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高新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苏州市高新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八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初二语文第一部分(21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一个个特别“中国”的文化类节目触动了无数观众对“诗和远方”的美好暇想。yuán(▲)远流长的文化长河,多姿多彩的民族生活,níng(▲)练丰富的核心价值观,为当代中国人
试题预览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初二语文
第一部分(21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一个个特别“中国” 的文化类节目触动了无数观众对“诗和远方”的美好暇想。yuán ( ▲ )远流长的文化长河,多姿多彩的民族生活,níng ( ▲ )练丰富的核心价值观,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增添了xuàn( ▲ )丽的风景。树立文化自信,创作更多植根传统土壤、容合时代气质的文化精品,我们的精神殿堂定将更加灿烂huī ( ▲ )煌。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 yuán( ▲ )远流长    ② níng( ▲ )练      ③xuàn( ▲ )丽      ④  huī( ▲ )煌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①    ▲    改成   ▲               ②     ▲    改成   ▲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8分)
    ①       ▲        ,涵虚混太清。(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②       ▲        ,儿女共沾巾。(王勃《    ▲    》)
    ③       ▲        ,      ▲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蒹葭》)
    ④      ▲        ,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        。 (《关雎》)
    ⑤ 青青子衿,      ▲        。纵我不往,      ▲        ? (《子衿)
⑥佁然不动,     ▲     ,     ▲     ,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桃花源记》)
3.名著阅读。(4分)
 (1)《傅雷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对居住海外的长子   ▲    (填名字),只能通过   ▲    (填方式)对其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2分)
(2) 选出对名著《傅雷家书》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  )(2分)
A.傅雷对儿子的指导,就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建议和意见。
B.傅雷希望儿子成为乐观坚强、敢于正视错误的人。
C.傅雷教育儿子的信条是先为音乐家,次为人,再为艺术家,终为钢琴家。
D.傅雷说,世界上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艺术。
4. 请结合网友的评论,为《朗读者》这个节目写一段推荐语。(字数不少于50个字)(3分)
伶熙紫杉     所有的选择都不如徐静蕾的一颗《奶奶的星星》——她结合自己的故事,为去世多年的奶奶朗诵作家史铁生的经典散文《奶奶的星星》,字字入心,几度哽咽,瞬间戳中万千心灵……
panyue1997   《朗读者》这个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很好,每个朗读者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令我泪流满面。
kid.666       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不懂什么朗读技巧,但是他们那蕴含着感情的声音却不停地撞击着我的心灵。
                                     ▲                                              _
第二部分(39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5分)
秋浦途中①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5.一、二句中的“萧萧”“淅淅”有何表达效果?(3分)
                                     ▲                                              _
6.“为问寒沙新到雁”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2分)
                                     ▲                                              _
(二)阅读(甲)(乙)(丙)三篇短文,完成7—10题。(12分)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
【乙】
明日,宿旦子冈。甫①行数里,见四野禾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②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询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④,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乙亥北行日记》戴名世·清)
【注释】①甫:刚,才。②耘:除草。③询:通“洵”,信,确实。④郁郁然:茂盛的样子。
【丙】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选自《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7.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才通人       卿今者才略                 B.芳草鲜美         陶后鲜有闻
C.豁然开朗      见四野禾油油然             D.武陵人捕鱼为业  愿为市鞍马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2)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                                              
9. 【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                                              
10.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象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4分)
                                      ▲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1—13题。(7分)
【材料一】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富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国父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忙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仅是一个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个学者。
                                 (节选自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谈读书》) 
【材料二】
现在的书真叫多,读书的可选择范围非常之大,倒容易弄得读书人手足无措,不知该读什么,该取怎么个读法了。面对这一形势,我现在多取“猫式读法”。我家养了三只大猫,注意观察,发现它们进食有几个特点,都足资我读书时借鉴。一是它们进食前先要以目巡查左右,并对食盆中的食物以鼻检验,绝不轻易下嘴,这启发我选一本陌生的书来读时要十分慎重,不能因此白白耗费宝贵的时间,更不能误食腐物影响心灵健康;二是它们吃东西时不仅细嚼慢咽,还往往摆头晃脑,能十分精确地将鱼肉中的小刺剔除,这启发我读书要善于汲取精华、唾其糟粕;三是它们一般都不贪食,胃口大开,却能适可而止,我们常用“猫食儿”形容量虽小而已他足,由此启发我:面对的书越繁杂,越不能贪多求广,还是要先确定好一个时期的读书目的,依次列出必读、可读、可读可不读(即机动安排,时间有富裕则读,无富裕则放弃)的书名,订出相应的计划,配置好时间份额,一周或半月检查一下自己的执行情况。“猫式读法”实践下来,尤有读书乐、乐融融的效益,故不揣冒昧,写出以供读友们参考。
(节选自刘心武《狼·蟒·牛·猫——读书的四种方式》)
【材料三】














(数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11.材料一中说“许多人的学问都在忙中做成的”,能否用《孙权劝学》中吕蒙读书的经历来证明这个观点?为什么?(2分)
                                      ▲                                              
12.依据材料三,说说国民利用各种媒介阅读的时长有什么特点?(2分)
                                      ▲                                              
13.初二同学时间紧、课业重。请你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向同学提出三条阅读建议。(3分)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8题。(15分)
雪一化,就有路了
张抗抗
⑴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日子,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⑵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烦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为了一些闲言碎语。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那些谣言困扰。当事情渐渐平息时,我偶尔听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愤恨。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
⑶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我出差去某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然后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拜拜。
⑷到达那个城市时,已是傍晚时分了。当我走出车站时,发现空中已飘起了雪花。那场雪似乎来得很猛。我看着地址打听路线,乘坐了几站电车。下车时,天色很快暗了下来,完全陌生的街名和异样的口音,令我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但我只能继续去寻找那个记录在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⑸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只是混混沌沌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街上几乎已没有行人,那时我发现,自己一定是迷路了。
⑹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了街边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露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敲打了那家人的房门。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跨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
⑺“这大雪天儿出门,一定是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喊。我含糊地应了一声。
⑻“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一边拍掸着肩上的]雪花,一边等着我。
⑼我心里咯噔一下。亲戚?朋友?病人?……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怎能对她坦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
⑽似乎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发生了一丝怀疑。我不知道自己来这个城市干什么,甚至也不知道我要去寻找的那个人究竟是谁。那个人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随风逐流而去。也许出于无知,也许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她才那样做。那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鞭笞的“病人”呢!
⑾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大娘一把将我拽住。
⑿“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囔。
⒀“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她说,“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3个门就是。”
⒁“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喑哑了。
⒂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儿太阳出来,这雪化一化,就有路了!”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
⒃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着。雪化一化,就有路了。那么,就把冷雪交给阳光去处理。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因为路属于自己的脚。
⒄那个风雪之夜,当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时,我已经全然没有跳下火车时那种激愤的心情。我平静地站了一会儿,将那张被雪水洇湿揉皱的纸条撕碎,然后慢慢朝火车站方向走去。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3分)
                                      ▲                                              
15.文中的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3分)
                                      ▲                                              
16.选文中的“老妇”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是如何刻画“老妇”的形象的?(3分)
                                      ▲                                              
17.下面的句子有何深刻含义?(3分)
  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因为路属于自己的脚。
                                      ▲                                              
18.联系全文来看,作者以 “雪一化,就有路了” 为题目有何作用?(3分)
                                      ▲                                              
第三部分(40分)
19.作文。(40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说“麻烦你了”“给您添麻烦了”。可能是打扰了人家,这样说是表达歉意;或许是得到了他人的关照和帮助,这样说是出于礼貌,表示谢意。
人与人交往中,看似简单地说了一句话,其实隐含着为人处世的道理。
你是否有麻烦别人或别人麻烦你的经历?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④不少于600字;   







初二语文参考答案
1.⑴源  凝  绚  辉(2)暇改为遐  容改为融
2. ①八月湖水平  孟浩然  ②无为在歧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蒹葭采采 白露未己  ④参差荇菜 钟鼓乐之  ⑤悠悠我心 子宁不嗣音 ⑥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3.(1)傅聪书信(2) C (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4.(3分)《朗读者》这个节目值得一看。它是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用自己的故事和情感体验给观众带来情感触动。相信你看了之后会喜欢这个节目的。(3分,任意三点即可)
5.(3分)运用叠词,富有音韵美(1分),描绘出环境的风雨凄迷,营造出寒凉凄清的氛围,(1分) 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悲凉。(1分)
6.(2分)借问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贬谪途中的愁苦孤寂;对前途的茫然。(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7.(2 分)C
8.(2分)(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相互听到鸡鸣与狗叫的声咅 (2分)(2)男女老少一起在田间耕作。
9.(2分)和谐安宁,自得其乐(1点1分)
10.(4分)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祌寄托,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2分)郭沫若写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2分)
参考译文:第二天我住在了旦子冈。刚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非常浓密,男女老少一起在田间耕作。 凡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劳作;比起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劳作的懶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 确好多了。有时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正给担粪给园子施肥,女人从井里 打水洗衣。园子中间有豆篷瓜架,还有几株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们始戏欢笑,鸡鸣狗叫。我看着 越来越羡赛他们,觉得这一家中的万物都怡然自得,我惭愧自己远不如它们啊!
11.(2分)不能,吕蒙读书后虽才智大有长进,但他读书只是为了扩大视野,“见往事耳”,并不是为了研宂学问。或:能,吕蒙作为军中主帅能在百忙之中注意学习,大有长进,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受到鲁肃赞赏。(言之成理即可)
12.(2分)新兴媒介的阅读时长整体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手机阅读接触时长增长显著;传统媒介阅读时长整体呈下降趋势。(一点1分,任意两点即可)
13.(3分)示例:抽空每天读几页书;阅读对象要有选择:阅读时汲取精华、唾其糟粕;阅读要订计划;采用多种阅读媒介。(一点1分)
14.(3分)“我”去陌生的城市质问一个人,但遭遇大雪迷路,一个大娘冒雪把“我”领到这个人家门前,“我”受大娘行为的感动并没有进去,而是又返回了火车站。(意思对即可)
15. (3分)环境描写(1分)。点明了人物活动的背景,烘托了“我”内心的怨恨之情,(1分)为下文“我”迷路、老妇引路等情节作铺垫(1分)。
16.(3分)一个热情质朴、乐于助人、内心世界充满了关爱的温情的老妇形象(1分)。运用正面描写(或动作、语言)(1分)与侧面描写(恶劣的环境和“我”的态度转变)来侧面烘托“老妇”的 形象。(1分)
17. (3分)(1)不要为世间的纷纷扰扰所困扰;(2)要学会用宽容去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嫌怨;(3)只要自己努力去做,一切怨恨都能被化解:(4)懂得宽容的心灵会使生活的天地变得开阔。(任意打出3点即可)
18. (3分)(1)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3)与文中大娘的话 相照应(前面3点答出2点可得2分)(4)暗示了文章的主旨:人与人之间的嫌怨一旦消除,心灵就会 相通,生活的天地就会变得开阔(1分)。
19.略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苏州市2019年阳光指标学业水平调研卷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下一个『苏州市高新区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初一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