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安一中、泉州德化县一中、漳平一中”2019届高三上12月三校联考试题(解析版)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福建“永安一中、泉州德化县一中、漳平一中”2019届高三上12月三校联考试题(解析版)(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三校联考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联考 高三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代既是墓志创作的鼎盛期,也是墓志文体的重要变革期。唐代文学全面繁荣,多种文体均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为唐代墓志文体吸收其他文体之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而墓志文体发展至初唐,逐渐
试题预览
  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三校联考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联考
高三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唐代既是墓志创作的鼎盛期,也是墓志文体的重要变革期。唐代文学全面繁荣,多种文体均获得了长足发展,这为唐代墓志文体吸收其他文体之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而墓志文体发展至初唐,逐渐固定为单一程式化的叙述范式,内容多歌功颂德,浮泛空洞,实用性与叙事性有余而抒情性不足。体式既定,难出新意,因而招致追求个性张扬崇尚革新的唐代文人的强烈批判,激发出他们变革墓志文体的创新意识。而唐代文人往往多体兼擅,亦是唐代墓志文体得以顺利完成自我更新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墓志虽也称颂逝者,抒发哀悼之情,但侧重叙述逝者的生平事迹;而哀祭文虽也追记逝者的生平,但偏重于述哀,抒情色彩更为浓厚。唐代墓志文体多方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抒情方式,使这一时期的墓志由传统的以叙述墓主生平事功为主,逐渐转变为叙述与抒情并重,极大地增强了墓志这一实用文体的情感张力。此外,唐代墓志经常借用哀祭文擅长运用议论的手法,以宣泄沉痛的悼亡情感,激起读者的共鸣,增强艺术感染力,深化作品的情感内蕴。无怪乎储欣盛赞韩愈《李元宾墓志铭》“铭词与《祭十二郎》相埒(等同),皆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虽然储欣此言仅是说明二文因采用同一修辞手法,而达到了近乎一致的艺术感染力,但这可作为唐代墓志借鉴哀祭文的有力证据。
唐代墓志作家在墓志撰写过程中,有意纠正六朝以来墓志创作逐渐千人一面缺乏人物个性的弊端,往往借鉴史传的人物形象塑造唐传奇事实性虚构之法。墓志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传记,并非单纯的史实记录,它还需要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彰显传主的精神风貌。也就是说,除史实的真实之外,传记还可以带有某种程度的虚构的真实,亦即叙述的真实。例如杜牧的《唐故进士龚轺墓志》,二鬼诱使龚轺坠马而亡的叙写,奇幻而多姿,极具戏剧效果。
墓志作为一种应用于丧葬活动的实用文体,不仅有记载墓主家世及生平经历的序文,而且也有颂扬墓主功业德行的铭文。墓志的铭文部分一般采用四言韵语的形式对序文内容进行综括,以抒发伤悼之情。但墓志发展至唐代,富于创新精神的墓志作家们丰富了铭文部分的变化,四言之外,三言五言七言杂言骚体均有,如《王氏殇女墓志》等,这无疑是对诗歌艺术体式的吸纳。
(选自李秀敏《唐代墓志铭:风流难掩社稷功》),略有删改)
1. 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追求个性崇尚革新的唐代文人,促进了墓志文体的创新和变革,助推墓志创作走向鼎盛时期。
B. 为了增强情感张力和艺术感染力,唐墓志借鉴了哀祭文擅长用议论宣泄情感的手法。
C. 唐代墓志借鉴虚构之法,不再以史实记录的方式进行创作,力求凸显人物个性风貌。
D. 唐代墓志作家敢于创新,丰富了墓志的语言变化,铭文出现了三五言和杂言等形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以唐代墓志与其他文体互渗为视角,分析唐代墓志演变,为墓志发展提供证据。
B. 文章第一段从外部条件和作者素养方面,分析了唐代墓志文体发展更新的重要原因。
C. 文章从哀祭文史传文传奇和诗歌方面,论述了不同文体之长对唐代墓志的影响。
D. 文章提出问题后,横向展开论述,并在每个论述部分后提供了实例作为议论的支撑。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没有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唐代墓志文体或许还将长期缓慢发展或者停滞不前。
B. 墓志文体范式逐渐僵化内容逐渐趋同,唐代文人出于创新意识而有意做出了纠正。
C. 唐代墓志借鉴了哀祭文悼亡述哀的方式,从传统的歌功颂德,转变为叙述抒情并重。
D. 从唐代墓志的发展来看,抒情方式叙述方式以及语言形式对墓志文学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
【答案】1. D    2. A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A项,“追求个性崇尚革新的唐代文人,促进了墓志文体的创新和变革,助推墓志创作走向鼎盛时期”说法偷换概念,是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助推墓志创作走向鼎盛时期;B项,“为了增强情感张力和艺术感染力,唐墓志借鉴了哀祭文擅长用议论宣泄情感的手法”说法错误,议论的手法只是为了增强感染力;C项,“不再以史实记录的方式进行创作”中“不再”表述不准确,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三段,原文为“墓志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传记,并非单纯的史实记录,它还需要表现传主的个性特征,彰显传主的精神风貌。也就是说,除史实的真实之外,传记还可以带有某种程度的虚构的真实, 亦即叙述的真实”。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分析把握能力,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本文以唐代墓志与其他文体互渗为视角”说法错误,本文并没有互渗,只有墓志铭对其他文体的借鉴。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C项,“传统的歌功颂德,转变为叙述抒情并重”说法不正确,根据原文,哀祭文是从叙述转变为叙述与抒情并重。故选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北京市人大附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语文模拟试卷(解析版)』  下一个『福建省2019届高三质量检查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