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月考试卷
试题
名称
广西桂林十八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段考语文试题(高一上册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桂林十八中2018-2019学年度18级高一上学期段考试卷语文命题:陈练雄审题:王璇注意事项:①本试卷共8页,答题卡2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②正式开考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黑色水性笔填写清楚并张贴条形码;③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直接在试卷上做答不得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
试题预览
桂林十八中2018-2019学年度18级高一上学期段考试卷
语文
命题:陈练雄       审题:王璇 
注意事项:
①本试卷共8页,答题卡2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②正式开考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黑色水性笔填写清楚并张贴条形码;
      ③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直接在试卷上做答不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它包含两方面:一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二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
屈原的一生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诠释。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屈原在诗歌《橘颂》中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苏世。《橘颂》中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实、更完美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不过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王逸既说是“屈原之所作”,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就自相矛盾。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用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因此可以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然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屈原的答话可以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又问他:“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他答曰:“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渔父和屈原对话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渔父大概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他不满意社会的黑暗,但他的态度是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则不然,他要保持自己的清高和清醒,不肯同流合污。这当然会陷入孤立,但他不怕孤立,决不会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正如他所说的“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独立不迁”的人格还表现为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屈原批评那种“背绳墨以追曲”的行为,发出“伏辩以死直”的誓言。在《涉江》中,他表示:“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在儒家的典籍中,治水有功却被天帝处死的鲧一直是个反面人物,那么鲧到底犯了什么天条会被天帝处死呢?《山海经》说: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原来,鲧的罪行是私自窃取了天帝的息壤去填洪水以拯救人类。这样说来,他简直就是一个普罗米修斯式的英雄。屈原对这样一个英雄深表同情和赞赏,从这可以看出屈原自己人格的崇高。屈原明知自己的结果会和鲧一样悲惨,但是他决不屈己从俗,而始终保持着“独立不迁”的人格,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故乡的热爱与依恋以及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而决不随波逐流,是屈原人格美完整体现。
B.“无求”与“苏世”是屈原的两条做人准则,它们就是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
C.渔父不满社会黑暗,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而屈原则始终坚持原则,不肯同流合污。
D.屈原批评那种“背绳墨以追曲”的行为是对正直的追求与维护,是“独立不迁”人格的一种表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接着通过大量引用相关作品来分析其人格美的具体表现,同时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B.文中引用王逸和司马迁关于《渔父》的相关资料都是为证明渔父和屈原对话的真实性,史料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C.文章借渔父来衬托屈原,突出屈原即使陷入孤立,也决不会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态度的人生观。
D.全文围绕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美展开论述,侧重通过其相关作品来分析其人格。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体现了屈原坚持“美政”理想、屡遭打击而毫不动摇的精神。
B.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做一个顶天立地、保持独立人格的人,这是屈原为人准则之一。
C.尽管王逸和司马迁在《渔父》是否是屈原的作品的问题上看法完全不同,但其史料价值却是不可忽视的。
D.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在《离骚》《橘颂》《涉江》等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等。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老羊倌的年
朱华胜
太阳挂在山梁,洒下金色的光芒,有的树叶已经泛绿。老羊倌像往常一样,大年三十这一天,早就把羊赶到山上,让羊吃个饱。他养着两只羊,一条大黑狗。他说,养多了我管不过来,养两只羊、一条狗作伴,我都七十三岁了。
他看着这对奔跑的羊和身边吐着舌头的大黑狗,心里乐开了花。自从儿子走了以后,每年过年乡政府都会给他送来过年的大米,肉、油,还有一个红包。特别是在城里工作的那个小石头,每年春节都要回来过年,给他带两条烟。这不,昨晚又给他送了两条红烟来。想着,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包。凑近鼻孔,使劲闻了闻,好香。现在不能抽,回家再抽。自己是看山人,更要防火。虽然村里几年前就不要他看山了,说年纪大了。但他跑得动,坐不住。还是像往 常一 样,太阳出来他上山,太阳西落他下山。日日坚持巡山。
有人说,老羊倌憨得很,自己守了一辈子的山,还把儿子也培养成一个守山人。谁都知道,守山人很穷,成天在山林里走着,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山林又不是他一家的,也不能给他家带来富裕,他这是何苦呢? 像他这样一家人都守山的并不多见。
乌蒙山山连山。几年前,大小山谷里私挖乱采严重,不像现在管得严。有几个外地人来山上偷砍树木,要卖到矿井里做厢大。老羊倌的儿子发觉了,在纠缠中,儿子不慎滚落石沟里,抢救无效死亡。儿子死后的第七天,老羊倌赶着羊,背上斧头,向山里走去。这一走,就走到现在,就是十五个春秋。儿媳在儿子离去的第三个年头,在他的催促下,改嫁到邻村,逢年过节,都要领着孙女来看他。
知足吧,老羊倌自言自语,我活一天,就要巡山一天。他走到山顶眼神里亮了起来。山那边还是山山山相连,这是人赖以生存的山。山脚是溪水,水连着水,这都是咱们祖祖辈辈的命根子啊。山上生长着很多树和花,他闭上眼睛就能数出它们的名:青松、罗汉松、亮松、青梨、刺叶梨、杜鹃、毛栗子等等。
有村民说,老羊倌爱山林,那儿有他儿子的味道。儿子已经化成一棵树,一年四季,与他相伴。
夕阳向晚,村子里传来零星炮竹声。今天是大年三十,他决定早些下山。
春节的山村,喜气洋洋,村娃一群群,嬉闹追打。红灯笼、红年画,红对联。家家飘出肉香味,伴随袅袅炊烟,在村子上空弥漫,久久不散。
“爹!”“爷爷!”老羊倌定将一看,那不是儿媳吗? 那不是长高了出落得水灵灵的孙女吗? 
“爷爷。你看,妈妈今天一大早就油炸了很多酥肉、豆腐圆子、荞丝洋芋片,还蒸了一碗八宝饭,给爷爷送来了!”孙女的眼睛亮闪闪的,笑眯眯说着,揭开手里的提篮,香气扑鼻。
“哇,好香!”老羊馆笑了,咂了咂嘴,花白胡子在跳舞。
“大爹,你再不下山我都要来喊你了。今晚跟我去过。”柱子人未到,声音先跑了进来。
“不啦,我一个人自由自在惯了。你看我儿媳,送来这么多好吃的,再加上你们的,政府给的,够吃到正月底了。”老羊倌笑容溢满皱纹间。
突然,大黑狗跑了出去,跟在一个人身后亲热跳着。
“ 爷爷,”隔壁胖丫双手抬 着一个大碗,碗里冒着热气, “爷爷,我妈做的牛肉炖山药排骨汤。”
随着胖丫说话的声音,村里噼噼啪啪的炮竹声响了起来,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老羊倌泪眼朦胧,望向墙上挂着的儿子的照片。儿子望着他,也在笑。
过年啰。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小说开篇的描述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也写出了老羊倌的生活状态。
B. 老羊倌能够闭着眼睛数出山上生长的很多树和花的名字,是因为他认为这是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命根子,也许还因为他对儿子的思念。
C.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来刻画人物,老羊信“砸了咂嘴,花白胡子在跳舞”,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的开心和满足。
D. 小说运用了心理、语言、动作和外貌等描写手法对老羊倌进行描写,使得人物形象生动、丰满。

5. 小说在刻画老羊倌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 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小说把时间设定在“大年三十”有什么用意?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日前,自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讨论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是首次在国家层面编制中医药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医药发展已列入国家发展战略。
毋庸讳言,多年以来中医药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和尴尬。首先,中医药是个有机的整体,中药质量是中医疗效的重要保障。药材不地道、药力达不到,中医疗效必然受影响。其次,中医药管理“令出多门”。现行的中医药管理体制中,各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管理监督难以到位。
眼下,中医药终于迎来了最好的发展契机,不仅有自下而上的举国期待,期待中医药能够一扫颓势,解民众看病之难,更有自上而下的国家扶持。有战略规划,有法律护航,可以说,中医药正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摘编自2016年2月29日《人口导报》)
材料二:
近百年来,中医的发展出现了危机。从历史环境中看,伴随着新文化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猛烈的抨击,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学也不可避免地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
从现实的情况看,离开了中国传统人文文化教育和传播,中医药执业人员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终究难成为一代中医名家(即使一时出名,也后劲不足)。中药难以保持和发展道地药材与传统炮制方法,与中医药相关的产品、包括中医药文化产品也难以形成良好持久的市场氛围。离开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中医理论也难以得到健康持续发展。现代中医院校完全按照西方科学模式进行构建,用所谓的现代科技来研究中医药。中医院校版又一版的教材也变得越来越“现代化”,语言表达也越来越“标准化”、“客观化”,而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很多课程,也越来越被边缘化。
(摘编自《中国医药报》总第3187期)
材料三:
虽然近年来中医在海外的传播以及地位的提升,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改观。但现实状况远比数据呈现的要复杂、微妙得多。
与隋唐、两宋时期中医作为整体对外传播不一样,如今中医作为医疗手段在海外的存在,扛起大梁的仅仅是针灸。在很多西方人眼里,针灸几乎是中医的代名词。以现代西医的科学标准来衡量,中医理论属于“前科学”体系,这也是中医相对于西医呈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国际上,中医通行的表述是“传统中国医学”,这似乎无形中给中医贴上了与现代科学“对立”的标签。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中医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被视为主流医学对中医的认可也显得不那么有底气。因为她所使用的化学合成手段完全是现代科学,与中医理论毫无关系。某种程度上说,中医理论作为“文化他者”的身份目前并没有改变。
(摘编自《走向海外,孤独的“文化他者”》)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药质量是影响中医疗效的重要因素,药材不地道,疗效势必不理想。 
B.中医的发展危机与现代中医院校构建的教学模式及教材的“现代化”有关。
C. “传统中国医学”是国际对中医的通行表述,这仿佛把中医放到了与现代科学对立的位置上。 
D.如今中医作为医疗手段在海外的存在,扛起大梁的仅仅是针灸,中医在海外的地位没有变化。

8.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传统文化语境的淡化,相关体制的不完善,国际地位的弱势都是影响中医药发展的不利因素。 
B.中医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在历史上也曾有过比较强的影响力,所以为了重振传统文化,我国第一次把中医药纳入了国家战略发展的范围。 
C.因为所使用的合成手段与中医理论毫无关系,屠呦呦虽因发现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却并不能完全体现主流医学对中医的认可,中医理论作为“文化他者”的身份会一直持续下去。 
D.在现代西医科学标准之下,中医药学属于“前科学”体系,故而“传统中国医学”这一表述,包含着中医背离现代科学的偏见。 

9.根据上述材料,谈谈阻碍中医药发展的因素有哪些?(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
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馀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既出,沛公留车骑,独骑一马,与樊哙等四人步从,从间道山下归走霸上军,而使张良谢项羽。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是日微樊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明日,项羽入屠咸阳,立沛公为汉王。汉王赐哙爵为列侯,号临武侯。迁为郎中,从入汉中。
后项羽败汉王于彭城,尽复取鲁、梁地。哙还至荥阳,益食平阴二千户,以将军守广武。一岁,项羽引而东。从高祖击项籍,下阳夏,虏楚周将军卒四千人。围项籍于陈,大破之,屠胡陵。项籍既死,汉王为帝,以哙坚守战有功,益食八百户。
哙以吕后女弟吕须为妇,生子伉,故其比诸将最亲。孝惠六年,樊哙卒,谥为武侯。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蔽之。
B.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蔽之。
C.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蔽之。
D.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蔽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帝王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但文中的“高祖”是司马迁将刘邦的庙号“太祖”与谥号“高皇帝”结合而来。
B.“参乘”亦作“骖乘”,指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C.“迁”一般指升官,也可指一般调动,也有降职的用法;“谪”与“迁”的意思一样。
D.“谥”指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

12.下列对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樊哙因为杀了别人的狗,就和刘邦一起隐藏起来了。
B.樊哙心急如焚闯军门,奋不顾身救主上,充分显示了他的勇猛和忠义。
C.刘邦能从鸿门逃脱,樊哙责备项羽的那番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D.因为樊哙娶了吕后的妹妹,生了儿子,所以高祖对他比一般将领更亲近。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日微樊哙入营谯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高祖击项籍,下阳夏,虏楚周将军卒四千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4、15小题。
【双调】得胜令•四月一日喜雨
张养浩
万象欲焦枯①,一雨足沾濡②。
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
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③,欢喜的无是处。
【注释】①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现象。②沾濡(rú):润湿,润泽。③蓑衣绿:用绿草编制的蓑衣。 和余:连同我。一说即“余和”,跟着一齐欢唱。无是处:当时俗语,犹云“了不得、不得了”。
14.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一二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也从侧面写出了降雨前后诗人的不同心情。
B.三四句以纤细的笔触,通过对天地、风云变化的描写,表现了这场雨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它的重大意义。
C.“农夫,舞破蓑衣绿”描写了农夫披着蓑衣在雨中狂舞,哪怕把蓑衣舞破也在所不惜的欢乐情景。
D.“舞破蓑衣绿”中的“绿”字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E.“无是处”是说没办法、不得了的意思,表现了作者与民同忧乐的思想感情。

15.这首小令的诗眼是什么?全曲是如何来表现诗眼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⑴《诗经•氓》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快乐场景的句子:               ,              。
⑵《离骚》中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内心高洁就好的句子是:                   ,                。
⑶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蕙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                        ”。 
⑷《荆轲刺秦王》中表现宾客同仇敌忾画面的句子是:                    ,                   。
⑸《记念刘和珍君》描写真正的革命者不管现实多么残酷,斗争多么艰苦,都决不回避,都要勇敢地面对它、正视它的句子:真的猛士,                          ,                        。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如果没有张经理当初煞费苦心的筹划,天润公司怎么会由一个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发展成如今闻名一方的大企业。
②导弹发射室内,崔玉晓果断按下发射按钮,而碧海之上,导弹腾空而起,拖着震人心魄的尾焰一蹴而就。
③如果没有抓住老街的特点,只是一味从商业的角度开发,变成了批发“流水线”一条街,不仅破坏了老街本身的韵味,更是对文化遗产和文化记忆的杀鸡取卵。
④几年前,大家还对互联网音乐嗤之以鼻,认为“网络歌曲”就是口水歌的代名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音乐产业的重要阵地。
⑤市场监管局在“春安行动”节日食品大排查中,帮助两家脏乱差的馒头店进行规范整治、改头换面,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①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生物学家通过对舌苔上味蕾的研究,终于回答清楚了我们吃有些食物时为什么会觉得食物味道鲜美。
B.延安的许多作家本着毛主席提出的“百花齐放”为原则,深入民间,向人民学习,将民歌融进自己的创作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C.标准的城市生活是一种昼夜被电灯操控、季节被空调操控、山水被镶进画框的生活,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
D.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迟早都会对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发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于那些看似与我们不相干的领域的发明创造,不要以为与我们无关。

19.下列句子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3分)(    )
A.本届湖湘文化研讨会在岳麓书院召开,推举您忝列“湖湘文化研究会”理事。
B.从数百里外捎来如此厚礼,推辞不了,只好笑纳!
C.值此中秋佳节,令女出阁之庆,聊备薄酒,以飨众亲朋好友。
D.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台风具有强大破坏力,是自然灾害的一种,但①                              。台风送来了淡水资源,大大缓解了全球水荒。一次直径不算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30亿吨降水。另外,②                        ,赤道地区气候炎热,若不是台风驱散这些热量,热带会更热,寒带会更冷,温带也会从地球上消失。一句话,③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位年轻人在岸边钓鱼,坐在他旁边的一位老人也在守望着一根长长的鱼竿。
一段时间过去了,奇怪的是,老人不时钓到银光闪闪的鳜鱼,可是年轻人的浮标却没有动静。年轻人迷惑不解地问老人:“我们钓鱼的地方相同,您也没有用什么特别的鱼饵,为什么您能钓到这么多鱼,而我却毫无收获呢?”
老人微笑着说:“你要我讲真话,我就告诉你。你的毛病在于思想浮躁,情绪不稳定,动不动就烦乱不安。我钓鱼的时候,只是静静地守候,不像你时不时地动动鱼竿,叹息一两声。这边的鱼根本感觉不到我的存在,所以,它们咬我的鱼饵,而你的举动和心态只会把鱼吓走,当然就钓不到鱼了。”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结合自己的思想经历、社会生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注意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桂林十八中2018-2019学年度18级高一上学期段考试卷
语文答案
1.答案D(A“是屈原人格美完整体现”错误,原文“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B“它们就是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错误,原文“与‘独立不迁’相联系” 、“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C“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错误,原文“大概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
2.答案B(引用王逸是为了证明“这首诗人们多以为伪作”,引用司马迁是为了证明确有其事。)
3.答案C(“在《渔父》是否是屈原的作品的问题上看法完全不同”错误,王逸的观点本就自相矛盾,因此不能说与司马迁的“完全不同”。)
4、答案D(文中没有用外貌描写。)
5、答案: ①知足常乐(安贫乐道)。守山人很穷,很孤独,但是老羊倌却很满足,坚持活一天就要巡山一天。②爱岗敬业(责任心强)。老羊倌坚持天天巡山,小石头送来的烟只是闻闻,而不在山上抽,体现了他的爱岗敬业。③乐观坚强。面对儿子的死,老羊倌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乐观地面对生活。④通情达理。儿子离去的第三个年头,老羊倌催促他的儿媳改嫁,体现了他的通情达理。⑤质朴憨厚。守山人很穷,老羊倌不仅自己守了一辈子的山,还把儿子也培养成一个守山人,山林不能给家族带来富裕,但老羊倌却干得兢兢业业,可见他的质朴与憨厚。(要点+分析,答对其中3,即可得满分)
6. ①环境背景上,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节日氛围,为后文写众人来陪老羊倌过年做铺垫;②结构上,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③人物形象上,用“大年三十”的热闹气氛衬托老羊倌的满足与感动,凸显了人物的责任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④主题上,本该孤独地过年的老羊倌,却在“大年三十”这一天迎来了众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上册 月考试卷


上一个『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