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试卷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苏州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试卷语文试题(高三总复习 苏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苏州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A古代信函以何种方式邮递,与汉乐府“双鲤鱼”是否为刻作鱼形的木质信函,本是两个不能▲的问题。后世以“鱼书”“鱼素”“鲤缄”等代称书信,皆是▲这首汉乐府,并不能表明后人将其理解为鱼
试题预览
苏州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A  
古代信函以何种方式邮递,与汉乐府“双鲤鱼”是否为刻作鱼形的木质信函,本是两个不能▲的问题。后世以“鱼书”“鱼素”“鲤缄”等代称书信,皆是▲这首汉乐府,并不能表明后人将其理解为鱼形信函。孟浩然诗曰“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至少在明代以前,并无人▲此“鲤鱼”非真鲤鱼。
A.相提并论 化用 质疑B.混为一谈  引用  质疑
C.混为一谈 化用 置疑 D.相提并论  引用置疑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2.B  
中国美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  ▲  ,  ▲  ,  ▲  ,  ▲  。  ▲  ,  ▲  。这就使得中国美学在艺术上特别强调情感的表现。
①强调艺术在伦理道德上的作用
②既不同于法律上的强制
③也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认识的问题
④通过情感的感染而推向行动
⑤而人们对某种伦理道德原则的接受
⑥它需要诉之于个体的情感
A.⑤①②③④⑥     B.①⑤②③⑥④C.①②⑤③④⑥D.⑤②①③⑥④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句是(3分)                      3.C  
A.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B.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C.鬓向此时应有雪,心从别处始成灰。
D.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4.C
有时候,坏情绪并不全然是一件坏事。当你发现一件事情不太理想的时候,就是你要挑战自我,发生改变的时候。怨天尤人,你就会越来越弱;反躬自省,你才能越来越强。有了抱怨,就去改变。相信自己的潜能,不断探索和提高自身能力,方法总比困难多。智者都会把负面情绪当成积极改变的起点,而不是向生活低头的终点。
A.我们需要对坏情绪采取一定的措施
B.我们要学会去正视坏情绪的利与弊
C.我们要把坏情绪转变为前进的动力
D.即使有了坏情绪也不用担心和困扰
5.下列各句中,对表格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5.D
某地区父母对子女教育问题关注情况调查表

A.父母对孩子的道德品质问题都高度关注
B. 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并未得到充分重视
C.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度差异最大
D.妈妈相对更为关注孩子的全面均衡发展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括字存中,以父任为沭阳主簿。擢进士第,编校昭文书籍,为馆阁校勘。迁太常丞、同修起居注。时大籍民车,人未谕县官意,相挻为忧;又市易司患蜀盐之不禁,欲尽实私井而辇解池盐给之。言者论二事如织,皆不省,括侍帝侧,帝顾曰:“卿知籍车乎?”曰:“知之。”帝曰:“何如?”对曰:“敢问欲何用?”帝曰:“北边以马取胜,非车不足以当之。”括曰:“车战之利,见于历世。然古人所谓兵车者,轻车也,五御折旋,利于捷速。今之民间辎车重大,日不能三十里,故世谓之太平车,但可施于无事之日尔。”帝喜曰:“人言无及此者,朕当思之。”遂问蜀盐事,对曰:“一切实私井而运解盐,使一出于官售,诚善。然忠、万、戎、泸间夷界小井尤多,不可猝绝也,势须列候加警,臣恐得不足偿费。”帝颔之。明日,二事俱寝。
时赋近畿户出马备边,民以为病,括言:“北地多马而人习骑战,犹中国之工强弩也。今舍我之长技,强所不能,何以取胜。”又边人习兵,唯以挽强定最,而未必能贯革,谓宜以射远入坚为法。如是者三十一事,诏皆可之。
辽萧禧来理河东黄嵬地,留馆不肯辞,曰:“必得请而后反。”帝遣括往聘。括诣枢密院阅故牍,得顷岁所议疆地书,指古长城为境,今所争盖三十里远,表论之。帝以休日开天章阁召对,喜曰:“大臣殊不究本末,几误国事。”命以画图示禧,禧议始屈。赐括白金千两使行。至契丹庭,契丹相杨益戒来就议,括得地讼之籍数十,预使吏士诵之,益戒有所问,则顾吏举以答。他日复问,亦如之。益戒无以应,谩曰:“数里之地不忍,而轻绝好乎?”括曰:“师直为壮,曲为老。今北朝弃先君之大信,以威用其民,非我朝之不利也。”凡六会,契丹知不可夺,遂舍黄嵬而以天池请。
大将景思谊、曲珍拔夏人磨崖葭芦浮图城,括议筑石堡以临西夏,而给事中徐禧来,禧欲先城永乐。已而禧败没,括以夏人袭绥德,先往救之。不能援永乐,坐谪均州团练副使。元佑初,徙秀州,继以光禄少卿分司,居润八年卒,年六十五。
(选自《宋史》,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6.C(探问,访问)
A.时大籍民车籍:登记
B.时赋近畿户出马备边,民以为病病:困苦
C.帝遣括往聘聘:聘请
D.坐谪均州团练副使坐:获罪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7.A(这两件事都停止了,没有去实施)
A.沈括就“籍民车”“蜀盐”二事向宋神宗进言陈述利弊,使两件事都得到了很好的推进。
B.沈括对国防、军政等有自己的见解,他上疏提出三十一条整改意见,都被神宗肯定采纳。
C.辽使萧禧到汴京,要求以黄嵬山为宋辽分界线,并说一定要满足他们的请求他才能回去。
D.永乐城兵败,沈括因西夏进攻绥德而先去援救,没援救永乐,被朝廷贬为均州团练副使。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又市易司患蜀盐之不禁,欲尽实私井而辇解池盐给之。(5分)
市易司担忧蜀地不能禁止私贩井盐,想要把蜀地的私井全部填塞,而用车运送解州的池盐来供给蜀地。
(“患”“禁”“实”“辇”“给”各1分)
(2)益戒无以应,谩曰:“数里之地不忍,而轻绝好乎?(4分)
杨益戒没有办法应对(回答),轻慢地说:“舍不得几里土地,想轻易地断绝(和我们的)友好关系吗?”
(一句1分)
9.沈括是如何使契丹放弃以黄嵬为宋辽分界线的?请分条概括。(4分)
①找到过去的文书证据。
②让下吏熟背条文应答如流。
③不惧威胁据理力争。
④坚持立场迫使对方退让。(一点1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润州二首(其一)
杜牧
向吴亭东千里秋, 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无马迹, 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 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①在, 一笛闻吹出塞愁。
 注:①桓伊:东晋将领、名士、音乐家,屡建战功。
10.简要赏析颔联的写景特色。(4分)
抓住典型景物(突出色彩描写),通过对比。(2分)
写出了古寺冷落与酒楼盛况,反映出润州风物人情的变化。(2分)
11.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①对名士风度的追慕。
②怀古伤今的悲慨。
③人世无常的感叹。
④怀才不遇的自伤。
(一点2分,任意三点即可)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屈原《离骚》)
(2)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3)风急天高猿啸哀,▲。(杜甫《登高》)
(4)▲,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5)商旅不行,▲。(范仲淹《岳阳楼记》)
(6)月出于东山之上,▲。(苏轼《赤壁赋》)
(7)不愤不启,▲。(《论语》)
(8)▲,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题张司业诗》)
(1)春与秋其代序(2)引喻失义(3)渚清沙白鸟飞回(4)间关莺语花底滑
(5)樯倾楫摧(6)徘徊于斗牛之间(7)不愤不启(8)看似寻常最奇崛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小叔    
路明
我至今记得小叔的模样。
花衬衫,喇叭裤,长长的鬓角像钩子一样紧贴面颊,有时斜背一把吉他,在小镇的青石板路上招摇而过,一不留神溅一脚泥——小叔是出了名的时髦青年,八十年代流行的东西,没有他不玩的。我喜欢和小叔一起玩。小叔告诉我,龙虾喜欢拌了猪血的蚯蚓,甲鱼最爱吃新鲜的猪肝。他咬着一根狗尾巴草,得意洋洋地走在田埂上。我拎着一铅桶的战利品,屁颠颠地跟在他身后,像个快乐的跟屁虫。
龙王庙路家的老幺,我奶奶的心头肉,小镇第一批浪荡子弟,我的小叔。
我爸是镇上另一个异端。作为家中长子,二十出头就长成一副四十岁的模样。恢复高考第一年,我爸考取了师范,是镇上唯一“考上学的”。小叔不像话的时候,我爷爷揍完,我爸接着揍,所以小叔见到我爸有点怕。有几次小叔在我爸那里挨了揍,低眉臊眼的,看见我有点不好意思。过了一会,他悄悄用手肘捅我,阿去钓龙虾?我点点头,像一对难兄难弟。
我爷爷的打算是,让初中毕业的小叔先晃荡两年,等他退休了,小叔顶替他进“国二厂”。我爷爷是八级钳工,老党员,凭一双手做到工人阶级的塔尖。小叔一边往嘴里扒饭,一边嘟囔,我才不去国二厂……我要做生意。我爷爷放下筷子,啪!一记清脆的耳光。咣当一声,饭碗落地,像一个斩钉截铁的句号。我爷爷有充分的理由揍小叔一顿。国二厂的全称是县国营第二碾米厂,响当当的大厂,我爷爷坚信,个体户再有钱,不过是一时风光,国营大厂才是千秋万代的。那个下午,小叔给我钓了好多好多龙虾,一个铅桶装不下,我跑去同学家又借了一个。我喜笑颜开,说够了够了,吃到明天都吃不完了。小叔也笑,露出一口好看的白牙,说再钓几个。
第二天小叔没回家。我奶奶翻床头柜,发现少了一百八十五块钱。
这不是小叔第一次离家出走了。《少林寺》风靡全国的那一年,小叔卷走了家里所有的全国粮票,登上北去的列车,去嵩山少林寺学武。小叔哪吃得了练武的苦,没几天就跑了。等他一路玩回家,奶奶都快急疯了。免不了被爷爷一顿痛打,几天都下不了床。
我爷爷拎一瓶泸州大曲、一条红壳子(牡丹)去了厂长家,一路上反复练习谦卑的表情。用爷爷的话,“老子一辈子没这么低三下四过”。小叔提前进了国二厂,成了电工班的一名学徒工。每天蔫头巴脑地跟着爷爷去上班。就这样安分了一年多,小叔又一次消失了。
十年过去了。国二厂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工资发不出来,工人只上半天班;老街上,显赫一时的供销社拆了,原址建起一座“温州皮鞋城”;电影院关门,新华书店开始卖各种人体摄影集;关于小叔,有了些不好的传言。有说他在煤矿出了事,几十个人全部闷在井下;有说他死于黑帮械斗,尸体趁黑沉入海底。
爷爷想起这个儿子就暴跳如雷,骂完瘫坐在躺椅上,大口大口地喘气。渐渐地我才明白,爷爷的痛骂何尝不是一种自我安慰:情愿他是个孬种,情愿他忘恩负义,而不愿去相信更残酷的结局——小叔已经不在人世了。
或许爷爷觉得,自己已经和命运之神做了笔交易。他妥协了,那么更坏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他不过是假装抱怨这笔交易不公平罢了。爷爷老了,我知道,他已经看不见了。我多想在他耳边说,建国回来了,用一个弥天大谎,换他最后的安心。
可是我没有。
奶奶的手颤抖着,合上了爷爷的眼睛。从此绝口不提小叔。一场葬礼,宣告了两个男人的死亡。
前年除夕,我和爸妈回老家陪奶奶守岁。夜里,我睡在老屋里,点着火盆,压着厚厚的棉被,沉重而安心。
半夜,不知为什么醒了。我走出房间,看见院子的大门开着,零星的烟火,照着一个苍老的背影。
是奶奶。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像在等一个人。
我知道自己应该蹑手蹑脚地跑出去,拉开大门,在门外弄几个模糊不清的脚印,或者在门闩上放一个红包。第二天早上,奶奶会以为小叔回来过。
可是我没有。
13.小叔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4分)
社会变化转型,小镇生活保守闭塞;家庭教育严苛而不失温情。(一点2分)
14.请简要分析小叔的形象特点。(6分)
①标新立异,如打扮新潮招摇过市。②不务正业,如拒绝去国营厂,去少林寺学武,但又很快放弃。
③叛逆冒险,几次离家出走。(一点2分)
15.文章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理?(4分)
(1)我点点头,像一对难兄难弟。
对一起钓龙虾期待(开心),对小叔同情(安慰)。(2分)
(2)从此绝口不提小叔。
对小叔行为的恼怒(不满),为他生死未卜的担忧(悲伤)(2分)
16.本文回忆小叔的故事,探究其中的情感意蕴。(6分)
对小叔和我过去生活的怀念;对小叔命运的感伤;
对突破常规(寻找新)生活的理解;对深厚亲情的理解,对社会变迁的思考。(一点2分,答到三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舍与得:境界的呈现与价值的多元
张宏生
在金庸看来,舍与得是人生中的一个大问题,他在刻画人生境界时,有意无意地突出了这一哲理的重要性,甚至把释迦牟尼出家的故事加以变化,用在书中,体现出一种追求真理的决绝。
但是,舍与得,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有无心与有心之分。无心之舍,能体现出一种高深的境界。《天龙八部》中苏星河派人邀请天下围棋高手前往破解“珍珑”,段誉虽然“棋思精密”,也功败垂成。虚竹随便放子,杀死了自己的一片棋子,反而使得整局棋都活了。原来“珍珑”的秘奥正于此。有心之舍,则是按照有舍才有得的原则行事,从而取得成功。《倚天屠龙记》中写张三丰现场教授张无忌太极剑。“传给他的乃是‘剑意’,而非‘剑招’,要他将所见到的剑招忘得半点不剩,才能得其神髓,临敌时以意驭剑,千变万化,无穷无尽。” 这种舍,不仅指出一种高妙的境界,也隐然指向技术的层面,这是一种可以操作的境界,并不单纯停留在玄虚的层面。这样,也就能从不同角度,体会人生的哲理和境界。
不过,如果仅仅如此的话,虽然有着精彩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其中所反映的理念仍然比较明显,也就很容易地引导人们直接做出价值判断。金庸的武侠小说超越旧武侠小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反映出生活的真实和人生的复杂,突破了正邪的二元对立。这原本也是人性的常态,但小说的线索不能太零散,因此将这些表现出来有相当的难度。金庸以其对生活的深刻体察和出色的艺术表现力,将这一点写得非常深入。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金庸不仅在描写人物时能够写出生活的多元,而且在传达理念时,也能让读者看到不同的角度所带来的不同理解,因而能作出不同的判断。
在《笑傲江湖》中,辟邪剑法有种种违碍,但这似乎并不能阻止住人们对这种武功的向往。东方不败研习《葵花宝典》,虽然在本质上是受到了任我行的算计,但他对这门功夫的热爱与痴迷却是发自内心的。岳不群和林平之则不同,他们一开始就是主动的。关于岳不群修习辟邪剑谱的过程,书中着墨不多,不少细节都可以从林平之的经历补充出来。金庸在叙述诸人对《葵花宝典》的痴迷时,显然是带有价值判断的,即《葵花宝典》能够使人乱性,不走正道。但这个逻辑实有其脆弱性,因为武功本身并无所谓好坏,掌握了辟邪剑法的渡元法师,行侠仗义,完全是一个正面形象。而达到那一武功境界,作为前提必须要放弃一些在世俗看来非常重要的东西,也似乎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于是我们看到,尽管舍与得这一对范畴,作为理念,并不一定要做什么切割,但具体实行起来,仍有其价值标准。在金庸看来,这种理念的规定性必须是人性之正、人性之常,是趋向正面的东西,否则,做坏事也可以在舍与得这一对范畴中做文章。同样的思路也可以用来理解《侠客行》。当中原各位武林高手来到侠客岛上参详武功时,他们抛弃了家人、徒弟和事业,舍弃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参得高明的武功。可是他们太过执着,所以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可见,在金庸看来,这样也是不当之舍,是不应该提倡的。
17.具体实践中的“珍珑”秘奥与太极“剑意”有什么异同?(6分)
相同:都是“舍”后“得”,都是高境界。(2分)
不同:“珍珑”秘奥是无心之舍,更为玄虚;太极“剑意”是有心之舍,指向技术层面,可以操作。(4分)
18.“金庸的武侠小说超越旧武侠小说”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反映出生活的真实和人生的复杂,突破了正邪的二元对立;
对生活有深刻体察和出色的艺术表现力,写得非常深入;
传达理念时能让读者看到不同的角度所带来的不同理解,因而能作出不同的判断。(一点2分)
19.金庸是如何认识“舍与得”的大问题的?根据文本简要概括。(6分)
肯定对于“得”的追求;
认识到“得”的前提是先有“舍”;
执行的价值标准在于必须趋向正面的东西,不可过于执着。(一点2分)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追寻梦想,出门远行;有人安土重迁,故土难离;有人思念故园,魂牵梦萦……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调研试卷
语文 II (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国初诗人,如潘阆、魏野,规规晚唐格调,寸步不敢走作。杨、刘则又专为昆体,故优人有寻扯义山之诮。苏、梅二子,稍变以平淡豪俊,而和之者尚寡。至六一、坡公,巍然为大家数,学者宗焉。然二公亦各极其天才笔力之所至而已非必锻炼勤苦而成也豫章稍后出会萃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体制之变,搜猎奇书,穿穴异闻,作为古律,自成一家,虽只字半句不轻出,遂为本朝诗家宗袓,在禅学中比得达摩,不易之论也。  
(节选自刘克庄《江西诗派小序》)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然二公亦各极其天才笔力之所至而已/非必锻炼勤苦而成也/豫章稍后出/会萃百家句律之长/究极历代体制之变
22.文中的“义山”、“六一”分别是、的号。(2分)   李商隐、欧阳修
23.豫章被称为“本朝诗家宗祖”,他在诗歌创作上有何特点?请结合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吸收前代诗人的优秀艺术手法;  将奇书异闻引入诗中,形成独特风格;  对作品反复锤炼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5分,选择两项只答对一项得2分,其余情况得0分)
A.《三国演义》中,张飞夺走吕布马匹,吕布出兵讨伐小沛,刘备只好投奔曹操。荀彧、程昱都建议杀刘备以除后患,但曹操没有听从。
B.《边城》中,天保走马路,追求翠翠方式比较大胆直接,傩送则是走车路,追求的方式含蓄多情,因此翠翠后来更能接受傩送的感情。 
C.《欧也妮·葛朗台》中写葛朗台的嘴唇没有一点曲线,眼睛像蛇眼,脑门上堆起一道道横肉,鼻尖肥大,还天生有口吃和耳聋的毛病。
D.《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得知父亲并不是被毒蛇咬死而是被叔父毒杀之后,说话做事变得疯疯癫癫,只有霍拉旭知道他是故意装疯。    
E.《老人与海》中,老人年轻时曾经同一个大个子黑人比手劲,在经过一天一夜的较量后取得了胜利。此后好一阵子人人都叫他“冠军”。
BC(翠翠一开始就喜欢傩送,没有经过这样的选择。葛朗台的口吃喝耳聋不是毛病,是装出来的。)
25.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贾政与贾母互相出灯谜给对方猜的过程中,贾政有怎样的的具体表现?请据此分析他的形象特点。(6分)
表现:①贾政猜谜时,明明知道谜底,却故意乱猜,罚了很多东西后才猜到。
②贾政出谜后,悄悄告诉宝玉,让他把谜底透露给贾母。(4分)
形象:贾政不断逗乐讨好贾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2分)
(2)《呐喊·风波》中,赵七爷为什么穿起了他那件轻易不常穿的竹布长衫?(4分)
赵七爷只有在他仇家倒霉的时候才穿这件衣服;
两年前七斤喝醉了酒骂过他(结了仇),现在七斤因为剪了辫子而有了“危险”。(一点2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
诗与散文的分别既不能单从形式上见出,也不能单从实质上见出。在理论上还有第三个可能性,就是诗与散文的分别要同时在实质与形式两方面见出。如果采取这个看法,我们可以下诗的定义说:“诗是具有音律的纯文学。”这个定义把具有音律而无文学价值的陈腐作品,以及有文学价值而不具音律的散文作品,都一律排开,只收在形式和实质两方面都不愧为诗的作品。这一说与我们所主张的情感思想平行一致,实质形式不可分之说恰相吻合。
我们的问题是:何以在纯文学之中有一部分具有诗的形式呢?我们的答案是:诗的形式起于实质的自然需要。这个答案自然还假定诗有它的特殊的实质。如果我们进一步追问:诗的实质的特殊性何在?何以它需要一种特殊形式?我们可以回到上文单从实质着眼所丢开的情与理的分别;我们可以说,就大体论,散文的功用偏于叙事说理,诗的功用偏于抒情遣兴。事理直截了当,一往无余,情趣则低徊往复,缠绵不尽。直截了当者宜偏重叙述语气,缠绵不尽者宜偏重惊叹语气。在叙述语中事尽于词,理尽于意;在惊叹语中语言是情感的缩写字,情溢于词,所以读者可因声音想到弦外之响。换句话说,事理可以专从文字的意义上领会,情趣必从文字的声音上体验。诗的情趣是缠绵不尽,往而复返的,诗的音律也是如此。
(节选自朱光潜《诗论》,有删改)
26.文中谈到诗与散文的分别,所说的“形式上”“实质上”具体指什么?(4分)
“形式上”指音律,  
“实质上”指“文学价值”(是否为纯文学)。
(一点2分)
27.简要概括文中论述的散文特征。(5分)
功用偏于叙事说理。
偏重叙述语气。
事尽于词,理尽于意。
(一点2分,二点4分,三点5分)
28.如何理解“诗的形式来自于实质的自然需要”?(6分) 
诗的主要功用是抒情,诗要表现情趣;
情趣缠绵不尽、回环往复的特征需要用文字声音相配合;
诗的情感溢于词外,让读者感受弦外之响。
(一点2分)

【参考译文】
沈括字存中,因为父亲的官爵而任沭阳主簿。进士及第后,沈括奉命编集校对昭文馆的书籍,担任馆阁校勘。后迁任太常丞、同修起居注。当时朝廷大规模登记民间车辆,百姓不明白朝廷的意思,都引以为忧。另外,市易司担忧蜀地不能禁止私贩井盐,想要把蜀地的私井全部填塞,而用车运送解州的池盐来供给蜀地。谏官谈论这两件事的奏疏多得像织布的线一样,都说不明白。沈括侍立在皇帝身边,皇帝回头问他说:“你了解登记车辆的事吗?”沈括说:“我知道这件事。”皇帝说:“你怎么看?”沈括问:“请问登记车辆想要有什么用途?”皇帝说:“北方的辽军凭借骑马取胜,不用战车不足以抵挡他们。”沈括回答:“兵车的好处,在历代都能看到。但是古人所说的兵车是轻车,用五种驾车的技术来回奔逐,以灵活快速见长。现在民间的这些有帷盖的车子,又重又大,每天行驶不了三十里,所以世人称它们为太平车,只能用在太平无事的日子罢了。”皇帝高兴地说:“别人没有说到这些,我要好好考虑这件事。”于是又向他询问蜀盐的事,沈括回答说:“把私井一律填塞,转运解州的盐,使盐都由官府出售,确实很好。但是忠州、万州、戎州、泸州一带少数民族地区私人的小井特别多,不能一下子全部禁止。这种情势下,必定要设置哨所加以警戒,我恐怕这样做所得到的不能抵偿所花费的。”皇帝点头同意他的意见。第二天,这两件事都停止了。
当时朝廷向京城附近的百姓征收马匹来供保卫边境之用,百姓以之为苦。沈括说:“北方契丹有很多马,而且他们习惯骑马作战,就好比中原擅长强劲的弓。现在舍弃我们擅长的技艺,勉强去做不擅长的事,凭借什么去取得胜利呢。”另外边境上的人操练军事时,只用
能拉引硬弓来评定最佳,却不一定能射穿铠甲,沈括就此提出应该拿射得远、能射入坚硬的东西作为射得好的标准。沈括提出的像以上这样的三十一条建议,皇帝下诏都同意实行。
辽国的萧禧来京城处理黄河以东黄嵬一带划分宋辽边界的问题,他留宿在馆舍不肯辞别离开,说:“一定要满足请求,然后才能返回。”皇帝派沈括前往辽国访问。沈括到枢密院查阅过去的档案,找到了当年所议定边界的文书,指定以古长城为边界线,距离现在所争议的地方大概有三十里远,于是上表论述这件事。皇帝在休假日打开天章阁召见沈括,高兴地说:“大臣们很不注重探究事情的原委,差点耽误了国家大事。”于是命人拿地图给萧禧看,萧禧这才屈服。皇帝赏赐沈括白银一千两,让他出使辽国。沈括到达契丹朝廷,契丹宰相杨益戒来同他商谈。沈括找到几十份与土地边界争端相关的档案,事先让官吏背诵下来。杨益戒提出相关问题,沈括就回头让官吏列举有关档案回答。过了一天再问,又像这样回答。杨益戒没有办法应对,傲慢地说:“舍不得几里土地,想轻易地断绝(和我们的)友好关系吗?”沈括说:“军队出兵征伐理直就气势强盛,理亏就气势衰弱。现在北朝抛弃前代君主立下的重大信约,用威势来役使自己的百姓,这不是我朝不利的局势。”共进行了六次会谈,契丹知道无法改变宋朝的立场,就放弃以黄嵬一带为分界线的主张,提出以天池为分界线。
大将景思谊、曲珍攻克西夏的磨崖、葭芦、浮图城,沈括提议在石堡筑城来对抗西夏,给事中徐禧被派来前线,他主张先在永乐筑城。不久徐禧被西夏歼灭,沈括因为西夏军队袭击绥德,先去救援绥德,没能援救永乐城,获罪被贬均州团练副使。元祐初年,调任秀州,接着担任光禄少卿分司,在润州居住八年后去世,终年六十五岁。 (183.206.40.11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期中试卷


上一个『江苏省扬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三语文试题』  下一个『江苏省无锡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