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题型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专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19年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题型汇编之文言文阅读专题(九年级总复习 北京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文言文阅读专题西城区(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0-13题。(共8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试题预览
文言文阅读专题
西城区
(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0-13题。(共8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集》)
【乙】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①,谓武后②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③?花王之封,允④宜肇⑤于此日。
(节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①《事物纪原》:宋代高承编撰的一部书,专记事物的原始归属。②武后:指武则天,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做过正统女皇帝的人,称帝期间多权略,能用人,治国有方,但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所以才会有下文所记“她冬天到后花园游玩,百花惧怕其威严都改在冬天开放”的这一传说。③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不给它以花王的荣耀,又怎么能洗清它被贬到八千里以外的耻辱呢?这句是李渔自己领悟到牡丹品格高贵,不该受屈,堪当花王。“八千”出自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一句,借指被降职流放到边远地区。④允:确实,果真。⑤肇:开始。
10.解释【甲】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分)
濯清涟而不妖      濯:            
11.“强项”有以下几个义项。根据上下文解释【乙】文中加点词“强项”的意思,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
A.强横。                            
B.强,通“僵”。颈项僵直,不能随意转动。
C.指有竞争力的项目。                
D.刚正,不为威武所屈。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共2分)
(1)香远益清
翻译:            
(2)予初不服是论
翻译:            
13.【甲】文和【乙】文都谈到了牡丹,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这两篇文章作者分别借牡丹表达了怎样的看法。(4分)
答:            
10.答案:洗
评分标准:1分。有错字不得分。
11答案:D
评分标准:1分。选错不得分。
12.示例:(1)香气传得越远就越清芬
(2)我当初不信服这种观点
评分标准:共2分。每句1分,关键词“远”“益”“予”“是”理解有误,此句不得分。
13.示例:【甲】文中的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作者通过写牡丹要表达对追求富贵的世态的厌弃。
【乙】文中讲了牡丹没有屈从于武后而被贬的故事,作者借牡丹要表达的是对刚正不屈品格的赞许。
评分标准:4分。两文作者看法各1分,共2分;结合选文各1分,共2分。
东城区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完成第 10~13 题。(9 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 根据《古代汉语词典》所给的词条,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只填序号,2 分)
 
⑴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⑵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11.对文言语句的翻译及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百里奚举于市。
翻译:百里奚从集市里被赎回并起用。
理解:举百里奚和舜等六人的例子,是为了强调后文“大任”的重要性。
B.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翻译:内心困苦,思虑阻塞.这样以后才能有所作为。
理解:作者认为,人只有与忧患不断斗争,超越自我,才能有所作为。
C.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一位国君,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均力敌的国家和外来的侵略,他就有被颠覆的危险。
理解:这句举国君丧失政权的事例,反面证明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12. 结合上文和链接材料的具体内容,从“忧患”和“安乐”两个方面分别谈谈它们给个人和国家带来的影响。(4 分)
【材料一】
江南朝士①,因晋中兴②,南渡江,卒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末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③僮仆为之,未尝目观起一坺④土,耕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收,安识世间馀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⑤,皆优闲之过也。
(选自《颜氏家训》,[唐]颜之推 文)
【材料二】
初七、八、九三日,君复与侠士谋救皇上,事卒不成。初十日遂被逮。被逮之前一日,日本志士数辈苦劝君东游,君不听。再四强之,君曰:“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卒不去, 故及于难。
(选自《戊戌政变记》,梁启超 文)

①朝士:朝中士大夫。 ②中兴:西晋亡后,东晋又建国于江南,故称中兴。 ③信:依靠。 ④坺:
bá,耕地时翻起的土块。 ⑤办:治理。
答:                                                                             
13. 古诗文中,有不少表达作者忧患意识的语句。调动积累,写出在这方面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句:“           ”。(本试卷已出现的除外,1 分)
(三)文言文阅读(9 分)
10.答案:⑴② ⑵④
评分:2 分。每小题 1 分。
11. 答案:B
评分:2 分。
12. 示例:忧患既可磨练意志,增长才干,让人成就大业,也可以救国家于危难。安乐不仅会让人能力低下,不懂社会事务,还会造成灭国的危险。
评分:4 分。结合具体内容从个人和国家两个角度谈“忧患”“安乐”的影响,各 2 分。谈“忧患”和“安乐”各 2 分。其中,结合主文本和链接材料从个人和国家分别谈“忧患”
“安乐”带来的影响各 1 分。
13. 示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评分:1 分。错一字即该空不得分。
重点关注:学生答出的这句古诗文是否体现了作者的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如果基于该题主文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则可以是对个人的忧患,更可以是对国家的忧患。也就是说,《生于忧患》一文的“忧患”与《岳阳楼记》一文、乃至现在所提的“忧患意识”,有区别。后两者的“忧患”所指为国家。这也体现了“忧患” 意识内涵的发展。
【附录】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江南朝廷的士大夫们,因为晋朝的中兴,渡江南来,最后客居异乡的,到现在已过了八九代了,还从来没有下力气种过田,全靠俸禄生活。即使有点田地的,都是靠僮仆们耕种, 自己从未亲眼看见翻一尺土,薅一株苗;不知道哪个月该播种,哪个月该收割,这样哪能懂得社会上的其他事务呢?所以他们做官不明吏道,理家不会经营,这都是生活优裕闲适造成的过错啊。
【材料二】
初七、八、九三天,谭嗣同又和侠士们商议救护皇上,事情终于没有成功。初十日,就被捕了。被捕的前一天,有几位日本志士苦苦劝他去日本,谭嗣同不听。再三劝他,他说:
“各国变法,没有不经过流血就成功的。现在中国没听说有因变法而流血牺牲的人,这就是国家不富强的原因啊。有流血牺牲的,请从谭嗣同开始吧。”他最终没有离去,所以遭了祸。谭嗣同已经囚在监狱里,曾在监狱的墙壁上题写了一首诗,具体文字是“望门投宿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题写的时候,)他心里大概惦记着康有为先生了。在八月十三日这天,他在刑场上被害,享年三十三岁。就义的那天,围观的群众上万人,谭君慷慨激昂,神情却没有丝毫改变。当时军机大臣刚毅监斩,谭君喊刚毅上前来说:“我有句话……”刚毅走开不听,于是谭嗣同从容就义。啊!壮烈呀!

丰台区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第8-11题。(共8分)
醉翁亭记(节选)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ニ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C】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云归而岩穴暝     吾谁与归
B.野芳发而幽香     舜发于畎亩之中
C.临溪而渔         执策而临之
D.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9.与所给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1分)
【例句】①醒能述以文者  ②问其姓氏         ③四时之景不同
A.①可以一战         ②其真无马耶       ③暮寝而思之
B.①以一平板按其面   ②劳其筋骨         ③古仁人之心
C.①静以修身         ②其人视端容寂     ③当余之从师也
D.○1不以臣卑鄙       ②其间千二百里     ③马之千里者
10. 依据上下文,下面对【A】【B】【C】三句的翻译和理解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之上,这就是醉翁亭。
理解:结合上文可以发现,醉翁亭高踞峰回路转处的酿泉之上,这里可以说是最佳位置。选择这样优美的环境建造辞翁亭,可见建造者独具匠心。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欣赏山水之间的美景。
理解:这里“醉翁”二字不仅是字面意思,而且还表现了作者对滁州山水景物的喜爱和陶醉。
C.莫说相公痴,更有似相公者!
翻译:不要说相公您痴迷雪景,哪里还会有比相公您更痴迷的人呢!
理解:借舟子的话,来表明作者对雪的喜爱与痴迷。“痴似相公者”与作者作对比,突出作者对雪的痴迷之情,天下无人能比,无人可及。
11.古代文人寄情山水,留下了许多描写山水抒发情感的优美篇章。请阅读上面选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这三则文段中所描写的山水之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1,茶毕,即棹○2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3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节选自袁宏道《游西湖记》)
○1昭庆:指昭庆寺  ○2棹:读音zhào,划船的意思。 ③东阿王:曹植,三国时魏国诗人,他写下了著名的《洛神赋》。“洛神”是诗人描摹的一位美丽的女神形象。
8.D(2分)      9.B(1分)     10.C(2分)
11【参考答案要点】《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茂盛的草木、清澈的山泉和山间早晚变化美,以及四季不同的美景;《湖心亭看雪》描写了西湖边披着雾凇的树木,洁白广阔的雪景图和幽静深远意境:《游西湖记》描写了青黑色的远山,如同美女的秀眉;花嫣红,好似少女的面颊;暖风拂面,使人如饮醇酒;微波荡漾,像绫罗般轻软柔滑。这一切都写出了西湖山水的秀美。评分标准:共3分,意思对即可。
门头沟区
(三)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10-12题。(共8分)
【材料一】                           
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材料二】                         
三 峡
北魏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0.下列选项中每组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自非亭午夜分       自康乐以来             自三峡七百里中
B. 素湍绿潭           调素琴                 吴广素爱人
C. 属引凄异           神情与苏黄不属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D. 虽乘奔御风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虽欲言无可进者
11. 对文中三处画线语句的翻译及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甲】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翻译: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理解:一年四季这里都绚丽多彩生机勃勃。
【乙】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理解:这句话既传达了作者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又隐含了自己愉情山水、归隐山泉的志趣。 
【丙】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理解:引用渔人的歌谣想表达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2. 这两篇文章都是写景的佳作。它们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动静结合 、俯视仰视结合的写景方法。请你选
择一种方法,结合两则材料进行赏析。(4分)
     答:                                                                   
                                                                             
                                                                               
10.(2分)D       
11.(2分)丙
12.(4分)(每则材料结合句子点出对应的方法1分,特点1分)
动静结合:
    《答谢中书书》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高峰耸入云霄为静,清澈水流,直视水底为动;(1分)写出了山之高水之清的特点。(1分)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1分)写
出了山川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特点。(1分)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
为静,游鱼跃水为动。(1分)写出山川秀美,盎然生机。(1分)
(三选一即可)
《三峡》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急流的水,回旋的清波为动;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为静。(1分)写出了三峡春冬之时水清、景色秀美的特点。(1分)
俯仰结合:
《答谢中书书》高峰入云,清流见底。高峰耸入云霄为仰视;直视水底为俯视。(1分)写出了
山高水清、景色秀美的特点。(1分)
《三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写水为俯视;写山(山、树、瀑布)为仰视。(1分)写出了三峡春冬之时水清、景色奇美的特点。(1分)
石景山区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1题。(共7分)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湖心亭看雪》)

【乙】
天镜园浴凫堂①,高槐深竹,樾②暗千层,坐对兰荡③,一泓漾之,水木明瑟④,鱼鸟藻荇,类若乘空。余读书其中,扑面临头,受用一绿,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每岁春老,破塘⑤笋必道此,轻舠⑥飞出,牙人⑦择顶大笋一株掷水面,呼园人曰:“捞笋!”鼓枻⑧飞去。园丁划小舟拾之,形如象牙,白如雪,嫩如花藕,甜如蔗霜。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天镜园》)
                         
注:①[浴凫堂]天镜园中一个堂名。②[樾]树荫。③[兰荡]湖名。④[明瑟]明净新鲜。⑤[破塘]绍兴地名。⑥[轻舠]小船。⑦[牙人]商人。⑧[枻]船桨。
9.下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更定矣”和“更有此人”的“更”同是“更加”的意思。
B.“人鸟声俱绝”和“字俱碧鲜”的“俱”同是“都”的意思。
C.“余拏一小舟”的“拏”和“鼓枻飞去”的“鼓”同是“划”的意思。
D.“类若乘空”的“若”和“形如象牙”的“如”同是“好像”的意思。
10.人们评价张岱的散文“笔墨淡,情却浓”。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能体现这一特色的一项是(2分)
A.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翻译: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理解:此句用白描手法描绘出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人顿生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无限感慨。
B.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的痴人。
理解:此句借舟子之口直接点明“痴”字,坦露文人雅士独与天地往来的率性认真与傲岸情操。
C.高槐深竹,樾暗千层。
翻译:高高的槐树,幽深的竹林,林荫层层叠叠。
理解:此句中的“高”“深”“暗”生动细致地描摹了天镜园的美景,让人如临其境,心向往之。
D.无可名言,但有惭愧。
翻译:妙不可言,只有惭愧。
理解:昔日的美景美味与今日的国破家亡形成了对比,令作者不禁对过去的奢靡享受深感惭愧。
11.【甲】【乙】两文皆出自《陶庵梦忆》,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独特的生活情趣。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和文章内容,说说你对此的看法。(3分)
【链接材料】
《陶庵梦忆》为明朝散文家张岱传世作品中最著名的一部。该书成书于明朝灭亡之后,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生活。一幕幕过往,让读者看到那个曾经生活闲适、性情潇洒、爱好广泛的风流天才,感受到他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追求。
答:        
9.A(2分)
10.A(2分)
11.示例:虽然遭逢改朝换代之乱,心怀国破家亡之悲,但作者仍然留存着天镜园一草一木的美好记忆,仍然有深夜独自看雪的闲情逸致,由此可见他高雅的生活情趣。
(3分。结合材料得出结论1分,结合两文内容分析2分。)
海淀区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0—13题。(共10分)
【甲】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沈括《活板》)
【乙】
①凡白土曰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若夫中华四裔①驰名猎取者,皆饶郡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此镇从古及今为烧器地,然不产白土。土出婺源、祁门两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软。两土和合,瓷器方成。
②凡造杯盘无有定形模式,以两手棒泥盔冒之上,旋盘使转,拇指剪去甲,按定泥底,就大指薄旋而上,即成一杯碗之形。功多业熟,即千万如出一范。凡手指旋成坯后,覆转用盔冒一印,微晒留滋润,又一印,晒成极白干,入水一汶(图1)。漉上盔冒,过利刀二次(图2),(过刀时手脉微振,烧出即成雀口。)然后补整碎缺,就车上旋转打圈。圈后或画或书字,画后喷水数口,然后过釉。
③凡瓷器经画过釉之后,装入匣钵。大器一匣装一个,小器十余共一匣钵。钵佳者装烧十余度,劣者一二次即坏。凡匣钵装器入窑,然后举火。其窑上空十二圆眼,名曰天窗。火以十二时辰为足。先发门火十个时,火力从下攻上,然后天窗掷柴烧两时,火力从上透下。器在火中其软如棉絮,以铁叉取一以验火候之足。辨认真足,然后绝薪止火。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节选自宋应星《天工开物》)
注:①【四裔】四方边远之地。②【饶郡】江西饶州府,即指浮梁县景德镇。
10.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1分)
A.薄如钱唇 日薄西山 B.瞬息可就 功成名就
C.工多业熟 熟能生巧 D.辨认真足 丰衣足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甲】文第②段在介绍活板制作的方法时,是按照制字、
___①___、排字、___②___、平字的顺序说明的;【乙】文第②段在介绍瓷器制作的方法时,是按照___③___、晒坯、利坯、画坯、___④___的顺序说明的。(4分)
13.结合【甲】文第②段和【乙】文第③段的内容,说说制字之“活”和烧瓷用火的提点个体现在何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A(1分)
11.示例:每一个韵部的字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存放起来。(2分)
12.示例:①设板   ②炀板   ③旋坯   ④过釉(共4分。共4空,每空1分)
13.示例:制字之“活”:每字为一印,一字多印,奇字旋刻。烧瓷用火的特点:先发门火,火力从下攻上;后发窗火,火力从上透下。
(共3分。制字“活”,2分;烧瓷用火,1分)
昌平区
(三)文言文阅读(共8分)
阅读下列【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13-15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②。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③,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④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⑤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⑥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选自袁宏道①《初至西湖游记》)
注:①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著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
②岚:雾气   ③勒:控制   ④石篑:人名,明代陶望龄  ⑤罗纨:泛指精美的丝织品 ⑥夕舂:夕阳  

13.下列选项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沿溯阻绝               湖上影子/苔痕上阶绿
B.独往湖心亭看雪/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客此/客从外来
 C.上下一白/长烟一空                      及下船/及郡下
D.莫说相公痴/如痴如醉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分门别类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翻译:       
(2)安可为俗士道哉!
翻译:        
15.【甲】【乙】两篇写景散文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甲】文写出了雪后西湖之景_______的特点;【乙】文表现了西湖早春生机勃勃的特点。两文在写景的同时,都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感受。【甲】文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乙】文抒发了作者______。(2分)
(三)文言文阅读 (共8分)
13. C(2分)
14.(4分)
(1)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2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北京版 九年级 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上一个『2019年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题型汇编之名著阅读专题』  下一个『2019年北京市各区中考语文二模题型汇编之写作专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