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三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莆田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月考语文试卷命题人:黄喜彬郭丽华廖建秀审核人:郭丽华(友情提示: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祝你考试顺利!)一、现代文阅读(3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作为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唐诗当然有着不同的读法。买一本《全唐诗
试题预览
莆田一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三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 :黄喜彬   郭丽华   廖建秀       审核人:郭丽华
(友情提示: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祝你考试顺利!)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小题。
作为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唐诗当然有着不同的读法。买一本《全唐诗》,皓首穷经将它背得滚瓜烂熟,是否就意味着读懂了唐诗?长篇随笔《唐诗的读法》,阐述了诗人西川对唐诗的另一番理解。他认为,读唐诗,不能把古人供起来读,而应以同代人的立场去理解唐代诗人所关心的问题,理解他们创作的秘密何在,思考“古人为什么这么做”。“只有当我们深入古人之间,看他们互相争吵,这时,古人才能活起来”。这应当也是唐诗的另一种读法。
采用何种态度阅读古文学,英伦才子亨利•希金斯在《如何读懂经典》中专用了一章的篇幅来回答这个问题。他认为,在物质世界中无所用的诗,在物质世界以外却大有可为。作家乔治•普登汉姆把诗比作“良药”:“若能从容地悲伤,也是件乐事”,难过的时候,“悲伤本身”也有助于“治愈心病”。在唐诗里,不但每一个物象都有其代表的意境,唐诗还“给我们当头棒喝……使我们从醉生梦死中惊醒,看到生命有多宽广”(美国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语)。阅读经典,一是从古诗词中获得修养,二是创造的秘密,就是“古人为什么这样做”?唐人怎么写诗?又为什么写诗?为什么好诗人多集中在唐代?唐人写诗跟他们的生活方式之间是什么关系?唐代诗人、读者、评论家的诗歌标准与今下相异还是相同?他们又是如何处理他们的时代?西川认为,诗“追求深层含义”,“值得讨论的问题太多了……”在他看来,“唐人写诗,是充足才情的表达,是发现、塑造甚至发明这个世界,而不是简单地把玩一角风景、个人的小情小调。”
“哲学家能在政治与道德思想的语言上另辟蹊径,诗人最重要的是在情感语言上别出心裁。”西川并不完全认同亨利•希金斯这一观点,他认为,“以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发音来阅读以中古音写就的唐诗,这本身就有令人不安之处……”在他看来,即便“看出、分析出唐诗的立意之高、用语之妙”,也未必读出唐诗的“真实面”。正如评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所言,所有文学形式中就属诗“最为隔绝在历史洪流之外”。客观上,科举制度以及进士文化的存在,使得我们几乎没有读唐诗的资格。就像西川说的,“这话有些冷酷,但现代人真正进入进士文化确实不容易。”一方面,唐诗的“字词和其意义的关系,比日常语言更加紧密”,而我们对唐诗的理解,多与我们过去的经验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唐代诗人(比如唐宋八大家)多为进士出身,就是普通士子所读的那些书我们也没有读过,他们受过整套儒家教育,而我们没有受过。偶有接触,也不过皮毛乎?尤其唐诗用典,我们真读不懂。
“很多人讨论唐诗,讨论的只有‘诗’,没有’唐’。他们讨论唐诗的方式与他们讨论宋诗或明清诗的方式没有区别。”在西川看来,唐朝的诗人们也从未考虑或者改造诗歌的本身,既“不改造诗歌的形式”,也“不发明诗歌的写法”。唐朝之所以成为诗歌的朝代,是付出代价的。而最大的代价,是没有大思想家的出现。在《唐诗的读法》中,西川从“进士文化”“儒家道统”等多个层面重返唐诗的写作现场。
    (摘自刘英团《回到唐诗的写作现场》,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唐诗确实可有不同的读法,诗人西川的唐诗读法,角度新颖,赢得了读者的心。
B. 作家乔治把诗比作良药的看法,说明多读诗歌有益于我们的“心病”得到治愈。
C. 布鲁姆对唐诗“给我们当头棒喝……”的评论,让我们再次意识到唐诗的魅力。
D. 西川认为用普通话发音读唐诗,即使能看出其意高语妙,也不能读出其真面目。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章第一段以诗人西川对唐诗读法新解的观点,来说明仅仅把诗背得滚瓜烂热并不意味着就读懂了唐诗。
B. 文章接连引用希金斯、普登汉姆和布鲁姆关于读诗的观点,回答了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阅读古文学。
C. 文章叙述西川对希金斯观点的态度及分析,是为了表明要想读出唐诗的“真面目”,不能不注重分析诗人的情感语言。
D. 文章结尾引用西川原话和阐述西川的看法,再次申明讨论唐诗要有“唐”性,读懂唐诗应多层面重返唐诗现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西川认为,把唐诗供起来读是不可取的,而以唐同时代人的立场去理解其所关心的问题及创作,深入感受他们的生活之态,更容易读懂唐诗。
B. 阅读古典可以获得古诗词的修养和创造的秘密,在阅读中,西川思考的问题值得讨论的很多,而唐人写诗绝不是把玩一角风景,小情小调。
C. 评论家伊格尔顿关于诗“最为隔绝在历史洪流之外”的论断,启示我们要想读懂唐诗,了解了唐诗产生的背景、文化,才能获得读唐诗的资格。
D. 历史让唐朝成为一个诗歌的朝代,我们不仅要重唐诗的“诗”,也要重唐诗的“唐”,付出大代价成就诗歌的唐朝,有缺憾,更有荣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小题。
寻找恩人
韦名
建涛发誓,这辈子一定要找到女儿的救命恩人,给他恭恭敬敬地鞠个躬,道声歉。
女儿描述的救命恩人是个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说话不卑不亢,眼睛不大不小,头发不长不短的中年男人。
那天上午,事情太突然了:站在马路边等车的她发现一辆车疯了一样向自己狂奔过来。小嘴张得巨大的她,既说不出话,也挪不动身子,眼睁睁看着车子朝自己飞奔过来……就在车子要撞上她的刹那间,她被一个人扑倒在路边的绿化带上——疯狂的车子从女儿刚刚站着的地方呼啸而过。
和女儿一起倒在绿化带上的中年男人扶起了脑子一片空白的女儿。女儿却站不稳,蹲在绿化带上,瑟瑟发抖。
“没事了!”中年男人扶起女儿。
惊魂未定的女儿终于抬起了头,看到了中年男人眉心间一颗黑闪闪的痣。女儿连一声谢谢也没说,只呆呆地望着沾了一身泥水的中年男人头也没回地消失在马路上。
救了女儿一命,女儿却来不及对恩人道声谢,建涛心里不安,发誓这辈子一定要亲口向恩人道谢!
为了心中这一声谢,多少年,只要一有空,建涛就四处寻找恩人。
这样的恩人,在芸芸众生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无异于稻仓中的一颗稻谷,找这样一个人,也无异于大海捞针。
执着的建涛却不言弃,一直在寻找恩人。
在寻找恩人的过程中,建涛也做了很多和恩人一样的好事,成了别人嘴里的恩人。
女儿就在建涛不断寻找恩人的日子里逐渐长大,成了別人的女人——尽管建涛心里不大乐意女儿嫁给一个罪犯的儿子,一直对女婿很冷淡,可看到女儿后来又拥有了自己活泼可爱的女儿,一家三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建涛认了。
看到女儿的幸福,建涛寻找恩人的决心更加坚定。
多年寻找未果。建涛不仅不放弃,还在家里亲自给恩人画像,画像眉心间有黑闪闪的痣。
建涛画了一张又一张,画完就让女儿认,每一张画,女儿都说像又不像。
画到后来,建涛把中年恩人画成了老年恩人:皱纹加深了,头发变白了……当然,唯一不变的是眉心间的那颗痣。
女儿说,除了那颗痣,父亲画的恩人怎么越看越像父亲自己。
突然有一天,女儿告诉建涛,她想和男人带着女儿去遥远的地方看望从未谋面还在服刑的家公。
建涛欣慰地点了点头。
女儿一家去了遥远的地方,建涛继续画像寻找恩人。
女儿从遥远的地方一回来,就急匆匆地跑来告诉建涛,“爸!我找到了!找到了!”
“找到了什么?”建涛一脸茫然。
“恩人!”女儿说时,眼里闪着一丝亮光。
“在哪?”建涛停下画像,盯着女儿。
“在遥远的地方!”女儿眼里的那丝亮光不见了,“家公眉心间就长着那颗我永远忘不了的黑痣!”
“……”建涛惊讶地张大嘴说不出话。
“可他看着我们三个,听我激动地讲15年前的那一刻,始终不承认他曾救过我!”女儿有点灰心。
“你确定?”建涛很久才回过神来。
“爸,错不了,就是他。”女儿又激动起来,“可他为什么不承认这一切呢?”
“谢谢你!”尽管亲家公和建涛画的像一点儿也不像,但一见面建涛还是隔着厚厚的玻璃深深地深深地给亲家公鞠了一躬。
“谢谢你!”亲家公也深深地给建涛回了一鞠躬。
建涛提醒亲家公:15年前的那天早上,一个人默默地沿着当时车少人稀的马路朝公安局走去……女儿就是那天那个时段在那段马路被一个眉心有痣的中年男人救起的!
亲家公却一脸平静。
“我女婿你儿子说,你那天出门的样子他永远忘不了!我女儿你儿媳说,你眉心间的黑痣她也永远忘不了!”
亲家公静静地听着,轻轻摇了摇头。
看着平静如水的亲家公,建涛没再继续说下去:来看望亲家公之前,他找到了当年接待亲家公自首的警官。警官说了一个细节,亲家公自首时衣服上一身泥水,十分狼狈。
建涛又隔着厚厚的玻璃给亲家公深深鞠了个躬,离开了监狱会客室。
建涛不再画像,却继续寻找恩人。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小说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情节,也为故事的展开设置了悬念:如何寻找,结果如何。
B. 小说中前后有照应,如后文中提到的警官说的“衣服上一身泥水”的情节就照应了前文。
C. “眉心间一颗黑闪闪的痣”是救命恩人的标志,也是全文的行文线索,使结构更紧凑。
D. 小说使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在刻画恩人时使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5. 请简要分析小说中建涛的形象特点。(6分)
                                                                                    
                                                                                       
                                                                                  
                                                                                
                                                                                    
6. 小说结尾说“建涛不再画像,却继续寻找恩人”,意味深长,请予以赏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8小题。
材料一:
目前,养老保险还是省级统筹为主。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虽然达到4万多亿元,但是省与省之间不平衡,有的省份养老金结余较多,有的省份已面临支付困难。全国统筹,有助于实现互助共济,均衡地区养老负担畸轻畸重、增强养老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对建立人工成本公平的企业竞争环境、形成顺畅流动的劳动力大市场,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统筹基金,更需要统一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技术,这就需要多方面的协调推进。
(摘自人民日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何加强》)
材料二:
 
【注】老年抚养比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中老年部分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以表明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名老年人。老年人口抚养比是从经济角度反映人口老化社会后果的指标之一。
材料三:
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利用率的特点。因此,在建立面向整个人群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有必要为老年人制定有关政策,以保障老年人医疗的基本需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退休人员的养老功能基本上由单位和家庭承担。我国“入世”之后,企业不仅面对国内竞争,而且面对国际竞争,企业中的“小社会”功能一定要向社区转移。老年人口中的大多数已从过去的劳动岗位上退下来,活动范围圈在缩小,因此社区成为老年社会活动的基本领域。社区养老服务包括提供家务劳动、医疗保健、老人护理,兴办老年食堂、托老所、法律咨询站以及文体设施等。面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功能、多形式的系列服务,努力做到老年人的小事不出家门,难事不出居委会,有些大事也不出街道。
老龄产业就是指由老年消费市场需求增长带动而形成的产业,它包括所有有关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生产、经营、服务等设施和经济活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老龄产业尚未完全开发,企业经营者对老年消费市场需求攀升反应比较迟缓,政府部门对此也还没有相应扶持引导政策。但我们应对老龄产业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摘自中国产业网《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材料四:
开展面对老龄化社会的教育,医学教育要兼顾人口老龄化的特殊性,在医学院校、护士学校的课程中增加有关内容,使医务工作者系统掌握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疾病特点。同时要培养一批适合社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的全科卫生工作者,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区成员提供初级医疗保健服务。
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除了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物质养老外,也必须重视文化养老。发展老年文艺事业,是推动文化养老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文艺的形式对老年世界和人生进行诠释,寻找人类存在和人生发展的根据和意义,将使老年人精神世界得到滋养、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到安抚。
(摘自中国产业网《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7. 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当前实行的省级统筹为主的养老保险,存在地域之间的不平衡,有的省份养老金结余较多,有的省份已面临支付困难。
B. 全国统筹,有助于实现互助共济,均衡地区养老负担畸轻畸重、增强养老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但并不适合中国国情。
C. 材料二的图表显示,从2005年至2015年,老年抚养比呈现逐年增长态势,2015至2050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D. 材料二的图表显示,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将会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警示中国在养老问题上必须及早拿出相应对策。
8. 根据材料三,简要概括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对策。(3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0分)
9.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解释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
①嘻,善哉/善刀而藏之                  ②(客)貌甚寝/三府奏以为未可许,事遂寝 
③又可冀其成立邪/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④骓不逝兮可奈何/逝者如斯乎   
⑤期山东为三处/方期我决斗某所          ⑥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未果,寻病终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①④⑥
10.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
A.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②以见与可于余亲厚无间如此也
B.①汉军至,无以渡                 ②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C.①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②叶叶而累之
D.①洎牧以谗诛                     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1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一致的一项是(2分)(     )
A.①虽然,每至于族    ②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③将成家而致汝
B.①韩魏之经营        ②问其所以至此者      ③余因而实之
C.①思厥先祖父        ②明年,丞相薨        ③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①智勇多困于所溺    ②及凯旋而纳之        ③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12.下列加点字活用情况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①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②此天之亡我
B.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②夺其物,故仇我
C.①不冠不袜                   ②日削月割
D.①函梁君臣之首               ②宜业其家
13.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A.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B.不忍杀之,以赐公
C.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惟兄嫂是依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李崧,深州饶阳人也。崧幼聪敏,能文章,为镇州参军。唐魏王继岌为兴圣宫使,领镇州节度使。继岌与郭崇韬伐蜀,以崧掌书记。继岌已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人情不安崧入见继岌曰王何为作此危事诚不能容崇韬,至洛诛之何晚?今远军五千里,不见咫尺之诏杀大臣,动摇人情,是召乱也。”继岌曰:“吾亦悔之,奈何?”崧乃召书吏三四人,登楼去梯,夜以黄纸作诏书,倒用都统印,明旦告谕诸军,人心乃定。
    
师还,继岌死于道。崧至京师,任圜判三司,以内忧去职还乡里。服除,范延光居镇州,辟崧掌书记。长兴中,明宗春秋高,秦王从荣多不法,晋高祖为六军副使,惧祸及,求出外藩。是时,契丹入雁门,明宗选将以捍太原,晋高祖欲之。延光等欲以康义诚应选,崧独曰:“太原,国之北门,宜得重臣,非石敬瑭不可也!”由是从崧议。晋高祖深德之,阴遣人谢崧,盖欲使崧终始成己事也。
契丹耶律德光犯京师,德光素闻延寿等称崧为人,及入京师,谓人曰:“吾破南朝,得崧一人而已!”乃拜崧太子太师。契丹北还,命崧以族俱行,留之镇州。其后麻荅弃镇州,崧乃得还。高祖素不悦崧,又为怨者谮之,言崧为契丹所厚。故崧遇汉权臣,常惕惕为谦谨,莫敢有所忤。
    汉高祖入京师,以崧第赐苏逢吉。崧弟屿仆葛延遇为屿商贾,多干没其赀,屿笞责之。延遇夜宿逢吉部曲李澄家。是时,高祖将葬睿陵,河中李守贞反。澄乃教延遇告变,言崧与其甥王凝谋,欲因山陵放火焚京师,又以蜡丸书通守贞。逢吉送崧侍卫狱,崧知不免,乃自诬伏,族诛。
《新五代史 杂传第四十五》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继岌已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人情不安/崧入见/继岌曰/王何为作此危事/
B.继岌已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人情不安/崧入见/继岌曰/王何为作此危事/
C.继岌已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人情不安/崧入见继岌曰/王何为作此危事/
D.继岌已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人情不安/崧入见继岌曰/王何为作此危事/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内忧,即丁内忧,古代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凡子遭父母丧,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之守孝。
B.契丹,既是某民族称号,又曾是国号。五代时契丹某部落的首领乘中原内乱统一各部,几年后称帝建国,国号契丹。
C.太子太师,“东宫三师”之一,多为虚衔无实职。负责护翼并以道德辅导太子。也常用来追赠死去的重臣。 
D.族诛,古代社会死刑中的一种,当一位家庭成员犯下通番卖国、密谋造反等滔天死罪时,对其家族施以此酷刑。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崧自幼聪颖,决断能力强。在魏王继岌手下任职时,就曾率人假造朝廷诏书,成功化解继岌因滥杀大臣而造成军心涣散的被动局面。
B.李崧选贤举能,颇有卓识。明宗时期,他认为太原是国之北门,应该由石敬瑭这样的重臣镇守。他的建议得到朝廷采纳。
C.李崧声明远扬,行事谨慎。契丹南侵时扬言只是要得到李崧而已;他在汉时处事小心谨慎,不敢有所违背。
D.李崧不被汉高祖赏识。外族契丹对他的礼待,尤其是他与外甥、李守贞等人的谋反行为是导致他不被赏识的根本原因。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晋高祖深德之,阴遣人谢崧,盖欲使崧终始成己事也。(5分)
                                                                                    
⑵高祖素不悦崧,又为怨者谮之,言崧为契丹所厚。(5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8-19题。
春夜别友人(其二)
陈子昂
紫塞①白云断,青春明月初。
对此芳樽夜,离忧怅有馀。
清冷花露满,滴沥檐宇虚。
怀君欲何赠,愿上大臣书②。
【注】①紫塞:原指长城,其土紫色。这里泛指北方边塞。②大臣书:《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即位,征求天下才士,东方朔便上书自荐,自称可以当“天子大臣”。
18.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一、二句对仗工整,前句写旅程之展望,为虚写;后句写眼前之场景,是实写,给人一种高迈的情怀。
B.三、四句采用以乐景反衬哀情的手法,送别宴席上美酒芬芳、温馨热闹的场面,反衬别离的怅惘。
C.五、六句寓情于景,花瓣挂满清凉露珠,檐边露水滴沥的描写,透露了抒情主人公的心情。
D.七、八句作者临行时表明心意,化用了典故,既委婉含蓄,又暗示了当时压抑的政治环境。
19.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评价颜回之“贤”,将其与常人作对比,反映他们面对困境时不同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带着谴责语气的问句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              ?” 
(3)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人类社会向何处求?亚洲前途在哪里?习近平主席在新一届博鳌论坛中引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诗句给出答复:“我们要‘_______________’,善于拨云见日,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
(4)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宴会上除了陈列美酒、甘泉与肥鱼外,还有“______________”,写宴会之乐事,除了觥筹交错、投壶已中、宾客喧哗外,还有“           ”。   
(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              ”从听觉着笔,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有些阅读像搏斗。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书的作者争辩。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        地把读者的思绪纳入他的模具。在这种智力的角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得以发散。大师们的著作像某一流派掌门人的秘籍,细细研读,琢磨他们的一招一式,会在      中悟出不可言传的韵律。我一次次在先哲们辉煌的思辨面前        ,我一次次在无与伦比的语言搭配之下惊诧莫名……我知道大师们在高远的天际微笑着注视着后人,(           );今人虽然平凡,但我们年轻。作为阅读者,我们还处在生命不断蜕变之中,蛹里可能飞出美丽的蝴蝶。我们在较量中蓬勃了自身,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力量。
阅读是一种孤独。它同看电影听音乐会是那样的不同。前者是一块巨大的生日蛋糕可以美味地共享,后者只是孤灯下的一盏清茶,只可独啜,倾听一个遥远的灵魂对你一个人的        。他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人说过同样的话,但你此时只感觉他在为你而歌唱。你如果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你啪地合上书,就把一代先哲幽禁在里面。但你忍不住又要打开它,穿越历史的灰尘与他对话。真正的阅读注定孤独。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
B.如果你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
C.你如果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叹息的悲悯。
D.你如果不听,他也不会恼,只会无声地从书页里渗出悲悯的叹息。
22.下列在文中括号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他们虽然已经凝固,但依然灿烂
B.虽然他们灿烂,但已经凝固
C.虽然他们已经凝固,但依然灿烂
 D.他们虽然灿烂,但已经凝固
23.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千方百计    耳濡目染    顶礼膜拜    窃窃私议
B.处心积虑    耳濡目染    奉若神明    窃窃私语
C.千方百计    潜移默化    顶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月考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启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暑假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