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杨村三中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选择题(共10题,2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溘死(kè)寥落(liáo)赁屋(lìn)载歌载舞(zài)B、砥砺(dǐ)酾酒(shī)攒射(cuán)殒身不恤(yǔn)C、罪愆(qiān)梵文(fán)杀一儆百(jìng)垝垣(y
试题预览
杨村三中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试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选择题(共10题,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溘死(kè)     寥落(liáo)   赁屋(lìn)           载歌载舞(zài)
B、砥砺(dǐ)     酾酒(shī)    攒射(cuán)        殒身不恤(yǔn)
C、罪愆(qiān)   梵文(fán)    杀一儆百(jìng)    垝垣(yuán) 
D、气馁(něi)      不惮( dàn)      奢靡(mí)          言简意赅(gā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戮没    莫明其妙    呕歌     惆怅而归
B.嗔目    稗官野史    火钵     穷兵渎武
C.陨落    气势磅薄    泥棹     人事沧桑
D.绯红    星辉斑斓    逻辑     夙兴夜寐
3.下列句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⑴、一个社会中的少数先驱往往从改造社会环境、________文化意识、提高民族素质三方面同时入手,来全面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⑵、那高高低低时远时近的哨音,化成一片浓浓的乡愁,______在我的周围。
⑶、中学生吸烟既_________《中学生行为规范》,又有害于身体。
A、创新 弥漫 违反          B、创立 弥留 违反
C、创新 弥留 违犯          D、创立 弥漫 违犯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B.《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最早见于南朝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长篇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自东周初年至春秋中期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D.《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的总集,这些作品有浓厚的楚地色彩,屈原的长诗《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日前,来自京津翼的近千名鸟类摄影爱好者相聚在北大港湿地,在与可爱的飞翔精灵亲密接触并拍摄了大量照片的同时,还无形中上了一堂爱鸟护鸟知识课。
B. “双创特区”以围绕聚集青年大学生、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海外人才、企事业人员四类人才为重点,创新创业。
C. 这场专项整治行动是为规范互联网金融在迅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乱象,经过广泛征集意见,酝酿一年之久,形成最终方案。
D. 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滨海航母主题公园风筝节上,各式纸鸢迎风起舞。其中全国最大、直径30米的巨型软体风筝-----滚地龙的放飞成为节日的一大亮点。
B.俗语讲:日久见人心。心者思想也,常人之心,年月可现,哲人之心,世纪方知。
C.我国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成成的,如《英雄儿女》发(根据巴金《团圆》改编)、《红高梁》(根据莫言《红高粱家庭》改编)……等等。
D.中华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小到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是群,而群就是公。《礼记•礼运》中所说的“天下为公”,已经成为至理名言。
7、下列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 其:其孰能讥之乎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 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 之:及其所之既倦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D. 为: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人方为刀俎
8、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
A.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距关,毋内诸侯 
C.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D.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9、下列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 于人为可讥               以其无礼于晋  
B. 于是余有叹焉             而人之所罕至焉
C.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D.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朝济而夕设版焉
10、下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则其至又加少也    ②火尚足以明也   ③有泉侧出    ④齐彭殇为妄作 ⑤素善留侯张良  
⑥此亡秦之续耳      ⑦箕踞以骂曰     ⑧使使以闻大王
A.  ①⑤②//③④//⑥//⑦//⑧       B.①②//③⑦//④⑧//⑤⑥
C、 ①⑥//②④//③⑤//⑦//⑧       D.①⑥//②⑤//③⑦//④//⑧
二、古诗文阅读(32分)
杜暹,濮阳人也。自暹高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以孝闻。初举明经,补婺州参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余悉还之。时州僚别者,见而叹曰:“昔清吏受一大钱,复何异也!”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寻而孚迁大理正,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开元四年,迁监察御史,仍往碛西覆屯。会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叶,更相执奏,诏暹按其事实。时暹已回至凉州,承诏复往碛西,因入突骑施,以究虔瓘等犯状。蕃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左右曰:“公远使绝域,不可先蕃人情。”暹不得已受之,埋幕下,既去出境,乃移牒令收取之。蕃人大惊,度碛追之,不及而止。暹累迁给事中,丁继母忧去职。十二年,安西都扩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明年,于阗王尉迟眺阴结突厥及诸蕃国图为叛乱,暹密知其谋,发兵捕而斩之,并诛其党与五十余人,更立君长,于阗遂安。暹在安西四年,绥抚将士,不惮勤苦,甚得夷夏之心。
二十年,为户部尚书。上行幸东都,诏暹为京留守。暹因抽当番卫士,缮修三宫,增峻城隍,躬自巡检,未尝休懈。上闻而嘉之曰:“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自委居守,每事多能,政肃官僚,惠及黎庶。慰朕怀也。”二十八年,病卒,谥曰“贞孝”。
暹在家孝友,爱抚异母弟昱甚厚。常以公清勤俭为己任,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以终其身。及卒,上甚悼惜之,遣中使就家视其丧事,内出绢三百匹以赐之。尚书省及故吏赙赠者,其子孝友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八》,有删改)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诏暹按其事实                 按:依照
B. 蕃人赍金以遗                 赍:送物给人
C. 暹累迁给事中                 累:多次
D. 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         素:向来,一向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以终其身            秋以为期               
B. 深思慕之            臣之壮也
C. 不及而止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 慰朕怀也            窃为大王不取也
1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杜暹“清直”的一组是
①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         ②蕃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 
③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                   ④躬自巡检,未尝休懈 
⑤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以终其身         ⑥孝友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
A. ①②④    B. ③⑤⑥    C. ①②⑤    D. ③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暹孝顺友爱。自高祖到杜暹,五代同居,他在家里不仅特别恭敬谨慎地侍奉继母,而且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在任给事中时,还因继母去世而辞去官职,回家守丧。
B. 杜暹为官清廉。在他进入突骑施营帐查究蕃人与郭虔瓘等人的冲突时,不得已接受了蕃人赠送的黄金,但他把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蕃境以后,才传书让蕃人去收取。
C. 杜暹行事果敢有方。在他出使碛西期间,于阗王尉迟眺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蕃国图谋叛乱,杜暹暗中探知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其党羽,重新选任君长,使于阗得以安定。
D. 杜暹勤干多能。他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深得蕃汉人民拥戴;皇上巡幸东都,作为京城留守的杜暹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受到了皇上的称赞。
15、翻译
(1)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16、诗歌鉴赏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碾,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 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2)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17、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__,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
(4)_________________,长路漫浩浩。
(5)越陌度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
(6)_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
三、现代文阅读(18分)
塔上的树   易允武
乘船而行,每每靠近城镇,常常能发现一座塔。眼下泛舟武水到沈从文故乡凤凰去,果然看见有座古塔突兀于小镇高坡之上。那塔顶上长着一棵硕壮的树,正面看像一团绿色的云,侧面看像老人的头。
船泊码头,便要去细看这幅山水泼墨,它是一座七层古塔,虽然已老态龙钟,不单砖石风蚀斑驳,而且所有的塔角翘檐都已破损残缺,仅仅剩下三只孤寂的风铃,但已哑然失声。惟有被香烛熏烤得髹黑的塔门及残存于地缝里的灰烬,才表明也还有人来此祭祀。因此我想,它的存在不过是一个凝固了的历史故事罢了。在湘西山区,这样的故事也还多着呢。
然而我执意要弄清楚那塔上的树为什么如此蓊郁如盖,它如何得以生存。于是,便匍匐着攀援石梯而上。塔内盘道狭窄,因为空气潮湿石壁布满青苔的缘故,为防止滑倒,爬至第四层即不敢再贸然上去了。好在这一层有四个拱门可供旅人瞭望,且石板清凉,所以趁着休憩之机欲和古塔作无声的沟通。
这时有阵阵江风吹来。冥冥之中,但听见塔内塔外响动众多鸟雀的鸣叫。那生灵的叫唤涌动着,如潮汐此起彼伏。塔外叽叽喳喳的叫声显得分外急促,充满焦虑之情。我起初只是诧异,后来才理解到,原来那些飞鸟似乎发现我骚扰了它们的地盘,急欲驱逐我这个不速之客。我甚至感觉盘旋于塔外的鸟雀全部都死劲地扇动翅膀向我扑将而来,呼呼生风。其中竟然有几只勇猛者穿越空荡的拱门,俯冲于我的头顶之上。
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充满灵性的飞鸟。就在我急欲逃遁而下时,忽然又听得塔的上面三层鸟类的聒噪一片慌乱,但音量比较微弱,仔细辨析,我想,那也许是栖息于塔内的幼鸟和昏老之雀盼求食物或乞望爱怜之鸣,其嘤嘤之声令人不胜恻然。想象它们渴求布施张大尖嘴或鼓动羽翼的艰难情状,我后悔不该爬上塔来寻幽探奇,侵犯了它们的家园,扰乱了鸟类家族的和平与宁静。鸟亦有情,它们的相互关心和对挑衅者的警觉,已从那塔外愤怒的拍翅和塔内的哀鸣体现出来,我本无心、无意,鸟类却感觉我有心、有意。刹那间平常行为竟变成相续肆虐,罪过罪过。
我立马产生一种负疚感,在彻悟中摸索盘道退下塔去。这时,我才发现所有的磴石都积有多少不一的鸟粪,有些还粘连着羽毛。就在我缩着腿弓身下退时,无意中发现塔壁的缝隙里鼓冒一束树根,死死地  ①   (扎、长、嵌)在青苔之中。再环顾四周,依然见着攀附于石壁上的根蔓,或粗壮或瘦削,宛若蛇虬,相互  ②  (连、缠、拧)在一起。有些树根还伸展绿莹莹的卷须,成为根上之根,亮晶晶的水珠  ③  (挂、沾、滴)在上面,塔内如闪着点点星光。我越是向下摸索,那须蔓越见庞杂。登塔时为一览顶端风景之快,不曾留意身边之奇,现在才觉得忽略的风景身边也有,可见人在进退时都万万马虎不得。果然,待我最后钻出塔门,那一丛丛裸露的根须全都展示于塔基周围。
这是一幅多么不屈不挠、元气飞动的自然景象啊。围绕古塔转了一圈,终于觉察古塔是被树根簇拥着,裹缠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石垒的古塔完全被树根抬举起来。倘若没有众多的树根以其顽强之力护卫这座僵物,这本无生命的石头恐怕早已瓦解坍塌于荒野了。
我为这一发现而感动。但是,当我在琢磨中复又抬起头时,仰望高耸于塔上的一团绿荫以及翱翔在它周围的鸟儿,我的心头更为之一亮。我分明感觉飞鸟才是给这树、这塔以生存的施予者。回首我在塔内的整个过程,正是因为塔内堆积的鸟粪给盘根错节的根蔓提供了必要的养分,使细小的根茎不断延伸。而且推而远之,这存活于塔顶的绿色华盖,也不知是仰仗何年何月何只鸟雀,就是那只玄冥之鸟衔落于塔顶的树种,造就了这棵树的最初生命,日复一日,由于树的根须不断渗入塔的缝隙吸取大地的精华,于是又营造了塔内湿润的空间。鸟、树和塔是如此的相互厮守、依存,难割难舍,最终在天地之间顶托了一道秾丽的风景与和谐统一的煌煌气象。这是天意?这是缘分?我几乎要双手合十向这座古塔顶礼膜拜了。
依依不舍告别这座不知名的古塔,我登船飘向凤凰。问船员,这塔上的树留下什么传说,他们也说不明白。或说树鸟连理,相倚相偎,像恩爱执著的夫妻,或说那塔是守护凤凰城的忠诚卫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他们都为鸟的布施、树的精诚、塔的圆融而心怀崇敬。船员的说法虽极为简单,但给我的思索却很多,因为眼前之景道出了自然万物的亲切默契,它向人们展示的是一个随顺自然,一切皆真,物我通融,宁静致远的生命画面。于是,我忽然觉得这塔,这树,这鸟,这山,这水,这舟,都留着沈从文笔下的万种风情。
18、本文第2自然段中古塔的“老态龙钟”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19、作者原本打算登到塔顶,为什么中途而返?(3分)



20、请为第6自然段空缺处分别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词。(3分)


21、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是否有必要更换文章题目?若无必要,请说明理由。若有必要,请拟出新的题目。(4分)


2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叙写了作者探访塔上的树的所见所感,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蕴含了一定的哲理。
B.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用“这幅山水泼墨”比喻塔和树构成的风景。
C.第5自然段中“刹那平常行为竟变成相续肆虐”,表明人类曾屡屡冒犯自然,揭示了要保护生态平衡的文章主旨。
D.本文从视觉、听觉角度,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描写了富于灵性的鸟雀,表现了作者对它们的理解和尊重。
E.本文和沈从文的《边城》一样,描绘了“世外桃源”般的湘西生活和自然风光,语言平实简明。
四、作文(50分)
对话是沟通思想、阐发事理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是朋友间的推心置腹,也可以是仇隙间的坦诚剖白,可以是亲人间的喁喁细语,也可以是论敌间的唇枪舌战;可以是近距离的交心,也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对古今中外的名人进行解读。
请以“和________对话”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三月考语文答案
选择
1---6    CDACAA
7---10   BCCD
11---14  ADCC
15、(1)又因清廉节俭被人所知,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
(2)这就是求学的人不能不深入地思考而且谨慎选取的原因了
(3)后世弄错了它的流传(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哪里说得完呢
16、【参考答案】(1)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用风声衬托山谷的幽静,用月光深远衬托山谷的空阔。描绘出一幅风声划破山谷的寂静,月光遍洒山谷的幽寂景色。
(①表现手法的角度来赏析,是运用衬托的手法,用风的响声来衬谷的静谧,用月色的明朗来衬托山谷的空旷。说是以动衬静、反衬都算正确。②从写景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来赏析,上联是写听觉,下联是写视觉。上联写动态的景物,下联写静态的景物。③从情与景的关系的角度来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山谷的静谧与空旷,表现了诗人想挣脱俗世事务的糾缠寻求内心宁静的思想感情。④平仄和谐,对仗工整。)
(2) 作者通过记叙夏日游山的所见所闻,描绘出山中幽寂空明的景色,表达出作者厌倦世俗,向往宁静,喜好山水,渴望归隐的心情志向。
(学生解答时需要注意几点:一是读懂诗歌,理解情感;二是要会逐联分析,明了内容(画面及其特点)和主题;三要语言准确优美,表达出诗人的心境,鉴赏出诗歌的美感。)
17、略
18、砖石斑驳,塔角翘檐破损残缺,风铃失声。为后文写塔、树、鸟和谐共生作铺垫。
19、①因有青苔,防滑倒;②躲避鸟的袭击;③避免再扰乱鸟的和平与宁静。
20、嵌  缠  挂
21、 示例一:无必要。理由:①以“塔上的树”为题,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树是引起作者登塔和发现塔、树、鸟三者和谐相融的起因。
示例二:有必要。题目:塔 树 鸟
22、C、E。C项,“表明人类曾屡屡冒犯自然,揭示了要保护生态平衡的文章主旨”分析不当。“刹那平常行为”在文中是指作者登塔却无意冒犯鸟类,说成“人类曾屡屡冒犯自然”有些言重了。对文章主旨的概括也不准确,其主旨应是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E项,“湘西生活和自然风光,语言平实简明”表述不当。文章只是描写了一处和谐的自然景致,且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文采。

3、创新指创造新的,革新。⑴偏重革新,所以选创新。弥留原指久病不愈,后多指病重将死;弥漫指布满,到处充斥着。所以应选弥漫,所以选出A。
4、C、西周初年
5、B项“围绕以……为重点”句式杂糅。C项“这场专项整治行动是为了……” “形成最终方案”中途易辙。D项“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 “是” “奇葩”主宾搭配不当。
6、B、第三个逗号改为分号;C、省略号和等等重复,去掉一个;D、第一个顿号改为逗号。
1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A项“按”,结合前后面内容“会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叶,更相执奏”“事实”等分析,应该译为察验、考核。句意:诏令杜暹查明事实。
点睛:本题的答题思路是:先利用朗读时语音的不同或停顿辨析。一个词的词义和语音之间是有一定的关联的。一个词它的语音不同,这个词所表示的词义也必然会有所不同。再利用上下文语境辨析。词义不是单一的,它具有多义性,但当这个词语放到具体的语句中时,它的意义大都会单一化。因此,在具体的语句中,一个词的确切意义可以辨析出来。最后,比较互证法。通过词与词之间意义的关系和多义词诸义项的关系对比,较其异,证其同,达到探求和判定词义的目的。
1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以”,前句为连词,来;后句译为把。B项“之”,前句结合句意“十分思念仰慕他”可知,代词;后句主谓之间,不译。C项“而”,结合句意“追赶不上,方才作罢”分析可知,译为才;连词,表示转折。D项“也”,都是句末语气词,不译。
1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时,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短语的含意,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短语对应。③⑥均是间接表明杜暹的“清直”;④是表明杜暹的“勤干”。
14.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C项结合文本内容“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明年,于阗王尉迟眺阴结突厥及诸蕃国图为叛乱”分析可知,应为“杜暹担任安西副大都护期间”。

参考译文:
杜暹,濮阳人。自杜暹的高祖到杜暹,一家五代同居。杜暹特别恭敬谨慎,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补任婺州参军,任满将还乡,州吏赠送给他一万多张纸, 杜暹只接受了一百张其余全部还给,当时来告别的州府官员,看到这种情景感叹道:“从前清廉的官吏接受一枚大钱,杜暹之举又有什么不同!”不久杜暹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被人所知,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不久杨孚升任大理正,杜暹因公事获罪交由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如果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来勉励呢?”
开元四年,杜暹升任监察御史,于是前往漠西检查屯田驻军。适逢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和,互相上奏指责,诏令杜暹查明事实。当时杜暹已返回凉州,接到诏令又前往漠西,于是进入突骑施营帐,以查究他们与郭虔瓘等人冲突的情况。番人以黄金相赠,杜暹坚决推辞不受,左右的人说:“您远道出使这边远的地方,不可辜负了番人的情意。”杜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了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番境以后,他才传书让番人去收取。番人大惊,越过沙漠追赶他,追赶不上,方才作罢。杜暹多次升迁,任给事中,因继母去世辞去官职回家守丧。开元十二年,安西都护张孝嵩调任太原尹,有人推荐杜暹前往代替他,番人佩服他的清廉谨慎,十分思念仰慕他,于是杜暹丧期未满起任安西副大都护。第二年,于阗王尉迟眺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番国图谋叛乱,杜暹暗中探知了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了他的党羽五十多人,重新选任了君长,于阗才安定下来。杜暹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很得少数民族和汉人的拥戴。
开元二十年,杜暹任户部尚书。皇上将要巡幸东都,诏令杜暹为京城留守。杜暹因此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他亲自巡查,从不懈怠。皇上听说后称赞他说:“卿一向清廉正直,而且又勤劳能干。自从担任留守,事事都能尽职,治政使官吏整肃,恩惠能施及百姓。朕心中十分欣慰。”开元二十八年,病逝,谥号为“贞孝”。
杜暹在家孝顺友爱,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杜暹常以公正清廉勤劳节俭为己任,年轻时立誓不接受亲友馈赠,一生如此。他去世后,皇上感到十分惋惜,派宦官到他家中探望丧事的办理,宫内拿出三百匹绢赐与他家。尚书省及过去与他共事的官吏赠给的丧葬财物,他的儿子杜孝友遵守父亲一向的约束,一概拒绝不曾接受。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语文试题』  下一个『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