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四模考试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陕西省商南县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四模考试语文试卷(高三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商南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三四模语文试题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自信,当然不是文化的自我自信。文化并非主体,主体是人。
试题预览
商南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三四模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自信,当然不是文化的自我自信。文化并非主体,主体是人。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看到物,看到文化的载体,而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无论是文物还是典籍,都只是文化的载体,而灵魂是载体中的内在精神。 
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正确的文化观不能离开正确的国家观。国家对于共同文化的形成和认同至关重要。要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必然要有一个统一的而非分裂的国家。民族是文化的主体,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国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保障。当一个国家被消灭或处于分裂时,它的文化发展也会中断。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没有中断,因为中国自古至今始终是中国。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中国有过分裂,但统一是主导的。即使当时存在不同的民族政权,它仍然处于中国这个大的疆域之内,因而极容易统一,中华民族的文化保存和继承相对完好。历史证明,当国家分裂,文化发展的血脉会中断,何谈文化自信!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同时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鲁迅先生虽然批判了中国人的劣根性,但他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的话,强调中国并没失掉民族自信力。近代中国人的一盘散沙是统治者的“治绩”。中国近代表现的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朝廷腐败和社会腐败的“治绩”。 
文化自信当然包含人数众多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自信。各个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都能从自己专业领域发现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和文化传统,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强化人民的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学者和专家以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和文化自信的大国学者的身份参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极为平常。可以预期,在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中,中国学者会日渐增多。单面输入和接受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学者广泛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就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文化自信问题不仅属于文化,它与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密不可分。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定民族的自尊、自强。中国现在已经不再像旧中国那样在世界政治舞台缺位,而是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带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自信地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   
 (《光明日报》 2018年11月8日15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坚定文化自信,不是看文化的载体,而是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 
B. 有一个统一而非分裂的国家是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 
C. 如今,中国学者和专家参与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极为平常,中国学者正日渐增多。 
D. 我们正带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走向世界政治舞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第一段从内涵方面界定了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灵魂是文化载体中的内在精神。 
B. 第二段谈文化自信与国家的关系,强调统一的国家和中华民族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C. 第三段用鲁迅的话证明近代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统治者的“治绩”。 
D. 第四段从中国学者广泛参与世界文化交流角度谈文化自信包含了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自信。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 文化的载体包括文物和典籍,理解载体中深层内涵和内在精神,能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B. 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只要一个国家不被消灭或处于分裂,它的文化发展就不会中断。 
C. 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对人民的文化自信起到强化作用。 
D. 文化自信与文化相关,但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也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每个木桶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月亮
徐方圆

    ①车从平原一路驶向高原,青杨望着车窗外出神,这次的目的地是西藏,她要去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村寨支教。其实,与其说是支教,倒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朝圣。青杨打开自己的双肩包,拿出装有工作介绍信的信封,上面写着几个字:木桶希望小学。看着这校名,她笑了。
②从拉萨下火车,换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青杨终于来到了木桶希望小学。几年前,青杨来西藏旅游时,记得高原上鲜有树木,而这里却有许多高大的白桦树,让青杨甚为欢喜。
③青杨要带一个复合班,班上有大大小小 20个学生。上课时,孩子们都很乖;下课了,孩子们围在青杨身边,用生涩的汉语问个不停。
④青杨也问他们:“这里为什么叫木桶小学?”
⑤小女孩梅朵最健谈:“因为我们这里产木桶。老师您看到白桦林了吗?我们手工做白桦木桶。”
⑥“这些木桶都是做什么用的?”青杨又问。
⑦“听阿爸阿妈说,我们这里做的木桶要卖到城里去,都是做浴桶的。小的洗脚,大的洗澡。一个木桶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做好,可以卖不少钱。我们自己舍不得用,都用塑料桶。”
⑧听到洗澡,青杨忽然觉得自己有不适感了。从出发到今天,已经一周了,却一直没有痛痛快快地沐浴。也没办法,这里打水比较困难,从学校出门要走将近1公里,才能到村寨的公用井。孩子们善良懂事,从青杨来的第一天起,每天都帮她打水。但井水不是很充足,每天只能打一桶,洗澡在这里便成了一种奢望。
⑨日子一天天过去。白天过得充实快乐,但一到夜晚,青杨就会想家。她常常做梦,梦见自己在远方的家里沐浴,还唱着幼稚的《洗澡歌》。可是醒来,青杨看到的却是陌生的灰墙。
⑩一天,青杨悄悄问梅朵,这里的人平时都去哪里洗澡。梅朵说,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有个圣泉,泉水是从雪山上流下来的,平时水很少,一年中只有半个月时间才会有许多水,会形成一个湖泊,这时候人们就会去圣泉沐浴祈福。青杨又问:“到底有多远?”“没多远,七八里路吧。”梅朵平静地说。说完,梅朵看了青杨一会儿,抿着小嘴不再说话。
⑪第二天一放学,孩子们就都走了,平时他们会在学校多待一会儿。夜晚,月亮升起来了,月光洒在白桦树上,把叶子变成了亮闪闪的星。青杨想,圣泉边的月色一定也很美吧。忽然,她听到了孩子们的声音,回头一看,她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她看到了孩子们,还有木桶。对,20个木桶,每个孩子都双手掂着一个盛满水的木桶。梅朵端着木桶,站在队伍里,她对青杨说: “老师,我们去接圣泉了,只是这时候圣泉的水流太小了。这些木桶都是我们家里新做的。” 说完,梅朵放下木桶,变戏法似地拿出一大束格桑花送给青杨,她趴在青杨的耳边说:“老师,您可以洗澡啦,这样您就不会离开我们了。”木桶还带着天然的白桦树的清香,孩子们把盛满水的木桶摆在青杨的宿舍门前。
⑫月亮越升越高,每个木桶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月亮。
(选自《中国教师报》)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看看这校名,她笑了”,是因为“木桶希望小学”的名字太搞笑,青杨从来没听过用“木桶”给学校取名的。
B.“这里却有许多高大的白桦树,让青杨甚为欢喜”,既交代了环境,又表现了人物心理,还为下文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可谓“一箭三雕”。
C.“一到夜晚,青杨就会想家”,这是因为她觉得那里十分清苦,生活很是无聊,于是产生了结束支教生活的想法。
D.“月亮越升越高,每个木桶里都有一个美丽的月亮”。这个景物描写很有诗情画意,含蓄地表现了青杨能够痛痛快快冼个澡的愉悦心情。
5.小说开头所说“与其说是支教,倒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朝圣”这名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6.对孩子们提水给老师洗澡的举动,小说前面有不少暗示。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23日,举世瞩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大桥的开通使粤港澳大湾区的虹吸效应逐步显现。旅游观光、访亲谈友、寻找工作、投资机会……交通的便利化,不仅利于区域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好流动,而且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协同发展。
港珠澳大桥工程被英国《卫报》评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最让人惊叹是它的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长6700米,其中沉管段长5664米,最大安装水深超过40米,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大桥的建设初期,中国交建与欧洲顶级沉管公司洽谈合作,对方索要1.5亿欧元咨询费。天价咨询费买不回核心技术,桥梁建设者们只能自己摸索着自主研发。大桥标准沉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约4.4万吨。另外,沉管还要在12米深的海底实现厘米级精确对接,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难度系数丝毫不亚于“神九”与“天宫一号”对接。世界顶级隧道咨询公司荷兰TEC的执行总裁汉斯评价:“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让中国从沉管隧道的相对小国,成为沉管隧道的国际领军国家之一。”
(摘编自《港珠澳大桥建设幕后》)
材料二:
通过上世纪80年代的“学习和追赶”,90年代的“提高和创新”,我国桥梁建设迎来了21世纪的“超越”阶段。中国桥梁快速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相伴,与改革开放同行。
在世界前10名最高桥梁中,有8座在中国;而在2020年前将完工的世界铁路10座最高大桥中,有9座是中国建造的。胶州湾大桥,获得国际桥梁组织颁发的乔治•理查德森奖,为中国桥梁工程获得的最高国际奖项!“大跨径桥梁技术上世纪在美国、欧洲,之后在日本得到了发展,而进入本世纪后,中国在质与量两方面都引领了世界。”著名桥梁专家、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前主席伊藤学说。
大桥改善的不只是交通,更是产业发展、经济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大型桥梁建设可有效拉动建材、制造、装备、就业等领域的发展,推动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融合升级、拉动经济增长。从一座桥的修建上,就可以看出当地工商业的荣枯和工艺水平。从全国各地的修桥历史,更可看出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情况。但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桥梁的“第一”、“最高”,对此,专家认为,在建设规模达到一定标准、施工工艺相对成熟完善后,个别指标特别是跨度的提升,并不代表技术水平的实质性进步。我国大桥建设,不能只强调桥长、跨径等表面上的第一,应更注重科技含量、技术创新等内涵上的第一。比如,加大轻质高性能、耐久造桥材料的研究和推广力度。
(摘编自新华社《大桥上的中国——我国桥梁建设发展调查》)

材料三:
 
图表1:2011-2017年我国公路桥梁里程增长(单位:单位米,%)

 
图表2:2014年公路桥梁调查表

材料四:
我国桥梁建设空前繁荣,展望未来,桥梁的建设、维护任务依然很重。桥梁是交通的生命线,我们切实加强桥梁安全度和耐久性的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桥梁的使用寿命。在桥梁建设技术上,我们加紧研制大型架桥机械、大型海底挖掘机械等造桥设备。尽快缩短与国外发达国家在建桥机具设备上的差距。在桥梁设计创新方面,坚持“设计是工程的灵魂、创新是设计的灵魂”的理念,既要注重经济实用,又要注重安全和美观;既要创新突破,又要体现中国文化。桥梁的维护也极为重要,我们应完善桥梁自动监控和管理系统,保证桥梁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从多方面进行调整,中国桥梁建设之路才能越走与宽。
(摘编自《我国城市桥梁建设的发展》)
7.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2011-2017年间,我国公路桥梁里程同比增长率有起有落,但同比增长保持在6%以上,我国公路桥梁建设发展良好。
B.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桥梁建设快速发展,从2011年到2017年,我国公路桥梁里程逐年递增。
C.在我国公路桥梁中,传统钢筋混凝土桥所占比重较大,新式钢—混组合桥的数量明显不及美日,这说明我们建桥技术还应提高。
D.截至2014年,我国公路桥梁有75.71万座,公路桥梁里程达到了4257.89万米,这些数据超越了美国、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在港澳大桥的建设中,桥梁建设者自主研发了沉管隧道技术,实现了沉管的精准对接。凭借这项技术,中国成为桥梁建设的国际领军国家之一。
B.港珠澳大桥的开通,既有利于深化该区域经济的融合和协同发展,更促进了该区域资金量等资源的流动,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C.建设港珠澳大桥等大型工程,可改善交通,也可以促进产业融合升级、拉动经济增长,还能展现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情况。
D.桥梁的修建能显现当地工商业的荣枯和工艺水平,目前我国桥梁建设在质与量方面都引领了世界,因此地方政府可以不追求桥梁的“第一”“最高”。
9.目前应采用哪些措施,促进中国桥梁建设继续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说明。(6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独皦然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性廉直,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信阳侯阴就,数致礼请恢,恢绝不答。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
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书奏不省。
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缞绖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节选自《后汉书•乐恢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B.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C.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D.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大臣/持国常以势盛为咎/诸舅不宜干政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孝廉”,孝:指孝悌者;廉:清廉之士。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始于汉代,亦指被推选的士人。
B.“刺举”,一谓侦察揭发不法行为,二谓检举奸恶,举荐有功。此处用的是后一种意思。
C.“临朝”,特指皇室女性亲临朝廷处理政事,古时后宫不能上厅堂,后妃要掌权就要“临朝”。
D.“缞绖”,在古代缞和绖就是丧服和丧带,“缞”“绖”合在一起指整套衣服,后来渐渐引申为服丧。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乐恢为人至孝,为人洁身自好。因父亲得罪了县令被关押,他昼夜痛哭不已,县令被感动,释放了他父亲;老师焦永因事被劾查,乐恢却拒绝为他通关。
B.乐恢清正廉洁,做事正直特立。杨政多次当众诋毁他,他却举政子为孝廉;任司空牟融府期间,第五伦代融,乐恢为避同乡之嫌,荐杜安代己,受到好评。
C.乐恢不畏权贵,弹劾多名重臣。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他上疏弹劾;宪弟欲与其交好,乐恢因恨其不依附自己,也予以谢绝。
D.乐恢敢于直言,不计个人得失。妻子劝他明哲保身,他仍然上疏劝谏;因意见未被采纳,他称病退职,后在窦宪暗示下,州县官吏胁迫其自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性廉直介立,行不合己者,虽贵不与交。(5分)


(2)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春  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①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②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③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④,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①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②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③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覆,皆成文意。④元戎窦车骑:元戎,犹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丈夫早日得胜归家的盼望。
B.诗中的女主人公住在宁静和平的京城,目睹皇宫奢靡的生活,联想到丈夫戍守在荒凉的边疆,顿生愤懑之情。
C.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D.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15.诗歌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观刈麦》中“       ,      ”两句描写了麦收时节妇女和儿童参加劳动、帮助麦收的景象。
(2)杜牧《阿房宫赋》告诫人们如果不吸取历史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句子是 “          ,          ”。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一句,写周瑜的儒将装束,“       ”一句,写自己以一杯清酒祭月,寄托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北宋王安石笔下特长少年方仲永的遭际,代有其事。受虚荣心、名利心等不良影响,一些“望子成名、望女成星”的家长,热衷于_________奔走在童星制造的路上,对有特长的孩子,倾尽一切资源,带孩子参加花样繁多、“套路”很深的娱乐活动、选秀比赛,孩子日常生活也处在夸张的模仿和表演状态。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只有_________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_________的路上!
也有家长认为:“不都说出名要趁早吗?让我的孩子尽早出名,积累财富,也没啥错!”俗话说,早熟的果子撑不到丰收的金秋。银河星布,_________的星也就那么几颗。过早地让孩子游走于名利场,消费孩子的童年,这对孩子健康人格以及“三观”的塑造,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身为家长,如果(           ),方仲永的悲剧就可能被反复复制。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快马加鞭  凤毛麟角  背道而驰  璀璨夺目
B.揠苗助长  凤毛麟角  南辕北辙  光彩照人
C.揠苗助长  屈指可数  南辕北辙  璀璨夺目
D.快马加鞭  屈指可数  背道而驰  光彩照人
2.文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 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 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 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D.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
B.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C.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寄望早成名挣大钱,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
D.沉醉于“童星制造”的虚妄中,把孩子的童年当快消品,寄望早成名挣大钱。
20.下面是我校汉字书写大赛获得市中学生冠军后县科教体局向其拟发送的贺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措辞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惊闻你校在全市第四首届汉字书写大赛中痛击对手,勇获冠军,展现了我县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为我县赢得了荣誉!谨向你们致以诚挚的祝贺。同时务必以这次比赛作为新的起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新的征程中不忘初心,再接再厉,为我县素质教育发展添砖加瓦。
(1)               改为                   ;
(2)               改为                   ;
(3)               改为                   ;
(4)               改为                   ;
(5)               改为                   ;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6分)
示例:
对名利趋之若鹜,斤斤计较,表现的是境界的缺失。
材料:责任  信仰  斗志
无所作为 挑肥拣瘦 不思进取 退避三舍 推三阻四 怨天尤人
事业  任务  困难
(1)                                                            
(2)                                                            
(3)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冰雪茫茫的北方,有一个古老的民族,流传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一天晚上,老爷爷与孙子们围炉夜话,老爷爷说:“孩子们,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一直住着两只狼。这两只狼一直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战斗。一只是恶狼,它代表着委屈、怨恨、不满、愤怒、嫉妒、仇视;另一只是善良的狼,它代表着感恩、仁厚、友善、宽容、慈悲。”
听完爷爷的话后,孩子们沉默不语,若有所思。
过了一会儿,一个孩子问道:“最后,哪只狼赢了呢?”
饱经沧桑的爷爷回答道:“你喂过的那只!”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三四模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9分)
1. B【解析】A项曲解原文。原文“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看到物,看到文化的载体,而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选项中的“不是”改变原意。C项已然与未然。原文有限定“可以预期”“会日渐增多”。D 项信息遗漏。原文信息是“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
2. C【解析】C项论据作用理解失误。鲁迅先生的话强调中国并没失掉民族自信力。证明“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同时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
3. B【解析】B项“只要一个国家不被消灭或处于分裂,它的文化发展就不会中断”过于绝对。原文第二段的表述为“当一个国家被消灭或处于分裂时,它的文化发展也会中断”。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4.B 【解析】A项青杨只是觉得好奇;C项青杨不是不愿意继续支教,是洗澡不方便;D项用象征的手法表现藏族孩子纯洁的心灵和对老师真诚爱。  
5. 【解析】(1)表明青杨对支教工作认真虔诚的态度,暗示支教会给她带来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升华,(2)与下文提到的圣泉相呼应,为描写孩子们纯真的心灵埋下伏笔,(3)留下悬念,使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6. 【解析】(1)“我们这里做的木桶要卖到城里去,都是做浴桶的。小的洗脚,大的洗澡……我们自己舍不得用……”(2)“孩子们善良懂事,从青杨来的第一天起,每天都帮她打水”。(3)青杨悄悄问梅朵“这里的人平时都去哪里洗澡”时,梅朵一边回答,一边思索,她“看了青杨一会儿,抿着小嘴不再说话。”(4)“第二天一放学,孩子们就都走了,平时他们会在学校多待一会儿”。(每点2分,找出其中2点即可)
效果:(1)为后文描写20个孩子每人都提来一桶水埋下伏笔:(2)表明孩子们的善良懂事以及家长们对老师的理解和帮助:(3)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结尾既有惊喜,又在情理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甘肃省镇原县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