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9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二模)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高考模拟卷
试题
名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9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二模)(高三总复习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9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
试题预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9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游历是中国古代士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时代的士人或为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学说,或为求师、求学、求宦而四处游历。士人的游历都是当时社会制度和环境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春秋战国时期一些士人在各个政权之间游历,推销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学说,逐步形成了士人游历的文化传统。到了唐朝,士人尤其是落第士人游历之风更浓。
    唐朝落第士人游历的脚步遍布大江南北,主要集中在两京及京畿地区、重要藩镇幕府所在地和文化名人寓居地区。落第士子四处游历的原因很多,不仅有个人喜欢游历山水、亲近自然等主观因素,更与唐朝政治格局和制度设计密切相关。
    唐朝作为科举制度实行的早期,还有察举制的残留,推荐在科举考试录取中占有重要地位。落第士人不断地游历于官宦名士之间,以期获得他们的赏识和荐举。对于落第士人来说,所历之处充满了机会和吸引力。这促使唐朝士人落第后并不待在书房专心于学业,而选择四处游历,推销自己。
    唐朝落第士人大规模游历也是唐朝特有的政治制度格局促成的。唐朝虽为中央集权制政权,但地方政府权限较大,刺史和节度使均有辟属僚佐的权力。中晚唐时期,藩镇势力强大,“宦游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大批官僚名士进入幕府,这对落第士人产生了很大吸引力。“唐士子应举,多遍谒藩镇、州郡丐脂润,至受厌薄不辞。”这种政治格局设计为落第士人从它途入仕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平台。
    唐朝落第士人游历也是社会大环境所致。唐朝社会落第士人有“白衣公卿”“一品白衫”之称,上层官僚可以利用合理的规则,积极举荐落第士人,使他们成为自己未来的势力。正是这种相互需求的“相资”关系,才使许多上层官僚士大夫热心与落第士人进行交往,这也激发了他们游历的热情。
    唐代落第士人的大规模游历给社会带来了一些不安定因素,对社会和政权的稳定有潜在的危险,但落第士人的游历更有其积极作用。落第士人走出书斋,扩大和各个阶层的社会交往,增加了人生阅历,加深了对社会各方面的认识,为未来入仕储备了必要的社会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游历的过程也是文化交流的过程。落第者走出本乡,主动进行文化交流,加强了地域之间文化的融汇,在事实上促进了唐代文化的繁荣。
    宋代,随着君主集权的加强,士人可游历的社会空间不断萎缩,游历传统逐步淡化。而科举制度的完善也使得落第士人不再需要“觅举”。宋代落第士人也有走出书斋去游历的,但主要是为了游学和寻访名师,与唐代迥然不同。
    (摘编自黄云鹤《试析唐代落第士人的游历之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代落第士人的游历地区主要集中在政治和权力的中心,带有极强的目的性。
    B.唐代地方政府权限较大,落第的读书人也可以通过地方政府的举荐进入仕途。
    C.在唐朝,落第士人也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上层社会也因此乐于与他们交往。
    D.游历对落第士人增长阅历积累社会经验,对促进文化交流与繁荣有重要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科举制引出话题,探讨唐朝落第士人游历之风的形成原因和社会影响。
    B.相对于个人因素,文章认为社会因素才是唐朝落第士人游历现象普遍的主因。
    C.文章辩证分析了落第士人大规模游历的多方面影响,并特别突出其积极意义。
    D.文章从游历的文化传统写起,多方比较引证,剖析了唐朝落第,士人的游历之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士人游历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我们可以从士人的游历窥探当时的社会环境。
    B.如果不是察举制的残留,唐朝落第士人游历于达官贵人的风气就不会如此浓厚。
    C.宋代也有落第士人外出游历的,但一般不是为了推销自己,而是重在提升自我。
    D.君主集权越加强,科举制度越完善,游历的空间就越狭小,游历文化就越淡薄。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A.缩小范围,游历地区还包括文化名人寓居地区,即文化中心,见原文第二段“唐朝落第士人游历的脚步遍布大江南北,主要集中在两京及京畿地区、重要藩镇幕府所在地和文化名人寓居地区”;B.张冠李戴,根据文意,是上层官僚举荐落第士人,地方政府则是征辟他们,见第四段“但地方政府权限较大,刺史和节度使均有辟属僚佐的权力”、原文第五段“上层官僚可以利用合理的规则,积极举荐落第士人”;C.强加因果,上层社会乐于和他们交往的主要原因是有相互需求的“相资”关系,见原文第五段。
(2)A.“从科举制引出话题”错误,文章一开始就提到了士人的游历,然后探讨唐朝落第士人游历之风的形成原因和社会影响。
(3)D.判断绝对,仅从唐宋两代不能推出这个结论;“游历的空间”错,应为“游历的社会空间”,见原文最后一段第一句话。

答案:
(1)D
(2)A
(3)D
【点评】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上一个『陕西省榆林市2019届高考模拟第三次测试语文试题(三模)』  下一个『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图文转化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