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二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出题人:李亚兰审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70分,第Ⅱ卷80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
试题预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
语文试题
出题人:李亚兰                                  审题人:高二语文备课组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70分,第Ⅱ卷80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园林与昆曲
 
作为比翼双飞的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和昆曲艺术都相当集中地体现出极富东方美学神韵的中国传统艺术精神。这是巧合吗?不是!两者都可以被看作是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相互交融、整合结出的果实。
去过苏州园林的人不少,但能真正道出其美的人却不多;听说过或看过昆曲的人也不少,但能深刻认识其美学价值的人却不多。
在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昆曲是雅得不能再雅的“阳春白雪”,而昆曲的发祥地,正是在分不清究竟是“城中园”还是“园中城”的苏州。在许多人的眼里,没有园林,苏州,便不是苏州,那么,如果再加上这一句:没有昆曲,苏州也不是苏州,完全应该是成立的。
不仅《牡丹亭》的主人公杜丽娘唱出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词句,昆曲的许多剧目和内容都和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曲,曾经取材于园林,也曾吟唱于园林,与园林有一种天然的契合。拙政园中的卅六鸳鸯馆,便是园林主人与友人们欣赏并演唱昆曲的地方;而网师园的濯缨水阁,怡园的藕香榭,也都有演戏的功能。
苏州园林,精致雅洁,亭阁居高,绿树葱茏,充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和文人意识。这种浸透着精神因素的物质景观,是东方审美情趣的凝聚和物化,形成一种品位极高、自成体系的中国园林文化。园林的主要功能,是供人们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中,获得赏心悦目的审美满足和愉悦的心理效应。春雨冬日,夏蝉秋虫,在四时不同的园林景观之中,人们会触发许多遐思和联想,兴发许多相聚、雅集等人际活动。
因而,伴随着游园而来的许多顺时应景活动,诸如宴月飞觞、迎春赏花尤其是度曲吟唱之举频频进行。在情景交融之中,最大限度地获得了园林所提供的良辰美景、审美情趣和应时节俗方面的满足。
昆曲艺术与园林艺术的必然结合,能使人获得美好的艺术享受和思想净化的双重审美效果。昆曲鼎盛时期也是苏州园林艺术成熟并登峰造极的时期,更是苏州文化艺术和商业经济空前繁荣的时期,由此可见,昆曲与园林水乳交融,相依相存,成为园林文化的延续和衍化,使苏州园林从更高层次上发挥了它在审美领域中的多功能作用,变“静态”艺术为动静结合,显示了无限生机和魅力。
地方文化艺术的特色总是与当地的水土风情和人文底蕴息息相关。昆曲和园林,都发仞于具有广采博取兼容特性的太湖文化(吴文化),昆曲将文学、音乐、歌舞、美术、雕塑、武术乃至杂耍技艺融汇兼容于同一载体,与园林艺术共具幽雅、细腻、抒情、婉约的艺术风格。
欣赏苏州园林,需要进入一种“虚境”。无比皎洁的月光,在宣纸一般的云墙上,将摇曳的树影筛成动人的水墨,也许就在此时,又添了一声青蛙自荷叶上跳入水中的响动。欣赏园林之境,不是用很细微、很淡然的心态,是无法进入角色的。
欣赏昆曲,又何尝不是如此。要知道,昆曲唱演和欣赏的最佳形式,从来就是粉墙花影,笛箫鼓板,三五知己,花前品茗,梅下饮酒,箫竹盈耳,拍曲应和,情兴倍添。昆曲清唱和表演艺术,在它的形成阶段并非剧场艺术,而是园林里的艺术。
而要真正品赏园林,又当是蕉窗听雨般的情致,而人文化的蕉窗听雨情致,便是有着同样意味的昆曲了。
1.下列对园林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 没有昆曲,苏州也不是苏州,昆曲的发祥地,正是在分不清究竟是“城中园”还是“园中城”的苏州。
B.卅六鸳鸯馆、怡园的藕香榭与濯缨水阁,精致雅洁,为昆曲的演唱提供了充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的环境。
C. 昆曲与园林水乳交融,相依相存,苏州园林艺术的登峰造极,使得昆曲艺术也走向艺术的高峰。
D.在情景交融中,园林可以最大限度地为人们提供良辰美景、审美情趣和应时节俗方面的满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阐释苏州园林和昆曲艺术极富东方美学神韵的艺术特点,是为了展现广采博取兼容特性的太湖文化(吴文化)。
B.作者列举《牡丹亭》的主人公杜丽娘唱出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词句的例子,印证了昆曲的发祥地,正是苏州。
C.文章最后阐述了欣赏昆曲和园林都需要进入一种“虚境”,充分展现了昆曲和园林水乳交融,相依相存的特点。
D. 文章深入挖掘昆曲和园林的相互交融的艺术特色,并追溯到太湖文化的特点,表现了两者的幽雅、细腻、抒情、婉约的艺术风格。
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与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3 分)
A.许多人听过昆曲,但能深刻认识其美学价值的人却很少看出昆曲佶屈聱牙。
B.人们聚集在苏州园林,兴发一些活动,主要是从事昆曲的吟唱。
C.昆曲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只是与当地的水土风情和人文底蕴息息相关,因而具有幽雅、细腻、抒情、婉约的艺术风格。
D.欣赏昆曲,也要用很细微、很淡然的心态,才能进入角色,进入一种“虚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酒  摊
夏天敏
日子漫不经心地把一切熏旧,熏得斑驳、残败、开裂、焦黄,人也不能幸免。昔日的戚爷早已被历史的风烟卷走,不留一点痕迹。现在的戚爷,是地道的戚爷了,头发枯白,满脸皱纹,眼睑下垂,两眼暗淡无光。几十年的光阴,他在这个小酒摊上把自己坐成了一尊颓败、松烂的雕像,但他依旧坐着,直到生命终结。
儿子出落成当年的自己,身材挺拔,相貌端正。他终归是成才了,读完大学,留在省城的大机关。果然不负心血,没几年,成为最年轻的处长。女儿呢,花样的美丽,诗样的空灵,有体面的工作,在小城医院做医生。
为了不让他再去摆摊,家里和他产生了诸多矛盾。儿子休假回来,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接待小城的体面人物。现在,他们的庭院明丽芬芳,花儿常开不败……隐藏在儿子内心中的,是爹的粗鄙,是那个小城深处癞疮一样的摊位。
戚爷誓死守住他的摊子,耐心的劝导,真诚的谈心,温馨的话语,痛苦的眼泪,统统无用。戚爷像坚贞的烈女,为了心中的那座牌坊,对任何威逼引诱都无动于衷,因为他心中有个梦。
年龄越大,那个信念越强;年龄越大,守望越坚。这么多年,戚爷为了那个约定那份守望闹了多少笑话。他去追过女人,多少次都是又尴尬又失落;他随时瞟女人,以至于大家都认为他是花痴,是好色之徒……
戚爷还有个怪癖,隔三岔五,他要到那面围墙下睡一夜。他用破披毡盖住了头,耳朵却支棱着,一有脚步声,立即掀开张望。戚爷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年在隆隆的枪炮声中,他和新婚不到半年的前妻走散了。那时,天才蒙蒙亮,黑暗在小街里幽灵样徘徊,东方的一抹曙光,才轻轻吻住关帝庙前大槐树的末梢。
戚爷爱做梦,尤其爱做和前妻有关的梦。这个梦,似乎是一个故事中的片断,总是不停地出现,每次都惊得他冷汗涔涔,惶恐惊悚;每次都让他心生悲冷,久久沉浸在梦的氛围中。
把这样一个不断重复的梦和关帝庙下算命解梦的刘半仙说了,刘半仙说,这是一个人在等你,在找你,你是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人家要苦苦找你呢?戚爷不敢多讲,刘半仙的话让他更加坚信,前妻还活着,前妻一定会来找他的,在这座小城,在小街的这座宅院的墙下。
不知不觉,小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戚爷摆摊的地方,是老城里的古城区,这里陈旧、古老、历史悠久,这么个地方是不能开发的,就像一个年龄很大的老人,有了病也不能动大手术,一动就没命了。
可是有一天突然说是要拆迁了,拆迁就拆迁吧,能住上新房子当然好了。也有反对的,多是老年人,他们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感情。年轻人呢,他们巴不得离开这个拥挤肮脏的环境。
其实他们不知道,县长和书记并没有要拆迁这片城区的意思,一个连工资都发不了的县没有实力来做这事,开发商看不上这里。是省上的一个厅级领导,在一次宴会中对小城的领导说,你们是父母官,关心一下我的老家吧。他说了他的意思,县长说主要是钱的问题。厅长说,这个嘛你缩小点范围,就搞关帝庙下面那片,钱的事,我帮你们协调。厅长正是戚爷的儿子,厅长为戚爷死守在小街那面老墙下摆摊的事烦恼不已。
似乎是一夜之间的事,这里就成废墟了。在这片废墟中,徘徊着一位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老人,他孤独无助的眼里,流淌着无奈、凄苦、绝望。他顽强地寻找着,寻找那个他坐了几十年、守了一辈子的酒摊的位置。终于寻找到了,他搬了个小凳子坐在那残砖破瓦的土堆上。但轰隆隆的推土机响起来时,他还能坐下去么?
他要坐下去,他要坚守那个等待,那个排遣不掉的梦。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开头使用了一连串词语形象描绘出戚爷的现状,这和他当年的挺拔端正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B.小说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老人和儿子的对比,小城旧貌和新颜的对比,都凸显了小说的主题。
C.家人对戚爷摆酒摊十分反感,软硬兼施,但戚爷不为所动,这正说明了酒摊对戚爷的特殊意义。
D.小说描写了戚爷晚年生活中的种种古怪的行为,表现了他人生经历的坎坷和心路历程的凄苦。
5.小说中的戚爷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5分)
6.小说以“守摊”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双十一不仅是消费者的节日,同时也是所有商家、中国乃至全球商业力量的一个大巡礼,我把它称之为商业的奥林匹克。
   截至11月11日24点,2017天猫双11全球狂欢节总成交额超1682亿元人民币。全天支付总笔数达到14.8亿,支付峰值达到25.6万笔/秒,全天物流订单达8.12亿,交易覆盖全球225个国家和地区。
  这是阿里巴巴提出新零售战略后首次双十一。新零售是以消费者为中心,在各个环节数字化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流动串联各个消费场景,包括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电脑、实体卖场及未来可实现的新通路等,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实体与虚拟零售供应链、交易交付链、服务链的全面融合,提供给消费者覆盖全渠道的无缝消费体验,以物流配送部分替代实体交付形式为特点的高效普惠型泛零售业态。“新零售核心是重构,产生全新的商业业态。不是简单现有的零售场景和业态的相加。”阿里研究院副院长杨健如是说。
            (阿里巴巴CEO张勇《双11是商业的奥林匹克》节选)
材料二:
  美国彭博新闻社12日报道称,中国最大购物节销售额再创纪录,藐视了该国正在放缓的经济增长节奏,并将美国“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更远地抛在身后。“双11”显然已成为世界性的购物节。
  曾在高盛工作的阿里巴巴国际发展部成员埃文斯对法国《世界报》表示,今年阿里有14万卖家,其中6万在海外。《首尔经济》称,实现全球化购物和销售模式,也是促使阿里营业额猛增的重大因素。去年加入“双11”促销活动的海外品牌仅为1.1万多家,在一年间猛增近5倍。今年“光棍节”最畅销的海外商品分别是澳大利亚的保健品、德国奶粉、日本尿不湿等。可见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有品质保障的保健品的需求日益旺盛。而随着二孩政策全面推进,对于育婴产品的购买需求也呈增长趋势。
              (环球时报《“双11”已成世界性购物节》节选)
材料三:
  这样一场购物狂欢对交易、支付体系是一场大考。蚂蚁金服CEO井贤栋回忆,双11早期,支付宝交易号只有16位,目前升级为28位。这次升位,不仅是交易承载量的简单扩容,更是“质”的飞跃,交易号开始承载技术迭代、服务器部署、服务业态等多维信息,以适应飞速增长的未来。今年天猫双11期间,25.6万笔/秒的支付峰值再创世界新纪录,4200万次/秒的数据库处理峰值,则意味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数据库跃升至全球第一梯队。
  (中国青年网《新零售元年接受双十一检阅 线上线下打造共赢机制》节选)
材料四:
  不管是线上线下的融合,还是消费者跟卖家的交互方式,零售的本质依然是体验和效率。让包裹快速安全地送达顾客手中,才是给顾客一个完整的好的消费体验。电商狂欢盛宴如今已经演变成物流快递业的“大考”。所以各大电商也开始注重物流服务的建设。阿里的菜鸟、京东、苏宁三家都采用了智慧物流的理念,充分运用高科技,投入使用更多的无人仓、全自动化管理。物流的比拼,也是科技的比拼,这可能是“双十一”除了低价之外最大的看点。
             (钱江晚报《新零售模式下传统快递还能走多远》节选)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17“双十一”是对阿里新零售战略的首次检阅,1682亿的天猫销售纪录验证了该战略的可行性;
B.“双十一”的支付宝交易号从16位升至28位,这既是网络交易量增长的体现,也是技术发展更迭的结果;
C.双十一购物节已成为全球的购物狂欢节,电商平台利用这个机会把国货推向更多的国外消费者,从而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
D.电商购物节的比拼也是物流快递业的比拼,快递业不革新就将降低电商的竞争力。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017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能取得巨大成功,是基于今年线上线下同时销售策略的实施,是新零售战略的胜利。
B.中国民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及越来越强的购买力,使得我们购物节的火爆程度远超其他国家,因此“双十一”将美国的“黑五”等购物节抛在了身后。
C.双十一购物节的成功,既向世人展示了我国经济的澎湃活力,也从另一面证实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强大实力。
D.这四则材料来源于不同的媒体,他们剖析了“双十一”购物节的各个方面,这也从侧面说明“双十一”是人人参与、人人关注的。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2017“双十一”购物节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3题。
耿秉字伯初,有伟体,腰带八围。博通书记,能说《司马兵法》,尤好将帅之略。丙申春,以父任为郎,数上言兵事。常以中国虚费,边陲不宁,其患专在匈奴。以战去战,盛王之道。显宗既有志北伐,阴然其言。永平中,召诣省闼,问前后所上便宜方略,遂见亲幸。每公卿会议,常引秉上殿,访以边事,多称帝心。十五年,拜驸马都尉。十六年,以骑都尉秦彭为副,与奉车都尉窦固等俱伐北匈奴。虏皆奔走,不战而还。十七年夏,诏秉与固合兵万四千骑,复出白山击车师,遂定车师而还。肃宗即位,拜秉征西将军。遣案行凉州边境,劳赐保塞羌胡,进屯酒泉。建初元年,拜度辽将军。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章和二年,复拜征西将军,副车骑将军窦宪击北匈奴,大破之。封秉美阳侯,食邑三千户。秉性勇壮而简易于事,军行常自被甲在前,休止不结营部,然远斥候,明要誓,有警,军阵立成,士卒皆乐为死。永元二年,代桓虞为光禄勋。明年夏卒,时年五十余。赐以朱棺、玉衣,将作大匠穿冢,假鼓吹,五营骑士三百余人送葬。谥曰桓候。匈奴闻秉卒,举国号哭,或至梨面[注]流血。长子冲嗣。及窦宪败,以秉窦氏党,国除。冲官至汉阳太守。曾孙纪,少有美名,辟公府,曹操甚敬异之,稍迁少府。纪以操将篡汉,建安二十三年,与太医令吉平、丞相司直韦晃谋起兵诛操,不克,夷三族。于时衣冠盛门坐纪罹祸灭者众矣。                
(节选自《后汉书•耿秉传》)
【注】梨面: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风俗,割面流血,以示忠诚、哀痛。梨通“剺”,割破、划开的意思。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B. 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C. 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D. 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征为执金吾/甚见亲重/帝每巡郡国及幸宫/观秉常领禁兵宿卫左右/除三子为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丙申,属于干支纪年法,我国古人用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本文的“永平”“建初”“永元”也属此类纪年法。
B.食邑是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邑、采地、封地。因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为食邑。
C.斥候,指古代侦察兵,因直属王侯手下而得名。分骑兵和步兵,一般由行动敏捷的军士担任。唐宋后改称探马或探子。
D.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耿秉备受宠信。显宗常常让耿秉参与公卿集会议事,并让他巡查边务,他的所为多能符合皇上心意;肃宗时,任命耿秉为征西将军,封美阳侯。
B.耿秉屡立战功。永平十七年,耿秉受诏与窦固率兵出白山攻打车师国,平定后返还;章和二年,耿秉又作为车骑将军窦宪的副手一起征讨并大败北匈奴。
C. 耿秉深受爱戴。他在边疆任职多年,深受匈奴人的感恩怀念;匈奴人听说他去世的消息以后,举国痛哭,有人甚至割脸流血以表达心中的悲痛。
D. 耿秉治军有方。耿秉生性勇敢,处事简便而高效,行军时常身先士卒,休息时不安营扎寨,但遇到紧急情况军队能迅速进入作战状态,士兵都愿意为他效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永平中,召诣省闼,问前后所上便宜方略,遂见亲幸。(5分)
 
(2)长子冲嗣。及窦宪败,以秉窦氏党,国除。(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8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4~15小题。
钜鹿赠李少府
高 适
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①华馆静,纵酒凉风夕。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②
【注】①投壶:古代饮宴时的一种游戏。设投壶一个,宾主依次向壶中投矢,胜者罚负者饮酒。②损益:对自己有损或有益的朋友。《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中李少府的“薄宦”与其“时誉籍籍”形成对比,突出李少府的声名卓著。
B.“吾欣知损益”一句运用典故,意思是通过李少府可以看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C.尾联中“神仙”指李少府。诗人以此称之,包含着对李少府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D.全诗质朴的语言中蕴含着诗人的真挚情意,风格不同于其边塞诗的雄壮浑厚。
15.请结合诗歌的中间两联,分析李少府的形象特点。(5分)

(三) 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逍遥游》中赞扬宋荣子超绝尘世,宠辱偕忘,并以“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赞扬他能认清物与我的分际,辨明荣与辱的界限。
(2)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          ,             ”也曾出现过。 
(3)“乌鸦反哺”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李密在《陈情表》中的“       ,      ”两句,便是借用乌鸦反哺这个典故来表明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4)陶渊明化用了《论语》中“          ,             ”两句说明自己的以往已不可挽回,但将来还可以补救。
(5)《论语》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说明越是艰难的环境越能凸显一个人的优秀品质的句子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中秋节期间,在“传统节日与当代价值”的国际学术对话中,一位年轻的外交官,对传统节日给出了一个令人            的定义。她认为节日不仅是传承文化,更是人类追求艺术的极致表达。什么是节日?“节”本意取自竹节,但我们给了它更多的思想内涵——生活在时间的流里,(        )。而八月十五这一天,本就是每年十二个圆月中的一个,这“节”便成了我们中国人内心深处与幸福紧密相连的时间密码。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终极表达。            ,没有什么能比艺术做得更出色。因为,只要是真正的美,一定会受到千千万万人的喜爱,而这分喜爱会变成文化创造的巨大动力。面对时代变化,只有发挥这份创造力,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基础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前提上,利用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诠释传统节日艺术的多重表达,才可能创造出为人民            、有强烈感染力的新的节俗文化产品。开贞起元,            ,此其时也!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不同民族根据不同的文化给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刻度,以此赋予节日不同的深刻意义
B. 不同民族根据不同的文化给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刻度,以此对时间长短进行深度切割
C. 节就是为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的刻度,而不同民族可根据不同的文化对时间进行切割
D. 节就是为无尽的时间之流安排的刻度,而不同民族根据不同的文化赋予这刻度以意义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耳目一新  移风易俗   喜闻乐见   推陈出新
B. 焕然一新  入乡随俗   乐此不疲   革故鼎新
C. 耳目一新  移风易俗   喜闻乐见   革故鼎新
D. 焕然一新  入乡随俗   乐此不疲   推陈出新
19.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基础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前提上,利用包括含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赋予传统节日艺术的多重表达
B. 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前提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利用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赋予传统节日艺术的多重表达
C. 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前提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利用包括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传统节日被赋予艺术的多重表达
D. 在保持节日文化的内涵的前提下,在尊重民心、民情、民意的基础上,利用包括含现代科技在内的各种手段,赋予传统节日艺术的多重表达
20.下面是小王给即将过生日的姑姑的手机短信的一部分,其中有五处不得体的地方,找出来并加以修改。(5 分)
姑姑,明天是您三十岁寿辰,但我因学习特别忙,无法拨冗前往,十分垂念您;等有时间,我会垂询您的时间,到您家去,到时您恭迎即可。顺颂安康。



21.下面是某班级一次“分享阅读”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1)李强问姐姐成功的秘诀,姐姐说:“我对人说的每句话都是真诚的。”
(2)有位学生为自己人缘不好而苦恼,他请教老师。老师问他:“你与他人交往,都是出于对他的关爱吗?”这位学生沉默不语。
(3)黄燕应聘面试没有成功。在院中无意间看到一只蜻蜓被墙角的蜘蛛网粘住了,他用自荐书轻轻拨了一下,蜻蜓欢快地飞走了。下午,黄燕接到那家公司总经理亲自打来的电话:“善良的小姐,我们诚挚地邀请你参加我们的团队。”
为人处世是大学问,然而也并没有多么复杂。
要求: 根据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C (昆曲艺术的高峰,并不是苏州园林艺术高峰的使然)
2.D(只是说“苏州园林和昆曲艺术”的作用)
3.D (A,推断“昆曲佶屈聱牙”不对;B,“主要是从事昆曲的吟唱”,表述不对;C不仅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底蕴息息相关”,属强加因果)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4. (3分)【答案】B【解析】原文中并没有把小城的旧貌和新颜作对比。
5. (6分)【答案】①衰老颓败;②孤独寂寞,迷茫无助;③执着坚守,坚守爱情。(答出性格特点3分,结合文本分析3分)
6.(6分)【答案】①“酒摊”为线索贯穿小说,串连主要情节,使叙事更加简洁;②能更好地表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和感受,突出戚爷人物形象特点;③凸显坚守爱情的主题。(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7.C(“双十一”,既有国货的外流,也有海外产品的输入,“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于文中并没有明确提及);
8.C、D(A、“线上线下同时销售”并不等同于“新零售”,更不是双十一成功的基础;B、双十一购物节的盛况不仅源于中国消费者的参与,外国买家的因素不可忽略,且“购买力”在原文中并未提及;E、“不同的媒体”有误,“人人参与、人人关注”的结论太绝对。)(每个选项2.5分,错答不扣分)
9.①2017双十一是在“新零售”战略背景下的;②电商平台全球化的布局,全球购物和销售模式的实现;③数据库、云计算的科技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二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福建省漳平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语文』  下一个『甘肃省孟坝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