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二轮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二轮检测考试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二轮检测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名山,经过悠久的历史积淀形成的泰山文化,寄托了“国泰民安”的民族意愿,承载了贵和尚中的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山文化与黄河、
试题预览
山东省泰安市2019届高三二轮检测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名山,经过悠久的历史积淀形成的泰山文化,寄托了“国泰民安”的民族意愿,承载了贵和尚中的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山文化与黄河、长江一样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同时也有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
在泰山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无论是帝王巡守,还是封禅、祭祀,都把泰山与社稷苍生联系在一起,希冀和祈求的都是江山永固、国泰民安等。即使是民间信仰的泰山府君和碧霞元君,也是出于其“护国庇民”。“泰”字之本义,即有大、强、安定之意。只有国家强大安定,才有人民的安康乐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共生”,与国泰民安一起,成为泰山文化的一体二翼。“和合共生”的基本精神,强调“贵和尚中”,即《礼记•中庸》所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泰山文化中的“和合共生”,大致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天人合一,二是和谐包容。
以“功成受命”“易姓告代”为标识的泰山封禅已经是天人合一的体现,天人合一还在于泰山神的“灵显昭著,佑庇万民”。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肤寸成云,霖雨天下”。即所谓“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遍乎天下者,唯泰山云尔”。泰山的祈雨活动,在天人合一方面是“天心感召”,在官员方面是“遵旨虔祈”,由于与百姓的愿望契合,所以出现“人心为之安定”等景象。
泰山文化中的和谐包容,本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这种“和合”,既包括了“君臣父子亲戚朋友之合”,也包括了齐、鲁文化之合以及泰山儒释道文化之合。泰山本来就是儒家思想的渊源之区,儒学一向兴盛,同时,泰山是道教的孕育之地,泰山的佛教虽然处于从属地位,但普照寺、竹林寺、灵岩寺等佛教寺庙同样得到发展,香火繁盛。
泰山文化中和谐包容的起源,也与李斯《谏逐客书》中的名句“秦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有关。“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本意在于虚怀若谷广纳天下之才,容事容人。康熙御定《日讲书经解义》卷五《说命上》就称:“古人云,泰山不择土壤,故能成其高,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人主不遗葑菲刍荛之言,故能成其圣。”这已经将泰山文化中的包容精神上升到了治理国家的高度。
“国泰民安”“和合共生”,这种人文理念和价值取向,贯穿于中国人的历史创造之中,赋予中国人与时俱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促使国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百姓安康和民族复兴而不断创造历史伟业。
(摘编自陈锋(尊崇•社稷•苍生:泰山文化的形成与精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泰山文化,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与黄河、长江文化同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泰山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国泰民安,它既体现在帝王巡守、封禅祭祀之中,也体现在民间信仰上。
C.泰山文化主要由“国泰民安”与“和合共生”构成,而从泰山文化的形成来看,“国泰民安”是主体部分。
D.泰山文化中的“和合”源于传统文化,既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容,也包括了不同文化的融合。
1.C(“国泰民安是主体部分”于原文无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论述泰山文化的两大精髓,整体上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B.文章引用《日讲书经解义》卷五中的语句意在论证“和谐包容”的泰山文化的内涵已有提升。
C.文章在论述“和合共生”的泰山文化的内涵时,先论述“天人合一”,再论述“和谐包容”
D.文章运用引证、例证对比、比喻等论证方法,论述了泰山文化的人文理念和价值取向。
2.D(文中没有对比及比喻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泰山,天下泰安”的泰山宣传语,其内涵与“国泰民安”的泰山文化精髓一致。
B.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诗句,契合了泰山文化中“和合共生”理念。
C.泰山祈雨活动源于泰山神“灵显昭著,佑庇万民”,体现了泰山文化和谐包容的内涵。
D.“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本意在于赞美泰山文化,显示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
3.A(B项,体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与“泰山文化中和合共生的理念不符";C项,体现的应是“天人合一”的内涵;D项,“意在赞美泰山文化”错,原文是“本意在于虚怀若谷,广纳天下之才,容事容人”)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长征运载火箭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
长征火箭已经拥有退役、现役共计4代17种型号。其中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二号E、长征三号、长征四号甲5个型号已退役;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长征二号F、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长征五号、长征六号、长征七号和长征十一号12个型号在役。另有长征五号乙、长征六号甲、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长征九号5个型号在研,长征十一号甲1个型号论证中。
长征火箭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轨道不同类型卫星及载人飞船的能力,并具备无人深空探测能力。低地球轨道(LE0)运载能力达到14吨,太阳同步轨道(SS0)运载能力达到1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CT0)运载能力达到14吨。
截至2019年3月10日,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发射300次,发射成功率达到95.33%。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进行了300次发射,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这靠的是什么?龙乐豪院士认为,靠的是牢牢把握住了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的拓路者长征六号火箭为例,2015年它以“一箭二十星”创造了中国航天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长征六号瞄准国际运载火箭先进技术水平,浑身上下几乎都是新的,很多技术在世界上没有成功应用的先例,自主创新成果达十几项。
据介绍,长征五号突破了12项重大关键技术和247项关键技术,代表着我国科技创新与工业制造的高水平,不仅使整个火箭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且带动国内工业制造能力的提升。
未来,比长征五号更大的重型火箭长征九号,将研制9.5米级的火箭箱体,也将带动国内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新装备等向前发展。
(摘编自余建斌王伟童《长征火箭成为闪亮的中国名片》《人民日报》2019年04月01日)
材料三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3月11日报道,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制,是中国火箭的绝对主力,承担了中国96.4%的发射任务,发射航天器总质量占中国发射总质量的99.2%。
报道称,一组数字可以反映出长征系列火箭的快速进步:自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飞至2007年6月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鑫诺三号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100次发射用时37年,年均发射2.7次;再至2014年12月,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巴资源卫星,长征火箭第二个100次发射用时7.5年,年均发射13.3次;至2019年3月10日,长征火箭实现第三个100次发射,仅用了4年多时间,年均发射23.5次。
报道称,尽管长征系列火箭也曾发射失败,尤其是2017年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第二次发射失败。但长征系列火箭接近96%的发射成功率,在世界上仍属于先进水平。而且,与前50次发射相比,长征系列火箭后250次发射的成功率明显提升。在第三个100次发射中,长征火箭共将225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率高达97%。特别是2018年,长征火箭年发射连续成功次数达到37次,首次位居世界航天发射次数年度第一位,并创下世界航天发射的新纪录。
报道称,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与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有密切关系。如果革弊兴利得当,这种体制在需要高投入、高协调、高精准但见效慢的航天领域还是颇具竞争力的。
报道称,这些年,中国航天打破论资排辈的弊端,青年人才挑大梁的局面蔚然成风。不拘一格用人才也是中国航天科技进步的“秘诀”和保障。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9年3月12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长征运载火箭于上世纪70年代首次发射成功,目前共拥有4代17种型号,其中包括退役型号、现役型号、在研型号和论证型号。
B.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实现300次发射,其成功率达到95.33%,这在世界上属于先进水平,长征火箭成为闪亮的中国名片。
C.作为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拓路者,长征六号火箭创造了“一箭二十星”中国航天新纪录,很多技术创造了成功应用的先例。
D.长征五号大型运载火箭,在关键技术和重大关键技术上均有突破,使火箭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拉升我国工业制造能力。
4.A(在研型号和论证型号不在4代之中)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无论是从承担的发射任务,还是从发射航天器的总质量来看,都堪称中国火箭的绝对主力。
B.长征火箭在3个100次的发展历程中,从所用的时间、年均发射次数以及发射成功率,可看出它在快速进步。
C.作为在研的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九号,它将比长征五号更大,更能带动国内材料、工艺、器件、装备等创新发展。
D.长征火箭在2018年捷报频传,成功率进一步提升,年发射连续成功次数首次居世界第一,并刷新世界纪录。
5.D(居世界第一位的应是年度发射次数)
6.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中国航天科技进步的“秘诀”。(6分)
6.①国家机制方面:中国特色的举国体制,在需要高投入、高协调、高精准但见效慢的航天领域,颇具竞争力。
②任用人才方面:打破论资排辈的弊端,不拘-格用人才,让青年人才挑大梁。
③技术创新方面: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坚持自主创新,不断突破关键技术。(每项2分,共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马灯里的将军
王宗仁
①我要说的是一盏马灯。今天的人们大概只有走进博物馆才能看到它了。马灯:主体结构为铁质,圆形的底座,玻璃做的灯罩,用铁丝横竖固定着。底座上有可拧开的盖子,好灌煤油、汽油,还有可以调大调小以及闭合的开关。这只是马灯中的一种。形形色色的马灯到底有多少种类,恐怕谁也难以理出个眉目。我说的只是我在昆仑山下某部队的军史展览馆看到的一种马灯,也就是60年前慕生忠将军挂在昆仑桥头的那盏马灯。
②慕生忠将军被后人称为“青藏公路之父”。1954年之夏,他主动请缨,率领一支队伍苦战7个月零7天,在世界屋脊上修筑起了2000公里青藏公路。那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呢?只有10个工兵的工程连,加上临时征来的2000个民工,1200把铁锹,1200把洋镐,300公斤炸药,10辆大卡车。这就是将军的队伍和全部家当。如果把他修筑青藏公路比作一本书,那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盏马灯,充其量只是这部书里的一个标点符号。2009年7月,我在昆仑山下某部队的军史展览室里看到这盏马灯时,它浑身锈迹斑斑。底座也有几处凹陷。但是我仍然确信,一旦点燃灯捻。它还会光芒四射,犹如翅膀变换着各种光波的姿势,照亮在当年的筑路工地上……
③将军踏上修路征程前,特意到西宁东大街一个回民小店买了这盏旧式马灯。那个年代,不要说电灯,手里攥个手电筒也是奢侈品。将军说这盏马灯就像他的第3只眼睛,夜里看得见大家干活。干活的人也能看见他。领导和群众不分离,才能互相吸取温暖的力量。深夜将军休息了,马灯就挂在他的帐篷外面,灿灿的光亮像青藏高原上一颗不眠的星星。
④新筑成的公路在亘古荒原上一公里一公里地向拉萨延展。修路进入昆仑山不久,一道无法通过的断崖挡住了筑路队伍前行的脚步。此处是速布增河和舒果勒河汇流后的出口,公路必经的地方。只见汹涌澎湃的激流,顺着山势直泻而下,蹦蹿出数尺高的排空巨浪,在两道石崖中间削出一条深不可测、上面宽约10米的石谷,谷底的水声发出撕人心肺的吼声。架桥,必须在石谷上架一座桥,公路才可以跨过这道险崖!
⑤作难的是,没有架桥的木料(那个年代使用水泥对于他们太困难了)和设备。工具倒好说,铁锹、十字镐和炸药,虽然简陋,总能作为。最要命的是用什么架桥?筑路队从兰州带来的一些红松木和杂木最长的只有9米,而石岸的宽度也是9米,木料根本搭不到对岸。将军下了死命令:石岸哪怕是一座碉堡,我们也必须在3天内拿下它!
⑥那一夜,星月全无,昆仑山的夜色很黑,过去从来没有过的黑。雪上加霜的是天还变了脸,不紧不慢的雪花在风里不安分地旋飞着,天地间一片混沌。没有电,挂在临时军用帐篷里的那盏马灯,已经添过3次油了,将军主持召开的“神仙会”还在热热火火地进行着。战士、民工、技术员……你献计,他送策,一个又一个闪亮着普通人智慧的架桥方案,早就超过了马灯光焰的亮度。“神仙会”还迟迟没有结束。将军说:“我们要拿出最省钱最能解我们燃眉之急的架桥方案,献给为难我们的昆仑山神……”
⑦第3天,这样一架桥就稳稳妥妥地飞跨在天涯岸上:在两岸斜坡的石壁上,各凿出一块与桥面同样宽的平台,再给每个平台上凿出5个石窝,栽起5根木桩做顶柱。这样。顶柱上端就离开岸边1.5米左右。两边相加3米,原先9米宽的沟岸经过这一番炮制就缩短了3米,变成6米。然后,在立柱与岸壁之间的夹角里填满石头。9米长的松木就宽宽绰绰地搭在上面了。
⑧这座桥诞生于1954年7月的一个黎明,幕生忠将军兴奋之极等不得天亮,他就举着马灯指挥一辆大卡车稳稳当当地过了桥。随后,他将马灯挂在桥头,用随身带的钢笔在一页硬纸壳上写下3个字:天涯桥。那张硬纸壳在桥头贴了好些日子,白天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夜里将军让人把马灯挂在那里照亮3个字。他在昭示什么还是在炫耀什么?没有人去问他,他也不说。
⑨两年后,陈毅元帅率领中央慰问团进藏参加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大会,路过天涯桥。他听了慕生忠修桥的事情后,连说“神”!最后他给这座桥改了名字:“天之涯、海之角的形势已经成为过去,我看就叫‘昆仑桥’吧!”
⑩“昆仑桥”这3个字至今还刻在这座桥的桥头。据说,这3个字亦出自慕生忠将军之手。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①段先介绍马灯的构造及种类,突出了已成陈迹的马灯的平凡,自然引出作者要写的马灯及有关的人和事。
B.文章用“书”“标点符号”的比喻,形象地说明青藏公路工程的浩大、重要及马灯在筑路过程中既微乎其微又不可或缺。
C.第④段中写“激流汹涌”“石谷深不可测”“水声撕心裂肺”,直接表现了路段地质条件的恶劣及筑路人的大无畏精神。
D.文章写陈毅元帅“听了慕生忠修桥的事情后,连说‘神’!”意在表达陈毅元帅对修桥壮举及筑路人智慧、精神的赞叹。
7.C(应为“侧面衬托出筑路人的大无畏精神”)
8.请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8.①这组句子是环境描写,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夜色浓重、风雪交加的恶劣天气。
③营造了紧张、压抑、沉闷的气氛,衬托了神仙会上人们献计献策的热闹景象(答“暗示人们焦虑、踌躇的心态”也可)。(每项2分,共6分)
9.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命为“马灯里的将军”而不是“马灯”?请结合文本简述。(6分)
9.①文章重在写人,主要写马灯照耀下将军率人修筑青藏公路的事迹,而马灯只是线索;
②"马灯里的将军”更有意蕴,借物写人,用马灯的光亮象征修路人的智慧和精神,永不熄灭;
③用“马灯里”修饰“将军”,组合别致,题目醒目,易引起读者的思考并激发阅读兴趣。
(每项2分,共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韦玄成字少翁,韦贤少子也。以父任为郎、常侍骑。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出遇知识步行,辄下从者,与载送之;其接人,贫贱者益加敬,由是名誉日广。以明经擢为谏大夫,迁大河都尉。初,玄成兄弘为太常丞,职奉宗庙,典诸陵邑,烦剧多罪过。父贤以弘当为嗣,故敕令自免。弘怀谦不去官及贤病笃弘竞坐宗庙事系狱罪未决室家问贤当为后者贤恚恨不肯言。于是贤门下生博士义倩等与宗家计议,共矫贤令,使家丞上书言大行,以大河都尉玄成为后。贤薨,玄成在官闻丧,又言当为嗣,玄成深知其非贤雅意,即阳为病狂。征至长安,既葬,当袭爵,以病狂不应召。玄成素有名声,士大夫多疑其欲让爵辟兄者。而丞相、御史遂以玄成实不病,劾奏之。有诏勿劾,引拜。玄成不得已受爵。宣帝高其节,以玄成为河南太守。数岁,玄成征为未央卫尉,迁太常。坐与故平通侯杨恽厚善,恽诛,党友皆免官。后以列侯侍祀孝惠庙,当晨入庙,天雨淖,不驾驷马车而骑至庙下。有司劾奏,等辈数人皆削爵为关内侯。玄成自伤贬黜父爵,叹曰:“吾何面目以奉祭祀!”初,宣帝宠姬张婕好男淮阳宪王好政事,通法律,上奇其才,有意欲以为嗣,然用太子起于细微,又早失母,故不忍也。久之,上欲感风宪王,辅以礼让之臣,乃召拜玄成为淮阳中尉。及元帝即位,以玄成为少府,迁太子太傅,至御史大夫。永光中,代于定国为丞相。贬黜十年之间,遂继父相位,封侯故国,荣当世焉。玄成为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贤,而文采过之。建昭三年薨,谥曰共侯。
(《汉书•列传第四十三》,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弘怀谦/不去官/及贤病笃/弘竟坐宗庙事/系狱罪未决/室家问贤当为后者/贤恚恨不肯言
B.弘怀谦/不去官/及贤病笃/弘竟坐宗庙事系狱/罪未决/室家问贤当为后者/贤恚恨不肯言
C.弘怀谦不去/官及贤/病笃/弘竟坐宗庙事系狱/罪未决/室家问贤当为后者/贤恚恨不肯言
D.弘怀谦不去/官及贤病笃/弘竟坐宗庙事/系狱罪未决/室家问/贤当为后者/贤恚恨不肯言
10.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经,是始于汉代的选举官员的科目,文中的韦玄成通过明经科被选拔为谏大夫。
B.宗庙,指帝王祭祖的处所,也代指朝廷或国家政权。文中指汉朝皇帝祭祖的庙宇。
C.贬黜,是指降低官职或罢免官职,也指降低爵位。文中指韦玄成被降低了爵位。
D.文中的“故国”与苏轼《念奴娇》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的“故国”意思相同。
11.D(文中“故国”是指“从前的封邑”,而“故国神游”中的“故国”则指赤壁古战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玄成出身高贵,谦虚好学。凭借父亲的恩荫,被朝廷任命为郎官和常侍骑;年轻时便致力儒业,并能谦卑地对待士人。
B.韦玄成知礼谦让,谦敬兄长。他深知父亲本意,因而假装发疯拒绝代替兄长做家族继承人并承袭爵位,后迫不得已才继承。
C.韦玄成素有美好的名声,但丞相、御史则以韦玄成欺瞒朝廷而弹劾他,皇帝诏令不许,反而授予他河南太守的官职。
D.因韦玄成文采出众,严守礼制谨慎处世,故而被宣帝征召,任命他为淮阳中尉,让他辅佐并感化宠姬张婕妤的儿子宪王。
12.D(让韦玄成辅佐宪王是因其懂得礼让而非文采出众等)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出遇知识步行,辄下从者,与载送之;其接人,贫贱者益加敬,由是名誉日广。(5分)
(2)上奇其才,有意欲以为嗣,然用太子起于细微,又早失母,故不忍也。(5分)
13.(1)有时出门遇见相知相识的人步行,就让自己的侍从下车,载送他回去;他接人待物,对地位低的人越加敬重,因此他的美名日益远扬。
(落实“知识”“下”“接人”“益”等词语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5分)
(2)皇帝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奇,有意要让他继承帝位,然而又因太子生于贫贱,又早早失去了母亲,所以不忍心废除太子。(落实“奇”“嗣”“用”“细微”等词语的翻译,保持语句通畅。5分)
(参考译文)韦玄成字少翁,是韦贤的小儿子。凭借父亲的恩荫被任命为郎官、常侍散骑。他年少时就好学,继承研习父亲致力的儒业,为人特别谦逊,礼贤下士。有时出门遇见相知相识的人步行,就让自己的侍从下车,载送他回去。他接人待物,对待地位低的人越加敬重,因此他的美名日益远扬。凭借明经被提拔为谏议大夫,后又升迁为大河都尉。起先,玄成的哥哥韦弘做太常丞,职责是奉守宗庙,掌管皇陵园邑,因为事务繁杂,犯了不少罪过。父亲因为韦弘将来要做韦家的继承人, (怕他因犯罪而被贬黜),所以命令他辞去太常丞职务。韦弘心怀谦让之心,不肯辞职。到韦贤病重的时候,韦弘终于因为奉守宗庙不周到的事情下狱,罪责尚未判定。家族中的人问韦贤谁应该做他的继承人,韦贤却表现出愤怒痛恨的表情,不肯说。于是韦贤门下的学生博士义倩等人与家族里商议,假托韦贤的命令,让韦家总管上书朝廷,陈说书玄成的美好德行,让大河都尉玄成做继承人。韦贤死,玄成在任上听到死讯,又听说自己应当做继承人,玄成深知这不是韦贤的本意,就装作发疯。韦玄成被征召回长安,安葬了父亲,应当继承爵位,他借装疯不听召见。玄成向来有美名,士大夫很多人怀疑他要把爵位让给获罪的兄长。而丞相、御史最后以玄成其实没病为由向皇帝弹劾他。皇帝诏令不要弹劾他,派人叫他来,授予他官职。玄成迫不得已接受了父亲的爵位。宣帝赞赏玄成的节操,任命他为河南太守。几年后,玄成被征召回朝廷担任未央卫尉,又升任太常。因为玄成与以前的平通侯杨恽关系很好而受牵连,杨恽被朝廷诛杀,他的同党和友人都被免官。后来玄成以列侯的身份陪同祭祀孝惠帝庙,应当在早晨进入庙里,因为天下雨而形成了水坑,玄成没有做四马拉的车,而是骑马到了宗庙。主管官员上书弹劾,与韦玄成同辈的几个王侯都因此被削爵为关内候。玄成因自已犯错而致使父亲的爵位被削而十分难过,叹息道:“我还有什么面目主持祖庙的祭祀?”当初,宣帝的宠姬张婕好生的儿子淮阳宪王喜欢处理国家政务,通晓法律,皇帝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奇,有意要让他继承帝位,然而又因太子生于贫贱,又早早失去母亲,所以不忍心废除太子。过了很久,皇帝想要感化讽喻宪王,便想让懂礼节知辞让的臣子来辅佐他,于是就征召韦玄成,任命玄成为淮阳中尉。等到元帝即位,任命韦玄成为少府,又升任太子太傅,后来做到了御史大夫。永光年间,玄成取代于定国做丞相。韦玄成被贬十年左右,就做了父亲原来做过的丞相官位,又在原来的封地封侯,荣耀于当世。韦玄成做丞相七年,在严守礼制谨慎处事这方面不如他的父亲韦贤,而文采则胜过韦贤。建昭三年韦玄成去世,谥号为共侯。《汉书•列传第四十三》,有删节)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远曲
张籍
戏马台①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
行人醉后起登车,席上回尊向僮仆。
青天漫漫复长路,远游无家安得住。
愿君到处自题名,他日知君从此去。
注:①戏马台:在今江苏铜山县,相传是项羽的掠马台。南朝刘裕也曾在此大宴群僚,饮酒赋诗,遂成胜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联点明事由、地点:戏马台南,送别友人。看似语意平平,内中却含深意。
B.行人既醉,主人却举止反常,可见醉意醺然。诗人借醉酒写出无以排遣的离愁。
C.“复”意为“覆盖”,广远无际的天空覆压着长路,空间广袤,反衬友人的渺小。
D.诗人设想,别后友人只身飘零,游走不定,无居家的温馨,表达对友人的担忧。
14.C(应为“空间逼仄,表达出压抑之情”而非“空间广袤,反衬友人的渺小”)
15.请赏析诗的尾联。(6分)
15.从写法看上,这两句属虚写,诗人借想象希望友人在经行之处题名留下自己的踪迹,好让诗人将来远游时知道友人的行踪;(2分)表达了对友人远去的离别之愁(2分)及诗人他日也要追寻友人踪迹而远游的悲伤(2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在《师说》中将“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进行对比,“古之圣人”的态度是“_____”,“今之众人”的态度是“_____”。
(2)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的诗句借用庄子的典故写出了人生的变幻莫测。“_____”的诗句借用鲛人的典故表达了内心无限的伤感。
(3)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16.(1)犹且从师而问焉/而耻学于师
(2)庄生晓梦迷蝴蝶/沧海月明珠有泪(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每小题3分)
中国人索尚英雄,更不缺乏产生英雄的土壤。有多少民族存亡之秋,多少亡国灭族之恨,就有多少_________的英雄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他们或是慨当以慷的侠士,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决绝;或是戍边守国的将士,有(      )的豪迈;或是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谋臣,有(        )的担当……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找寻民族解放、国家强盛的道路上,英雄辈出,璀璨绚烂……
和平年代,经济繁荣,物质丰富,我们同样需要英雄。什么样的人才是让人信服、让人崇拜的英雄?_________,商海弄潮,产业报国,是英雄。教书育人,研究实验,科技兴国,是英雄。普通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是英雄。凉山大火中牺牲的消防官兵,让更多人的记忆定格在他们年轻的脸庞上,定格在他们的______背影上,定格在他们向死而生的精神追求上。
沧海桑田,_________,不变的始终是一个民族的家国观念。在透过清明节表达追思的同时,实现了中华民族也在每一个人身上完成家国观念的代际传递的任务。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辽宁省营口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下一个『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9届高三11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