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习家店中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4单元测试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单元练习
试题
名称
丹江口市习家店中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4单元测试试题(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8-19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单元检测试题(四)一、积累与运用(22分,1—5题各3分,第6题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商酌(zhuó)  颠沛流离譬如(pì)竹蔑(miè)B.修葺(qì)细菌(jùn)案犊(àndú)鞠躬C.淤泥(yūní)藤蔓téngmán)洗濯鸿儒D.恍惚累赘(léizhui)
试题预览
2018-19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单元检测试题(四)
一、积累与运用(22分,1—5题各3分,第6题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商酌( zhuó)  颠沛流离    譬如(pì)  竹蔑( miè)
B.修葺( qì )    细菌(jùn)     案犊(àn dú) 鞠躬 
C.淤泥(yū ní) 藤蔓téng mán)  洗濯    鸿儒
D.恍惚     累赘(léi zhui )  德馨    丁卯(dīng mǎo)
2、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B、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C、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D、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公,世称濂溪先生,是唐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肯放下架子,不耻下问,你就可以学到许多新的知识。
B、他为精准扶贫工作,已是鞠躬尽瘁,令人钦佩不已!
C、老王一句话揭了他的短,惹得他火冒三丈,气冲霄汉。
D、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资料,但往往兀兀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光盘”行动是一家民间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意在发扬人人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B.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道路绿化问题,在集中开展园林绿化专项整治活动中得到了解决.
C.青年人应当把自己的梦想与民族的梦想紧密相连,刻苦学习,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力量.
D.在旅游旺季到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天天都是旅游日”的惠民休闲旅游政策.
5、 填入文段空格中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②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③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④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⑤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⑥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
A ①③④⑤②⑥    B ①④⑤③②⑥    C ①③②④⑤⑥   D②①③④⑤⑥
6、古诗文默写。(7分)
(1)《木兰诗》 写出了战事的频繁持久,战斗的激烈悲壮的是                   ,                 。
(2)《陋室铭》中通过虚写来表现陋室主人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4)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                       。”
(5)《逢入京使》中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的句子是:                   ,                       。
(6) 运用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                   ,                       。
(7)《陋室铭》中点名主旨的句子是:                   ,                       。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骆驼祥子》下面这篇文章,完成7~9题。(8分)
( A )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祥子软得颤悠颤悠的,连车把都微微的动弹;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这一点不是虚荣心,而似乎是一种责任,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那辆车也真是可爱,拉过了半年来的,仿佛处处都有了知觉与感情,祥子的一扭腰,一蹲腿,或一直脊背,它都就马上应合着,给祥子以最顺心的帮助,他与它之间没有一点隔膜别扭的地方。赶到遇上地平人少的地方,祥子可以用一只手拢着把,微微轻响的车轮像阵利庵的小风似的催着他跑,飞快而平稳。拉到了目的地,祥子的衣裤都拧得出汗来,哗哗的,像刚从水盆里捞出来的。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一种疲乏,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
  ( B )冬天又来到,从沙漠吹来的黄风一夜的工夫能冻死许多人。听着风声,祥子把头往被子里埋,不敢再起来。直到风停,止住那狼嚎鬼叫的响声,他才无可奈何的起来,打不定主意是出去好呢,还是歇一天。他懒得去拿那冰凉的车把,怕那噎得使人恶心的风。狂风怕日落,直到四点多钟,风才完全静止,昏黄的天上透出些夕照的微红。他强打精神,把车拉出来。揣着手,用胸部顶着车把的头,无精打采的慢慢的晃,嘴中叼着半根烟卷。一会儿,天便黑了,他想快拉上俩买卖,好早些收车。懒得去点灯,直到沿路的巡警催了他四五次,才把它们点上。
7、以上两段文字选自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的小说《         》(2 分)
8、A 段写祥子意气风发,B 段写样子萎靡不振。请根据小说的内容,说说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列举三件事)(3 分)
                                                                                     
9、请以选段中的语句为例,简析作品语言的一个特点。(3 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0~13题。(12分)
《原来你离我那样近》    安宁
  ①那一年,她到北京读书,父亲跟随她一起北上打工。
  ②她从没有去看望过父亲,因为无法找到他工作的地方。她只从父亲口中知道,他在一个新开发的工地上工作。每个月领了钱,便会定时打到她的卡上。她也曾想过要去找他,像别的同学那样,领着他到学校四处转转,哪怕只是在食堂吃一顿简单的饭。
   ③她知道自己在心底,其实并不希望父亲来看她。她羡慕常能收到父母的包裹或是电话的舍友,看她们大呼小叫地在她面前,将漂亮的衣服、好吃的土特产,孔雀开屏一样地展示给她;或者听她们在电话里,温柔地朝父母撒娇,声音如一朵花,看似羞涩无比,却是拿最耀眼的色彩,刺伤了她的眼睛。她们与父母家人远隔千里,却如同近在咫尺;而她与父亲明明都在北京,却似远隔天涯。常有舍友在挂掉电话后,漫不经心地问她,何时你的父母会来看你?她总是模棱两可地回答说,他们忙呢。
  ④这也是父亲曾给过她的理由。他来到北京,只主动与她通过一次电话,听得出是在嘈杂的工地上,借了别人的手机,只匆匆地说,很忙,记得照顾好自己,我会每月给你寄钱。她还没有来得及问父亲的情况,便听见那边有人喊:“55秒了,快挂!”之后电话那端,便只剩“嘟嘟”的声音。她记得话吧的老板怪异地看她一眼,那视线里鲜明的不屑如一把尖锐的刀子,瞬间刺入她的身体。  
⑤她一直以为,在北京各个工地间辗转的父亲,除非回家,与她再不会有相见的机会。但没有想到,她与他,却以那样难堪的方式,看到彼此。
  ⑥是学校社团组织的一次电影展,她的舍友临时有事,便让她在门口帮忙发放“意见反馈表”,并照顾嘉宾。就在所有票都发完,嘉宾也一一列席,她打算回到自己位置上,安心观看电影的时候,门口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她随着看热闹的人走过去,见穿了制服的门卫,正拉着一个明显是民工的男人朝外走。到台阶处的时候,门卫用力地将男人一推,男人一个趔趄,便重重跌倒在台阶下的花池旁。周围一群同样衣着斑驳的民工,即刻一哄而上,将门卫拉下去。一片混乱的叫嚷声中,她渐渐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这是学校建筑工地的民工,听人说晚上礼堂里有免费的电影,便纷纷涌了过来。被推下花池的那个民工,假说找自己女儿,试图混进去看。门卫当然识破了他的伎俩,几番争执,便有了她最初看到的那一幕。
  ⑦礼堂里的灯渐次熄灭下去,她转身要走,背后突然就传来一声熟悉的声音:我就是要找我女儿,她叫陈叶,学外语的。她一下子怔住了。那一刻,她觉得似乎被一根针给定住了,她想要挪动脚步,却发觉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而且愈是挣扎着想要逃脱,心底的疼痛就来得愈是剧烈。
  ⑧最终,在人群的拥挤里,她没有回头,迅速地走开。但当所有的灯熄灭,电影在黑暗中开始,她的泪水,终于哗哗地流下来。
   ⑨从没有想到,父亲原来离她如此的近,近到不过是几十米,便可以从那片喧嚣的工地,走到她的宿舍;近到她每天从5层的教室里,透过窗户,便能够看到不远处的脚手架上,蚂蚁一样忙碌的民工;近到她每天打饭,若是绕一段路,就会看到工地上,在初春的风沙里,坐在钢筋水泥上,埋头吃饭的那群劳动者。
   ⑩可是,父亲却从来没有找过她。直到那天晚上,他喝了点酒,又被保安欺负,在一群民工的怂恿下,终于在礼堂门口喊出她的名字。她与父亲,原都是没有勇气的人。只是,她的怯懦,是因为卑微;而父亲的躲闪,则是源自对她最深的爱。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3分)
                                                                                    
                                                                                  
11、第⑤段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3分)
                                                                                              
12、通读文章,谈谈你对“她与父亲,原都是没有勇气的人。只是,她的怯懦,是因为卑微;而父亲的躲闪,则是源自对她最深的爱”一句的理解。(3分)
                                                                                    
                                                                                  
13、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
A、选文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来刻画“我”的自尊、自卑、虚荣、自责。
B、文中在表现父亲关心女儿的生活的同时,也表现了他的自卑。
C、选文第⑦段画线的句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她听到父亲叫喊自己名字时的震惊心情及是否与父亲相见的矛盾心理。
  D、选文第⑨段用想象的细节描写,来表现父亲工作的艰辛,表达了对父亲的敬重、感恩,也含有自责的意味。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     刘根生
①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动作。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②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 
③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④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荷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 
⑤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30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之事。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比如用新瓶装旧酒,反复显摆曾经的成果,如同照了相洗了很多张照片,底片却还是一张;比如习惯于守成、放弃了创新,在踟蹰不前中被他人超越;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装样子,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不敢干。不日新者必日退,模仿自己,难免会在舒适中“过早地死亡”。
⑥非洲有种蝙蝠,能把毛驴杀死。开始时,它会用舌尖轻轻地舔舐毛驴脚踝,接着再咬个小口吸血,毛驴浑然不觉;一只只蝙蝠接力,毛驴终于轰然倒地。安逸享乐,会让人停留于表面的舒适区。这种舒适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陷阱。摒弃守成心态、抵制“舒适”吞噬,一个人才能在进取中不断赢得新优势,内心也方有长久的安宁。 
⑦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高远的目标,寄托着理想和信仰,能激励精神、催人奋进。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适区,艰难踏上新征程。面对生命这颗长满可能性的大树,只要肯努力,向上向善总有无限的拓展空间。 (选自《人民日报》2017﹣04﹣18,有删改) 
14、从全文来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答:                                                                                               
15、文章为什么由普通运动员和顶尖运动员喜欢训练的不同动作写起?(3分) 
答:                                                                                
                                                                                               
16、指出第⑤段运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答:                                                                                
                                                                                       
17、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12分)
爱莲说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3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②余以为妙绝( )
19、根据语意,下列语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陶渊明独/爱菊     B.世人/甚爱牡丹
C.荷花为雨/所洗      D.余忆年/少时
2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21、赏荷,可品其神美。[甲]段称莲为“花之君子”,[乙]段赞荷为“花中仙子”。你更喜欢哪一种赞誉之辞?请联系文段内容谈谈你的看法。(3分)
                                                                                     
                                                                                      

(二)阅读王湾的《春夜洛城闻笛》,完成第22、23题。(共4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2、《春夜洛城闻笛》一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乡思之切。
B、“谁家玉笛暗飞声”,一方面表达了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另一方面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C、“散入春风满洛城”着意渲染笛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创设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突出笛声的悠扬、袅绕。
D、此诗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23、古人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诗赏析诗中“暗”和“满”的表达效果。(2分)
答:                                                                                      
                                                                                         
四、作文(40分)
在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⑴请以“照向心灵的一束光”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⑵只要开始,就不算晚。开始,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暗示,它可以让人的心灵不再荒芜,也可以让人看到黎明前的曙光。当重绿的麦苗开始在风中摇摆,就已经预示着,它不会输给不丰满、不成熟。请以“开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②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部编语文七下第四单元检测题  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1、D 2、D    3、C  4、C  5、B  6、略
二、阅读理解
(一)《骆驼祥子》阅读答案
7、老舍 骆驼祥子(每空1 分)(说明:有错别字即该空不给分)
8、参考示例:祥子自己辛苦攒钱买的车子,给兵抢了;好不容易结了婚,老婆又难产死了;大病几场,原本强壮的身体也垮了。(说明:情节大致能说出即可)
9、参考示例:1:老舍善于运用口语化的语言,如“车厢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亲切自然,俗白易懂,活泼流畅,朗朗上口。
2:老舍的语言充满感情,细致准确、生动形象。如“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这些心理描写,十分切合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3:老舍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用拟人手法描写车子,把车子写得很有感情,好像成了又一个祥子,也和祥子一样愉快,一样积极,一样强健有力。又如把拉车比为“骑着名马”,十分贴切地表达了祥子拉自己车的感受。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0~13题。(12分)
10、她与父亲同在北京却不曾相见。一次在学校建筑工地干活的父亲到学校看免费电影中,却被保安阻拦。她因虚荣心而没有与父亲相见。
11、内容上:起强调作用,强调了与父亲相逢让她感动非常意外,同时又带给她很大的触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既和文章开头的句子相照应,又引出了下文和父亲相遇的内容。
12、“她”因为父亲身份卑微,怕被人耻笑而不愿见父亲,目的是维护自己可怜的自尊心;父亲之所以相隔咫尺而不去看女儿,是不愿意给女儿带来精神上的负担,是源自他对女儿深深的爱。
13、B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14.【答案】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有高远的目标,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只答第一段最后一句2分)
15、
16、【答案】
(1)举例论证,连用三个“比如”列举一系列事例,有力论证了待在舒适区的危害。
(2)比喻论证,用洗照片比喻反复显摆成果,形象说明模仿自己、机械重复这一现象,进而有力论证了待在舒适区的危害。
17、首先提出本段分论点,接着以航天员的事例加以证明,再引用孟子的话加以强调;最后得出“求极限”虽然使人痛苦,却促人强大的结论。

三、文言文、诗歌
18---20略
21、要点与评分:观点明确,联系文段内容,有理有据,2分;表达1分。
例一: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这与君子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二:我喜欢称莲为“花之君子”。因为莲具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特点,这与君子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品质是相通的……
例三:我喜欢称荷为“花中仙子”。因为被雨洗涤过的荷花,更显得鲜妍明媚、清新脱俗,如仙子般美丽动人……
22、D
23、“暗”有断续、隐约的含义,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地打动了许多听众,引起人们无限的隐忧;“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上一个『广东省珠海市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七校期中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  下一个『丹江口市习家店中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5单元测试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