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苏教版语文考点组合练(10)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作文审题立意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名句默写填空专题训练
试题
名称
2019年高考苏教版语文考点组合练(10)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作文审题立意(高三总复习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练习10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作文审题立意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2018南师附中最后一卷)在下面各句话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本文既有女性的温婉,更有磅礴的气势,可以看到大自然给人的    ,看出人生磨砺的影响。②找不到路时,如有师长点拨一二,    ,让你豁然开朗,何等快意。③这篇文章
试题预览
练习10  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作文审题立意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2018南师附中最后一卷)在下面各句话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本文既有女性的温婉,更有磅礴的气势,可以看到大自然给人的    ,看出人生磨砺的影响。 
②找不到路时,如有师长点拨一二,    ,让你豁然开朗,何等快意。 
③这篇文章题目在说椰子,实质在谈平等问题,    ,正是我的用意。 
A.濡染 金针度人 挂羊头卖狗肉
B.浸润 醍醐灌顶 驴唇不对马嘴
C.浸润 金针度人 挂羊头卖狗肉
D.濡染 醍醐灌顶 驴唇不对马嘴
2.(2018南京高淳、淮海联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7年度诺贝尔文学获得者日裔作家石黑一雄热爱音乐,喜欢创作歌曲,曾为爵士女歌手斯黛茜•肯特作词,甚至被邀请参加皇家音乐会。
B.在共享单车带给民众方便的同时,也把国民素质丑陋的一面照得通透,给社会环境与安全提出了新的治理命题,即共享单车的未来在哪里。
C.被贴上“油炸”“添加剂”等标签的传统方便食品,不能满足人们绿色生活、健康发展的需求,造成了方便食品行业如今江河日下的困顿。
D.2017年6月26日,代表着世界先进水平、被命名为“复兴号”的动车组在京沪高铁亮相,开启了中国铁路技术装备一个崭新的时代。
3.(2018如东中学全真模拟二)下列语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7月14至15日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B.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认识到,传统孝道中不乏糟粕,但传统孝道中宣扬的敬老、尊老、爱老之心并没有过时,在代际更迭加快的背景下,更应倡导长幼之间的相互包容和尊重。
C.2017年1月8日不幸去世的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2009年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D.眼下,现实英雄归于平静,虚拟英雄深入人心,人们似乎不再崇拜任何真英雄,像岳飞、文天祥、林则徐……这些英雄所彰显的深明大义、成就大业的英雄观遭到质疑。
4.(2018如东中学全真模拟二)下列对联,不是评价曹操的一项是(  )
①仁义声于今犹存,礼让风千载不泯。
②豪气万古观沧海,漫漫长路短歌行。
③半亭清风山与水,一船明月酒和诗。
④少时聪慧心计深,一心扶汉思报国。
⑤青山绕郭宜龙卧,翠柏参天有鹤来。
⑥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③⑤⑥
5.(2018南通中学期初)下列各句所涉及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②豆蔻梢头二月初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
⑤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A.③①②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②④③①⑤  D.②①③⑤④
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
6.(2018南京高淳、淮海联考)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然后施行,      ,有所广益。(诸葛亮《出师表》) 
(2)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3)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 
(4)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5)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大道之行也,        。(《礼记•礼运》) 
(8)衰兰送客咸阳道,        。(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 
三、作文审题立意
7.(2018江苏冲刺预测卷一)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人生路上有各种各样的羁绊。摆脱羁绊需要勇气,需要智慧。成功摆脱羁绊,心灵会得纯净,思想会变得成熟。

我来审题:                                                                                     

                                                                                     

                                                                                     

                                                                                     

                                                                                     

                                                                                     
8.(2018海安中学阶段检测四)根据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一枚石子投入水中,会在水面上荡起圈圈的涟漪;一句话语投进心里,会在情感上荡起脉脉的涟漪;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会在社会上荡起层层的涟漪……
很多时候,涟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失;但有时,涟漪也可能随着作用力的加大而化作惊涛骇浪……

我来审题:                                                                                     

                                                                                     

                                                                                     

                                                                                     


















答案精解精析
1.答案 A 濡染:沾染,受熏陶;描绘和表现。浸湿,常指运笔写字作画。浸润:液体渐渐渗入,滋润或附着在固体表面。第一句是说大自然给人带来的熏陶,应使用“濡染”。金针度人:比喻把高明的方法传授给别人,是从施教者角度而言。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是从受教者角度而言。第二句说的是“师长点拨一二”,可见是从施教者角度来说,应用“金针度人”。挂羊头卖狗肉:里外不一,用来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表里不一,狡诈欺骗。驴唇不对马嘴:比喻答非所问或事物两下不相合。第三句中,前面说“题目说……”“实质在谈……”,可见两者不同,应使用“挂羊头卖狗肉”,此处属于贬词褒用。
2.答案 D A项,“甚至”前后内容没有递进关系。B项,缺少主语,将“在共享单车带给民众方便的同时”中的“在”放到“共享单车”后面,让“共享单车”做主语。C项,搭配不当,“造成了……的困顿”不搭配,应为“造成了……的局面”。
3.答案 D 题干明确了选择的条件,即“没有使用比喻手法”。A项,“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暗喻,比喻词是“是”,本体是“金融”,喻体是“血脉”。B项,“传统孝道中不乏糟粕”是借喻,句中既没有本体,也没有比喻词,只出现了喻体“糟粕”,这是用“糟粕”来比喻传统孝道中没有价值的东西。C项,“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是借喻,用“空白”比喻尚未开发的技术领域。D项,没有使用比喻,句中的“像”并非比喻词,而是表示列举。
4.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和对对联的理解的能力。首先要了解曹操的有关情况,如性格特点、历史事迹、后人评价等,然后圈出对联中与曹操相关的内容。①“仁义声于今犹存,礼让风千载不泯”评说的是孟子,联中“仁义声”“礼让风”是提示。③“半亭清风山与水,一船明月酒和诗”评说的是李白,李白一生爱游山玩水,他常借用山水风景寄托自己的赤子情怀,而且“月”“酒”和“诗”是李白的特色,李白有很多写“月”的名句,李白是“酒中仙”。⑤“青山绕郭宜龙卧,翠柏参天有鹤来”评说的是诸葛亮,“卧龙”乃诸葛亮自指。②“豪气万古观沧海,漫漫长路短歌行”中的“观沧海”“短歌行”是曹操的诗歌名,④“少时聪慧心计深,一心扶汉思报国”中的“扶汉报国”、⑥“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中“功罪一身”的评判皆指向曹操。故选C。另外,B项是个干扰项,三个句子都是评价曹操的,审题不严谨的考生极易中招,如果放在A项的位置,可能误选的考生更多。
5.答案 D ①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束发”,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表示成童;20岁时行冠礼,表示成年,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20岁。②豆蔻梢头二月初:“豆蔻年华”指少女十三四岁。亦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加冠”,男子二十岁。④年近知命,位止方州:“知天命”是古人形容人到了五十岁的一种大雅的叙述方法。“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强求结果。⑤行行向不惑:《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遂以“不惑”作为40岁的代称。
6.答案 (1)必能裨补阙漏 (2)则素湍绿潭 (3)官盛则近谀 (4)谈笑有鸿儒 (5)举匏尊以相属 (6)赢得仓皇北顾 (7)天下为公 (8)天若有情天亦老
7.这是一段含蕴丰富,可以引发读者悠远想象的话。要想写好这篇由富有哲思的话引发出来的作文,要深层次地挖掘话语的含意。材料指出了摆脱羁绊需要哪些条件和成功摆脱羁绊的积极影响。“人生路上有各种各样的羁绊”,人生路上的羁绊有很多,如名利、过去、他人的看法等。“摆脱羁绊需要勇气,需要智慧”,考生可以选择一种羁绊,围绕这种羁绊写作,阐明怎样摆脱这种羁绊和摆脱这种羁绊的积极影响。“成功摆脱羁绊,心灵会得纯净,思想会变得成熟”,考生可以结合具体事例,笼统地谈摆脱羁绊需要哪些条件和成功摆脱羁绊的积极影响。
8.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分析材料可以发现,材料中的关键词是“涟漪”。“涟漪”一词本义是指水面上细小的波纹,亦可喻指人们细微的心理活动以及某一事件在社会上所造成的影响。围绕“涟漪”来写,一般来说不会用其本义,而是取其比喻义、引申义。所以,“化实为虚”应当是立意和构思的关键。材料第一部分诠释了“涟漪”的意义和涵盖的范围,即“一枚石子投入水中,会在水面上荡起圈圈的涟漪;一句话语投进心里,会在情感上荡起脉脉的涟漪;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会在社会上荡起层层的涟漪”。材料第二部分交代了“涟漪”可能产生的结果,即“很多时候,涟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失;但有时,涟漪也可能随着作用力的加大而化作惊涛骇浪”。从这些材料中,我们应当能够领会文章的写作重心——不是那枚投进水中的“石子”,而是那枚“石子”激起的“涟漪”以及“涟漪”最终的结果或意义。从个人的角度来看,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自然界的一花一草、朋友的一笑一颦、自己的一得一失、师长的一褒一贬都可能给我们带来情感上的变化。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极为敏感,情感颇为丰富,亲情、友情甚至朦胧的爱情在他们的心里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身外的各种因素都会成为荡起其情感“涟漪”的“石子”。而那层层“涟漪”一旦荡起,我们如何去掌控它,如何使其不妨碍我们的学习、生活,甚至成为我们学习、生活的动力,这就要取决于那枚“石子”的性质和我们的定力了。师长、同学、朋友的帮助也会成为平复心中“涟漪”的助力。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在今天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每一件事都可能在瞬间传遍天下,引发人们的热议。特别是那些负面消息产生的影响,有时甚至会由“涟漪”转为“风暴”,所以我们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杜绝“涟漪效应”的发生,从“源”与“流”两方面出谋划策,这就需要中学生认真思量了。关于文体的选择,如果写情感方面的“涟漪”,记叙文、散文可能更合适;如果想要表达对社会问题的思考,议论文似乎更易于操作。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名句默写填空专题训练


上一个『2019年高考苏教版语文考点组合练(9)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小说阅读』  下一个『2019年高考苏教版语文考点组合练(11)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散文阅读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