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末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信阳高中2021届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一部中国古代神话史就是一部华夏民族早期形成史。在华夏民族的凝聚过程中,神
试题预览
信阳高中2021届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部中国古代神话史就是一部华夏民族早期形成史。在华夏民族的凝聚过程中,神话起到了精神滋养作用,其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图腾的统一、祖宗的认同、神话精神的滋养。
  图腾是先民们的祖先认同与部族灵魂标识。上古时代,部族林立,图腾各异。由于超自然力及其丰富的精神内涵,龙成为太昊伏羲部族的图腾,并得到中原各部族的公认。炎帝部族入主中原后放弃了自己的羊图腾与牛图腾,改信龙图腾。黄帝入主中原后,也用龙作为华夏民族的图腾。炎黄后裔在龙图腾引导下,经过不懈努力融和接纳了东南西北中的不同部族,龙部族联盟进一步扩大。至汉时,刘邦以龙子的身份降生,并斩白蛇起义建立汉朝,龙成为汉兴的重要力量与灵魂旗帜,也成为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华夏民族的图腾,直到现在中华民族还被称为龙的传人。
  在龙图腾旗帜的引领下,作为龙子的炎帝与黄帝特别是黄帝成了华夏民族融合发展的文化核心与血缘纽带。华夏民族的融合过程就是和合向心、归宗炎黄的过程:一是华夏民族向外兼并扩张的外向认同,变夷为夏;一是外围民族认炎黄为祖宗归依华夏的内向认同,夷变为夏,于是匈奴、鲜卑、苗族、瑶族等都成了黄帝炎帝的后裔,成了华夏民族的一分子,炎黄子孙遍布大江南北,华夏民族不断壮大。华夏民族的外并内聚是从“血缘”到“文化”的融合,是龙图腾的统一,是炎黄始祖地位的认同,是中国神话的胜利。正如德国思想家谢林所说:“一个民族,只有当他们认同了共同的神话时,它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核心神话只有两个:龙和黄帝。”
  中国古代神话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它是华夏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置媒、燧人取火、有巢造屋、伏羲画卦结网、仓颉造字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创造精神;女娲补天治洪、舜耕历山、鲧禹治水、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奋斗精神;盘古化物、神农尝草、鲧死化禹、夸父手杖化邓林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奉献精神;龙图腾的形成与统一、大神们的复合形象、华夏民族的融合等神话蕴含着伟大的团结精神。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引领着华夏民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战天斗地的奋斗篇章,引吭出可歌可泣的奉献之歌,弹奏出团结向心的动听旋律。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铸造了华夏民族团结奋斗、牺牲奉献、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成就了华夏民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使华夏民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摘编自闫德亮《古代神话定型与华夏民族形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古代神话对于华夏民族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滋养了华夏民族的精神。
B.上古时代,每个部族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图腾,例如龙是太昊伏義部族的图腾。
C.华夏民族的融合过程有两条途径:外向认同,变夷为夏;内向认同,夷变为夏。
D.古代神话中蕴含的创造、奋斗、奉献、团结等精神,促进了华夏民族发展壮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神话在华夏民族凝聚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B.文章按历史时代顺序,清晰地揭示了龙如何一步步成为华夏民族统一图腾的过程。
C.文章引用德国思想家谢林的言论,有力论证了龙图腾旗帜对于中华民族的引领作用。
D.文章较为具体地阐释了中国古代神话中蕴含的丰富民族精神,并指出其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图腾是先民们的祖先认同与部族灵魂标识,其中包含了超自然力及其丰富的精神内涵。
B.华夏民族通过兼并扩张,将匈奴、鲜卑、苗族、瑶族等变成其一分子,不断发展壮大。
C.刘邦以龙子的身份降生尽管荒诞,却使龙成了华夏民族图腾,中华民族成了龙的传人。
D.神话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对华夏民族品格的铸造、社会责任的形成,都有很大促进作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绝代勇将张自忠
张秋铧
1940 年 5 月 23 日,10万军民聚集在湖北宜昌城内外,为一位殉国的将军送行。就在前一天,将军的灵柩被抢运到宜昌,本想用汽车将将军的灵柩运到长江码头,然后乘船溯江前往重庆安葬,但宜昌的军民不肯,坚持要用十里长街相送、人工抬棺材的方式,送将军走完这抗日战场上的最后一程。
这是一位连最残酷的敌手、凶暴成性的日军,都为之脱帽致敬的绝代勇将:在湖北战场上壮烈殉国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上将张自忠将军——二战时期,盟军军衔最高的阵亡将领。
战火仍在延续,日军的飞机反复在宜昌城上空盘旋,随时有轰炸人群的可能,但 10 万军民不为所动,依然坚持哀送将军。日军似乎也很配合,尽管战机几次低空盘旋,但他们并未轰炸送葬的队伍。
那是1929年,张自忠升任西北军第六师师长,有一次一个营长侵吞士兵存款,张自忠查实后,立即集合全师干部,当众责打了这个营长 200 军棍,并撤职镣押。张自忠经常在深夜巡视士兵寝室,帮士兵盖被子,每逢星期天,他还经常拿钱和吃喝的物品,给军队里受伤的士兵。平日里,他和士兵们穿着一样的军服,吃着一样的大锅饭。为了磨练官兵意志,他在冰天雪地里自己带头脱掉大衣,要士兵们跟着他一起进行雪地行军训练。由此,张自忠的部队以“将不畏死,兵不惜命”而著称。
1937年,在卢沟桥抗战后,二十九军决定战略转移离开北平,军长宋哲元在撤退之际,要求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留下担任北平市长与日军进行周旋。外界并不知张自忠奉了密令留下,当时国内的报纸,纷纷责骂张自忠是无耻汉奸,将其称为“张逆自忠”;为了洗刷这个罪名,张自忠秘密潜逃离开日军监控,南下向蒋介石汇报北平战守经过。
1938年返回部队后,张自忠面对部队官兵痛哭失声:“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乃与大家共寻死所!”
1940年,抗战已进入相持阶段,国民政府退守重庆,日军为了进攻重庆,连续进攻襄阳、鄂西一带。
5月1日,张自忠亲笔给三十三集团军的各部队和将领写信昭告:“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
5月16日,日军获悉国军有高级将领正在南瓜店一带指挥作战,随即调集飞机和重兵,猛烈轰炸我方阵地,三十三集团军属下的七十四师主力弹药将尽,部队电话询问张自忠可否先行退却,张自忠回答道:“现在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正是军人杀敌报国之时,子弹打完了,要用刺刀杀,刺刀断了,要用拳头打,用牙齿咬。”
上午 11 时许,三十三集团军的警卫团阵地被日军突破,激战到中午时,张自忠手下的2000多官兵几乎全部战亡,他身边仅剩下几十名警卫人员,将士们也仍然誓死保卫着他,并一面高喊:“司令快走,司令快走!”
张自忠的副官马孝堂,向来救援的国军讲述着:“总司令猛然前扑,旋又立起,右肩后流血了!很显然是被炮弹碎片炸伤了。到了十里长山,还在指挥,接着左臂也在流血!但是总司令仍然站在那里,怒目圆睁,大声呼喊着,指挥着。”“他的腿上也流了血,血湿透了袜脚。我见总司令突然向后一歪,右胸就往外喷血,总司令脱了上衣军装,让我给他裹伤,血如泉涌。我刚包扎完,敌人就一窝蜂上来了!”
对于张自忠将军的阵亡过程,侵华日军在《231联队史》中也有记载:“第四分队的藤冈一等兵端着刺刀向敌方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站起来,眼睛死死盯住藤冈。当冲到距这个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三米的距离时,藤冈从他射出来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了原地。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出现了难受的表情。此时,藤冈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心起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这个高大身躯再也支持不住了,像山体倒塌似的轰然倒地。”
噩耗传开后,蒋介石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抢回张自忠将军的尸体,最终经增援的 38 师官兵浴血奋战,张自忠的遗体被抢运回后方,因此也就有了宜昌十万市民为将军送行的感人场面。
不久,蒋介石为张自忠题词:
“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终换得马革裹尸还!” 
毛泽东为张自忠题词:
“尽忠报国”。
(节选自《捍疆卫士张自忠》,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部分写宜昌军民十里哀送张自忠将军的场面,渲染了一种悲恸的气氛,表达 了抗战军民对这位爱国将领的崇敬之情。 
B.小说在构思上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先写张自忠将军战死疆场,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再写主人公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故事。 
C.“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乃与大家共寻死所!”,这句话表达了张自忠将军 誓死报国,与国家民族共存亡的决心。 
D.国共两党的领导人都对张自忠将军的一生做了高度的评价,蒋介石着重于称颂其战绩, 而毛泽东则着重于褒扬其爱国主义精神。

5.请结合文章分析张自忠将军的形象特点。(6 分)
6.小说中,对张自忠将军阵亡过程的叙述,既有其副官的叙述,又有日军的记载,二者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全长 55 公里,从筹备、建设到通车,历时 15 年,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该航道目前达到 10 万吨级通航等级,远期 30 万吨油轮可以通行。如果在此建造桥梁,必然是跨径很大、净空很高、桥塔耸立的悬索桥梁。但同时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对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有着严格的限定。所以,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为了实现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故在隧道两端修建人工岛。于是,形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相结合的建设方式。
“超级工程”背后有“超级创新”。港珠澳大桥建设难度极大,铺设了世界上最难、最长、最深的海底公路沉管隧道。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仅专利就达400项之多,填补了多个领域的空白。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二:
日本《每日新闻》23 日评论称,港珠澳大桥开通是大湾区发展的里程碑式事件,大湾区经济圈将超过纽约经济圈和东京经济圈,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国《华尔街日报》23 日的报道提到,大湾区进一步整合面临诸多复杂情况,例如相异的法律和税收制度,中国内地的资本账户仍相对封闭,而香港和澳门是自由港,各自拥有自己的货币且没有资本管控。报道还特意关注一个问题:在香港和澳门,机动车都靠左行驶,而在中国内地则是靠右通行,如何解决?
英国广播公司 23 日载文道,中国开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但需要吗?此前,他们更是在网站刊长文列出一大串港珠澳大桥在香港的“争议”——逾千亿港元的拨款、实质效益疑问、工伤事故、建筑质量、环保等。
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 23 日报道,又一个将香港拉入中国内地怀抱的项目完成,该项目将曾作为欧洲前哨的香港和澳门与中国内地联结起来。这个项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宏伟计划的一部分,它将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可与美国硅谷抗衡的高科技中心。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10月24日)
材料三: 
港珠澳大桥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桥通车后,将大大缩短香港、珠海、澳门三地的时空距离,从香港到珠海、澳门驱车仅需 30 分钟的车程。通车前,如果陆路往来三地,只能绕道东莞虎门大桥,车程在 3 小时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轮也要 1 个小时。从社会经济发展层面而言,大桥的通车将提升珠海等三地人员和生产资料的流动效率,加深香港与珠江西岸的联系,为香港与珠江西岸城市群的产业合作提供交通便利,为港澳经济发展提供更便利的腹地空间,并由此促进港珠澳产业的互动交流和升级。也就是说,港珠澳大桥对于港珠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乃至“一带一路”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前夕,大桥总设计师孟凡超接受香港媒体专访时表示,港珠澳大桥对大湾区经济增长有重大的支撑作用,会为区内产生几十万亿经济效益,经济价值远超大桥本身 1000 多亿元港币的投资,因此他对大桥收回成本很有信心。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10月24日)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英国广播公司基于成本、效益、事故、环保、质量等一系列“争议”问题,对港珠澳大 桥的修建持否定态度。 
B.港珠澳大桥经过伶仃洋海域的路段受海域、空域条件的限制,不能建设悬索桥梁,隧道 成为必须的可行性方案。 
C.美国彭博新闻社对建成的港珠澳大桥不仅关注到它在科技方面的影响,而且更多地关注 到可能带来的政治效应。 
D.港珠澳大桥投资大,建设时间长,但孟凡超认为成本回收不是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经济 效益持乐观态度。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我国首例采用桥岛隧相结合方式建成的港珠澳大桥,解决了大量实际难题,体现出 我国桥梁建设的进步。 
B.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和通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将对我国“一带一路”的 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C.港珠澳大桥通车后,三地之间通行方式更加多样化,人员物资流动加快,产业合作更加 便利。 
D.由材料二可见,各国媒体都高度关注港珠澳大桥建成的深远意义,也客观地指出了大桥 修建带来的问题。
9.《人民日报》《华尔街日报》《光明日报》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概括。(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魏罐,字用之。父羽奏补秘书省校书郎、监广积仓,知开封府仓曹参军。持法精审,明吏事。上元起彩山阙前张灯与宦者护作宦者挟气视罐年少辄诛索侵扰罐密以闻诏杖宦者遣之。罐门人魏纲上疏诋天书,流海岛,罐亦坐是停官。复监邓州税、鄂州茶,以大理寺丞知衡山县,就除转运使。刘铱时计口以税,虽舟居皆不免,至是而雷、化、钦、廉、高州犹未除,罐为除之。减柳州无名役四百人。寻以罪降知洪州。自主客郎中迁太常少卿,知广州。史沆性险诐①,尝为罐所劾免。会广州封送贡余椰子煎等饷京师,辄邀留之,飞奏指以为珍货,诏遣内侍发验无有,沆坐不实废,罐亦降知鄂州。未逾年,复为陕西转运使,徙河北。以给事中知开封府,政事严明,吏民惮之。侬智高寇广东、西,独广州城坚守不能下。于是论筑城功,迁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复知广州,兼广东经略安抚使,给禁卒五千,听以便宜从事。属狄青已破贼,召还,纠察在京刑狱。议者请开六塔河,塞商胡北流,宰相主其说,命罐按视,还奏以为不可塞。下溪州蛮彭士羲叛,将发兵讨除。进龙图阁直学士、知荆南。罐以为“五溪之险,师行鸟道,诸将贪功生事,于国家何所利?”因条上三策,以招徕为上,守御为下,功取为失。不报。后卒如罐议。徙澶州、滑州。又徙邓州,不行,请老,以吏部侍郎致仕,卒。
(《宋史•列传第六十二》,有删节)
【注】①险诐(bì):邪恶不正,阴险诡诈。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元起/彩山阙前张灯/与宦者护作/宦者挟气视罐年少辄诛索/侵扰罐/密以闻诏 /杖宦者遣之
B.上元起彩山/阙前张灯/与宦者护作/宦者挟气视罐年少/辄诛索侵扰罐/密以闻诏 /杖宦者遣之
C.上元起/彩山阙前张灯/与宦者护作/宦者挟气/视罐年少辄诛索/侵扰罐/密以闻 /诏杖宦者遣之
D.上元起彩山/阙前张灯/与宦者护作/宦者挟气/视罐年少/辄诛索侵扰/罐密以闻 /诏杖宦者遣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 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上元”,即元宵节,有赏花灯、猜灯谜等习俗,故又称灯节。现已成为中国、汉字 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传统的重要年俗节日之一。
C.“奏”“疏”,和“章”“议”“表”“说”一样,均属古代常用文体,是臣下向君 王、皇帝陈述自己对某事意见、看法的文书。
D.“补”“除”“迁”是古代官职授任或变动的术语。文中的“补”“除”与“授”” 拜”一样都是任职授官,“迁”与“徙”一样都是调动职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罐任职,蒙父推举。由于他的父亲魏羽奏请朝廷,他得以补任为秘书省校书郎,监 管广积仓,开封府仓曹参军等职。
B.魏罐持法,精审守正。他私下向天子揭发肆意妄为的宦官,后来他的门客魏纲上疏诋 毁天书,他因此事受到牵连,被停职处分。
C.魏罐在任,为民着想。当时雷州、化州、钦州、廉州、高州沿用刘铱当时按人口收税 的办法,即使船民也难以幸免,魏罐替他们废除了这一苛税。
D.魏罐为政,敢于建言。在京刑狱担任纠察时,曾经对开凿六塔河以及镇压彭士羲叛乱 的两个朝议提出反对意见,朝廷都马上予以采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五溪之险,师行鸟道,诸将贪功生事,于国家何所利?(5分)
(2)又徙邓州,不行,请老,以吏部侍郎致仕。(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这是一首暮雨中送别诗。首联交代了送别的地点,紧紧扣住了诗题中的“雨”“暮” 二字。 
B.首联对仗,“暮钟”对“微雨”,视听结合,从时空的角度渲染离别时细雨笼罩的凄 清沉重。 
C.颈联“深”“远”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氛围,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界迷蒙,极 为邈远。 
D.尾联中将沾襟的离别之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 情。
15.诗歌的颔联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句赏析其中的妙处。(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1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             ,             。”表示什么事物都有个限度,以此来暗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
(2)写出《离骚》中叙述诗人崇尚美德而自律,却还是因为早上直言进谏晚上就被贬斥的两句:“             ,             。”
(3)苏轼《赤壁赋》中以苇草作比,“纵一苇之所如”一句写作者任从小船前行,“            ”一句写作者越过辽阔江面。
(4)《离骚》中屈原说自己忍受着委屈压抑着意志,忍受着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             。”
(5)写出《赤壁赋》中采用夸张、对偶、拟人手法写出箫声使蛟龙起舞,寡妇哭泣的两句:“             ,             。”
(6)《赤壁赋》中描写曹军连克荆州、江陵后顺流而下时军容盛况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茶不仅是“喝”的。随着技术不断成熟,茶的“吃”法日益多样化。从“喝”到“吃” 有古为今用、           的传统吃法。刚采下的鲜嫩茶青,经过蒸汽杀青,使用特质碾茶炉烘烤制成干茶,再通过精制工艺及专用碾磨设备,形成了一种独特细腻的粉末——抹茶。在现代饮食环境中,脱胎于古老的碾茶,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愈发魅力彰显。作为甜点的绝佳伴侣,清淡微苦的茶香中和了甜腻,让人              。点茶时,将抹茶粉与水调和,用茶筅搅拌均匀,蘸润笔尖,便仿佛拥有了“               ”的魔力。如今,在许多世界美食中都可觅得抹茶的踪迹。
(        )。铸铁壶,外观厚重朴拙,轻叩仿佛可以听闻咕嘟咕嘟的煮茶声,能更好地烘托熟洱、陈年铁观音等发酵茶的风味;银壶,手工雕刻的繁复花纹盘桓壶身,用它煮茶,洁而不染异味,茶香更和顺韵长。
茶的器具有各种材质,然而其中所盛放的茶之精髓却            。早在1000多年前,我国的医书上就有茶叶可以杀菌、止痢的记载。科学研究表明,这主要源于茶叶中的精华物质茶多酚。
17.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历久弥新    欲罢不能    点石成金    恒久不变
B.革故鼎新    情不自已    点石成金    亘古不变
C.历久弥新    情不自已    画龙点睛    亘古不变
D.革故鼎新    欲罢不能    画龙点睛    恒久不变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现代饮食环境中,脱胎于古老的碾茶,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魅力愈 发彰显。
B.脱胎、得益于先进的古老的碾茶、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在现代饮食环境中愈发魅力 彰显。
C.脱胎于古老的碾茶,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在现代饮食环境中愈发魅力 彰显。
D.脱胎于古老的碾茶,在现代饮食环境中,得益于先进的栽培和加工技术,抹茶愈发魅 力彰显。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茶器,适合不同类型的人来品鉴
B.不同材质的茶器,适合不同类型的品鉴
C.不同类型的品鉴,应针对不同材质的茶器
D.不同茶器的材质,品鉴的类型也不同
20.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某大学自主招生面试时的一分钟自我介绍,其中有些内容游离中心,有些地方表达不够得体。请加以修改。(6分)
  ①我叫李明,18岁,是来自某某中学的高三学生。②我爱好广泛,在文学、体育、艺术等方面多有建树。③我喜欢游泳,也喜欢户外运动,每个周末都要和朋友们到郊外爬山。④我坚强乐观,不怕困难,不惧挫折,有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执着精神。⑤我最大的优点就是善解人意,我会在朋友最困难的时候鼎力相助。⑥贵校学术氛围浓厚,是我一直向往的名校。⑦我的家乡在青岛,那里依山傍海,是风光秀丽的大都市,欢迎老师有时间去做客。⑧希望贵校能给我一次机会,我将倍加珍惜。谢谢!
(1)必须删除的两个句子:________(只填句子的序号)
(2)需要修改的地方:
将句___的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将句___的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21.作文(60分)
有一首歌唱道: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
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021届高一期末考试语文
参考答案
1.B(“每个部族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图腾”不正确,如炎帝部族就有羊图腾与龙图腾。)
2.C(文章引用德国思想家谢林的言论,并非论证龙图腾旗帜对于中华民族的引领作用,而是意在说明神话对于中华(华夏)民族融合发展的意义。)
3.D(A,并不是所有的图腾都“包含了超自然力及其丰富的精神内涵”,B,“华夏民族通过兼并扩张”不正确匈奴、鲜卑、苗族、瑶族等变成其一分子是主动归依,C,“却使龙成了华夏民族图腾”不正确,早在黄帝入主中原后,龙就成为了华夏民族图腾。)
4.B(“时间顺序”错)
5.治军严明,如惩治侵吞士兵存款的营长;关爱士兵,如深夜给士兵盖被子,常拿钱和物品给受伤的士兵;忍辱负重,如留守北平,背负汉奸骂名;英勇无畏,如指挥军队抗日,视死如归;爱国抗敌,心系国难,多次表达杀敌报国的愿望和决心。(一点 2 分,答对三点得 6 分,言之成理可适当计分)
6.不同:叙述角度不同。张自忠将军的副官是以第一人称叙述的,而日军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的。侧重点不同,副官马孝堂的叙述着重于张自忠将军流血牺牲的具体过程,而日军的叙述着重于表现张自忠将军临死前的威严眼光和高大身躯。(4 分,一点 2 分。答其它方面,合理的可酌情给分) 作用: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敌我两方叙述同一情节,增加故事的可信度;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敌我两方的叙述多角度地展示了人物英勇无畏的精神。( 2 分,一点 1 分。答其它作用,合理的可酌情给分)
7.A(“持否定态度”无中生有)
8.D(“都”以偏概全,“日本《每日新闻》、美国彭博新闻社网站 23 日报道”关注意义;“美国《华尔街日报》23 日的报道、英国广播公司 23 日载文”指出问题。)
9.《人民日报》报道侧重港珠澳大桥以隧道为主的技术创新,突出港珠澳大桥建设的难度之大。
《华尔街日报》报道侧重大桥通车后大湾区整合面临的问题,突出大湾区整合的复杂性。
《光明日报》报道侧重大桥建设通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突出其所带来的便利性。 (6 分,每条 2 分。意思对即可)
10. D(①注意联系上下文揣摩句意;②注意名词“宦者”“罐”作主语,虚词“与”“辄”等标志词。参考标点:上元起彩山,阙前张灯,与宦者护作,宦者挟气,视罐年少,辄诛索侵扰。罐密以闻,诏杖宦者遣之。)
11. C(“说”是古代议论说明一类文章的总称,并不专用于臣下对君王或皇帝。)
12. D(“马上予以采纳”错,针对彭士羲叛乱的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期末试卷


上一个『河南省新乡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湖北剩门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年级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