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济钢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高一下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济钢高中2018级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18.1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
试题预览
济钢高中2018级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2018.1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众所周知,城市雕塑应当是“石头的史诗”,作为一种凝固的公共艺术,城市雕塑所传递的时代文化信息比文字图画和一次性的艺术展览对市民的影响更直接明白。目前,全国的城市,大到北京、上海,小到县城乡镇,到处充斥着彩带、钢球、电子符号、月亮帆船之类所谓抽象雕塑,很多人物雕塑形象拙劣,甚至丑陋不堪。还有那些立于公园湖畔的假鱼,十字路口的假马,小区里的假鹤更是令人不忍卒睹。就连一些名人纪念馆,重要集会场所的雕塑也有不少是粗制滥造。
有愿望又有钱来美化城市,这本是好事,问题是政府应当认识到城市雕塑的好坏,对所在城市市民的精神文明、文化传承以及新文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应当立法干预而不是无所作为。因为作为公共空间艺术存在的城市雕塑不立则已,一经伫立,就不仅仅是规划者和创作者个人情感意志的承载物,而应当是城市市民的时代审美精神以及政府乃至于民族所倡导所引领的文化的载体。这种可视可触的公共艺术对这一座座城市的文化延绵是长久的而非一时的。不仅从城雕的选题和思想内容来说如此,从城雕与建筑的空间美感诸多审美要求来看,也非想立就立,而是要根据具体城市的不同历史、不同性格、不同地貌特征、不同的市民生活方式等因素通盘考虑的。规划并非长官意志,也非独断专行,而是对城市的尊重对市民的尊重,不像今天千篇一律的彩带钢球亵渎着城市,亵渎着公民的审美情趣。
如果承认城雕之重要,则必有立法做保障。立法并不约束创造,也不会遏制城雕艺术的百花齐放,而恰恰可以杜绝城雕无序混乱现象。在这方面,笔者认为可以效法国家环保总局的做法。环保局是环境保护法的落实执行单位,哪个地方生态环境受到污染,哪个地方要立项建厂,都要由环保总局下设的环评司负责评定,其评定不是随意的,是有数据可依有标准可循的。这是对自然生态的立法保护。那么对文化生态的保护呢?城市雕塑作为城市文化生态的一部分,也必然要立法以保护其健康发展。当作为公共空间艺术的城雕也有了管理条例后,随即配置以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及下设的公共空间艺术审评处(名称可另议),这个处由建筑、雕塑、空间、文化艺术专家组成。省市县重要公共空间所设城市雕塑都应上报评审,必要时可采取市民听证会形式对所报方案进行审议。有了这个法律保障和评审管理机制,各城市雕塑项目立项人、设计者和施工单位才会认真考虑所立雕塑与建筑之关系,与本城历史之关系,与本城文化特征之关系等诸多要素,这才能保证城雕文化的质量。 
(节选自章建国《中国城雕忧思谈》,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雕塑是一种凝固的公共艺术,它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对市民有重要的影响。
  B.目前我国城市雕塑的情况令人担忧,大小城市都充斥着粗制滥造的城雕作品。
  C.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生态的一部分,政府应当立法干预以保护其健康发展。
  D.面对目前我国各地城市充斥着粗制滥造城雕作品的现状,政府不能无所作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为一种凝固的公共艺术,城市雕塑在传递时代文化信息方面比文字图画和一次性的艺术展览更重要。
  B.城雕作品一经伫立,就应当是城市市民的时代审美精神以及政府乃至于民族所倡导所引领文化的载体。
  C.创作城雕作品要根据具体城市的不同历史、不同性格、不同地貌特征、不同的市民生活方式等因素通盘考虑。
  D.要保证城雕文化的质量,需要雕塑项目立项人、设计者和施工单位等多部门共同努力,要考虑历史文化等因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各地的城市雕塑有许多粗制滥造、丑陋不堪的作品,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政府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
  B.城市雕塑不是单纯的艺术作品,它对所在城市市民的精神文明、文化传承以及新文化建设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C.环保部门通过立法对自然生态加以保护的做法,为我们加强对作为公共空间艺术的城市雕塑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D.只要政府的立法工作做好了,城市雕塑有了法律保障和评审管理机制,各个城市雕塑的面貌就一定会焕然一新。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没文化
【俄】安德烈•马
科利亚•瑟罗耶戈夫继承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半年前,他的姑妈去世了。
“这是上帝赏给我们的,”妻子说,“因为我们受的折磨。”
“你胡说什么!”科利亚顶了妻子一句,“我们受了什么折磨?是上帝收去了。”
“上帝把她收去了,”妻子也不甘示弱,“可赏赐了我们,就是那套房子,以示公平。一家三口共居一室,难道不是一种折磨?”
科利亚没有再争辩,公平就公平吧。半年过去了,失去亲人的哀痛渐渐淡忘,现在科利亚在这套房子里来来回回地踱步,四处打量着,手里拿着一串钥匙,脸上是灿烂的笑容,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上去了。
姑妈一生从教,是一个非常有文化修养的女人,仅书就摆满了五个古旧的大书橱。可她生活非常清贫,只有一个老式圆角冰箱、一台电子管电视机和一台单缸半自动洗衣机。现在他们要把这些宝贝当垃圾扔掉。妻子想把这些书也一块扔了,但科利亚没同意。
“我要在整面墙上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科利亚说,“这样我们家也有藏书了,也有文化气息了,终于像个书香门第了。”
他说完,像个孩子似的坐在了这堆书旁。
“没有带图的。”妻子调侃了一句,就去厨房了。
怎么没有!科利亚真的找到了几本图画书,小时候姑妈亲自给他读过,有《一只小灰鸭》《小红帽》《一个士兵》等。这几本书薄薄的,没多少页码。科利亚突然笑了起来,想起了故事里那个士兵是怎么在一个吝啬的老太太家里用锤子煮粥的。
科利亚把这几本书摞在了一起,心想,给儿子讲是晚了,孙子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呢。他挪了挪身子,又翻弄起各种文学典籍。他拿起一本涅克拉索夫的诗集使劲儿回忆了半天,也就记得在中学教学大纲中有那首《大门前的沉思》。普希金的诗还算强点儿,《我记得那美妙的一瞬》,他零零碎碎地记得几个片段,可也都是两三行而已。
科利亚着实埋怨了一番自己没文化,刚要潜心阅读,填补一下大脑的空白,妻子就喊他把那台洗衣机先拖走扔掉。
他们举家迁入后,科利亚立刻叫来了一位师傅,让他测量了一下墙上要定做的书柜的尺寸,计算了定做费用。那位师傅很快就给出了预算,但科利亚家的第一笔支出买的却是一台新电视机。他们选的那台电视机大得简直就像一块电影银幕,于是这些书暂时被挪到另一面墙边去了。一个月后,妻子又买了一套床具,那套床具实在太宽太大了,这些书只好又换了地方。又过了一个月,妻子偶然在一个展销会上买到了一套壁柜,带梳妆台,梳妆台镜子上方还安装着一盏镜前灯。
“儿子,”科利亚恳求道,“把书放在你的房间里吧,能占一整面墙,看着多有文化。”
“什么?”儿子把一只耳塞从耳朵里拿出来说,“不行,我这整面墙上就挂一辆自行车。你还是给我买电子书吧,最好是一部新款的iPad。”
儿子说完又把耳塞塞进耳朵,伴着音乐迈着舞步走了。
“怎么搞的!”科利亚把这些书一摞摞地塞进了电视机对面的角落里,百思不得其解。“原来我们一家三口在一个房间里都住得下,可现在一整套房子竟然连一本书都放不下了。老婆!”他怒吼道,“我们家就不能有点儿文化吗?”
“那就看第五频道的文化台吧!”妻子回敬道。
后来科利亚出差了两个星期。他回来时,姑妈的那些书已经没了踪影。他出差的时候,妻子发了一则启事:“藏书出售,传世经典。”书当天就被人运走了,而卖书的钱妻子则买了一只小转角沙发,正好摆在了电视机对面。
科利亚只有三本书幸免于难,这三本书一直在他床底下放着,他从来没拿出来过,但名字似乎还记得。第一本是《鼠疫》,很有哲理,但非常枯燥,一看就犯困,而且作者的名字也很可笑,叫加缪,像白兰地的名字,所以他记住了。还有一本是爱伦坡的,一位美国作家。他的故事适合夜里读,比任何一部恐怖片都纯净。最后一本是幽默作品,叫《三十只狗崽》,是一个叫米哈伊尔的人写的,里面的故事很有意思,但是关于狗的话一句也没有,写的都是形形色色的野蛮人,史前的。科利亚难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像从前一样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了,不再想什么文化。
(选自《译林》,2016年第4期)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在科利亚的妻子看来,他们能够继承姑妈的一套房子是上天给予的补偿,而与姑妈没有任何关系,由此可知她是一个不知感恩的人。
B. 科利亚的姑妈去世,他非常难过,决心定做一个漂亮的书柜,用来安放姑妈留下来的那些书,表现了他对姑妈的怀念。
C. 科利亚想把姑妈的书放到儿子的房间,但遭到了儿子的拒绝,儿子追求的是流行,他对传统的纸质书籍是排斥、抵触的。
D. 科利亚的妻子最终还是把姑妈留下的书卖掉了,因为在她看来,这些书是没有用的东西,这照应了文章的标题“没文化”。
5. 小说写科里亚姑妈留给他“摆满了五个古旧的大书橱”的书,有什么作用?(6分)
 
6. 有人认为,妻子是阻碍科里亚变得“有文化”的根本力量,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曰:“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①,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①木主: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②傥:假如。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叔齐让伯夷                让:责备    
B.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      叩:通“扣”,拉住    
C.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    宗:尊奉
D.而伯夷、叔齐耻之        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遂饿死于首阳山                ②不拘于时   
B.①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①亦各从其志也                  ②吾其还也 
D.①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②越国以鄙远
9.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部表现伯夷、叔齐“义”的一组是   
①孤竹君欲立叔齐,及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    
②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③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 
④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 
⑤(伯夷、叔齐)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⑥ 义不食周粟
A、①②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
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耻之,义不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        
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
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
                                                   
(二)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分)

(2)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3分)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分)


(三)12、名篇名句默写(一空1分,7分,其中第4小题共一分)
(1)《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句子是:                 ,                  。
(2)“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意在告诫人们要决绝过去,放眼未来。《归去来兮辞》中也有相似句子:                 ,                  。
(3)《归去来兮辞》中用比喻表现作者出仕本属无心,对官场仕途十分厌倦的句子是:                 ,                  。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9分)
1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散文是倍受读者青睐的文体,古今中外的散文家凭借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文采斐然、脍炙人口的名篇。
B.上课铃声过后,他才慌慌张张地冲进教室,“报告”声刚落,同学们轰堂大笑,原来他衣服的纽扣错位了。
C.毋庸讳言,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教师确实存在,但像“最美女教师”张丽莉那样爱生如子、恪尽职守的人,才是教师队伍中的主流。
D.作为领导干部,面对群众时需要很强的亲和力,只有贴近群众,和颜悦色而不是急言厉色,才能真正听到群众的心声。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远东杯”2012年斯诺克锦标赛决赛今天在宜兴准时开赛,经过8盘对决之后丁俊晖不孚众望,在家乡获得本次冠军。
B.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马克•扎克伯格,于2006年创办自己的公司facebook,如今已是亿万富翁。
C.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D.相当一部分人对“药驾”的危害性没有清晰的认识,对药驾不以为然,根本不知道服药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1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氟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它可以增强牙齿中钙的抗酸性,预防龋齿不再发生,但处于高氟地区,长期喝浓茶的居民不适宜使用含氟牙膏。
B.为稳定旅游消费市场,去年年底,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对外发布消费警示,曝光了部分以所谓“低价”等陷阱宰客的不良商家。
C.据哈尔滨房地产每日成交套数统计,8月哈尔滨商品房共销售4599套,可观的成交量得益于冰城楼盘“集体”大优惠的功劳。
D.去云南不全是为了那玉龙雪山,还为了那被誉为“第一美味”的过桥米线和独具特色的“汽锅鸡”。据说,品尝这两样美食最好是在秋末初冬较为合适。
16、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 夫晋,何厌之有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⑤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⑥句读之不知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③④/②⑤/⑥ 
B.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⑤/②⑥/③④
17、《平凡的世界》中,在黄原时,金波每次招待揽工孙少平吃的是什么?
   A. 大盆荞面饸饹+烙饼         B. 大盆羊杂碎+白面馍
   C. 大盆土豆丝+烧酒            D. 大盆白面片+荷包蛋
18、下面是出自四大名著的4幅对联,已经打乱了顺序,请根据要求把它们重新组合起来。要求:所组对联须与名著内容相关,不得重复使用语句,只填序号。(4分)
①钗于奁内待时飞                    ②金翠飘香煮酒浓 
③玉盘堆积青梅满                    ④踏破梁山捉宋江
⑤长生不老神仙府                    ⑥玉在椟中求善价
⑦填平水泊擒晁盖                    ⑧与天同寿道人家
(1)《三国演义》对联:
上联: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
(2)《红楼梦》对联:
上联: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
四、写作(5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走过山川田野,领略自然风光;走过街市阡陌,感受世俗万象;走过任性自我,磨砺青春锋芒;走过困惑迷惘,把握前进方向……
要求:请以“走过,才明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袭和套作,注意书写规范和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C  A项说的是城雕的特点和作用。B项说的是我国城雕的现状。D项没有提到政府立法干预。
2.A  A项原文是“比文字图画和一次性的艺术展览对市民的影响更直接明白”。
3. D  D项“只要……就一定会……”说法过于绝对。
4. B 
5.①情节结构方面,这些书是本文的线索。文章围绕着如何处理这些书的问题,为我们展示了整个关于文化的故事。②人物刻画方面,主人公科里亚(也包括妻子和孩子)对于这些书的态度,刻画出人物对书的漠视、对文化的漠视的性格本质。③主题表达方面,通过展示这批书从被继承到辗转各屋一直到最后被卖掉的命运,揭示出没文化人对文化的戕害的深刻社会主题。(一点2分)
6.【示例一】观点一:妻子是阻碍科里亚变得“有文化”的根本力量。①妻子对生活物质化的追求,把科里亚对文化的追求挤压得日渐逼仄;②科里亚有对读书的憧憬和期望,却总是被妻子无情地打破;③妻子对书本的文化传承价值缺乏深刻的认识,是主导家庭文化缺失的关键。
【示例二】观点二:妻子不是阻碍科里亚变得“有文化”的根本力量。①科里亚对文化的认识和追求只是虚有其表,附庸风雅;②科里亚对书本认识的认知程度浅陋粗鄙,不能从根本上认识书本的文化价值,妻子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影响作用,但却不是根本的作用。(答出两点,分析得当得4分)
7.A 让:谦让    
8. B     
9.D ②是伯夷、叔齐仰慕西伯昌仁爱;③写武王的不义行为  
10.C
   C项:“糟糠不厌”应为“连糟糠之食都吃不饱”;“回也屡空”与“学习伯夷、叔齐坚守节操”无因果关系。    
参考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小儿子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却要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让你即位是父亲的遗命。”于是就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走了。孤竹国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为国君。在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最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靠他呢?等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称他为文王,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的缰绳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竟然动起兵器来,能说得上是孝吗?身为臣子却要去杀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用兵器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两位是义士啊!”把他们搀扶开了。武王平定殷商之乱后,天下都归附于周朝,但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样做可耻,他们坚持节操,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到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直到他们饿到快要死的时候,作了一首诗歌,那歌词说:“登上那座西山啊,采摘薇菜来充饥,用残暴取代暴虐呀,还不知道这样的行为是不义的。神农、虞舜、夏禹的时代很快就消逝了,我们还能到哪里去寻找归宿呢!可叹我们的死期已近,生命已经衰弱了!”于是,伯夷、叔齐就饿死在首阳山。    
有人说:“上天待人的准则是没有偏私的,它总是向着善良的人们。”像伯夷、叔齐这样的人,可以叫做善人呢,还是不算善人呢?他们聚积仁德、修洁品行达到这般地步,却终致饿死!再说在七十个弟子中间,孔子仅仅称举颜渊是好学的人,但颜渊常常穷得一无所有,连糟糠都难得吃饱,终于过早地夭亡了。那种认为上天总是报答、恩赐善人的说法,到底怎么样呢?盗跖每天都杀害无辜的人,将人的肝炙成肉脯,残暴恶毒,放肆地行凶,他聚集党徒几千人,到处横行霸道,竟然活到高龄而死。这又是遵行什么道德呢?这都是些特别重大而且明白显著的例子。如果说到近世,那些操行不端正,做事违法乱纪的人,却终身享受安逸和快乐,财产富裕,子孙也不断绝。有的人选好了道路才举步,看准了时机才说话,从不走小道捷径,不是公平正当的事决不努力去做,可是他们却要横遭灾祸,这样的例子多得没法数了。我对此十分疑惑,如果说这便是所谓的天道,那天道究竟是对呢?还是不对呢?    
孔子说过,“道德见解不同是难以共同谋划事情的”,也只能各自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罢了。所以他又说,“富贵如能追求到手,那么,即使让我执鞭为马夫,我也愿意干。如果不能追求,还是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吧。”整个世道都浑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显露出来。难道是因为他们把道德看得太重,或将富贵看得太轻吗?
11略
1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此句按1分处理)
13、C   (A项,倍—备;B项,轰—哄;D项,急—疾。)
14.B (一文不名:连一文钱也没有。形容极为穷困。一文:一枚铜钱。名:占有。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令人信服。此处属于褒贬误用。大快人心: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使人们心里感到非常痛快。此处属于对象不当。D不以为然: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应为“不以为意”。)
15.B (A项,不合逻辑,应将“预防龋齿不再发生”中的“不”删除;C项,句式杂糅,可删去“的功劳”; A句式杂糅,可以把“较为合适”去掉。)
16、A
17、D
18、(1)上联:③  下联:②   (2)上联:⑥ 下联:①   (4分,每空1分)

19、“走过,才明白”这道作文题有一定的亲和力,正如试卷材料提示中所指出的那样,“人生就是一场旅行”,走过了小学尤其是初中这段成长的岁月,当然会有关于自然关于社会关于人生的感触可以发抒,所以不存在考生无话可说的尴尬,也不会轻易的发生偏题跑题的情况。因此这道作文题是面向全体考生的一道写作起点较低的作文题。
当然,写作起点低不意味着写作落点(选材)准,更不意味着写作的终点(立意)就是我们期待的“诗和远方”。在这里要避免材料的俚俗,文中的“走过”最好是一份独特的经历,如果写的是生活的鸡零狗碎,尤其是未经自己思维和情感过滤过的素材(比如大家共同经历的复习考试的零散的材料),是不会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的。考场作文最好有较为明确的写作主旨的揭示,这是文章的立意。可以做一个填空:走过   ,才   ,如:走过泥泞,才明白晴天的可贵;走过风雨,才明白彩虹会升起;走过成长的岁月,才明白长大不是一个人的事……很多很多脱俗的立意可以点亮读者的眼眸。有意思的是,有时可以从某个立意出发,去寻找相关的个别化的题材来表现;有时则可以从自己感触最深最具独特个性的材料出发升华出文章的主旨,从文章写作的操作层面上困难其实不大,关键是这份独特的“走过”和“明白”没有平时的积累是很难达成的。
另外,千万别忽视“才”这个副词的存在,它让文章的标题前后具备了某种条件关系,也捎带了一点思辨的色彩,甚至让这道题目写成议论文也有了很大的可能。品味这个词语,文章结尾揭示的那个道理,是“走过”方能明白的,换句话说,这个道理起初轻易是不会明白的。文章里应该有相关的点染才是。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下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内蒙古锦山蒙古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山西省芮城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