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检语文试题(高一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存瑞中学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检高一语文试题一、语言基础(共27题,每题2分,共5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橘子洲(jǘ)  湘江(xiānɡ)漫江(màn)百舸(ɡě)B.惆怅(chànɡ)寥廓(liào)苍茫(cānɡ)携来(xié)C.百侣(lǔ)峥嵘(zēnɡ)茂盛(mào)遒劲(qiú)D.阻止(zǔ)遏制(è
试题预览
存瑞中学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检
高一语文试题
一、语言基础(共27题,每题2分,共5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橘子洲(jǘ)   湘江(xiānɡ)    漫江(màn)     百舸(ɡě)
B.惆怅(chànɡ)    寥廓(liào)     苍茫(cānɡ)    携来(xié)
C.百侣(lǔ)        峥嵘(zēnɡ)     茂盛(mào)     遒劲(qiú)
D.阻止(zǔ)        遏制(è)        竞争(jìnɡ)    沉浮(chén)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指点   书生义气  挥诉方遒  风华正茂
B.苍茫   鱼翔浅底  浪遏飞洲  峥嵘岁月
C.霜天   百舸争流  独立寒秋  激扬文字
D.廖廓   橘子州头  漫江碧透  层林尽染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愆期(qiān)        垝垣(huán)        孔疚(jiù)        尔ト尔筮(shì)
B.涉淇(qí)          俨狁(xiǎn)        咎言(jiū)        自我徂尔(cù)
C.不遑(huáng)       象弭(mǐ)          归聘(pìn)        雨雪霏霏(yù)
D.桑葚(shèn)        悼念(dào)         嗟叹(jiē)        咥其笑矣(zhì)
4.下列各组词语中,对加点的词在本课中的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挥斥方遒(强劲)    指点(指责)      漫(满)江
B.浪遏(阻止)飞舟     主(主宰)沉浮    携来(到来)
C.恰(正值)同学少年   激扬(激浊扬清)  万户侯(此指大军阀、大官僚)
D.峥嵘(不平凡)       岁月稠(多)      粪土(浇粪的土)
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夸张)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反问)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对偶)    D.粪土当年万户侯(比喻)
6.对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层林尽染:用拟人手法,活化出山上层层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
B.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使用了借代,用“江山”代“国家”。
C.粪土当年万户侯: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大军阀、大官僚比喻为万户侯。
D.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设问,下阕回答了上阕的问题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历史如潮,橘子洲上的江风吹落了多少春华秋实
②当毛泽东临江作赋、踌躇满志的时候
③物换星移,血雨腥风的史篇早已离我们远去
④眼前只见欲一睹领袖风采的游人如织
⑤谁会相信中国的命运就掌握在这个书生意气的青年手中
A.②⑤③④① B.②⑤①③④ C.①③④②⑤ D.③④①②⑤
8.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C.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D.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9.下列有关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诗歌的一种,最初是配合音乐来歌唱的,根据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由于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为“长短句”。
B.词的平仄和押韵稍异于诗歌,须服从乐律的需要。词牌(曲谱名称)不同,则平仄和押韵的规定不同。
C.每一词牌都对该词的字数、句数、段数、用韵有明确的规定。
D.《沁园春》《水调歌头》《念奴娇》《一剪梅》《山坡羊》《天净沙》等都是词牌名。
10.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蓉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东汉以后,齐、鲁、韩三家先后亡失,仅存《毛诗外传》。毛诗盛行于东汉以后,并流传至今。
①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
②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③收集和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
④《诗经》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
⑤《诗经》是按《风》《雅》《颂》三部分编辑的
⑥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齐、鲁、韩、毛四家
A.①⑥②⑤③④ B.②④①⑥⑤③
C.③④①⑤②⑥ D.④①②③⑤⑥
1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②乘彼堍垣,以望复关
B.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②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C.①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②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①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②日归日归,岁亦莫止
13.对下列诗句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的,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无法自拔。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运用了对比的艺术手法,通过今昔对比,更突出眼前的悲凉。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是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
14.下列关于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维常之华   ②君子之车   ③秋以为期    ④以尔车来
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B.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C.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D.①与②意思不相同,③与④意思不相同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言者各抒己见,二三其德,讨论得甚是热烈。
B.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初稿。
C.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说,在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D.在这场球赛中,啦啦队员们在旁边不停地呐喊助威,信誓旦旦,场面十分热闹。
16.下列句子中,没有借代用法的一项是(  )
A.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B.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C.披坚执锐,以挡来敌    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17.下列文学常识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的诗歌305篇,古时也称“诗三百”。
②《诗经》原称《诗》,它是“五经”之一,“五经”是指《易》《书》《诗》《礼》《乐》。
③《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④“风”又称“十五国风”,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大都是周代贵族的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都是周天子和诸侯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
⑤赋、比、兴为《诗经》最主要的表现手法。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①②④
18.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1)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2)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3)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4)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A.(1)与(2)意思相同,(3)与(4)意思不相同  B.(1)与(2)意思相同,(3)与(4)意思相同
C.(1)与(2)意思不相同,(3)与(4意思相同    D.(1)与(2)意思不相同,(3)与(4)意思不相同
19.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①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②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③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④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⑤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⑦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⑧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A.①⑤    B.②⑥    C.③⑧    D.④⑦
20.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愆:延误    B.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遂:于是,就
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差错    D.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贸:买,交易,交换
21.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体无咎言  踟蹰  嗜草  夙兴夜寐    B.糜室劳矣  矛戟  泣涕  乘彼垝垣
C.自我徂尔   狁  采薇  于嗟鸠兮    D.泣涕涟涟  送子  涉骐  渐车帏裳
2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匪:通“非”,不是
②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愆:拖延
③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涉:渡过
B.①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垝:高大的
②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贿:财物
③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①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耽:耽搁
②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陨:落
③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徂:往
D.①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渐:溅湿,浸湿
②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爽:爽快
③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靡:没有
23.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渐车帷裳         裳:布幔    B.王事靡盬         盬:休止
C.士也罔极         极:尽头    D.忧心孔疚         疚:痛苦
24.下列加点字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A.其黄而陨    B.二三其德    C.夙兴夜寐    D.雨雪霏霏
25.下面各句中,加线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26.下列加点字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的一项是
A.其黄而陨    B.二三其德    C.夙兴夜寐    D.雨雪霏霏
27.下列诗句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登上那倒塌的围墙,遥望那复关(来的人)。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D.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誓言如在早晨,没想到你会变心。
二、现代诗歌阅读(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
阅读诗歌,完成各题。
《卜算子• 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咏梅》(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8.下面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游词的上阕主要描绘了梅花独自开放无人欣赏,黄昏来临又被风吹雨打的遭遇,通过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寂寞、苦闷、凄清的氛围。
B.毛泽东词以春天为线索展示梅花的俏丽,以梅花的高洁反衬春天的美好。
C.毛泽东词中写“春归”“春到”,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  预示“春天”就要到来,暗示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D. 这两首词都赞美了“梅”的凌寒傲雪、报春却不争春的优秀品质。
阅读下面一首毛泽东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虞美人 枕上
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29.关于《虞美人 枕上》一词的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阕的“愁”,既有夫妻离别的相思之愁,更有对革命前途的忧虑。
B.“数寒星”三字有奇趣,透出作者寂寞、孤独的处境和情怀。
C.下阕末两句,作者触景生情,一钩残月更是增添了别离之苦。
D.这首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毛泽东的感情世界,革命者也有自己的离愁别绪。
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贺新郎
毛泽东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注)这首词是毛泽东1923年告别杨开慧时所作。
30.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把跟爱妻离别时那种难舍难分、无限依恋的场面表现的淋漓尽致,凄切动人。借用古典诗词诉说离别的不得已之情。
B.“人有病,天知否?”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焦虑,诗人对爱妻的愧疚,诗人为天下人谋幸福而舍弃个人小家庭的儿女私情。
C.词的下阕又回到离别的场景,东门外遍地白霜,头顶上半天残月,横塘四周一派肃杀悲凉的景色,衬托出一对青年夫妻的离情别绪。
D.这首词从离别写起,上阕及下阕开头数句,写离别的情意绵长,如泣如诉,一改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全词一派婉约之风。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忆秦娥•娄山关①
1935年2月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①娄山关,又名太平关,位于遵义市北娄山脉中段,是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上的关口,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为了继续长征,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准备于泸州与宜昌之间渡过长江,但遇到阻碍,毛泽东果断地决定二渡赤水折回遵义,于是再次跨越娄山关。
3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前两句,词人通过感觉、听觉、视觉勾勒出清晨凄清的场景,其用词造境,呈现出一种暗淡冰冷的色调。
B.“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中“碎”的意思是“凌乱”,生动地表现了马蹄踏在结了霜冻的岩石上发出的细碎、杂乱的声音。
C.“雄关漫道真如铁”中,“雄关”指雄伟险要的关口,即娄山关,“漫道”指道路漫长,“真如铁”指真像钢铁铸成的那样牢不可破。
D.“而今迈步从头越”中,“从头越”表面是说红军从山头上越过,深层含义是革命遭受挫折,要重新开始跨越艰险,夺取胜利。
阅读郭沫若的诗歌《炉中煤》,回答下列问题。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鲁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32.理解诗歌的内容 对这首诗理解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采用拟人的手法,用“炉中煤”的口吻向“心爱的人儿”——祖国倾诉衷肠,抒发了对祖国强烈的热爱之情,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B.诗人把祖国比喻成“年青的女郎”,把自己比喻成年青女郎燃烧的“炉中煤”。通过“炉中煤”对年青女郎倾诉衷情,表达出诗人对祖国的眷恋深情。
C.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独特想象,以煤自况,表明诗人虽然地位和人格卑贱,但愿意积极进取、以身许国,表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自我觉醒。
D.“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和“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等诗句,很生动地写出了“炉中煤”的忠贞形象,贴切地表达出诗人眷恋祖国的真挚、热烈的思想感情。
阅读《天狗》,完成下列小题。
我是一条天狗呀!
我把月来吞了,
我把日来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
我把全宇宙来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的光,
我是日的光,
我是一切星球的光,
我是X光线的光,
我是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
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我如烈火一样地燃烧!
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
我如电气一样地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飞跑,
我剥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吸我的血,
我啮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经上飞跑,
我在我脊髓上飞跑,
我在我脑筋上飞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33.对这首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奇异的想象和超凡的象征塑造了一个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个性追求的“天狗”形象。以恢弘的气度和极度的夸张,突显了“天狗”气吞日月,雄视宇宙,顶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喷发出“五四”时期文学独具的澎湃激情和破旧迎新的主题。
B.第二节顺应第一节的气韵,写“天狗”获取无穷能量创造新宇宙、新人生。它吸收宇宙间一切的光源,融汇了“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成为宇宙的主宰,大有扫荡一切、重建未来的气度。
C.第三、四节中,汇聚了“全宇宙的Energy的总量”的“天狗”终于暴烈地行动起来,它“飞奔”“狂叫”“燃烧”,并且无情地“剥”“食”“吸”“啮”自己的肉体,最后,“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表现出“天狗”终于舍弃一切,希冀在爆裂中求得自我毁灭的革新精神。
D. 《天狗》是“五四”时期奏响的一曲惊心动魄的精神赞歌。它是“五四”时期人们第一次从诗歌中听到的勇猛咆哮的时代声音。“天狗”那可吞掉“一切的星球”的豪迈气概,正是“五四”时期要求破坏一切因袭传统、毁灭旧世界的革新精神的再现。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声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34.下列对这首诗语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反复提到的“一句话”指的是“咱们的中国”,即“我们大家的中国”。
B.“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揭示出在封建统治下,中国人民不能当家做主的现实。
C.“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显示中国人民蓄积着无比强大的反抗力量。
D.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流露出一个民主战士徘徊的心境。
3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总结了中国的历史,预示了中国的未来,全诗蕴藏着火山爆发一样的激情。
B.诗中巧妙地使用了一个反问句,用以增强缄默的火山爆发前的气势。
C.最后两句,化用鲁迅“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诗句,来展示中国革命的前景。
D.这首诗对孕育着革命的旧中国运用借喻的手法,从而增强了诗歌的磅礴气势。 
三、古诗文阅读(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36.下列各项对《氓》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氓》描写一个被遗弃的妇女的不幸遭遇和她对负心人的强烈怨恨,反映了夫权桎梏下妇女的悲惨命运。诗中女主人是个敢爱敢恨、果断坚强的妇女。
B.《氓》第三章写女主人公对惑于爱情而不能自持的悔恨,运用了《诗经》六义中“赋”的手法,自然、贴切而又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对少女的告诫。
C.《氓》的男主人公是一个卑鄙、无信的伪君子形象,他趁着卖布的机会,诱骗对她一见钟情的女主人公与之约定婚期,后又无情地把她抛弃。
D.《氓》这首诗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是带有自叙传性质的抒情长诗,也是我国浪漫主义抒情诗歌的源头。
37.下列《氓》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氓》以一个女子之口吻,率真地述说其遭遇情变的经历和深切体验,塑造了一个痴情、勤劳、坚强的女子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B.“于嗟女兮^不可说也”是女主人公多年婚嫁生活中得出的痛苦经验和教训,更是对男女不平等社会现象的愤怒控诉。
C.《氓》三写琪水,三处均是比兴手法,所写淇水有实有虚,是女子那段以欢乐始、以悲苦终的婚恋生活的见证。
D.氓在婚前“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婚后则“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前后态度迥异, 对比鲜明,突出了氓寡情易变、虚伪丑恶的本质。
38.下列对《氓》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一个被遗弃女子的自诉,她叙述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对负心的丈夫充满了怨愤,最后她从痛苦中醒悟过来,表示要坚决地同他一刀两断。
B.这首诗以“我”的口吻叙述,采用对比的写法。
C.这首诗大体按照事件发展顺序,采取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把恨与悔的感情融于叙事、议论之中,较细腻地刻画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并展现了她坚强的性格。
D.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桑叶由绿变黄,比喻女子的年老色衰,同时又引出下文的女子被遗弃,因此,从表现手法上看,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39.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是《氓》中女主人公对不幸婚姻表达怨愤的句子是(  )
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于嗟鸠兮,无食桑葚③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④三岁为妇,靡室劳矣⑤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⑥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
40.下列对《氓》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蚩蚩”二字,表现出那个年轻人忠厚的神态;从他“抱布贸丝”的举动,则透射出小伙子的忠厚中还带有狡黠的性格特征。
B.“送子涉淇”“将子无怒”,表现出“氓”所追求的女性是位关心人、体谅人、有情义的姑娘。
C.“乘彼垝垣……载笑载言”,通过对“我”的动作、语言、心理描写,表现了姑娘的纯情、热情、痴情。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使用了“比”的手法,用来比喻男子的变化无常、感情不专。
41.下列各句中,对《氓》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氓》的女主人公讲述自己恋爱结婚、被虐和无端遭弃的婚恋悲剧,满腔愤懑。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是女主人公在三年婚嫁生活中得出的痛苦经验和教训。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隐喻女子容颜的由美而衰。 
D.氓恋爱时“信誓旦旦”,变心则为钱财已得,“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即可为证。
42.下列对《氓》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其原因是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与一男子私定终身。
B.此诗作为叙事诗,诗中赋、比、兴交替使用。桑叶沃若与黄陨的对比,既暗示女主人公的容貌由青春而至衰老,更是两人的爱情由盛到衰的象征。
C.《氓》这首诗同大多数的《诗经》中的四言诗一样,句式以四言为主,多采用回环跌宕的结构,注重重章叠句。
D. 诗人以浓墨重彩,描写了女主人公深挚而复杂的感情,或喜或悲,或爱或恨,从而塑造出一位有血有肉、有鲜明个性的悲剧人物形象。
43.下列对《氓》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是省略句,“谋”后省略“婚事”。原句意思: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里来是和我商量婚事。
B.“既见复关,载笑载言”,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复关”比喻男子。“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信誓”,诚实的誓言;“旦旦”,明白的样子。
C.这首诗是一个被遗弃女子的自诉,她叙述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对负心的丈夫充满着怨愤,最后她从痛苦中醒悟过来,表示要坚决地同他一刀两断。
D.本诗大体按照事件发展顺序,采取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把恨与悔的感情熔铸于叙事、议论之中,较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并展现了她的坚强性格。
44.下列对《氓》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抱布贸丝”体现了先秦时期以物易物的经济特点。
B.男女双方可以自由见面,在“无良媒”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自由商定婚期,体现了先秦时期男女开放自由的恋爱观。
C.“尔卜尔筮”体现了当时占卜文化的特点:以小明大、以微见著,通过微观与宏观的联系为原理,用龟壳、铜钱、竹签、纸牌或占星等手段和征兆来推断未来的吉凶祸福。
D.“顿丘”和“复关”都是地名,在诗歌中实际上都是指卫国的两个不同的地方。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伯兮①
伯兮朅②兮,邦之桀③兮。伯也执殳④,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⑤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⑥,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⑦。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释:①选自《诗经•国风》。伯:兄弟姐妹中年长者称伯,此处指丈夫。②朅(qiè):英武高大。③桀:同“杰”。④殳(shū):古兵器。⑤杲(gǎo):明亮的样子。⑥谖(xuān)草:萱草,忘忧草。⑦痗(mèi):忧思成病。
4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兮》与《无衣》的题材都与战争有关,而写作角度不同。《伯兮》是从思妇的角度来写,而《无衣》则从战士的角度来写。
B.《伯兮》的第一章通过“朅”“桀”“为王前驱”等内容,赞扬了“伯”的形象、才华与地位,表达了女子内心的骄傲与自豪之情。
C.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本诗中“焉得谖草,言树之背”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所用手法完全相同。
D.诗歌紧扣一个“思”字,边叙事,边抒情,塑造了一个温婉的女性形象——有深深的思念与哀愁,但并没有过于激烈的怨愤。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
《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4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止:句尾语气助词,无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月考试卷


上一个『河北省辛集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语文试卷』  下一个『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9月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