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索》课时作业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课文同步练习
试题
名称
《溜索》课时作业(九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7 溜 索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盘桓  扭绞(jiǎo)  拳打脚踢B.顷刻绝壁(ì)锱铢之力C.蓦地撒泄(shǎ)娟娟细流D.黏汗索崩(ēng)战战兢兢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袁仲一对考古工作始终抱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B.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
试题预览
7 溜 索

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盘桓  扭绞(jiǎo)  拳打脚踢
B.顷刻  绝壁(bì)  锱铢之力
C.蓦地  撒泄(shǎ)  娟娟细流
D.黏汗  索崩(bēng)  战战兢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袁仲一对考古工作始终抱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
B.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
C.游客徜徉其间,不仅头顶着纷纷扬扬散落的樱花,俯首也遍地是争奇斗艳的花卉。
D.赵奶奶刚迈出家门,就一脚踩滑,摔在院里动弹不得。
3.2018•广东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全国各行各业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以及培养目标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删掉“在”和“下”)
B.为激发同学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有人提议把校运会可以改为体育节,这样参与的同学或许会多些。(将“或许”移至“这样”后)
C.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都惊讶不已。(将“稍微”改为“稍作”)
D.许多观众看完《战狼Ⅱ》,激情满怀,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使观众不约而同地喊出“厉害了,我的国”。(删掉“使观众”)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首领哑声说道:“可还歇?”余下的汉子们漫声应道:“不消。”
B.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的样子。
C.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共享设施如何配置?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
D.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



5.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15字以内)
据悉,目前,云南还有132个乡镇未实现通畅,279个行政村未实现通达,由于高山沟壑的阻隔,老百姓出行还要依靠溜索过江,或绕道翻山。落后的交通状况,极大地制约了这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溜索过江的方式严重威胁着三江两岸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当地居民强烈期盼建设安全、可靠的过江桥梁。
去年,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关怀下,当地实施了扶持怒江索改桥项目,项目计划3年时间取消怒江州现有42对溜索中的32对,对其中具备条件的18对溜索实施“索改桥”工程,改建成7座人马吊桥、4座汽车吊桥、7座农用车吊桥和146.5公里连接线路(基本级公路69.98公里、简易公路76.02公里),计划总投资1.52亿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嘱 托
格•鲍姆特
就在彼得动身前往华沙参加一九五五年世界青年联欢节的前一晚,有人来敲门。原来是一位邻居。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然后摆在桌面上,摊开来。里头是一张相片、一封信和一张字条。
他讲述了有关这个小红包的一段经历——
一九三九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法西斯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波兰。这样,大批的波兰人被弄到德国去。那时候,这位邻居正在一家锯木厂当工人,他曾答应帮助一个波兰囚犯实现他的托付。
一天,锯木厂的一个工棚失火了。人们都在交头接耳,心里明白是囚徒们干的好事,他们想用这样的方式把斗争进行下去。一群身穿黑制服的党卫队员朝工厂一拥而入,带走了许多做苦工的囚犯。
当党卫队员冲进邻居工作的那个车间时,他正与那位囚犯在干活,这位波兰人迅速地从裤兜里摸出一个红色的小包包,塞到德国工人的手里,“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刚说出这几句话,党卫队就把他带走了,作为对这次纵火的报复。
一九四六年夏天,这位邻居发了一封信给囚犯的太太,她的地址就写在那张纸条上。可是,他并没有得到回音。一年半之后,他又试图再投一次——然而,一切依旧是徒劳的。现在好了,终于有了这一天,他可以托人将这个小包包直接带到波兰去。这位邻居把小红包郑重地递给彼得。
彼得注视着这张相片。相片上是一位妇女,手里抱着一个大约两岁左右的小姑娘。信呢,不言而喻是遇害者留给他家属的最后诀语。在那个小小的纸片上,用大大的字迹写着这样一个地址:“Z和M•尼波耶夫斯卡华沙斯巴索夫斯基大街十八号”。
“一定的,我会去找她的,并将事情的一切转告她,这件事您完全可以信赖我。”彼得说。
那时候,当这位邻居把这个小红包交给他的时候,彼得觉得一切都很简单:只要去到华沙,把事情一讲,东西一交,不就完了嘛!然而,当彼得后来抵达那条街的时候,十八号的门牌怎样找也找不到。在那块空地上,从前确实有过十二至二十六号门牌的房子,现在只见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着足球。在警察所,彼得也得不到一点答复。她们现在究竟住在哪儿呢?这样,彼得反而横下一条心,非找到她们不可了。
来到华沙,彼得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求知的渴念,他见得越多,什么活动都想参加一下的要求就更大。
大约在联欢节开始后一个星期,他的朋友们建议他去与一些波兰小伙子和姑娘相会一下,开头他想不太好吧,但朋友们干脆连拉带扯地把他推拥走了。跳舞的时候,每个人都得找个舞伴,这时在彼得面前就站着一位姑娘,她羞赧地望着他,并且邀请他跳舞。就这样,德国、波兰的小伙子和姑娘们相聚在一起。他们尽力地用手势比画着交谈,大伙笑着,欢快地跳着。
自这个晚上相遇后,彼得与玛留莎每天都要相会。
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最后一天终于到来了,整个华沙城都陷入一片欢腾之中。在大广场上,阿拉伯青年与瑞典青年,中国青年与黑人青年,伊朗青年与德国青年都在纵情地载歌载舞地狂欢,然后他们慢慢地拥向火车站。
彼得伴随玛留莎在火车站台上来来回回地溜达,广播员用广播催促大家赶快上车,彼得才恋恋不舍地攀上了车厢,将身子从车窗里探出来。他们相互凝视着,一时无言以对。
“地址,”玛留莎突然想起来,她的喊声就像呼救那样。
彼得摸出笔记本,撕下一页,将他的地址记在上面。这时,他一下子想起了那个小红包,于是赶忙把它掏出来。
“玛留莎,请帮助找一找,”他说,然后把这个小红包按在她的手心上。“打开看看!”他大声说,他见她一时还未领悟他的意思。
她打开这个小红包,念起来了。火车慢慢地挪动了。
玛留莎脚下像是生了根似的,粘住了。她几乎要被那些跟着火车而跑的人撞倒。“玛留莎,”彼得喊了她一声。玛留莎抬起头来一望,开始随着火车跑起来,接着她停下脚来,摆着手,手里的那块红包纸就像一方告别的红头巾。彼得还在望着她,一时间留给他最深的印象是,她整个脸庞都叫泪水湿透了。
“为什么她哭得这样厉害?”彼得思忖着,这时他已缩在一个角落里。“我将给她写信,”他这样想着。彼得拿出她的地址来,他念着念着,脸色越变越白,一直白到额头。原来,上面留下这样的名字:“玛留莎•尼波耶夫斯卡”,也就是那个小红包里的纸条上写着的名字。
6.谈谈本文以“嘱托”为题的含义。(3分)



7.画线的段落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8.发挥想象,请将下面句子中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2分)
“老婆和孩子……多替我问候——要是战争完蛋了。”


9.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他脸急得煞白,压低嗓门刚说出这几句话……


(2)他念着念着,脸色越变越白,一直白到额头。


10.小说的构思富有特色,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3分)



11.小说中的人物语言简洁鲜明,形象传神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请你写一段人物对话,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特点。(150字左右)


 

详解详析
1. [解析] C “撒”应读“sǎ”,“娟娟细流”应为“涓涓细流”。
2. [解析] B “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处用“首当其冲”与语境不符,应用“一马当先”。
3. [解析] B 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B项,语序不当,应将“可以”移至“提议”后。
4. [解析] B “三、四十”之间不加顿号。
5. 示例:怒江索改桥项目即日启动。
6. [解析] 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本文题目为“嘱托”,而小说主要讲述的是有关“托付”的事件,可见标题概括了文章内容,也是文章的主题所在,即对反战者大无畏精神的赞美与敬意。
[答案] 以“嘱托”为题,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表现了波兰人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通过完成“嘱托”表达了对反法西斯战士的尊重和敬意。
7. 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交代事件的起因;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的嘱托作铺垫。
8.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全文,根据人物的对话,推断出省略的内容。内容可以是告诉家人自己发生的事件,也可以是表达对家人的关爱,还可以是表达对家人的思念等。
[答案] 示例:如果战争结束了,拜托您按照字条上的地址把相片和信交给我的家人,告诉她们这里发生的一切。我爱她们,请她们多保重。
9. [解析] 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第(1)句“煞白”运用了神态描写,联系当时波兰囚犯被带走的情景,写出了人物内心的害怕与担心;“压低”是为了不被党卫队员发现,这里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波兰人的焦急和小心翼翼。第(2)句“脸色越变越白,一直白到额头”运用神态描写,联系尾句,“玛留莎•尼波耶夫斯卡”正是他苦苦找寻的那个被托付的人,这种猝不及防令彼得震惊,觉得不可思议。
[答案] (1)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这位波兰人在当时危机情形下的小心和急切。
(2)运用神态描写,写出了彼得的震惊程度之深。
10.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的理解能力。小说构思一般指文章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设置悬念、伏笔照应、欲扬先抑、虚实相衬、一线穿珠等。本文多处出现“小红包”,串联起故事情节,为小说的线索;同时,“邻居给囚犯的太太写信却无回音”“彼得按地址去寻找却找不到”两个情节的设置,唤起了读者“穷根问底”的欲望。而小说结尾,在主人公的震惊中戛然而止,安排巧妙,引人深思。
[答案] 本文以小红包为线索,两次设置悬念,把小说情节推向高潮;小说的结尾安排巧妙,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引人入胜。
11. 示例:“老师,小草是怎么钻出来的?”她的身边是一群好问的小天使。“是你们的小脚踩出来的呀,你们不停地跑呀跑呀,踩破了大地妈妈的衣服,小草就偷偷钻出来了。”“花儿为什么是红色的呢?”“是让春风抚摩的。”“你的嘴唇怎么像花瓣,也是红红的?”“嗯,那是让你们吻的呗!”笑声在明媚的春光里回荡着,回荡着…… (122.240.198.39)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课文同步练习


上一个『《变色龙》课时作业』  下一个『《蒲柳人家(节选)》课时作业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