握了专利,拥有主导权,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手机厂商将在专利使用费上支付大量的资金。
B.在5G领域,华为在价格、速度、技术方面都优于诺基亚、索爱、三星等,能让许多国家用上更好的网络服务,因而得到国内外媒体的夸赞。
C.作为国内通信行业的老大哥,华为对于自己的5G技术十分自信,已经在国内布设了大量基站,下一步力图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和发展5G服务。
D.针对5G技术开发方面落后,日本企业将发挥自己的强项,与欧洲联手共同研究,力争借助“后5G”技术实现逆袭反攻,以此来对抗全球企业。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华为在5G领域的竞争中大幅领先,2017年全球移动基站市场份额中以27.9%位居首位,华为5G手机也就完全摆脱了支付专利收费的成本压力。
B.5G网络的研发、普及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全球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都还没有正式大规模的使用,全球通信设备的研发竞争正在愈演愈烈。
C.考虑到5G市场潜力巨大,一方面电信设备商加大研发力度,获取巨额专利使用费,另一方面手机厂商希望早点解决专利收费标准的问题以降低成本。
D.材料二和材料四中,美日等发达国家对华为5G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非常关注,认为华为在5G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6.华为今后的发展,应该特别注意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说明。(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一个老百姓
赵 新
村里人把在国家机关正式上班的人叫作公家的人。他就是一个公家的人:市政府上班,名张亦然,男性,35岁,举止文雅,某某局办公室主任。 
过了中秋节,草木上有了一层霜雪的时候,张亦然到郊县下乡。办完公事开着车往回走,张亦然看见了大路旁边红了叶子的柿子树,红了叶子的柿子树上挂着密密麻麻的大柿子,那柿子就像灯笼一样,红得耀眼,红得透明,红得热烈。正是傍晚时刻,夕阳西下,山野苍茫,那一棵又一棵的柿子树就是一团团烈火,就是一簇簇落霞。
心里一激动,张亦然就把轿车靠路边儿停了下来。张亦然是个喜欢吃柿子的人,张亦然的夫人是个非常喜欢吃柿子的女人,张亦然12岁的女儿是个特别喜欢吃柿子的孩子。他们一家三口,脾气秉性各不相同,但都喜欢吃硬柿子、脆柿子。
下了车,立在田埂上看了看,前边的村庄炊烟缕缕,朦朦胧胧,有饭香时隐时现地飘过。张亦然感到很有诗意,也感到很是奇怪:这么繁茂的一大片丰收的柿子树,怎么没有看护人员呢? 
张亦然笑了,抬手在树上摘了三个柿子,心里说:“够了,我们家一人一个,拿回去尝尝新鲜,意思到就行了,切不可‘人心不足蛇吞象’,摘了一个又一个。”张亦然走了几步又返了回来,又从树上摘了三个:啊,我反正是来了,反正是摘了,那就好事成双,一个人吃两个吧! 
这一次他拔腿要走时,背后响起一声怒喝:“站住!你为什么偷我的柿子?” 
张亦然浑身一颤!回头一看,一位老汉从柿子树后面转了出来。老汉中等个头,黑红面孔,身板硬朗,60岁左右。在一片落霞里,手里握着的镰刀寒光闪闪,给人冷飕飕的感觉。 
张亦然立在那里,低头说:“大叔,您好。我错了,我不该摘您的柿子。” 
老汉走到张亦然跟前:“光天化日,你那是摘吗?你重说!” 张亦然血红了一张脸:“老人家,是偷,是偷。” 
老汉不依不饶:“你说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呢?无非是拿出一些钱,赔偿人家的损失罢了。张亦然很虔诚地问:“大叔,您说吧,您要多少钱我给您多少钱!” 
老汉从头到脚把他大量了一番,然后问他:“你能给多少钱?”
张亦然没有说话,从兜里掏出一张百元大钞,一伸手递到了老汉面前,他想早些回去。
老汉斜斜地看了张亦然一眼,啐了一口唾沫说:“你很有钱是不是?你太小看人了,我几个柿子能值那么多钱?你这不是侮辱我吗?” 
张亦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赶紧把那张100的换成50的。 
老汉把张亦然的手推回去:“多,多,多!”
张亦然又换成20的。 
老汉把脚一跺:“多,还是多!” 
张亦然真的迷惑了。他说:“大叔,我还急着赶路呢。求求您,您老人家高抬贵手!” 
老汉缓和了口气,很认真地问他:“看你也是一个公家的人,你说这世界上只有钱才能解决问题吗?” 
张亦然马上回答:“当然不是。还有政策,还有章程,还有纪律,还有思想觉悟,还有真诚和友谊,还有人格和品质……” 
他把那六个柿子掏出来,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老汉面前。
老汉说:“还有规矩,还有教训,还有良心!同志,你给我5块钱算了,5块也不少啊!” 
张亦然把一张10元的钞票塞到老汉手里,说自己身上再也没有比这小的零钱了。 
老汉说:“你一位国家干部,为什么要在野地里摘人家的柿子呢?” 
张亦然很难堪,很羞臊。他眨了眨眼睛,低下头回答:“大叔,我老娘已经上了年纪,她非常喜欢吃新鲜柿子,作为她的儿子,我……” 
老汉挥了挥手:“明白了,你走吧。同志,我想搭你的车回家,到前边那个村你给我停一下,行吗?” 
张亦然拍手欢迎:“大叔,那太好了,您收拾收拾,就来上车吧。” 
想了想,张亦然又问了一句话:“老人家,您挺好,您是村干部吗?” 
老汉摇了摇头:“哪呀,我就是一个老百姓,就知道耕种锄耪收获庄稼!” 
太阳已经落山了,山野一片烟霭,一片朦胧。老汉坐上张亦然的车之前,张亦然足足等了他15分钟。 
第二天张亦然上班时突然发现他的车里有个鼓鼓囊囊的书包,书包里塞满了红得透亮的柿子。张亦然倒出来数了数,一共18个。还倒出来一张10元的钞票。 
张亦然沉默了,心里却波涛滚滚:这柿子是给老娘吃的吗?可老娘远在乡下,有千里之遥。这柿子不给老娘吃吗?可那话是他亲口说出来的…… 
张亦然拿出那张钞票看了又看,倏忽之间,闻到了一股汗腥。
(选自《百花园》,2019年第1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一个老百姓”与人物身份“国家干部”暗含比较之意,以一个国家干部的不当行为,突出一个普通百姓的品质之正。
B.小说中的张亦然是国家干部,开头对其身份、外貌与举止特点的介绍,为后文他偷柿子被抓后主动提出赔钱的认错态度及羞愧心理作铺垫。
C.小说叙述张亦然和他的妻子、女儿、老娘都喜欢吃柿子的内容,说明了张亦然偷摘老百姓柿子的原因,使情节更加符合情理。
D.小说多处运用语言和心理描写,其中张亦然与老汉的对话,揭示了两个人的性格特点,还使故事情节在两人的对话中推进。

8.结合文本,赏析文中划线句子。(6分) 



9.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张亦然,有人认为是“老汉”,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中彦,字才甫。少以父任仕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除招抚使。从下熙、河、阶、成州,授彰武军承宣使。王师得金、洋诸州,以中彦领兴元尹。师还,为秦凤经略使。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中彦徙治北山,因险为垒。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皇统初,为宁州刺史。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郁远人,家贫无能赴告者。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正隆,营汴京新宫,中彦采运关中材木。青峰山巨木最多,而高深阻绝。中彦使构崖架壑,起长桥十数里,以车运木,若行平地,连通汴梁,明年,作河上浮梁。舟之始制,匠者未得其法,中彦手制小舟才数寸许,不假胶漆而首尾自相钩带,诸匠无不骇服,其智巧如此。浮梁巨舰毕功,中彦召役夫数十人,治地势顺下倾泻于河,取新秫秸密布于地,复以大木限其旁,凌晨督众乘霜滑曳之,殊不劳力而致诸水。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构乱,既败,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还奏,上大悦,遣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球文金带,用郊恩加仪同三司。以疾卒官,年七十五。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之。
                                           (节选自《金史•列传第十七》)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B.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C.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D.中彦曰/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师,天子的军队,国家的军队,此指宋的部队,与陆游《示儿》“王师”义同。
B.浮梁,此指浮桥,用船、筏或浮箱联结起的桥,与《琵琶行》“浮梁”义不同。
C.留守,官名;此指军队离开南京向别处进发时,留驻张中彦镇守,行监管之责。
D.郊恩,皇帝到郊外祭祀天地,礼成后施恩于臣下,张中彦因此加官为仪同三司。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中彦多处征战,善于防守。他跟从睿宗攻下熙、河、阶、成州,被任命为彰武军承宣使;任秦凤经略使时,迁移治所,修筑营垒,扼守入川通道。
B.张中彦聪慧工巧,善于营建。他让人崖谷架梁,于深山中运出大木;制作的小船模型,让工匠都惊服;大船建好后,用巧法不怎么费力就拖船入水。
C.张中彦治理果决,宽严相宜。他敢于惩治犯法的朝廷宗室宗渊,依法惩处盗窃的戍卒;刘海作乱平定后,他未追究跟从的百姓,只处死了首恶刘海。
D.张中彦威信过人,受到拥戴。西羌四个部族依仗地势,不服管辖,他亲自前往,酋长四人求见,不战而降;去世后,百姓号泣罢市哀悼,立像祭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5分)

(2)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宿府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六月,新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通过环境的“清”“寒”,烘托心境的悲凉。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感受和心情。
B.诗人留宿幕府,悲从中来,诗人产生悲情的原因有官场失意、思乡情浓、战乱未平、身世凄凉。
C.“关塞萧条行路难”,就是那重重心事之一。思家、忆亲之情有增无已,因为他还是没有办法回到洛阳。
D.整首诗歌在立意构思、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等方面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15.有评论赞誉这首诗的颔联“景中有情,万古奇警”。请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对此联进行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洞箫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洞萧声音的悲凉。
(2)《师说》中,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表达他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在《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弹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00年前,中国大地       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以磅礴之力     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信心,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多地体现为“家国情怀”,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       ,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       )。五四时代的青年们心怀天下,为济世救民,不惜        ,慷慨赴难。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最终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这才是五四精神最大的当代价值,也才是我们对五四运动100周年最好的纪念。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爆发  鼓动  临危受命  夙夜在公
B.暴发  鼓动  挺身而出  舍身取义
C.爆发  鼓舞  挺身而岀  舍身取义
D.暴发  鼓舞  临危受命  夙夜在公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责任和担当,乃是家国情怀的精髓
B.家国情怀的精髓,乃是担当和责任
C.责任和担当,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里面
D.家国情怀的精髓,就体现在担当和责任里面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家国同构,秉承五四精神,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和奋斗动力
B.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加快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
C.家国同构,秉承五四精神,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和精神支撑
D.秉承五四精神,家国同构,以复兴宏愿激发个体的神圣感,借此建立起当代青年的精神支撑,增强当代青年的奋斗动力
20.下面一则通知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通知
为更好地照顾到全校师生的就餐需要,学校后勤部打算在暑假期间对餐卡充值系统进行升级。请广大师生于6月23日前与后勤部联系,退出卡中剩余的钱,并拿走新的餐卡。请大家相互转告,抓紧时间办理。
(1)                             ; (2)                              ;
(3)                             ; (4)                              ;
(5)                             。
21.仿照画线的句子,在下面横线处补写三个句子。(6分)
阅读经典,走近文学大师,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品格魅力:从孔子学得仁爱的情怀,                     ,                     ,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要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鲁迅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 
青年是国家的有生力量,是民族的未来,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并被时代寄予厚重的希望。
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现实,谈谈你如何谱好自己的“青春之歌”。
要求:自拟标题,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新泰二中高三第一次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因果倒置,根据原文“它作为一种常见的树木,材质细密,可以用作建筑材料和器物用具,花蕾、种子、根皮均可入药。因此它很早就与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联系”可知,是因为“可以用作建筑材料……”,所以“它很早就与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联系。”C项,扩大范围,“与政治相关的场所都会有槐树的身影”错误,由原文“在中国古代,许多重要场所、尤其是与政治相关的场所往往都会有槐树的身影”可知,是“许多”而不是“所有场所都会种植”。D项,曲解文意,“是为了招到满意的人才”错误,由原文“当时的‘学士’为了图吉利,争相入住‘槐厅’,也是因为槐树具有官运亨通的吉祥寓意”可知,是因为学子们认为槐厅吉利。
2.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意在论证槐树在宫廷里种植普遍”错误,根据原文“据说汉宫中即多种槐树,唐朝宫廷更是普遍”可知,意在证明在唐代槐树种植更加普遍。
3.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B项,“周代……有‘正位槐鼎,统理神州’的说法”错误,由原文“《宋书•王弘传》也有‘正位槐鼎,统理神州’的记载”可知,“正位槐鼎,统理神州”的说法不是周代的。
(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 2分)
4.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和理解文本内容的能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月考试卷


上一个『山东省济宁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江西省红色七校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