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10月)语文试卷(七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一、积累与运用(22分)1.补出下列句子空缺的部分。(13分)(1),行舟绿水前。,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2),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4)《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了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
试题预览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补出下列句子空缺的部分。(13分)
(1)             ,行舟绿水前。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2)              ,小桥流水人家,                。 夕阳西下,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了新生事物孕育于旧事物之中,并将取代旧事物道理的句子是:                ,                 。
(5)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                           。
(6)树叶子却绿得发亮,                     。(朱自清《春》)
(7)闭了眼,                              。(朱自清《春》)
(8)还有各种花的香,                         。(朱自清《春》)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邈(miǎo)  酝酿(niànɡ)  竦峙(zhì)    水藻(zǎo)
B.粗犷(kuàng)   薄雪(bó)     烘托(hōnɡ)    唱和(hè)
C.吝啬(shè)     嘹亮(liáo)     禅心(chán)    莅临(wèi)
D.抚摸(wǔ)     花苞(bāo)     淅沥(xī)       屋檐(yán)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湛秋的《雨的四季》用细腻生动的笔墨写出雨的四季的不同特点,表现了作者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B.《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D.古代常用 “垂”、“令” 表示谦辞,如“垂询”“令郎”。
4.依 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_______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②④③①  D.③①④②
二、阅读(68分)
(一)阅读《观沧海》,完成5—6题。(5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 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 其里。
幸甚 至哉,歌以咏志。
5.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
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
D.《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6.诗句“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7-10题。(17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
日 中 不 至 则 是 无 信 对 子 骂 父 则 是 无  礼。
8.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⑴陈太丘与友期行:                  ⑵门外戏:             
⑶尊君在不:                        ⑷相委而去:           
9.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0.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4分)
                                                                             
(三)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11-14题。(15分)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②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③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④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1、第①③段描写的主要对象分别是什么,各有何特点?他们都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5分)
                                                                                   
12、冬天的济南即使下雪,也孕育着朦胧的春意,请从第①段中选出的一个句子加以分析。(3分)
                                                                              13、第②段中“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的“卧”字能否换成“躺”字?为什么?(3分)                                                                             
                                                                              
 14、结尾“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4分)
                                                                              
(四)阅读《我的爷爷叶圣陶》,完成15-18题。(16分)
我的爷爷叶圣陶
①回忆起爷爷叶圣陶,还是要从这间承载记忆的四合院说起。
②住进八条胡同后,爷爷应下新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一职。初到北京,他换了一册日记本,在封面上题了四个字,“北游日记”,可见他是准备游个一年半载,就回上海的。但没想到,爷爷展开教材编写工作后,忙得一塌糊涂,后半生都在北京度过了。
③爷爷来北京的第三年,我出生了。因为他太忙,我们的相处并不多,更不用说他对我有什么“耳提面命”的教育了。后来总有人问我:大教育家叶圣陶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想了又想,实在总结不出条条框框的法则来。倒是小院里的那张八仙桌,像个临时课堂,留下了很多琐碎记忆。
④在八条胡同里,一大家人每天都要围着八仙桌吃晚饭。首先,入席就是要讲规矩的。爷爷和奶奶先坐,小辈们再依次坐下。后来孙辈越来越多,几个小的只能轮流上桌。
⑤爷爷在八仙桌上教我识字。印象最深的是在冬天,北京烧炉子,屋内暖和些。爷爷一回家就换上棉袍,在八仙桌前坐定,掏出几张识字卡片——他将用过的台历裁成方纸,拿红色的毛笔写上字,教我认。
⑥爷爷建议,在饭堂的电话旁放一块小黑板,让我在接到电话后,用粉笔记录通话内容,留言给其他人看。爷爷时刻关注着黑板上的各种小字,遇“佳作”一则,还会在饭桌上表扬一句。
⑦当然,爷爷也有严厉的时候。有一次,我急匆匆扒拉了两口饭,放下碗筷蹦达着离开,不小心“咣”地一声摔了门。爷爷“噌”地起了身,厉声叫住我,“重新关一次门”。结果他越严厉,我就跑得越快,躲到了北屋,不肯出来。爷爷吃完饭,跑去北屋,揪着我的耳朵,一字一句地要求我,“把门再关一次”。我只能老老实实、轻手轻脚地,又关了一次门。这件事情,我现在想起,仍然记忆犹新。
⑧这些零零碎碎的生活日常,就是爷爷的“教育”。他总在细枝末节的地方严厉苛刻,跟我们较劲儿,却从不列什么书单,也不过问我们的成绩。1968年后,念初一的我去陕北延安插队,姐姐已经到了黑龙江依兰,爸爸去了河南“五七”干校,一家人南北东西,互通消息全靠写信。即便如此,爷爷每次回信,都要先一一挑出错别字,发现用法不当的词,还要仔细分析一番。叮嘱完毕,再进入正题。
⑨爷爷说过:“我想,‘教育’这个词,往精深的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著作,可是就粗浅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含义。”
⑩其实,爷爷也有宠孩子的一面。
○11爷爷喜欢看电影,上世纪30年代,物资相对匮乏,他就经常带孩子“奢侈”一把,去电影院饱眼福。父亲曾回忆,那时的电影院里都有托着盘子的服务生,专卖西式糖果和冷饮。每场演到一大半,银幕上闪过“休息五分钟”,爷爷就大方地拿出两角银元,买来纸杯冰激凌,每人都有一份。
○12但其实爷爷用另一种方式“宠”着这个小儿子。读高中时,他在作文里发牢骚: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各有各的要求,一天满满当当,根本记不住……好像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老师。书不想念了,要退学!爷爷看了作文,居然不急不气,说道:“不念就不念了吧。”于是,他给至诚叔叔办了退学手续,连这篇作文都被刊发到了《中学生》杂志上。“高中肄业”的叔叔,被爷爷送到上海开明书店打杂工,驻守库房,整理杂书。结果,叔叔将库房里的书看了个遍,后来自己也写出不少好作品。
○13经此一事,辍学便成了我家“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延续到了孙辈。我大哥5岁半时,被送进一家小学的幼稚班,回家常常又哭又闹,想来是受了严师的责备。有一回,这位严师在他的成绩单上批了8个大字:“品学俱劣,屡教不改。”爷爷看了,回敬了8个大字:“不能同意,尚宜善导。”让接送的阿姨捎了回去。这位严师看了问她:“他们一家是不是都有神经病?”
○14后来我们都明白了爷爷的苦心,他绝不是一味地惯着孩子胡闹,作为一名教育家,他由衷地认为不只有念书才能称得上“教育”。
○15爷爷走了。后来我的母亲患了糖尿病,眼睛看不见。每当胡同海棠花开,我摘了花放在沙发旁,问她香不香。老太太说:“花每年谢了又开,人走了却回不来了。”
(叶永和(口述)/ 毛予菲(整理) 《 人民周刊 》(2017年第24期)有删节)
15.下面对本文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开头第①段开门见山,简单明了地引出写作对象,也为下文的事件作铺垫。
B. 第⑩段“其实,爷爷也有宠孩子的一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C. 第○13段划线句子运用侧面描写,突出爷爷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放任自由。
D. 第○15段划波浪线的句子抒发了老太太对爷爷的无比思念之情。
16.本文第①到⑧段叙述爷爷对“我”的教育,请概括这些事件。(6分)
                                                                              
17.下面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结合加点的词语具体分析。(3分)
爷爷“噌”地起了身,厉声叫住我,“重新关一次门”。
                                                                              
18.本文说“爷爷宠孩子的一面”,怎么理解爷爷的“宠”?请简要分析。(4分)
                                                                              

(五)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9-21题。(8分)
【材料一】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汉字的演变过程如下表。
形成时代 代表性文字 主要特点
殷商 甲骨文 象形程度高,字形方向不固定
商周 金文 象形程度仍高,线条化、直条化
西周晚期 大篆 象形减弱,介于金文、小篆之间
秦 小篆 象形,规整匀称,字形有所简化
战国晚期、西汉发展成熟 隶书 方形或扁方形,呈微波起伏之势,向右下的斜笔带有捺角。
汉代 草书 书写快捷,使用连笔,难于辨认
东汉晚期 楷书 方正严整,笔画平易圆转,更便于书写。
汉魏南北朝 行书 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

【材料二】汉字变化两大类:改革和自然流变。汉字改革是指人们有意识地、主动地治理汉字的过程,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指汉字自然的变化过程。汉字的改革一般是非连续的、剧烈的、短期内完成的;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连续的、缓慢的、长期的。
【材料三】
 
19.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至少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现存最早可识的成熟汉字系统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B. 秦朝统一文字和20世纪汉字简化运动是属于汉字的自然流变。
C. 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
D. 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就是“行书”,行书没有楷书那样规范严肃,也没有草书那样奔放和难以识别。
20.根据材料一,为材料三的图片补充完整。①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3分)
21.汉字从画图的象形文字发展到现在的点横竖撇捺,其演变有哪些规律?(2分)
                                                                              

(六)名著阅读(7分)
22.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5分)
(1)孙悟空从须菩提祖师那里学到七十二变的本领后,往东海龙宫盗得“如意金箍棒”,到地府私改生死簿,使玉帝大为震惊。玉帝便依太上老君之言,降招安圣旨,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  )
(2)《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猪八戒,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中炼成火眼金睛的是太上老君。(       )
(3)玄奘的父亲陈光蕊在上任路上被害,因之前放生一条金色鲤鱼(龙王化身),后来他在龙王的帮助下得以还魂。(       )
(4)《父亲的病》一文,鲁迅对庸医误人表示出了深深的愤慨,是他开启维新思想的开端。(    )
(5)《琐记》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     )
23.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2分)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2分)
以上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一书中的哪篇文章? 事情的结果怎样?
                                                                      
三、作文。(60分)
24.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给人以褒奖,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请以“掌声”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不套作、不抄袭;2.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3.字数不少于600字。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2018年秋季初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下一个『江苏省盐城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