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二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杨村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选择题、非选择题共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共24分)一、(共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A、曲肱( gōng  )  知者乐(yào)水  以观其徼(jiào) 永
试题预览
杨村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非选择题共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共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
A、曲肱( gōng  )  知者乐(yào)水   以观其徼(jiào)  永保青春
B、义气用事         和言悦色          忿懥(zhì )      骨髓(suǐ)
C、踯躅(chíchú)   大大落落(luō)    剐着(guǎ)       痉挛(jīng)
D、铁链             牡牛(mǔ)        哆嗦(duō.suo)   瞥见(piē)
2、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要知道生之可贵,但不可苟且偷安。要知道死不足惧,但不轻易言死。
②他知道自己患的是不可救药的癌症,但他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鞠躬尽瘁为人民办事。
③对于这样的意见,也要加以分析,不可以生吞活剥地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
④宜春一中的老年人活动中心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羽毛球、收音机、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⑤如果不未雨绸缪,将来就要被动,就难以保证明年地方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今年看明年”,及早准备。
⑥摆好后,他照例是横瞅瞅,竖看看,里磕磕,外扳扳,直到那砖横平竖直了,他自己也觉得称心如意了,这才摸起另一块。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朝鲜军方周六警告说要对韩国边防部门发动打击,同时针对美国发出了新的核武威胁,作为对所谓韩美“严重”挑衅的回应。
 B.近期,一些地方相继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特别是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教训极为深刻,损失极其惨重,警钟震耳。
 C.《烽火•冼星海》这台音乐剧并没有原封不动地用冼星海作品,而是将《黄河大合唱》等作品融入剧情,希望能让观众在剧情中听到他的作品,享受到音乐的美妙及其作品的精神。
 D.据报道,比起平躺或趴着睡,侧着睡对人的大脑更有帮助,因为侧睡有利于大脑进行自我清理,同时也可以减少阿兹罕默症、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疾病。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史”为《史记》(西汉司马迁)《汉书》(东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西汉贾谊)
B、《大学》原是《礼记》里的一篇体现儒家思想的政论文。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 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C、维克多•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长篇小说都是他的代表作。
D、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和寓言式的结构方式在此类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
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传统礼貌用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B.你的文稿,我已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斗胆加以斧正。
C.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D.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共8分,每小题2分)
 明太祖平武昌,即议律令。吴元年①冬十月,命左丞相李善长为律令总裁官,参知政事杨宪、傅珮,御史中丞刘基,翰林学士陶安等二十人为议律官,谕之曰:“法贵简当,使人易晓。若条绪繁多,或一事两端,可轻可重,吏得因缘为奸,非法意也。夫网密则水无大鱼,法密则国无全民。卿等悉心参究,日具刑名条目以上,吾亲酌议焉。”每御西楼,召诸臣赐坐,从容讲论律义。十二月,书成,凡为令一百四十五条,律二百八十五条。又恐小民不能周知,命大理卿周桢等取所定律令,自礼乐、制度、钱粮、选法之外,凡民间所行事宜,类聚成编,训释其义,颁之郡县,名曰《律令直解》。太祖览其书而喜曰:“吾民可以寡过矣。”
洪武元年,又命儒臣四人,同刑官讲《唐律》,日进二十条。五年,定宦官禁令及亲属相容隐律②,六年夏,刊《律令宪纲》,颁之诸司。其冬诏刑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每奏一篇命揭两庑亲加裁酌。及成,翰林学士宋濂为表以进,曰:“臣以洪武六年冬十一月 受诏, 明年二月书成。篇目一准于唐:曰卫禁,曰职制,曰户婚,曰厩库,曰擅兴,曰贼盗,曰斗讼,曰诈伪,曰杂律,曰捕亡,曰断狱,曰名例。采用旧律二百八十八条,续律百二十八条,旧令改律三十六条,因事制律三十一条,掇《唐律》以补遗百二十三条,合六百有六条,分为三十卷。或损或益,或仍其旧,务合轻重之宜。”九年,太祖览律条犹有未当者,命丞相胡惟庸、御史大夫汪广洋等详议,厘正十有三条。十六年,命尚书开济定诈伪律条。二十二年,刑部言:“比年条例增损不一,以致断狱失当。请编类颁行,俾中外知用遵守。”遂命翰林院同刑部官,取比年所增者,以类附入,改《名例律》冠于篇首。
(选自《明史•志第六十九》)
(注)①吴元年: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前一年为自己建了一个字的年号“吴”。②亲属相容隐律: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亲属可以相互包容隐瞒犯罪,法律不予制裁或减轻处罚。
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恐小民不能周知              周:全都        B.类聚成编        编:册子
C.掇《唐律》以补遗百二十三条    掇:编辑        D.取比年所增者    比:近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颁之郡县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着
B.臣以洪武六年冬十一月受诏         以弱天下之民
C.俾中外知所遵守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D.改《名例律》冠于篇首             不拘于时
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其冬诏/刑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每奏一篇/命揭两庑/亲加裁酌
B.其冬诏刑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每奏一篇/命揭两庑/亲加裁酌
C.其冬/诏刑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每奏一篇命揭/两庑亲加裁酌
D.其冬/诏刑部尚书刘惟谦详定《大明律》/每奏一篇/命揭两庑/亲加裁酌
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明太祖平定武昌之后,就下令朝中大臣二十人为议律官修订法律,并亲自召见诸臣,讲论律文要义,表明皇上对修订大明法律极为重视。
B.通过二个月的努力,议律官们修成律令,共有法令-百四十五条,律条二百八十五条,简称为《律令直解》,并颁发这些册子给郡县。
C.在《唐律》的基础上,刘惟谦等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三十卷的《大明律》修成,但以后并没有停止增删,直到洪武二十二年才算基本修定。
D.选文简述了明太祖诏令修定人明律令的事情,所关涉的律文名目繁多,参与人员众多,但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却写得清晰明了。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96分)
三、基础表达(19分)
10、将下面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吏得因缘为奸,非法意也。(2分)
(2) 卿等悉心参究,日具刑名条目以上,吾亲酌议焉。(3分)
(3) 或损或益,或仍其旧,务合轻重之宜。(3分)
11、补写下面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11分)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子曰:“……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________________。
(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_____。
(6)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亦崎岖而经丘。
(8)臣密言:臣以险衅,___________。
(9)臣欲奉诏奔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告诉不许。
四、诗歌鉴赏
12、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6分)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王维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借问袁安①舍,翛然②尚闭关。
[注]①袁安:东汉人,有贤名。有一年大雪下了一丈多深,穷人都扫雪出来讨饭,只有袁安家门前被雪封住。洛阳令以为他已冻死,命人扫雪而入,却见他躺在床上睡觉。问他为什么不出去,他说:“大雪天大家都在挨饿,不该去求人。”②翛(xiāo)然:无拘无束貌。
1.诗歌的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2分)
2.本诗为忆友之作,然诗文无一字提及“胡居士”,而“忆”也只出现于诗尾。请结合尾联简要赏析诗人是如何忆胡居士的。(4分)
五、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19分)
《锄》李锐
拄着锄把出村的时候又有人问:“六安爷,又去百亩园呀?” 倒拿着锄头的六安爷平静地笑笑:“是哩。”
“咳呀。六安爷,后晌天气这么热,眼睛又不方便,快回家歇歇吧六安爷!” 六安爷还是平静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咳呀,锄了地,受了累,又没有收成,你是图啥呀六安爷?”
六安爷已经记不清这样的回答重复过多少次了,他还是不紧不慢地笑笑:“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斜射的阳光晃晃地照在六安爷的脸上,渐渐失明的眼睛,给他带来一种说不出的静穆,六安爷看不清人们的脸色,可他听得清人们的腔调,但是六安爷不想改变自己的主意,照样拄着锄把当拐棍,从从容容地走过。
百亩园就在河对面,一抬眼就能看见。一座三孔石桥跨过乱流河,把百亩园和村子连在一起,这整整一百二十亩平坦肥沃的河滩地,是乱流河一百多里河谷当中最大最肥的一块地。西湾村人不知道在这块地上耕种了几千年几百代里,西湾村人不知把几千斤几万斤的汗水撒在百亩园,也不知从百亩园的土地上收获了几百万几千万的粮食,更不知这几百万几千万的粮食养活了世世代代多少人。但是,从今年起百亩园再也不会收获庄稼了,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两年里反复地谈判,煤炭公司一直把土地收购价压在每亩五千元,为了表示绝不接受的决心,今年下种的季节,西湾村人坚决地把庄稼照样种了下去,煤炭公司终于妥协了,每亩地一万五千块,这场惊心动魄的谈判像传奇一样在乱流河两岸到处被人传颂。一万五千块,简直就是一个让人头晕的天价。按照最好的年景,现在一亩地一年也就能收入一百多块钱。想一想就让人头晕,你得受一百多年的辛苦,留一百多年的汗,才能在一亩地里刨出来一万五千块钱吶!胜利的喜悦中,没有人再去百亩园了,因为合同一签,钱一拿,推土机马上就要开进来了。
可是,不知不觉中,那些被人遗忘了的种子,还是和千百年来一样破土而出了。每天早上嫩绿的叶子上都会有珍珠一样的露水,在晨风中把阳光变幻德五彩缤纷。这些种子们不知道,永远不会再有人来伺候它们,收获它们了。从此往后,百亩园里将是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另一番景象。
六安爷舍不得那些种子,他掐着指头计算着出苗的时间,到了该间苗锄头遍的日子,六安爷就拄着锄头来到百亩园。一天三晌,一晌不落。
现在,劳累了一天的六安爷已经感觉到腰背的酸痛,满是老茧的手也有些僵硬,他蹲下身子摸索着探出一块空地,然后坐在黄土上很享受地慢慢吸一支烟,等着僵硬了的筋骨舒缓下来。等到歇够了,就再拄着锄把站起来,青筋暴突的臂膀,把锄头一次又一次稳稳地探进摇摆的苗垅里去,没有人催,自己心里也不急,六安爷只想一个人慢慢地锄地,就好像一个人对着一壶老酒细斟慢饮。
终于,西山的阴影落进了河谷,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六安爷,立刻感觉到了肩背上升起的一丝凉意,他缓缓地直起腰来,把捏锄把的两只手一先一后举到嘴前,轻轻地晬上几点唾沫,而后,又深深地埋下腰,举起了锄头,随着臂膀有力的拉拽,锋利的锄刃闷在黄土里咯嘣咯嘣地割断了草根,间开了密集的幼苗,新鲜的黄土一股一股地翻起来。六安爷惬意地微笑着,虽然看不清,可是,耳朵里的声音,鼻子里的气味,河谷里渐起的凉意,都让他顺心,都让他舒服,银亮的锄板鱼儿戏水一般地,在禾苗的绿波中上下翻飞。于是,松软新鲜的黄土上留下两行长长的跨距整齐的脚印,脚印的两旁是株距均匀的玉茭和青豆的幼苗。六安爷种了一辈子庄稼,锄了一辈子地,眼下这一次有些不一般,六安爷心里知道,这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锄地了,最后一次给百亩园的庄稼锄地了。
沉静的暮色中,百亩园显得寂寥、空旷,六安爷喜欢这天地间昏暗的时辰,眼睛里边和眼睛外边的世界是一样的,她知道自己在慢慢融入眼前这黑暗的世界里。
很多天以后,人们跟着推土机来到百亩园,无比惊讶地发现,六安爷锄过的苗垅里,茁壮的禾苗均匀整齐,一颗一颗蓬勃的庄稼全都充满了丰收的信心。没有人能相信那是一个半瞎子锄过的地。于是人们想起六安爷说了无数遍的话,六安爷总是平静固执地说,“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
13、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 小说开头寥寥几句对话,六安爷这个勤劳而孤僻的老家形象已经跃然纸上,同时,他与村人的分歧也开始显露,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
B. 西湾村人与煤炭公司“惊心动魄的谈判”,是小说中隐约可见的叙事背景,也是深刻的社会背景,巧妙地将六安爷的个人感受跟时代的变化连接起来。
C. 小说中写到百亩园将要变成焦炭厂,往日的田园风光将会被“炉火熊熊,浓烟滚滚”的景象所取代,深化了作者关于生态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环保主题。
D. 关于六安爷锄地的描写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六安爷在百亩园劳作时惬意舒畅的感觉,这样的写法强化了小说所表达的人与土地分离的悲凉感。
E.  综合全文来看,六安爷的“平静固执”,说明他作为一个老人,一方面已经饱经沧桑,看透世事变迁,另一方面也难免思想保守,无法与时俱进。
14、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15、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试简要分析。(3分)
16、“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六、语言表达(8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两题。(5 分)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⑴谈谈你对“群而不党”的理解。(1 分) 
⑵孔子的“矜而不争”与“当仁”而“不让”,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试作分析。(4 分)
18、下面一段是有关“水”的语句,请你另选角度,在横线处仿写一组关于“水”句子,体现某种哲理。(3分)
走进井里,你是圆的;走进田里,你是方的;走进管子,你是细的;走进小溪,你是弯曲的……走到哪里,你便遵循哪里的规矩。
走进池塘,你是静止的;走进大河,你是奔腾的;走进浅坑,你是微小的;走进海洋,你是宏伟的……走到哪里,你便把自己和哪里溶在一起。
七、作文(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D(A、葆;B、意、颜Czhi二声、jing四声)
2、【参考答案】C
【解析】①“苟且偷安”是贪图安宁,不求上进的意思,此处用在“要知道生之可贵,但不可…”看出与语境不合;
②“不可救药”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此处用来形容“他患的癌症”符合语境;
③“生吞活剥”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此处用来对于意见的接受用词不当;
④“包罗万象”宇宙间的一切景象,指各种事物,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此处用来形容“宜春一中的老年人活动中心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羽毛球、收音机、电视机、书报、画片”属于望文生义;
⑤“未雨绸缪”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此处用来形容事先做好工作符合语境;
⑥“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此处用来形容“他心满意足”符合语境;
3、【参考答案】A  
【解析】 B.语序不当,“损失极其惨重”应该在“教训极为深刻”之前; C.搭配不当,“享受”不能与“精神”搭配; D.成分残缺: “减少”少了宾语,应在最后加上“发病率”或“的发生”。
4、西晋陈寿
5、A项,“惠存”,敬辞,表示请(对方)保存。B项,“斧正”,敬辞,表示请别人修改文章。C项,“垂询”,敬辞,表示别人(一般是长辈或上级)询问自己。这三项都不当。D项,“赐教”,敬辞,表示给予指教。)
6    C    
7   C    
8   D    
9   B    
10.    (1)司法官吏能凭借机会谋私作弊,这不合法律的本意。
(2)诸位全心比较研究,每天写出些刑名条目奏上来,我亲自斟酌思考。
(3)有的删减,有的增补,有的沿袭其旧制,务求轻重适合恰当。 
11、略
诗歌鉴赏
12【答案解析】 
1.描绘出一幅清寒、寂静而空阔的夜雪图。(答出两方面即可得1分)隔窗听见风吹动竹子的声响,推门一看,白雪已铺满山头。雪花飞舞堆积,深长的小巷、宽广的庭院一片静谧。(1分)
2.①采用典故和想象的手法忆胡居士。尾联借袁安卧雪的典故,想象胡居士雪中高卧。(2分)②写出胡居士像袁安一样贤达而固穷守志,表达了诗人对胡居士的仰慕与怀念。(2分)
五、参考答案:
13、BD
14、小说以“锄”为标题,具有双关意义(2分),既是六安爷手中的劳动工具,又是六安爷的精神寄托;(2分)同时象征在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冲突中,农耕文明渐失的社会现状(2分)。
15、表明农耕文明历史悠久(1分);突出农业生产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1分);表明农耕对人们精神情感的重要性,为六安爷的活作铺垫(1分)。
16、“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在文中多次(三次)出现,是全文的线索(1分),一方面表现了六安爷对农业生产的眷恋(1分),另一方也突出六安爷面对失去耕地的无奈与悲凉(1分)。就小说主旨而言,表面写农业耕地被工业生产挤占的现状(1分),实则表达了人们对赖以生存的土地的眷恋与不舍(1分),从而表现出作者对工业化社会到来的深沉思考(1分)。
17、意思对即可
作文:略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四川省新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个『河北省大名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半月考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