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安徽省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l0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之初,虽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经济总量在全世界的占比微不足道,落后的社会生产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
试题预览
    合肥市2019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l0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制造业发展之初,虽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经济总量在全世界的占比微不足道,落后的社会生产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在民族复兴、人民富裕的理想和现实巨大的差距面前,强烈的“危机感”很容易催生单纯追求GDP的发展观念,并在全社会范围内取得广泛共识,从而为经济建设树立明确清晰的奋斗目标,凝聚力量,果敢行动。
    以“GDP挂帅”为集中体现的发展观念,现在已经不能很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了。十九大报告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来概括当前我们经历的历史性转变,“发展”的内涵在这里已然从“富起来”转变为“强起来”,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还有环境保护、创新能力、科技与文化等很多方面。“强”是多雏度的,需要综合考量,无法把各个维度的“强”通过“加总”成一个“数”,来理解和测度整体的“强”。
    新发展观不再能“化简”“还原”成某个单一维度。在产业发展领域,这种单一维度的观念在更深的层次上,有时表现在关于产业发展进程所谓“一般规律”的认知中。自蒸汽机发明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从而开启了现代工业以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带来了数次被称作“产业革命”的生产大发展。每一次生产大发展都使社会生产达到了一个之前历史上无法企及的新高度,并且广泛而深远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那些关于产业发展的宏观叙事里,这些显而易见的生产力成就被人们与“一般化”“普适化”的道路连接起来了。这条路上有大的“驿站”,也有小的“台阶”,发达国家一路走来,后发国家的产业发展就是在这条路上“拾级而上”。这种对产业发展“规律”的“专断论”认知的危险在于,它提供了一把“尺子”,用来“客观”地评判产业体系和企业的“先进”或“落后”,从而给人为的调整和干预提供“进步”的理由和依据。实际上,这些关于产业发展的“规律”是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经验总结的“后见之明”,忽略了不同国家禀赋
的不同,忽略了不同国家产业发展过程中内外历史条件的差异。
    我们认为新产业革命是指向未来的,它的路径未定,不同的经济体都要探索、寻找属于自己的合适路径。不仅如此,新产业革命所要到达的目的地的特征也是开放的,充满意想不到的可能。没有谁能够完全清晰地描绘未来的情景,又怎么能够笃定地认为未来企业就是某个据说代表未来的“标杆”企业整齐划一的复制呢?
                  (摘编自杨斌《中国制造业从“大”到“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强烈的“危机感”容易催生单一维度的发展观念。
  B.根据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我们不仅要关心经济的增长,也要关注环保、创新等。
  C.新发展观否定了产业发展领域中单一维度的观念,以及产业发展进程中的规律。
  D.新产业革命的终极形态存在不确定性,不同经济体新产业革命路径也不尽相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为立论前提,论证了单纯追求GDP具有时代必然性。
  B.文章认为“强起来”无法仪用“数”来理解和测度,以此阐释了发展内涵改变的原因。
  C.文章提出新发展观后,接着分析“一般规律”的来源,进而说明后者不具备普适性。
  D.文章论述新产业革命时采用道理论证的方法,指出未来企业发展存在多种可能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蒸汽机的发明直接开启了现代工业,之后的每次产业革命都深刻改变了人类生活。
  B.如果将西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道路视为各国必由之路,就会在认知上导致“专断论”。
  C.后发国家根据本国特点,依循历次产业革命的内在规律,必然能够迎来新产业革命。
  D.评判产业体系实际上并不存在客观标准,不应当人为地调整和干预未来产业体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法国参议院以62票赞成、1票反对,于当天通过了一项关于实施校园手机禁令的法案,从2018年9月起,将在法国中小学内禁止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通讯设备。关于手机等设备的没收和归还方式,议会将交由学校自行决定。
    该法案旨在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学生使用任何与手机相关的设备,除非是出于教学需要,或是在条例中明文规定可以使用的地点。参议院还决定将该法案的适用范围扩大到高中。
    议员们强调,智能手机的使用扰乱了教学,是导致课堂纪律涣散的重要因素。频繁打开手机会直接影响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也导致学生课间休息时间的体育活动日趋减少。他们还说学校是一个社交场所,而智能手机的使用会导致一些学生自我封闭。
    此前,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已通过立法,或明夸禁止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或课堂,或规定学生只有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才能使用手机。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8月1日)
  材料二:
  很多家长抱怨,作为父母很难断了孩子带手机进学校的念想,为什么学校不多加引导来妥善管理呢?
    学校也“有苦难言”。长沙市一位中学老师告诉记者,如今部分中小学明文规定不准带手机进课堂,要求孩子自觉上交手机。“有的学生上交一台假手机,把真手机留在身上使用。并且,从执行上来说,学校每天对学生进出学校都进行检查不现实,容易引发冲突。此外,从法律责任上来说,手机应由谁保管、一旦出现问题责任由谁承担,都是需要面对的难点,各个学校至今仍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在学校探索手机管理的过程中,一些扎眼新闻也屡屡出现。比如有学校安装手机信号屏蔽仪,结果导致周边居民不能打电话;某中学要求,如果学生带手机到学校不上交,一旦被发现就要销毁,结果引来一边倒的谴责,甚至遭到家长索赔……
    “还有学生和家长搬出‘物权法’,控诉学校无权剥夺手机的使用权。”长沙市一位中学班主任说。
    “校园都有固定电话,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电话沟通。”叶老师表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月考试卷


上一个『安徽省肥东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安徽省毛坦厂中学2019届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