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19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试题(九年级总复习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内江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语文本试卷分为A卷和B卷两部分,A卷第1至4页,满分100分;B卷第4至8页,满分60分。全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按题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在试卷上、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
试题预览
内江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试卷
语文
本试卷分为A卷和B卷两部分,A卷第1至4页,满分100分;B卷第4至8页,满分60分。全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2.所有试题的答案必须按题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在试卷上、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A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粗犷(kuàng)  修葺(qì)   歇斯底里(xiē)  孜孜不倦(zī)
B. 狡黠(xiá)   斡旋(wò)   拈轻怕重(zhān)  骇人听闻(hài)
C. 挫折(cuò)   缄默(jiān)  挑拨离间(jiàn)  锲而不舍(qiè)
D. 龟裂(guī)   蛮横(héng)  恹恹欲睡(yān)  惟妙惟肖(xiào)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粗犷(kuàng)-(guǎng);B.拈轻怕重(zhān)-(niān);C.正确;D. 龟裂(guī)-(jūn)、蛮横(héng)-(hèng)。故答案为C。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禁锢  缥缈  诚惶诚恐  神彩奕奕
B. 摇曳  掂量  殚精竭虑  走投无路
C. 狡辩  烦燥  相辅相成  漫不经心
D. 粗糙  狼籍  为富不仁  自出新裁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神彩奕奕-神采奕奕;B.正确;C.烦燥-烦躁;D.狼籍-狼藉,自出新裁——自出心裁。据此,答案为B。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人类文明因亚洲而更加绚烂多姿。
B. 大千博物馆极具中国特色的景观设计与古老的西班牙建筑风格相得益彰,使其成为内江人民心驰神往的地方。
C. 在刚刚结束的“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赛中,中国队锐不可当,以3:0完胜日本队,获得冠军。
D. 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因留给世人众多经典的建筑作品而鲜为人知,被不少媒体称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B.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与语境相合,使用正确。C.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与“留给世人众多经典的建筑作品”相矛盾,使用错误。故答案为D。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公共福利支出 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公共福利支出规模在一个较长时期呈现不断上升,不依赖经济周期的变动。
B. 传统中国对如何读书有过很多讨论,其中,朱熹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许多人的读书指南。
C. 初三学生要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取决于平时在学习上是否刻苦努力,是否做到了无愧于心。
D. 《流浪地球》是中国电影发展已步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性作品,赢得了国内外一致好评,创造了良好的票房业绩,填补了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空白。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缺少宾语,可在“上升”后加“趋势”。B.正确。C.一面对两面,把“要”改为“能否”。D.语序不当,将“赢得了国内外一致好评,创造了良好的票房业绩,填补了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空白”改为“创造了良好的票房业绩,填补了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空白,赢得了国内外一致好评”。据此,答案为B。

5.下列句子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热爱祖国”“出现故障”“看电影”都是动宾短语,“干得很好”“漂亮极了”“湿透了”都是补充短语。
B. 老王到小李家赴宴,对主人说:“我又来叨扰了。”小李开心地说:“您老大驾光临,让寒舍蓬荜生辉。”
C. 当代作家阿来《一滴水经过丽江》以“一滴水”贯穿全文,既通古贯今,又由高而下,把时间和空间这两条线索结合起来,使文章形成有机的整体。
D. 大诗人杜甫的七言绝句《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城春草木深”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国都沦陷后变得残破不堪的景象。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杜甫的《春望》是五言律诗,不是七言绝句。故答案为D。

二、文言文阅读及诗文积累
阅读《岳阳楼记》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6. 下面句子中,对加点 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前人之述备矣(详尽)
B. 连月不开(天气放晴)
C. 则有去国怀乡(国家)
D. 至若春和景明(日光)
7.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行道之人弗受
B. 然则北通巫峡/康肃忿然曰
C. 感极而悲者矣/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D. 其必曰/其真无马邪
8.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斯人,吾谁与归”是一个倒装句,起突出强调作用,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微斯人,吾与谁归”。
B. 选文语言充分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记叙多用散句,长短错落,质朴平实;写景多用偶句,两两相对,珠联璧合。
C. 选文中间两段,所写的景象特点截然不同,却都写了游人的“览物之情”,而这“览物之情”与“古仁人”的理念也并无不同。
D. 作者在尾段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立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豪言壮语,点明了全篇主旨。
9. 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答案】6. C    7. A    8. C    
9. 不因为外界环境的好坏或喜或忧,也不因为自己心情的好坏或乐或悲。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则为平民百姓忧虑;处在荒远的江湖中(被贬),则替君主担忧。
【解析】
【6题详解】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C.“则有去国怀乡”中“国”是“国都”的意思,不是“国家”。故答案为C。
【7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行道之人弗受(之:助词,的/助词,的);B.然则北通巫峡/康肃忿然曰(然:既然这样/……的样子);C.感极而悲者矣/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而:表顺承/表转折);D.其必曰/其真无马邪(其:代词,古仁人/语气助词,表推测)。故答案为A。
【8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以物喜,以己悲”,而“古仁人”则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见他们的理念是不同的。故答案为C。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以(因为)、庙堂(指朝廷)、忧(担忧)、远(偏远)”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岳州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务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人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连绵细雨纷纷而下,整月不放晴的时候,阴冷的风怒吼着,浑浊的波浪冲向天空;日月星辰隐藏起光辉,山岳也隐没了形迹;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倒下,船桨折断;傍晚时分天色昏暗,只听到老虎的吼叫和猿猴的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官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冷落的景象,一定会感慨万千而十分悲伤了。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时,湖面波平浪静,天色与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白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或浮或沉;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有时湖面上的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有时湖面上微波荡漾,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有时湖面波澜不起,静静的月影像沉在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响起了,一唱一和,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在清风吹拂中端起酒杯痛饮,那心情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10.用课文原句填空。
(1)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2)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4)子曰:“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5)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方式描写自己身世的一句是“________”,诗人对自己的生死并不顾惜,因为他的人生追求是“________”。
(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居室周围宁静、雅致的景色,令人赏心悦目,同时也寄寓了作者的恬淡自在、自守高洁的人生态度。
【答案】    (1). (1)只有香如故    (2). (2)浮云游子意    (3). (3)山雨欲来风满楼    (4).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5). (5)身世浮沉雨打萍    (6). 留取丹心照汗青    (7). (6)苔痕上阶绿    (8). 草色入帘青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游、好之者、浮沉、汗青、苔痕”等字词容易写错。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阿城《溜索》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首领也不多说,用小腿磕一下马。马却更觉迟疑,牛们也慢下来。
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马帮像是得到信号,都止住了。汉子们全不说话,走到牛队的前后,猛发一声喊,连珠脆骂,拳打脚踢。铃铛们又慌慌响起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只当是百里之外天公浇地。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山不高,口极狭,仅容得一个半牛过去。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气贯滇西的那江,却不料转出山口,依然是闷闷的雷。心下大惑,见前边牛们死也不肯再走,就下马向岸前移去。行到岸边,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桓。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急转身,却什么也没有,只是再不敢轻易向下探视。叫声漫开,撞了对面的壁,又远远荡回来。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那马平时并不觉雄壮,此时却静立如伟人,晃一晃头,鬃飘起来。
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马帮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
那索似有千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首领缓缓移下马,拐着腿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首领瞟一眼汉子们。汉子们早蹲在一边吃烟。只有一个精瘦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向峡下弹出一截纸烟,飘飘悠悠,不见去向。瘦小汉子迈着一双细腿,走到索前,从索头扯出一个竹子折的角框,只一跃,腿已入套。脚一用力,飞身离岸,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一缕黑烟,弯弯划过峡顶。
那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被风吹得抖。
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倒手拔索,横在索下的绳也一抖一抖地长出去。
大家正睁眼望,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不一刻,一个长音飘过来,绳子抖了几抖。
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牛们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头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起来。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飞起多高,又纷纷扬扬,星散坠下峡去。过了索子一多半,那边的汉子们用力飞快地收绳,牛倒垂着,升到对岸。
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牛们如商量好的,不例外都是一路屎尿,皮肉疯了一样抖。
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岸的汉子们也一个接一个飞身小过去。
战战兢兢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猛一送,只觉耳边生风,聋了一般,任什么也听不见,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那海慢慢一旋,无波无浪,却深得令人眼呆,又透远得欲呕。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倒抓得紧索。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渐渐就有血溅到唇上、鼻子上,自然顾不到,命在天上。
猛地耳边有人笑:“看脚底板!”方才觉出已到索头,几个汉子笑着在吃烟,眼纹一直扯到耳边。
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几下。猛听得空中一声呼哨,尖得直入脑髓,腰背颤一下。回身却见首领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汉子们跟前。有人递过一支烟,嚓的一声点好。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响着,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扩一扩腮,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俯在马上再看怒江,干干地咽一咽,寻不着那鹰。
(有删减)
11. 文中加点 两个“懒懒”各有什么含义?
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
12.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
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
13. 选文开头结尾都写到了鹰,各有何用意?
14. 小说从头到尾没有出现“我”字,但处处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来写,分析“我”这个隐形形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答案】11. 第一处“懒懒”写出了“我”的漫不经心,还没有完全意识到危险的来临。第二处“懒懒”表现出首领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意近即可)    
12. 比喻,将马帮缓慢行进的状态比作“极稠的粥”,生动形象或新颖别致地描写出整个的牛群马帮极不愿向前行进的状态。    
13. (1)开头为写怒江溜索的凶险蓄势。(2)结尾与开头呼应,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14. (1)“我”是这个故事的亲历者,增强故事的真实感。(2)“我”是故事的叙述者,起到了线索作用,用“我”的见闻感受串联故事,使情节更加集中、简练。(3)“我”是过溜索的参与者,以“我”的表现烘托环境,反衬马帮首领及众汉子的勇敢无畏。
【解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本题作答要注意人物的身份和经验方面的不同。“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句”这个“懒懒”是写“我”,因为“我”不知道前面的“雷声”到底是什么,也没有完全意识到危险的来临,所以这个“懒懒”写出了“我”的漫不经心的心理。“领队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中的“懒懒”,写的是领队的神情,因为领队了解前面将要发生的情况,用这个词语写出了他的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心理。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具体解答时可表述为:运用了XX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具体准确、形象生动等)表现了(写出了)人或事物……的情感、心理、性格等(特点、特征)。语句“马帮如极稠的粥,慢慢流向那个山口”,把“马帮缓慢行进的状态”比作“极稠的粥”,运用了新颖别致的比喻,生动形象写出了马帮向前行进的速度极其缓慢的状态,给人以鲜明的形象。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作用的理解能力。解答重要情节作用类题型,要阅读文章内容,理解大意,揣摩写作技巧,要根据语段写了哪些内容,与全文其它内容有什么关系,对于主题有什么帮助等加以综合分析。文章开头安排了“一只大鹰旋了半圈,忽然一歪身,扎进山那侧的声音里”这一内容,通过写鹰来衬托出怒江溜索的凶险,为下文描绘怒江溜索的万分危险蓄势。文章的结尾再次写鹰——“俯在马上再看怒江,干干地咽一咽,寻不着那鹰”,结构上,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内容上,更加突出了怒江溜索的凶险,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在文章中的作用。从文章内容看,文章叙写怒江溜索的相关内容,是“我”的见闻感受,所以文章中的“我”是这个故事的亲历者,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因此是文章的线索人物;从表现文章的主旨来看,“我”是过溜索的参与者,以“我”的反应烘托怒江环境的凶险,以“我”的表现来反衬马帮首领及众汉子的勇敢无畏;再者,文章用第一人称来写,虽然在文章中没有出现,但却让人感到叙写的故事更加的真实。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四、作文
15.作文。
有一对生活清贫的夫妇,住在一座小城中,他们从不抱怨,而是热心助人、努力工作,过得平凡而精彩。他们认为:不管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只要你心有阳光、脚踏实地,就能把寻常日子过得灿烂多姿。平凡的你我他,在这个需要我们担起责任、砥砺奋斗的大时代,如何在普通的生活与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呢?
请以“    的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不使用不规范的语言文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泄露本人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等。
【答案】活出自己的精彩
登不到顶峰的是书山,游不到岸边的是学海。
打点起求知的行囊,迈动着青春的节拍,作别那家乡的云彩,进入到高中的校园,我的心中有一片喧腾的海:活出自己的精彩!
历史如烟,风吹留痕。
荼炭生灵的烽火狼烟与黎民百姓的幸福平安,搭建起一个展示精彩人生的大舞台。孔子,开馆授徒,弟子三千,被尊万世师表;杏坛讲经,仁和治世,成为思想统帅。烛之武,以七旬而不朽之躯,摒弃前嫌,担一身道义,赴虎狼秦营,游刃于强强结盟的两霸主之间,化腐朽为神奇,挽狂澜于即倒。勾践,甘为犬马,卧薪尝胆,挥戈一击,雪耻复国……李时珍,躬行求真,悬壶济世,拯生灵于疾痛之中……仁与和,道与义,卧薪尝胆与悬壶济世,就是他们心中那片喧腾的海:活出自己的精彩!
毛主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可谓千古一问,响遏行云;“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真乃激昂作答,掷地有声。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犹如一声春雷,震动寰宇。鲜活的知识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力量,青春的脚步促使他们绝不彷徨,他们燎原的思想给中华民族前进的历史盖上红红的印章。历史的使命,就是周恩来心中那片喧腾的海:活出自己的精彩!
真知如琴,弹奏出声。
我深知,求取真知是一个逆流而上的过程,所谓的源头并不一定真正是终点。求取真知需要拔开沙滩上表层的沙子,去追寻下面闪光的金子与美丽的贝壳。面对着“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等于成功”这道加法算式,我明白寓含其中的治学道理,我清楚行动是每个学子身上最不可缺少的东西。
“没有流血的手指,弹不出世间的绝唱”。霍金坐在轮椅上仰望宇宙,思维穿越时空,与爱因斯坦齐名。袁隆平,出入于风雨中,行走在田地间,硕果泽被全人类,被世界公认为“杂交水稻之父”。他们的人生书册上闪耀着成功的光环,他们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海纳百川,以成其大;山岳藏疾,以就其高。挽起高山 臂膀,踏着大海的潮浪,不去奢求华丽的服装,不去享受树下的阴凉,高唱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爽,把背影留给别人,把真知当作前方神圣的殿堂,因为,我心中有一片喧腾的海:
活出自己的精彩!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是“     的精彩”。人生可以因为友谊而精彩,可以因为诚实而精彩,可以因为自己的拚搏而精彩,也可能因为一次挫折而精彩……文章可以写人的精彩,如自己拚搏的精彩,朋友助人的精彩等;可以是物的精彩,如小草的精彩、溪流的精彩等;可以是事的精彩,如运动场上的精彩、集市上的精彩……“精彩”因人、因事而异,最好挖掘小人物,平凡事物的不寻常之处。选择生活中“精彩”的素材,抒写自己的情感体验或人生感悟,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体裁上,可记叙,也可议论,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体裁作文。
【点睛】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是关键,可以说是决定作文成败。补全题目常用方法:①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补题时,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②化大为小。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③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要用上修辞,使文章题目更灵动,更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B卷
一、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6. “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洞庭湖。“____”的意思是太平盛世。
17. 诗人描绘的洞庭湖具有怎样的特点?诗人描绘这样的景象,意图是什么?
【答案】16.     (1). 气蒸云梦泽    (2). 波撼岳阳城    (3). 圣明    
17. 气势磅礴(意思对即可)。寄寓自己的理想抱负,希望得到张丞相举荐。
【解析】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意思是: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要把岳阳城撼动,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洞庭湖的浩大声势。语句“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圣明”指的就是指的“太平盛世”。据此理解可填写作答。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诗歌的前四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意思是: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云梦二个大湖上,水气蒸腾,放眼望去,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通过描写突出了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在突出了洞庭湖的壮美景色的同时,寄寓自己宏大的理想抱负,企盼能够得到张丞相引荐,从而实现出仕做官的愿望。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①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试卷


上一个『云南省曲靖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2019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年中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