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利津县高级中学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利津县高级中学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高一必修上 统编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1、本试题共150分,时间为150分钟。2、本试题类型分为选择题和主观题两部分,请将选择题在答题卡规定的对应题号处认真填涂选择题答案;主观题答案填写在对应题号处,超出答题区域的,不予得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
试题预览
1、本试题共150分,时间为150分钟。
2、本试题类型分为选择题和主观题两部分,请将选择题在答题卡规定的对应题号处认真填涂选择题答案;主观题答案填写在对应题号处,超出答题区域的,不予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的发生是在人和人传情达意的过程中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阻隔的情境里。所谓时间上的阻隔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会的时代之隔。
人的生活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于学习的能力。所谓学就是在出生之后以一套人为的行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过程。学的方法是“习”。习是指反复地做,靠时间中的磨练,使一个人惯于一种新的做法。因之,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这是靠了我们人类的一种特别发达的能力,时间中的桥梁——记忆。
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说它们有记忆,但是它们的“记忆”是在简单的生理水准上。一个小白老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它所学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应。人却时常多一个象征体系帮他的忙。所谓象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词”。我们不断地在学习时说着话,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应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词来表现的,于是,词使我们从特殊走上普遍,在个别情境中搭下了桥梁;词又使我们从当前走到今后,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桥梁。从这方面看去,一个动物和时间的接触,可以说是一条直线的,而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得复杂。他有能力闭了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即时间的选择累积。
人之所以要有记忆,是因为他“当前”的生活必须有着“过去”所传下来的办法。我曾说人的学习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学习。唯有学会了这套方式才能在人群中生活下去。这套方式并不是每个人个别的创制,而是社会的遗业。小白老鼠并不向别的老鼠学习,它们并不能互相传递经验,互相学习。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边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构筑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构筑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人的生活和时间的关联中,词是最主要的桥梁。有人说,语言造成了人,那是极对的。《圣经》上也有上帝说了什么,什么就有了,“说”是“有”的开始。这在物质宇宙中尽管可以不对,在文化中是对的。没有象征体系也就没有概念,人的经验也就不能或不易在时间里累积,
但是词却不一定要文。文是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符号,就是字。词不一定是刻出来或写出来的符号,也可以是用声音说出来的符号、语言。一切文化中不能没有“词”,可是不一定有“文字”。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节)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人和其他动物都能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人时常依靠一个象征体系的帮助,和时间的接触比其他动物和时间接触要复杂些。
B.一个小白鼠在迷宫里学得了捷径,是它在具体情境里,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得到的个别经验,并不能相互传递和学习。
C.文化作为累积下来的社会共同经验,不能只靠人的本能保存,更要靠人凭借抽象能力和个人记忆互相学习,逐渐累积而成。
D.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属于个人经验的“过去”的投影,还包括了代表着社会共同经验的整个民族“过去”的投影。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时间阻隔的角度论证了用声音说出来的符号——词是打破人和人传情达意过程中的时间阻隔的桥梁。
B.文章主体部分立足于人的生活与时间的关联,依次从个人的今昔之隔和社会的时代之隔等两个方面展开论证。
C.文章举小白鼠的例子,旨在通过对比,论证人有别于其它动物,能依靠象征体系打通时间阻隔,而拥有文化。
D.以文章结尾阐明词与字有别,文化中必须有“词'但不一定有“文字”,这是从另一角度对文章开头观点的辩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空间和时间阻隔的情境里,只要人和人传情达意就会产生文字,所以不论古代还是现代,城市还是乡村都有文字存在。
B.学习必须打破个人今昔之隔,是因为学习是要改造本能的行为方式,习得新的行为方式,这新旧更替即有了今昔穿越。
C.记忆是时间中的桥梁,如果人的记忆完全消失,文化就失去了赖以维持和传承的重要条作,我们的的时间可以说是阻隔了。
D.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连串的“当前”,这一连串中的“当前”是剪不断的时间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进入了职场就一切归零,学历什么都是浮云,你的工作经历、能力、情商,比你的学历重要多了。这个说法对不对?对的。但前提是,进入职场后,而且是一个好的职场。可以说在接近100%的情况下,学历低的人根本不太可能跟北大清华的学生进入同一个职场,因为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他们就被筛选掉了。
那些鼓吹经历比学历更重要的大企业,他们所谓的“经历比学历更重要”,是在进入他们的单位后。进入单位前,他们对学历的选择比谁都严苛。不信的话,你只要上985高校和三流院校的学生就业网站上看一下就知道了,到985高校招人的,都是各种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和研究机构。或者看看每年国家电网、人民日报、央视这些单位公示的录用名单,看看这些被拟录用的人的学校,你会发现,他们不仅几乎清一色都是985高校,而且频率最高的还是北大清华人大等顶级名校。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最高的行业TOP10
申万一级行业 硕士博士占比(%)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
银行 8.94 71.69
计算机 6.7 57.13
传媒 5.77 49.13
建筑装饰 5.35 42.77
房地产 6.29 39.41
国防军工 9.3 38.96
通信 5.09 36.77
公用事业 4.21 34.89
综合 6.51 33.73
非银金融 7.31 30.68
材料三:
“做研究工作,主要靠成果说话,并不只看学历有多高。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才有意义。”不过在工作中庞浩也看到了自己在发展前景上的学历短板,随着研究的深入,对很多专利的研究需要更深厚的理论基础。
如今我国每年毕业的研究生已超过60万人,20年间,研究生扩招疯涨了11倍,甚至超过了本科生。研究生如此扩招,研究生就业势必遭遇“高学历泛滥”困境,造成很多岗位的学历要求超过岗位本身的需求。研究生数量的增加造成劳动力市场上供过于求,使得买方市场处于优势地位。而买方市场的优势又加大了用人单位挑选的余地,使得追求高学历成为一种风气。
(摘编自中国民生网)
材料四:
就群体来看,“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仍然是一个不变的真理。这包括,本科生和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显著高于农民工,也包括本科院校毕业生的薪资待遇要明显高于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
实际上,我们的大学中既然设置了这么多的专业,定然来自社会的客观需求,都有其合理的依据。而且,就整体就业率情况来看,所有的专业就业率都超过了86%。而且,半年之后所有的专业的就业率都超过了91.8%。这意味着,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一心向上,态度积极,都会在茫茫社会与复杂的职场中找到自己的岗位。将目光放长远,很难说未来什么样的专业能吃香。当今社会发展速度之快、商品迭代速度之快,超乎想象。一些看似强大无比、能吃一辈子的专业,很可能因为技术的创新而倏然落伍。正如诺基亚、雅虎、柯达等巨无霸的倒塌,许多专业很可能在几年之内就失去社会土壤。大学所学的专业,对于越来越多的人而言,都基本不会是吃一辈子的饭碗。
十年之后,谁也无法想象人工智能、机器人、“互联网+”能消灭哪些专业和工作。此语境下,能否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自生能力,才是让每一位个体立于不败之地的真本领。
(摘编自中国网)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你的工作经历再多、情商再高,如果没有学历这一前提条件,很多单位在招人时连机会都不会给你。
B.根据材料二,就整体学历水平而言,银行占比最高——本科及以上学历以及硕士博士学历的员工均占比最高。
C.若干年后,一些专业可能会失去社会土壤,我们想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拥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自生能力。
D.就整体就业率情况来看,大学所有的专业在毕业时就业率都能超过八成,半年后就业率能超过九成。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高大上的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全部都是985高校毕业生,而且北大清华等顶级名校毕业生最多。
B.大学设置的专业都有其合理的依据,我们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一心向上,态度积极,总会找到自己的岗位。
C.我国高校研究生扩招,高学历人才大量增加,用人单位选人有了更大的余地,使得追求高学历成为一种风气。
D.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商品快速迭代,大学所学的专业,对于所有从业者而言,都不会是吃一辈子的饭碗。
6.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的内容,说说如何看待学历与工作、收入的关系。(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嘱  咐
孙  犁
与日寇殊死搏斗了八年的水生,随部队经过平原时,请假回家。他在门口遇见了水生嫂,亲热地喊了一声:“你!”
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抽抽搭搭地哭了。水生看见她的白布鞋,知道父亲不在了,心里一阵痛,站了一会没动。他走进屋,女人从炕上拖起一个孩子来,含着眼泪笑着说:“这是你爹,成天说人家有爹,自己没爹,这不回来了。”说着已经不成声音。水生抱了一会儿孩子,女人又哄她睡了。孩子的呼吸就像泉水在春天里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地升起了又幸福地降落。她呆望着孩子的脸,好像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孩子,孩子好像是从别家借来的,好像不是她生的,不是她在那潮湿闷热的高粱地里,在那残酷的扫荡里奔跑喘息,丢鞋甩袜抱养大的,她好像不曾在这孩子身上寄托了一切,并且在孩子的身上祝福了孩子的爹“那是远远的人,早一天胜利回来吧!”好像她并没有常常在深深的夜晚醒来,向着那不经事的孩子,诉说着翻来覆去的题目:“你爹哩,他到哪里去了?打鬼子去了……他拿着大枪骑着大马……就要回来了,把宝贝放在马上……多好啊!”现在,丈夫像从天上掉下来,她好像想起了过去的一切,还编排那准备了好几年的话,要向现在已坐到她身边的丈夫诉说了 。
水生看着她。离别八年,她好像并没有老多少,今年29岁,头发虽乱而黑,脸孔苍白可两眼里的光还是那么强烈。他望着她身上那自织自纺的棉衣和屋里的陈设,身上心里,都表现出是一种深藏的志气支撑,闯过了无数关口。水生告诉女人,自己在外想家。“我们可常想你,黑夜白日,你能猜猜我们想你的苦情吗?我们想你,可没有想叫你回来,那时日本人在村边。可夜里一觉醒来,我就想,你能像天上星星在我眼前晃一晃就好了。可能够吗?”
“这不回来晃一晃吗?明天早上起去参加保卫冀中平原的战斗,同志们都来了。”女人一听呆了,低下头,好半天才说:“明天我撑冰床去送你。”
鸡叫三遍,女人给水生做了饭吃。这是一个大雾天,自己照顾全家,每逢夜里有风声,就不管风里雨里,多冷多热,老人背上孩子跑,累得哮喘咳嗽。是这苦日子、遭难的日子、担惊受怕的日子把老人家累死。还有那年大饥荒……
在河边,他们上了冰床。女人轻轻跳上后尾,像只蜻蜓爬上草。轻轻用竿子一点,冰床就飞起来,像离开冰面行走,摧起的冰屑打起团团旋花。她的围巾向后飘起来,脸冻得通红。前面一条窄小的冰缝,水在里面汹汹的流,她只说了声“小心”,两脚轻轻用劲,冰床像受惊的蛇,抬起头来窜了过去。水生警告她:“你疯了吗?慢些!”女人没言语,呆望着丈夫,停了一会儿,轻轻地喘了两口气,说:“你知道,我心里很乱。八年我才见到你,又送你去。我为什么撑得这么快?为什么急着把你送到战场去?是想你快去打败我们的敌人,你才能再快回来,和我见面。我们这些留家里的女人,最盼胜利。我们在地洞里、在高粱地里等这一天,这天来了,我们的高兴是不能和别人说的。”
“进攻我们的敌人,是坐飞机来的;他们躲在后方,妻子团聚了八九年。他们来了,可把我们的幸福打破了,他们打破了我们的心,他们罪孽这么重,一定要把他们全消灭。”
太阳从冰面升起来,冲开了雾,形成了一条红色胡同,扑到水淀中央没有边际的冰场,照在冰床上,女人说:“爹活着时常说,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开了这条活路,我们就能活,不然我们就活不了了。八年来,他老人家焦愁死了。如今国民党又和日本人一样,想把我们活着的人逼死。你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分心,好好地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
到了目的地,水生上了岸,望着呆呆站在冰床上的女人说:“村里去暖和暖和吧。”女人忍住泪,笑着说:“快去你的吧。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胜利的消息。”
7.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嘱咐》所写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刚刚胜利,国民党反动派要来抢夺胜利果实的时期。
  B.小说按时间顺序行文,不侧重于故事的完整和情节的曲折离奇,而是以与人物性格相关的生活片断、散文化的抒情笔法来结构小说,表现出活泼生动的特点。
  C.小说语言朴实自然,渗透着真挚的情感,就连水生嫂的大段的“嘱咐”读来也感人至深,能见出她深烈的情感和崇高的精神。
  D.小说最后一句,水生嫂对水生的“嘱咐”,突出“快回来”三个字,作者着力表现水生嫂对水生的依恋之情。
8.结合本文具体内容,说说水生嫂是怎样一个人。(6分)


9.简析作者如何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挖掘战争主题。(6分)


二、古诗文阅读 (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自为。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黄昏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粟里邀之,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治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
(萧统《陶渊明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济谓曰 / 贤者处世天下 / 无道则隐 / 有道则至 / 今子生 / 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B.道济谓曰 / 贤者处世 / 天下无道则隐 / 有道则至 / 今子生 / 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
C.道济谓曰 / 贤者处世天下 / 无道则隐 / 有道则至 / 今子生文明之世 / 奈何自苦若此
D.道济谓曰 / 贤者处世 / 天下无道则隐 / 有道则至 / 今子生文明之世 / 奈何自苦若此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解归,自请解职辞官归家,古代官职升降调动有一些专用词语,官职升迁有拔、擢、拜、除、任、封;官职调任有迁、徙、调、出;官职降职有罢、黜、免、谪。
B.黄昏,十二时辰之一。十二时辰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 、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
C.绶,官印,解绶去职指辞职归隐。
D.九月九日,即阴历九月初九,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阳月阳日,故名“重阳”。民间在重阳节有插茱萸、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因“高”与“糕”音同,所以重阳节又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陶潜博学多识,他擅长文章写作,《五柳先生传》中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的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
B.陶潜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繁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
C.陶潜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意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潜任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馈赠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五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了,就叫客人先回去。
13.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6分)
译文:                                                                         
②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4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14——15题。
归园田居五首(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1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墟曲”写出了经过战乱,到处都是废墟,诗人只能拨开荒芜的草,和村子里的乡邻来往,生活很艰辛。
B.诗歌写出诗人与乡邻相见,谈话的主要内容是桑麻的长势,显示诗人与乡邻关系友好的淳朴之情。
C.开辟的荒地越来越多,令人喜悦,同时又感到霜霰将至,生怕自己的辛劳毁于一旦,心怀恐惧,这是一种单纯的喜惧。
D.诗人用质朴无华的语言,悠然自在的语调,叙述乡居生活日常片段,让读者在其中领略乡村的生活的特点。
15.这首诗的前四句写出了怎样的乡村生活?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艺术手法?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6分)


16、名句默写(6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写诗人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                     ,                     ”。
(2)《沁园春•长沙》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__   _,__    ___。
 (3)《短歌行》中曹操用周公的典故表现了他求贤若渴心情的诗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小题(9分)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同样需要守望者。守望是一种角度。当我这样说时,我已经承认对待历史进程还可以有其他的角度,它们也都有存在的理由。譬如说,你不妨做一个战士,甚至做一个将军,在时代的战场上________,发号施令。你不妨投身到任何一种潮流中去,去经商,去从政,去称霸学术,统帅文化,叱咤风云,________,去充当各种名目的当代英雄。但是,在所有这些显赫活跃的身影之外,还应该有守望者的寂寞的身影。
守望者是这样一种人,他们并不直接投身于时代的潮流,毋宁说往往与一切潮流保持着一个距离,但他们也不是旁观者,相反对于潮流的来路和去向始终怀着深深的关切。他们关心精神价值甚于关心物质价值,在他们看来,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物质再繁荣,生活再舒适,(    )。所以,他们虔诚地守护着他们心灵中那一块精神的园地,其中珍藏着他们所看重的人生最基本的精神价值,同时警惕地瞭望着人类前方的地平线,注视着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守卫土地,仰望天空,他们守的是人类________的生命之土,望的是人类________的精神之天。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赴汤蹈火   指点江山   安居乐业   超世绝伦
B.赴汤蹈火   高谈阔论   安身立命   超世绝伦
C.冲锋陷阵   指点江山   安身立命   超凡脱俗
D.冲锋陷阵   高谈阔论   安居乐业   超凡脱俗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心神难定,意识不明,就绝无幸福可言
B.无论是精神流于平庸,还是灵魂变得空虚,都绝无幸福可言
C.如果精神流于平庸,灵魂变得空虚,就绝无幸福可言
D.无论是心神难定,还是意识不明,都绝无幸福可言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
B.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他们怀着忧虑之心仰望天空,守卫土地天
C.在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D.天空和土地日益被拥挤的高楼遮蔽的时代,怀着忧虑之心他们守卫土地,仰望天空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贫瘠,原因往往不是放弃了工作,①                 ,要不断地工作,也要不断地沉思。生命原是一个不知来自何处去至何方的奇迹,存在也是一个时空的偶然,我们需要不停的奋斗,来印证我们生命的真正存在。这样我们便须活跃我们的思维,点燃灵台的明灯,照亮我们该走的路,②                  。生命是需要不断跋涉的,不管昨日你有多少功绩,不管昨日你园圃里有多少花朵,那是属于昨日;③                 ,就难享今日更清醇的欢欣。今日,一个新的开始,更需要我们前进,更需要我们去孕育。人生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旅程,需要生命的火把,直至成灰而泪尽。

21.请将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压缩成简短的一段话,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50 个字。(5 分)
一部国产动画电影在暑期档备受瞩目,这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猫眼数据显示,《哪吒》 上映首日综合票房、上映首周综合票房均创同类电影最高纪录。诸多评论中,这部动画电影已经成 为国产原创动画作品里程碑式作品。一旦有国产动画作品引起广泛好评,总会有声音讨论“国漫崛 起”。业内人士表示,从目前国内动漫整体来看,产业环境、企业运作、作品本身和用户等方面尚 不够成熟。下一部《哪吒》这样的精品或许还要过很长时间才会到来。不过从 2005 年《关于促进 我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具体措施》发布以来,国家不断有支持政策出台。随着二次元用户的崛起以及 大量盗版作品的下架,动漫产业开始大量受到资本的关注。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视频平台的崛 起,也助推了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在新的市场环境之中,更多优秀国漫作品的诞生值得期待。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60分)
材料1:习近平主席到北京大学参观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材料2:多年前,有人问金庸先生:人生该如何度过?他答曰: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材料3:记者采访《小偷家族》中老奶奶的扮演者树木希林:“对于年轻人,你有什么样的人生建议?”她回答说:“请不要问我这么难的问题。如果我是年轻人,老年人说什么我都是不会听的。” 
对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触?请选好角度,以“致正值青春的我们”为副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利津县高级中学 高一九月份语文试题    答案
1.C(混淆是非。原文第四段说“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而C项中“不能只靠人的本能保存”肯定了“靠本能”,与原文不符。)
2.D(结尾与开头的观点并无冲突,它是对开头观点的补充说明,)
3.A(强加条件关系、因果关系,从文末可知:文字是用眼睛可以看得到的符号、而词可以是用声音说出来的符号。可见传情达意不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统编版 高一 必修上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19学年统编部编本高中语文新教材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下一个『安徽蚌埠市2020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