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中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山东省莱芜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九年级总复习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山东省莱芜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小题。秋罢,农家院墙上有一排铁钩,上面挂着闲置下来的犁耙锄锹,一年的生计做完了,该挂锄了。阔亮的地面上有鸟起落,一阵风刮过来,干黄的叶片唰唰唰唰往下掉,入冬了,落叶、草屑连同所有轻飘的东西都被风刮得原地打转。早晨和傍晚,落叶铺满了院子,还有街道。远
试题预览
山东省莱芜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秋罢,农家院墙上有一排铁钩,上面挂着闲置下来的犁耙锄锹,一年的生计做完了,该挂锄了。阔亮的地面上有鸟起落,一阵风刮过来,干黄的叶片唰唰唰唰往下掉,入冬了,落叶、草屑连同所有轻飘的东西都被风刮得原地打转。早晨和傍晚,落叶铺满了院子,还有街道。远处重峦叠嶂的山体恰似劈面而立的一副巨大的水墨画屏,霜打过的红叶还挂在一些干枝梢上,远望去如粉似霞,格外省目。怕冷的人已经裹上了冬装,袖住了手。
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铁锹(qiū)    生计
B. 草屑(xiè)    铺满
C. 打转(zhuàn)  一副
D. 恰似(sì)     省目
2. 文中画波浪线的短语,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
A. 农家院墙   一排铁钩
B. 闲置下来   四处飘落
C. 重峦叠嶂   水墨画屏
D. 劈面而立   如粉似霞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1)本题考查字音与字形的掌握。A.“铁锹”的“锹”应读作qiāo。C.“一副”应写作“一幅”。D.“省目”应写作“醒目”。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短语结构类型的判断。A.皆为偏正短语;B.后补短语/偏正短语;C.并列短语/偏正短语;D.偏正短语/并列短语;故选:A。
【点睛】字音字形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的语感,正确的书写习惯,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应用。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距离西湖五公里外的西溪湿地,远眺群山鳞次栉比,近看杨柳拂堤,野鸭悠游嬉戏,白鹭空中飞舞。
B. 莱芜市爱心志愿者团队定期到光荣院帮助老人打扫卫生、整理床铺,热情地为老人捶背揉肩、说笑话逗乐子,对老人的照顾真可谓是具体而微。
C. 公园的围墙上爬满的蔷薇花已经次第开放,绵延400米,成为一道名副其实的“花墙”,前来赏花和拍照的人不绝如缕。
D. 学校不断加强作业教学改革,对于体验式的个性化作业,鼓励孩子们尽可能独自完成,避免家长越俎代庖。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A.“鳞次栉比”意思是像鱼鳞和梳子的齿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形容房屋等密集。用该词来形容山不合适,此处用“高低起伏”更好。B.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志愿者对老人的照顾细致周到,而“具体而微”是指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该词与语境不符,此处用“细致入微”更好。C.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是前来赏花和拍照的人来来往往不间断,“不绝如缕”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该词与语境不符,此处应用“络绎不绝”。D.“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符合语境。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切实保障网约车乘客的安全,有关各方将加强对驾驶员背景情况的核查,严防不合规的企业、车辆和人员杜绝进入行业。
B. 截至2018年5月22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累计调入山东省水量达到近30亿左右立方米。
C. 经过九场精彩而紧张的诗词大比拼,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赢得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总冠军。
D. 我国每年出产的许多电影、电视剧、小说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虽然产生了很高的市场利润和很大的知名度,但却很难成为经典。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A.语义重复,“严防”与“杜绝”重复,应删掉“杜绝”;B.语义重复,“近”与“左右”重复,应去掉“左右”;C.正确;D.动宾搭配不当,“产生”与“知名度”搭配不当,可修改为:“虽然产生了很高的市场利润,获得了很大的知名度”。故选:C。

5.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A. 诗歌第一句写出了诗人的愁思。“惆怅”一词,造成红艳的牡丹花似已开败的错觉,将人引人惜花的惆怅气氛之中。
B. 诗歌第二句表现诗人黄昏时赏花的情景。“唯有”“两枝”等词,强调晚来只有两枝残败,才知满院的牡丹花开得正盛。
C. 诗歌第三句实写风吹花残之景。第二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诗人的情花之情跃然纸上。
D. 本诗借物抒怀,别具一格。诗人夜里用把火照花的行为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答案】C
【解析】
【详解】考查对诗歌的理解。C项有误,诗歌第三句“应”字说明“风吹花残之景”只是诗人的忧虑,是想象之景,并非实写。

6.文化常识和名著读填空。
(1)王羲之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其________________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2)请根据《朝花夕拾》内容,参照表格内的提示,在A、B、C处填写具体内容。
篇目 事件 揭示主旨
A 报馆案风波 表现了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以及对这位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二十四孝图》 郭巨埋儿 B
《五猖会》 C 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与摧残。


【答案】(1)《兰亭集序》(2)A、《范爱农》;B、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C、父亲逼“我”背诵《鉴略》(或逼“我”背书)。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2)因为题干中有“根据《朝花夕拾》内容”的提示,所以根据表格中给定的事件或篇目,来推断空缺的篇目、事件和所揭示的主旨即可。A处的关键提示信息是“报馆案”“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对这位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可以得知篇目是《范爱农》;B处可抓住作者对封建孝道的批判这一关键点来作答。C处需要调动平时阅读积累来作答,注意写清具体人物和事件。
【点睛】《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后来修改的名字,又名《旧事重提》。鲁迅先生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全书由《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等组成。《朝花夕拾》一书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分享鲁迅的“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综合性学习
7.无数英雄先烈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不断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所在,近期,某学校举办向英雄致敬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30多年中,父母和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搞核潜艇,他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他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二】廖俊波是一位扎根基层的县委书记,勤勉敬业、忘我工作,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三年多时间,政和县贫困人口减少了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向我们展示了“一线总指挥”的时代情怀,是新时代的“铁人”。
【材料三】2013年5月,孙杰通过微博账号“作业本”发文:“由于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最终食客们拒绝为丰面熟买单,他们纷纷表示还是赖宁的烤肉较好。”(这种言论一经发出,立即受到网友们的遣责。)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位英雄的特点。
(2)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向英雄学习。
【答案】(1)默默无闻、埋头苦干;以身作则、忠心报国;勤勉敬业、扎根基层心系人民、无私奉献。(2)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讴歌英雄,从英雄身上漫取前行的力量,让英雄神代代相传;绝不诋毁英雄人物,不做亵渎英雄的事情。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与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要结合材料中人物的行为和材料对人物的直接评价来分析人物特点。结合材料一“30多年中,父母和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搞核潜艇”“他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做出了重要贡献”等关键信息,可以分析出黄旭华的特点。结合材料二“勤勉敬业、忘我工作”“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及其对政和县脱贫工作所做的贡献可分析廖俊波的人物特点。
(2)本题考查材料阅读感悟的表达。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材料三中孙杰的微博内容对英雄完全没有敬畏之心,甚至诋毁、亵渎英雄,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的。对此,我们应引以为戒,进而思考我们应该从英雄人物身上学习些什么,不该做什么,用流畅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

8.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3)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描写战斗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富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以中有足乐者    (2). (2)枳花照驿墙    (3). (3)瀚海阑干百丈冰    (4). (4)马作的卢飞快,    (5). 弓如霹雳弦惊    (6). (5)海日生残夜,    (7). 江春入旧年    (8). (6)学而不思则罔,    (9). 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文 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即可。“驿、瀚、阑、霹雳、罔、殆”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古诗文名句的书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嘉祜二年,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因游金陵,登蒋山,饮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涓涓可爱,盖羽①所谓乳泉、石池漫流者也。饮之而甘,乃考图记,问于故老,得其事迹,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余报之曰:李侯可谓贤矣。
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至于荫长松,籍丰草,听山流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动其心。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乐尔。惟富贵者而不可得兼,然后贫贱之士有以自足而高世。其不能两得,亦其理与势之然欤。今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谓多矣。
(节选自欧阳修《浮槎山水记》)
【注】①羽:指陆羽,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
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觥筹交错(      )
(2)树林阴翳(     )
(3)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      )
(4)荫长松,籍丰草(      )
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杂然而前陈者/登轼而望之
B. 颓然乎其间者/安陵君其许寡人
C. 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D. 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吾妻之美我者
11.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一动其心。
12. 填空
甲、乙两文都在写“乐”,甲文主要侧重于写滁人的_______与作者的_____,乙文主要侧重于写李侯的_________。
13. 乙文中作者写“富贵者之乐”的用意是什么?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回答。
【答案】9.     (1). ①酒杯    (2). ②遮盖    (3). ③赠送    (4). ④枕、垫或踩、踏    10. D    
11. ①醉了能够同大家一同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②并且那些隐居山林之人看待天下的乐趣,没有一样能使他们动心。    
12.     (1). 宴酣之乐    (2). 乐人之乐(或与民同乐)    (3). 山林之乐    
13. 将富贵者之乐与山林之乐做对比,突出了李侯能够同时获得更多的乐趣,表现了他的贤达。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句意为: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②句意为:树林茂密阴蔽。翳,遮盖。③句意为:于是把此水送给远在京城的我。遗,赠送。④句意为:荫蔽在松荫下,枕垫着茂盛的青草。藉,枕、垫或踩、踏。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 理解。A.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B.其,代词,他们/助词,加重语气。C.以:介词,凭借/连词,来。D.之:皆为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重点词语:其,他们。以,用。句意:醉了能够同大家一同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②重点词语:之,的。视,看待。句意:并且那些隐居山林之人看待天下的乐趣,没有一样能使他们动心。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甲文每段都有“乐”字,故容易在甲文第一段找到“滁人之乐”,“作者之乐”则要结合全文内容及第二段“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来体会。乙文可结合第二段内容来分析“李侯之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主旨的理解掌握。应结合乙文第二段的内容来分析作答。乙文第二段先提出了“富贵者之乐”和“山林者之乐”两种乐,之后将两种乐进行了比较,指出“其不能两得”,可是李侯却做到了两得,从而突出证明了选文第一段的“李侯可谓贤矣”。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翻译:
    甲文: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不断的行人,是滁州的游客。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并且鱼肉肥美;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并且酒也清;野味野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闹的人,是欢乐的宾客们。一个脸色苍老的老人,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林,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乙文:嘉佑二年,李侯凭镇东军留后的身份兼任庐州太守。于是游览金陵,登上蒋山,并饮蒋山的水。随后又登上浮槎山,到了山上,发现山上有石池,池水涓涓流淌,十分可爱,大概就是陆羽所说的乳泉、石池漫流那类的水。试着喝泉水,感到泉水味道甘美。于是对照地图记载考证,并向当地老人询问,知道了这水的来历。于是把此水送给远在京城的我,我给他回信说:李侯可以称得是个贤达的人呀。
取尽天下的万物,没有得不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这是富贵的人的乐趣。至于荫蔽在松荫下,枕垫着茂盛的青草,倾听山溪潺潺流淌的声音,喝着清澈的石泉水,这是隐居山林的人的乐趣。对那些隐居山林之人看待天下的乐趣,没有一样能让他们动心的。或许在心里有那种想法,考虑到自己的能力不可达到就不再强求了,于是能够隐居在山林中并在这里获得乐趣。那些富贵者能够获得物质上的满足,但他们不可能同时得的是隐居山林乐趣。只有那些富贵的时候不能二者兼得,之后变得贫贱的人,才能由此自得其乐并超脱世俗。如果两样都得不到,这也是情理和权力地位使然。现在李侯生长在富贵之家,既满足了耳目的快乐,又感受到了山林的乐趣。至于他攀登高山,走遍了幽深隐蔽的地方,到达了常人不能到达的地方,他同时获取的东西可以说是很多的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柳先生的正骨膏
青霉素
①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到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一月,断骨愈好如初。外人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这话在柳先生这里就成了无稽之谈。
②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正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那株树是儿子带回来的,儿子的喜好,颜老爷视为珍宝。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
③现在,儿子的树被日本人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他失魂落魄地在院子的残垣断壁间转圈,不知如何是好。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也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上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啊!”
④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这天,柳先生在药铺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川续断十钱,右手去药匣抓药,放进左手的戥子里一称,正好。继续一味味抓药,骨碎补十钱、藏红花十钱……
⑤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一群日本兵涌进来,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四处躲藏。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生治伤,伤愈后重赏。”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断了。”
⑥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被疼痛扭曲的脸,认识。邾镇沦陷后,这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的人不计其数。柳先生指点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得又叫起来,日本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柳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骨后外敷正骨膏再竹片固定。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翻译官放下大把银元,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
⑦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出一脸笑,不住地说:“你的,良民大大的!”柳先生也笑,只是不多说话。日本少佐换完药走了,当然还留下许多银元。
⑧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口,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去在地上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地吐下唾沫,转身散去。柳先生一脸淡然。
⑨一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柳先生和日本少佐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换完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还没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去拿一坛酒来。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胸口插着一把刀,刀柄深入,污血满地。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
⑩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柳先生说。“那你干嘛又杀死他?”翻译官追问。“我是中国人,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柳先生脱口而答。
(选自2018年《小说月刊》第5期,有改动)
14. 请根据提示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填写空缺部分。
花树被炸→①_______→少佐求医②________→③_______→少佐被杀,柳先生就义
15. 文中多次写颜老爷的那株“花树”,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16. 文中的柳先生这一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17. 文章第⑨⑩段写了故事的结局,请分析这样结局的妙处。
【答案】14.     (1). ①医治花树    (2). ②为少佐治病    (3). ③摔缸折花树    
15. 花树代表了颜老爷的儿子,象征了抗日爱国精神;侧面表现了柳先生医术的高超;烘托了柳先生抗日的决心与爱国之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意思对即可)    
16. 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恪守医生职责,救死扶伤;坚持正义、坚守民族气节、忠心报国。(意思对即可)    
17. 文章结局的设计独具匠心,柳先生先帮日军少佐医治伤腿,再把日军少佐杀死,结局出人意料,震撼人心,发人深思;卒章显志,点明了文章中心,深化了主旨。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节的梳理。解答本题先要根据题干提示,确定答题区间,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答。选文第②段写花树被炸,第⑤段写少佐求医,所以第①空的答题区间在第③④段。第⑨⑩段写了少佐被杀,柳先生就义,所以②③空的答题区间在第⑥至⑧段。据此概括每部分的大意,然后加以整合即可。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事物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分析。解答本题要回归原文,关注选文所有与“花树”有关的情节。选文第②段写花树被炸后,介绍了花树在颜老爷心里的重要位置,由此可分析出花树的代表意义和象征意义;第③段写柳先生医活了被炸断的花树,侧面表现了柳先生医术的高超;第⑧段写颜老爷摔花树,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第⑨段写柳先生杀了日本少佐后给被颜老爷折断的花树换药,烘托了柳先生抗日的决心与爱国之情。据此归纳整理出答案。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人物特点要根据选文中人物的言行来思考。柳先生治好了被炸断的花树和日本少佐的断腿说明他医术高超;柳先生耐心给伤者治病且愿意给日本少佐治疗断腿,以及最后一段柳先生回答给少佐医伤的原因时所说的话,体现了他医德高尚,恪守医生职责,救死扶伤;柳先生杀日本少佐以及他解释的这样做的原因,说明他是一个坚持正义、坚守民族气节忠心报国的人。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结尾的赏析。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可从情节、主题、手法情感等角度加以分析。结合本文的结尾段内容来看,可从情节角度和主题角度思考作答。从情节的发展来看,本文的结尾可谓是出人意料,道出了柳先生亲手杀死自己医好的病人的原因。而正是这一出人意料的结局,又将柳先生的高贵的爱国情展示无遗,从主题的角度来说,是为表现并深化主旨服务。
【点睛】分析小说结尾的妙处,可从情节、主题、手法情感等角度加以分析:从情节角度分析,可结合作品具体情节分析结尾如何做到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平情理,或者如何做到与前文照应,使情节连贯,发人深;从主题角分折,则要分折结尾是否有字章显志、点明文章中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中考试卷


上一个『2019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2019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