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石景山九中2018-2019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北京石景山九中2018-2019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高二上册 北京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北京九中2018-2019年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18.11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1-7题材料一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
试题预览
北京九中2018-2019年高二(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8.11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完成1-7题
材料一
鲁迅先生曾说:“《红楼梦》的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据此创作原则观察,红楼女子们构成了一个各美其美的真实世界。其显著特征有三——
特征一:美,是散落的,不追求集大成。红楼梦女性美是不偏不倚地散落在多数女子特别是少女少妇身上的。每个年轻女子都拥有某种单向优势,却没有全能冠军,是一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态势。
特征二:美,又是有分寸的、适度的,不追求绝伦超群。就像作者借石头之口所宣告的,他书中的女子没有班姑蔡女之类的女性样板,而是一群“小才、微善”“或情或痴”的寻常“异样女子”,各有一份智慧,一份善良,一份真性情,是古往今来凡身心健康之女子人人拥有的普泛的基础的美。
特征三:红楼女子的美,又是有个别性、互补性的。小才,有种种;微善,有种种;真性情,更有种种。单以真性情而论,可谓千姿百态,呈现出中国文化人所喜爱的种种文化人格。有些女子,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任情之美,而另一些女子则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方式展示着中和之美。少有重合,少有雷同。
任情美的性格核心是较多地推重个性和自我。这种女子或活得洒脱(如湘云、芳官等),或心智锐敏(如黛玉、龄官),或性格刚烈(如直面戕害的鸳鸯、尤三姐等),是古已有之的“不谄”“不趋”“不惕”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任意流淌。
中和美的性格核心是尊重自己、体恤他人,是对儒家“修己安人”“和而不流”等积极内涵的认同与实践。这种女子大都活得安详(如李纨、麝月等),待人谦和(如薛宝钗、花袭人等),且品行坚韧(首推平儿,还有薛宝钗),是古已有之的“不矜不伐”“不卑不亢”的人文精神的自觉承传与清醒高扬。
(取材于刘敬圻《<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

1.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不偏不倚”中的“倚”,读音为yǐ。
B.“班姑蔡女”中的“班姑”,指《后汉书》作者班固。
C.“戕害”中的“戕”,最后一笔是“丶”(点)。
D.“不矜不伐”中的“矜”,意为“自夸”。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红楼女子之美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各美其美                       B.美得适度
C.都兼具任情之美与中和之美       D.体现了一些古已有之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薛宝钗是一位“冷人”。曹雪芹写宝钗的冷性格,最为精彩的是写她有一种莫名的病症,需要服食一种名为“冷香丸”的药。
从第七回制药用药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宝钗的天性并非真冷,她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是热毒。她放不下世俗功名,总是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让宝玉觉得她也入了国贼禄蠹之流,这正是热的表现。“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分明也是热毒。但她为人处事却端庄大方,竭力掩盖自己内心深处对荣华富贵的追求与迷恋,这样就形成内热外冷的分裂,变得十分世故。“冷香丸”的意义,是解热毒的意义,也是治疗内外分裂的意义。
这种解释虽能自圆其说,但近乎苛评。我倒很欣赏胡菊人先生的另一种见解。他的立场有所不同,对宝钗有一种理解之同情。
他说:“这药丸可非同小可,是全书大悲剧的象征。”薛宝钗是个才、德、貌三全的人物,但她毕竟是个青春少女。她和林黛玉等少女一样,有生命激情,有爱恋向往,但她接受了一套儒家的道德规范,竭力掩盖、压抑自己的内热,以至用“冷香丸”来化解自己的内热。在封建道德观的威慑下,她竟然把自己的生命激情视为一种病,需要药治。林黛玉的悲剧固然是悲剧,但她毕竟把自己的情感毫无掩饰地率性表露过、宣泄过,任自己的眼泪挥洒过、畅流过,而薛宝钗则把一切真情感深深地压在心底,然后装出一副冷清的面孔去对付那个虚假的缺乏真情真性的世界。她是真正的封建道德的点缀品、牺牲品,她的心性表面上是被冷香丸化解掉的,实际上是被封建道德专制理念埋葬掉的。薛宝钗的悲剧是对青春热情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自己屈服于外部社会规范而牺牲自身心性的结果。这种自我压抑、自我消灭的悲剧,是更深刻的悲剧,所以胡菊人先生称之为“大悲剧”。
以往的评“红”者站在批判者的立场上,太过强调薛宝钗是封建关系的维护者,而忽视了她是封建规范、封建理念的牺牲者。而胡菊人先生则站在同情者的立场上,发现宝钗是一个不得不用冷香丸来冰冻青春热情,又不得不带着“冷人”面具去面对邪恶社会的人。
(取材于刘再复《红楼人三十种解读》)

3.材料二中,胡菊人先生认为薛宝钗是大悲剧人物,下列说法不属于其理由的一项是(2分)
A.内热外冷的分裂,使其世故           B.把生命激情视为疾病
C.只能用假面对付虚假的世界           D.不曾像黛玉那样率性

4. 根据材料二,下列与“冷香丸”有关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曹雪芹创造出以“冷香丸”治疗宝钗的“热毒”,是一种精彩的写法
B.“冷香丸”所解“热毒”,“病症”之一是追求功名,之二是为人端庄
C.有人认为,“冷香丸”有治疗内热外冷分裂性格的意义,对宝钗有益
D.有人认为,“冷香丸”是压制生命活力扭曲真实心性的,对宝钗有害
材料三
薛宝钗多年来蒙冤最甚的便是说她“奸”。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有人以此相责,说宝钗“孜孜以求的是‘甜如蜜’的小人之交。她常常给人送东西,有时是有一定同情心的善行。但我们应看到,她的动机是复杂的。首先是求得美名,目的是邀时誉,笼络人心”。其实这说法有可商榷之处。
比如,说她破坏宝黛爱情,觊觎宝二奶奶的位置,甚至还为此耍了阴谋——移祸黛玉。我承认,宝钗是有缺点的。但读者如果不存先入之见,实事求是地分析此事的前因后果,则不难发现,指斥其“奸”过于严苛。那日正值芒种,宝钗与凤、纨、迎、探、惜等在园中玩耍,因独不见黛玉,故去潇湘馆找她。由于忽见宝玉进去怕自己也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她便抽身回来。这恰好证明她心地纯正,不存妒忌之念。接着见一玉色蝴蝶,十分有趣,遂追扑起来,又证明她当时并无醋意与不快。这时听见亭内红玉与坠儿说话,宝钗认为“奸淫狗盗”,固然反映了她的封建正统观念,实不足取,但她装着追寻黛玉,却是彼时彼境合乎实情之言。人们情急之下做出的反应往往与当时正在进行的事有关。宝钗当时就是为找黛玉而来,因此,说寻黛玉实在是最正常不过的。毕竟,处境窘急,脱口而出,情有可原。
比如,在金钏自杀的问题上,宝钗说她“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确实是无情到了冷酷的程度。但说她将自己两套新衣拿来给金钏装裹,是为了对照贬损黛玉,实在有失偏颇。因为黛玉“素日是个有心的”之类的话是王夫人所说,且宝钗历来心胸宽大,从不计较琐事,连庭院花木、房间布置、衣服首饰等都不大讲究,所以在姨妈精神上承受巨大压力这一情境之下,她主动提出此议是十分自然的。她在宽慰王夫人时说的一席话,除了表现其惊人的无情外,确实有讨好巴结之嫌,但也仅仅是嫌疑而已。因为人们为了安慰亲人、朋友,有时会说一些减轻其责任的话,这并不能完全代表她心中真实的判断,只能说有讨好之嫌。断言其“奸”,并无铁证。
曹雪芹正是这样以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从而增加了对人物释读与评价的多种可能性,拓宽了审美的艺术空间。
(取材于周思源《探秘集》)

5. 根据材料三,下列证明宝钗不“奸”的理由中,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2分)
A.去潇湘馆寻黛玉,因见宝玉进去怕有不便,便没有前往,可见她不存妒忌
B.担心红玉与坠儿怀疑自己,便假装是在追黛玉,这是情急之下的正常反应
C.提出拿自己的新衣给金钏装裹,是为了给王夫人减压,不是为了贬损黛玉
D.认为金钏死不足惜,是特定情境下的话语,目的是安慰人,而不是讨好人

6. 对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说明造成对宝钗的评价众说纷纭的原因。(3分)

7.人物的复杂性是指文学作品中某个人物形象有丰富的释读和评价的可能,上面材料中所分析的宝钗就是一个复杂性人物。请从《红楼梦》《呐喊》《边城》《老人与海》《平凡的世界》《红岩》这六部作品中任选一个人物(宝钗除外),结合作品中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该人物复杂性的理解。(4分)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5分

阅读《归去来兮辞》 及《归园田居(其一)》,完成8-13题。(共15分)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8、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三径就荒             就:即便
B、将有事于西畴         畴:田地
C、善万物之得时        善:善意
D、或执杖而耘籽        籽:培苗

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悦亲戚之情话         汤之问棘也是已
B、门虽设而常关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C、乃瞻衡宇             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D、眄庭柯以怡颜         輮以为轮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A.悦亲戚之情话 
B.三餐而返,腹犹果然
C.海运则将西域南冥
D.蟪蛄不知春秋

11、下列语句中,与例句句式不一致的是:(2分)
例句: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A、复驾言兮焉求           B、蚓无爪牙之利
C、之二虫又何如           D、乐夫天命复奚疑

12、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②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A. ①向出征的士兵打听前面的路程,恨天亮得太慢。 
②富贵并不是我的意愿,到达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没有希望的。 
B. ①向出征的士兵打听前面的路程,恨天亮得太慢。 
②富贵并不是我的意愿,修仙成神是没有希望的。 
C. ①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恨天亮得太慢。 
②富贵并不是我的意愿,修仙成神是没有希望的。 
D. ①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恨天亮得太慢。 
②富贵并不是我的意愿,到达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没有希望的。 
(二)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3、请结合这两篇诗文的具体内容,比较陶渊明在这两篇作品中情感的共同之处,并加以分析。(5分)

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10分)
(1)                ,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2)引壶觞以自酌,           。《归去来兮辞》
(3)登东皋以舒啸,             。《归去来兮辞》
(4)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5)              ,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己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6)故木受绳则直,            ,             。《劝学》
(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
(8)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劝学》
三、本大题共4分,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
刻舟求剑
                                               王蒙
有一位贵客在江轮的甲板上舞剑,一个亮相,手一松,把剑落入了江水之中。
  “停船,停船!”他气急败坏地大叫:“快停下船来为我捞剑!我这把剑价值连城!”看看众人漠然的神态,他解释说:“我这把剑出诸干将、莫邪,后来通西域时经过丝绸之路外流到了国外,波斯大帝曾佩戴它出征,奥斯曼帝国宰相曾悬挂它于客厅,英国乔治王子用重金买下,法王路易第八派了五个刺客去抢夺它……如此这般,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出口转内销才落到我的手里。看,这是文物局证明,这是税务局收据,这是工商局的批文……还不快捞!”
  船长来了,问道:“您老这柄宝剑上了保险了么?”
  客答:“宝剑不是左轮手枪,不存在走火的危险。再说它的价值在于积聚文化心理、集体无意识、工艺美术观赏、保存参观展览,从不曾有过实战的考虑。中东之战中,不论是多国部队还是伊拉克都舍不得用这样贵重的宝剑开打。它们用的飞毛腿爱国者B-2都是博物馆拒绝收购乃至拒绝接受捐赠的东西;你在大英博物馆或者大都会博物馆见过导弹与轰炸机哪怕是盒子枪捷克造吗?古老的宝剑上保险开关这劳什子做甚?”
  船长急得跺脚:“谁说那个开关啦!我说的是insurance,我说的是C.P.I.C,我说的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你在那里保了险了没有?”
  贵客咕哝道:“放什么洋屁?我自己的宝剑凭什么要给保险公司交钱?我喝五粮液都没掏过钱!国务院不让宴会上喝白酒?我偏要喝!你到底停不停船?”
  “停船是不可能的。现在船行峡谷,停船是危险的。这里是禁停区。停船违反交通法。停船大家都不高兴。我们的船上还有外宾,还有记者,还有来写文章糟蹋我们的笔杆子哩!”
  “你什么态度?你对我什么态度?你怎么敢这样对我说话?”贵客发了怒。他进一步甩出一张牌:“你们航运公司经理不就是张二胖吗?你们财务处长不就是小余吗?我告诉他们一句话就炒你的鱿鱼,我还是归侨台属一贯道徒呢!”
  船长没有办法,只好思谋对策。便在落剑处的船帮刻上一柄剑的模样,又刻上几行字:“此处有宝剑,捞上赏重金,捞不上也给钱,全凭一片心!”他问贵客:“我们这样做,该行了吧?”
  后来又经过了一个讲价钱的过程。决定:捞上,奖金一万元,剑主出百分之六十,船主出百分之四十。捞不上,每人次奖十五元,船主出百分之六十,剑主出百分之四十。不管谁出钱,都由轮船上的财务科开发票,可以报销。
  许多自作聪明的旅客把船长嘲笑了个够,说他是傻蛋,说他是死脑筋:“刻画刻字有什么用?船行每小时二十五公里,走出这么远了,下去捞个鸟!”
  等到大家笑完了,船长说:“你们才是呆鸟哩!现在给各旅客出个智力测验题:‘为什么你们是呆鸟?’猜对了的今晚喝啤酒按七五折收费!”
  船到站了,一批又一批的潜泳能手在刻舟处跳下求剑。剑没求着,却捞上了各种硬币、易拉罐、罐头瓶子、首饰、金银戒指、手镯、防水手表、怀表,以及各种沙石、水生动植物等。
  行船了,打捞停止。又一站,又打捞一次……。船到终点站,便在终点站打捞。休息保养十二小时以后,船往回开,便又在行进中的每一站打捞。
  历时一年,剑虽然尚未捞上来(总有一天会捞上来的),但是捞上来的物品也算得上是洋洋大观。先是办了展览,后又分别举行了拍卖、寄卖、代售、甩卖活动。得失相较,虽然航运公司与贵客所在单位贴了些钱,但不论打捞者、船工还是旅客都捞到了一些好处。尤其是,培养了一批潜水能手,有的走向全国,有的走向世界领了奖牌,他们一致认为该船是潜泳的摇篮,船长是潜泳之母。他们的事迹,翻译成了六国文字,登载在各大报上。据悉,最近《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已派干练编辑人员前来采写他们开创的纪录,并准备将他们的故事拍成影片,在“正大综艺”、“世界真奇妙”节目中播放,云云。
                                                     (摘自《小小说精选》)


15.下面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作品运用古代寓言故事“刻舟求剑”的框架,别开生面地上演了一场现代闹剧,有坠剑、刻舟、求剑的情节,也有相同的讽刺对象和含意。
B.作品中“船长”和“贵客”都没有具体姓名,也没有相貌特征的描写,这样便于突出人物性格和人物的普遍意义,具有更强烈的讽刺性。
C.作者通过“贵客”和“船长”之口,用简洁的文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广阔的生活画面,展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反映了当代社会的众生万相。
D.出口转内销、文物、保险、中东之战、吉尼斯、《正大综艺》等大量的社会元素,作者信手拈来,取舍自如,其大家手笔令人惊叹。
E.本为应付贵客的纠缠,并无其他意图,船长的荒唐之举却意外地获得了巨大利益,荒诞的行为竟然成了合理的存在,作品的讽刺意味昭然若揭。

16.当船长问“您老这柄宝剑上了保险了吗”时,贵客给出了极为“雄辩”的回答,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船长为什么说笑他的旅客才是呆鸟?请联系上下文进行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作者通过“刻舟求剑”这样一个荒诞的故事要表达怎样的主题?请结合具体情节说一说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9、作文
“网红”是指某人因某个事件或行为被网民高度关注而走红,网络的发展催生了众多“网红”,对这一现象你有何看法?请以“我看网红”为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700字。


答案

一、(24分)
1.(2分)B    2.(2分)C   3.(3分)A   4.(3分)B    5.(3分)D   
6.(6分)
要点一:从创作原则看,《红楼梦》是要塑造“真的人物”,人物形象不再单一、单薄。
要点二:从读者角度看,读者选取的立场及对人物的评价是否先入为主,都会影响对宝钗的评价。
要点三:从写作手法看,《红楼梦》运用了严重缺点、微妙处境和几处嫌疑的模糊手法,使宝钗形象复杂化。
【评分参考】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
7.(8分)
【答案示例】略
【评分参考】对人物复杂性的理解4分,联系作品内容4分。

8、A.就:接近.翻译:小路接近荒芜了;
9、D
10、D
11、C
12、C
13、辞官归田的决心  田园生活的情趣   对人生真谛的感悟    围绕这三点回答
14、默写


15答案 答B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E不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这篇小说的“讽刺对象和含意”与寓言故事是不同的,前者讽刺的是炒作和作秀的心理和行为,后者讽刺的是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不识变化的人。C项,“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广阔的生活画面,展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评述不当,小说只是通过人物之口涉及生活的多个方面,并没有对生活的方方面面展开生动形象的描绘。E项,船长因为利在其中才“刻舟求剑”的,“并无其他意图”判断不当。

16答案 这一情节安排,进一步突出了贵客故弄玄虚的作秀心理,展现了他因为能够违背规则获得利益而洋洋自得的心态;同时也具体展现了公款吃喝、炒作作秀等不良社会现象,增加了小说的时代性和讽刺性。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从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两方面分析。通过分析贵客关于宝剑的来源的话,可看出他的无知与故弄玄虚,显然是在作秀;而那一段关于“喝五粮液都没掏过钱”的话,既是吹嘘,又是社会公款吃喝的写照。据此理解,可得出答案。 

17答案 招募人们潜水“求剑”,船长、贵客和参加打捞的人都会有利可图;而且从下文来看,船长的“刻舟求剑”影响越来越大,既得利益也越来越多。由此看来,“刻舟求剑”是船长为获利而故意为之的作秀举动,而嘲笑他的旅客不知其故,所以船长说这些旅客是“呆鸟”。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旅客和船长各说对方“呆”,含意是不同的,船长说旅客是“呆鸟”,是因为旅客不明白船长的用心,结合下文情节,可知船长“刻舟求剑”完全是别有用心的,是为了借作秀而图利,揭示船长的“用心”即可明白船长说旅客是呆鸟的原因。

18答案 贵客大肆宣传剑的贵重,宣扬喝五粮液不掏钱,船长卖弄英文,以“刻舟求剑”而作秀,航运公司和贵客所在单位贴钱,众多人得好处。小说通过荒诞的故事,折射了当前国人普遍的作秀心理,讽刺了群体谋求利益的炒作现象。
解析 本题考查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这篇小说,其基本特征是通过荒诞的故事来折射社会现实。研究本文的主题,就是要明确小说折射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刻舟求剑”本属荒唐,但众人都得到好处,可见作秀牟利是所要讽刺的核心,抓住作秀牟 (218.76.216.156)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北京版 高二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个『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