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陈经纶中学2018-2019年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北京陈经纶中学2018-2019年初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九年级上册 北京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陈经纶中学2018-2019第一学期初三语文期中检测时间:150分钟满分:___100___分班级:姓名:学号:一、基础运用积累(共18分)我国自古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通过举办民俗表演、技能比赛、品尝美食等活动,大家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
试题预览
陈经纶中学2018-2019第一学期 初三语文 期中检测
时间:  150  分钟         满分:___100___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基础运用积累(共18分)
我国自古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通过举办民俗表演、技能比赛、品尝美食等活动,大家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6题。
①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农耕也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对于农民来说,秋天是成熟结果的季节,是享受丰收喜悦的季节,重要意义【A】       (不言而喻、一目了然)。从节气上看,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昼夜平分,秋高气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稻谷飘香、蟹肥菊黄、踏秋赏景的大好时节。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也最能体现丰收。即便说全国各地收获时节有所不同,但多数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也是大头。所以说,把每年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乃最佳选择,不仅体现了鲜明的农事特点,更【B】      (契合、符合)了丰收节的主题。同时,也便于充分展示农业的丰收成果,让广大农民真正放轻松、歇歇脚,参与和享受属于自己的节日。
②【甲】“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亿万中国农民的节日,主角是农民,这一节日设立的初衷必须认真谨记。      让农民广泛参与进来,让农民享受到节日快乐,“中国农民丰收节”      实至名归。【乙】而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结合各地民俗文化、农时农事,组织开展好农民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忌不搞整齐划一、千篇一律的活动。
1. 文段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判断全部正确一项是(     )
  A. 遵循     硕果累累  léi  léi       B. 尊循     硕果累累  lěi lěi    
  C. 尊循     硕果累累  léi  léi       D. 遵循     硕果累累  lěi lěi     
2.在文中的【A】【B】两处,依次填入最恰当的词语。
【A】                   【B】                  
3.第②段中两个画线句各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找出来并修改。
 【甲】                                                                                              
 【乙】                                                                                          
4.2018年9月23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发行了《中国农民丰收节》纪念邮票, 纪念邮票1套1枚,邮票面值1.20元。请大家欣赏这枚邮票,并用简洁的语言描绘邮票上的情境。(不超过50字。)
                                      
                                      
                                      
                                      
                                     
5.请结合材料中描述秋分的语句,推断下列诗句中表现秋分景象的一项是(     )
  A. 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B.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C. 气肃霜降渐冷凉,草木枯萎凋零黄。         D. 乾坤能静肃,寒暑喜均平。
6.文中画线处填写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只有……才     B.如果……就    C. 虽然……但是    D.因为……所以
7. 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阅读并研讨了艾青的《太阳》,研讨中表述有误的一项(   )
太 阳
从远古的墓茔                          当它来时,我听见
从黑暗的年代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震惊沉睡的山脉                        城市从远方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太阳向我滚来……
于是我的心胸
它以难掩的光芒                         被火焰之手撕开
使生命呼吸                             陈腐的灵魂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搁弃在河畔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一九三七年
A. 作者开篇运用排比,想象太阳竟是从远古的墓茔、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穿过黑暗的年代滚来的,这暗示着光明诞生于黑暗和死亡。
B. 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高树繁枝、河流人的心态和动作,表现万物热烈地欢迎着太阳的到来,对于光明的期待。
C. 诗人大胆想象自己心胸也竟然被太阳的“火焰之手”撕开,表现灵魂的重生,寄托了诗人向往未来、追求光明的激情。
D.整首诗歌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于黑暗社会的鞭挞,情感炽热。
8. 最近同学们正在热议《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请阅读《国之本在家》中的一段话,你认为横线处排序最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
            。           。          。《三字经》上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
①那么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和楷模、表率,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教育好孩子,让自己的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②所以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要把好的品德、习惯传递给孩子,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③咱们每一个孩子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开始,就不断地接受来自家庭的教育和熏陶,就不断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受着父母的影响。
    ④“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就会成就什么样的儿女。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②       C. ④③②①       D. ④②③① 
9.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云:“胜人者有力,胜己者强”,意思是战胜别人算作有力量,战胜自己才算强者。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具有“胜己者强”精神的人。请你任意选一个人物,送他一副书法作品,请结合人物及其代表作、书法作品的书体特点,说说这样送的理由。
备选人物:鲁迅、李白、欧阳修



   
        
A                      B                           C
选择书法作品     送给人物          ,理由:                                   
二、古诗赏析默写(共8分)
10.阅读古诗,完成相应试题。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阅读“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结合诗句,简要说说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句诗所描绘的景象。






                A                                     B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思念家乡报国立功的情感,诗人在诗中使用典故,写道“燕然未勒归无计”,这句诗写出了诗人               的壮志和决心。
(3)阅读画线诗句,请展开联想,以词人的口吻,结合诗歌内容,简单描述他的心理活动。
                                                                                
11.读下面对联,根据要求填写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对联一:
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
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奋起,都学这秀才先生
(冯玉祥题山东青州范公亭)
对联二: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郭沫若题山东济南稼轩祠)
对联三: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幡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流天地,月白风请一草堂
(清•顾复初题四川成都杜甫草堂)
(1)对联一下联说“都学这秀才先生”。“今人”可以向范仲淹学些什么?用《岳阳楼记》中连续且意义完整的两句话回答。
                               ,                        。
(2)对联二下联赞扬辛弃疾抗金复国的爱国精神。联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出词人报效国家,实现理想的凌云壮志的连续的两句。
                               ,                          。
(3)对联三下联说“先生亦流寓”,是指杜甫一生颠沛流离。联系《月夜忆舍弟》,写出诗中情景交融,抒写思念之情的连续的两句。
                               ,月是故乡明。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2. 阅读名著,我们经常被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所吸引,阅读下面的文段,写出画线代词所指代的人物正确的一项:(     )
作品 文 段 人物

A 《水浒传》   说时迟,那时快, 他 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他一飞脚踢走,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 武松


B 《鲁滨逊漂流记》 他  根据自己的情况,拟定了选择住所的几个条件:第一,必须如我上面所说的,要卫生,要有淡水;第二,要能遮荫;第三,要能避免猛兽或人类的突然袭击;第四,要能看到大海,万一上帝让什么船只经过,我就不至于失去脱险的机会,因为我始终存有一线希望,迟早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星期五

C 《傅雷家书》   音乐院院长说你的演奏像流水,像河,更令我想到克利斯朵夫的象征。天舅舅说__你__小时候常以克利斯朵夫自命,而你的个性居然和罗曼•罗兰的理想有些相像了。 傅雷
D 《西游记》   这流沙河的妖怪,因为在天有罪,堕落此河,忘形作怪。__他__曾被菩萨劝化,愿归师父往西天去的。 白龙马

13.阅读名著时,我们可以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中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古典名著我们还可以关注回目的方式来阅读理解。将《水浒传》中有关吴用的章回内容放在一起阅读,说说你的发现。
第十五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
第三十五回  梁山伯吴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逢李逵
第四十九回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我的理解:                                                               
14.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个人修养、国家发展、历史进步等方面各有不同的表现,《论语》中也有关于自强不息的论述。
请你从读过的一部名著中,选出一位你认为自强不息的人物,并结合相关情节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②不怨天,不由人。                (《论语•宪问》)
③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四、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问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节选)
【乙】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
【丙】一日,命役徒芟②而辟之,中获废井。即呼工出其泥滓,观其好恶,曰:“嘉泉也”。乃扃③而澄之,三日而后汲视。其泉清而白色,味之甚甘,渊然文余,绠④不可竭。当大暑时,饮之若饵⑤白雪,咀轻冰,凛如也。当严冬时,若遇爱日,得阳春,温如也。其或雨作云蒸,醇醇而浑,盖山泽通气,应于名源矣。又引嘉宾,以建溪、日铸、卧龙、龙门之茗试之,则甘液华滋,悦人襟灵。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因署其堂,曰:“清白堂”。又构亭于其侧,曰:“清白亭”。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                           (范仲淹《清白堂记》节选)
【注释】①清白堂:在绍兴府山上。②芟(shān):除草。③扃(jiōng):关锁。④绠(gěng):原指井绳,此指提水。⑤饵:吃。⑥忝(tin):玷污。
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翼然:          
(2)三日而后汲视          汲:          
1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无异乎       B.予观夫巴陵胜状   观其好恶
C.饮之若饵白雪  强饮三大白而别       D.然则北通巫峡     渊然文余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予爱其清白而有德义,可为官师之规。
                                                                            
                                                                            
18.以上三个选段中都有关于水的描写,请你找出来,分别概括出选段中水的特点。
【甲】文中的水:                                             ;
【乙】文中的水:                                             ;
【丙】文中的水:                                             。
19.下列两个句子一“叹”一“问”意蕴丰富,你从中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范仲淹?请简要分析。
(1)庶几居斯堂,登斯亭,而无忝其名哉!    (《清白堂记》)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五、现代文阅读(共20分)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6分)
【材料一】
汉语注音历史进程表
时间 关键推进者 大事记
魏晋南北朝前 采用直音法、读若法、反切法等注音方法。
明万历年间 意大利人利马窦 成为用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第一人
19世纪末 爱国知识分子戆章 提出汉字改革方案,拟成一个“两字合切成音”的厦门拼音文字方案。
新中国成立前 钱玄同、瞿秋白等 设计拉丁字母方案“国罗”和“北拉”。“国罗”是国语罗马字的简称,“北拉”是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的简称。
1958年 第一届人大第五次会议 批准颁布《汉语拼音方案》。
    ——《现代汉语》
 【材料二】
统计数据表明:《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年来,我国的文盲率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80%以上下降到2011年的4.08%,2017年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的比例超过95%,普通话普及率达到73%以上:目前全球已有14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26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孔子学堂,可以说孔子学院开到哪里,汉语拼音就走到哪里。在最新版的《汉语英语词典》中,“Jiaozi”(饺子)、“Renminbi”(人民币)赫然在列,拼音化的汉语词汇逐渐被世界接受;去年,德国《明镜周刊》曾以拼音“Xinglai!”(醒来)为封面标题,折射出中国发展的国际影响。              ——《人民日报》
【材料三】
《汉语拼音方案》已走过60个年头,下一步,汉语拼音还将有哪些新作为?首先,要打赢推普脱贫攻坚战,切实规划好汉语拼音教育,为提高农村地区普通话水平和民族地区普通话普及率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语同音”的千年梦想打通“最后一公里”。其次,要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发挥汉语拼音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发展中的基础作用,重点支持面向机器翻译、智能辅助语言学习的语音和文字识别、语言理解等智能化关键技术研究。                    ——《人民日报》
20.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1958年,第一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是多年来众多中外人士、爱国志士智慧的结晶。
    B随着孔子学院和孔子学堂的建立,拼音化的汉语词汇逐渐被世界接受,也折射出中国发展的国际影响。
    C在过去60年里,《汉语拼音方案》为实现“语同音”的千年梦想,已经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D《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加快了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还将提升语言文字信息化发展的水平。
21.为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60周年,小良同学正在创作一首民谣。依据他已创作的部分,结合【材料二】内容,请你帮其填写未完成的部分。
    “注音识字好方法,一树开下两朵花,一朵摘掉文盲帽,一朵   ①   ;
汉语拼音一甲子,累累硕果遍天下,硕果   ②  ,硕果助力智能化。”
22.有人说:“现在人们可以用讯飞语音输入法把语音直接转化成文字了,汉语拼音越来越不重要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上述材料阐述理由。
                                                                             
(二)阅读小说《最后一堂语文课》,回答问题。(共9分)
最后一堂语文课
①对于我们这些家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颇有点儿像火锅边放的瓜子,可有可无。但黄老师并不这么看,他说:“即使你今后是一个修电视机收音机的,多知道一点儿祖先传下来的文字之美,也是没有坏处的!”
②这句话与其说是开导学生,倒不如说是在开导自己——作为一位老语文教师,他像一个上错了船的游客,明明是要到上海,却被拉到了湖北,那种不安与不甘可想而知。
③黄老师上课,可以用一个“酷”字来形容。他通常是左手捻一本语文书,右手揣在裤兜里,上半身最常穿的,是一件蓝底却洗得灰白,看着旧却很齐整的中山装,头发散着灰白的光泽。老师年轻时,应该是帅气的,这种帅气,穿透岁月,留在他的眉眼、言词和举手投足之间。
④黄老师上课,通常是不怎么看课本的。他要讲的课文早已烂熟于心,张口即吟,抬手即写,举手投足间,有一种不容阻断的气韵,即使平常最不喜欢学习的同学,在那抑扬顿挫的诵读和讲解中,也体会到了文字的美感与魅力。
⑤然而,走得最急的总是最美的时光。当我们度过漫长的暑假升到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喜爱的语文课,已离开了课程表。
⑥关于语文课的取消,有多种传说。有说是因为新近要开电工基础等专业课程,有说是因为黄老师的语文课有喧宾夺主之嫌,还有阴谋论说学校教导主任原来也是教语文的,想来接手过把瘾。不管哪一种原因,都指向了我们并不情愿的结果。于是我们展开了一场有声的反抗,开学第一堂课,不知是谁发起,整个教室里哼起了国际歌的旋律,就像某电视剧里苏联战俘们在德国军官视察时的场景,不动嘴,只是让声音在喉头低沉地哼。这种声音整齐地汇聚在一起,其震撼和共鸣的感覺可想而知,无怪乎电视里那位不可一世的德国将军,感到了无比的恐惧。
⑦我们那位无辜的不知就里的电工基础老师,神经当然没有将军那么粗,被墙一样厚重的歌声一挡,仿佛头撞在岩壁上的小鹿,负痛仓皇逃去。不一会儿,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来,消防车一般匆忙而焦急。
⑧从校领导到班主任,一个个轮番上阵,从学校的办学宗旨,到专业课程设置的紧迫性,再到黄老师的健康等,都做了苦口婆心的解释。为了增加可信度,还特意安排黄老师回学校一趟。
⑨那天,黄老师依旧穿着那件熟悉的旧衣服,只是头发和脸上的皱纹似乎更白更深了些。9月的阳光,在他身后,把他镀成了一个披满金光的雕塑。他几乎是以背诵的样式,重述了学校希望我们的一二三四。同样的内容,被他一说,我们毫无排斥感地完全接受了。
⑩接下来,他又说:“同学们,听到你们为挽留语文课……所做的,我感到……万分……荣幸。我很荣幸,你们通过我,看到了文字之美文化之美。但我的学养有限,只给你们开了一扇小小的窗,你们通过这扇窗,看到一点一滴的星空与苍穹,那是一个你完全想象不到的广阔世界。一辈子很长,有很多东西需要坚持!即使你是一个修收音机的师傅……”
⑾那是黄老师最后一次在讲台上说话,也是我的最后一堂语文课。
⑿但那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是让我把语文和写作,不再当成一门课程,而是将它当成望向世界的小窗的开始。从那天起,三十多年时间,没有一天止息。
23.小说分两个部分写黄老师的课,请分别概括其特点。
平时的课:            
最后一课:            
24.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⑨⑩段的内容,并说说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25.下面是小说结尾删减的一段,请结合对小说的理解,接着写几句。
我的同学里,多年以后,他们有人成了央视主持,有的成了书法家或画家,还有的成了公务员、商人或工人,不管当下在做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阅读第一段,你想到的问题是什么?请把问题写出来,并结合这段内容简要说说产生问题的原因。
问题:                                                                     
原因:                                                                     
                                                                           
(三)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问题。(共5分)
知止
  ①年幼时,父亲不止一次以“知止”二字教育我们。当时觉得这两个字既玄又深,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有一年中秋,乡亲送来了两篓上好的白石榴,香甜多汁,我不禁吃个不停。夜晚腹泻,父亲趁机    A    (教训、训诲)说:这也是不懂得吃东西也应该“知止”的缘故啊。
  ②到了中年,每读名人传记,或观察时人的成败升沉,发现其中灾祸发生的起因在于不懂得“知止”之道的,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一个人理应知道他从社会上取得的最大限度是多少,超过这个限度,命运便会报复他。问题是这个“限度”并没有科学的计算方法,也没有客观的标准。能够估量得恰到好处的人,全凭他的自知与自省的功夫,外加一二肯直言规劝的朋友的适时谏阻。
  ③困难的是,已揽大权、已赚大钱的人对“知止”特别地听不进去。像王安石,其能力、政见可以说是卓绝一代,在宋神宗的宠信之下,他独揽军政、经济大权于一身。然而他做事太急、太贪,总想一下子就“全面”改革,结果根本无法建立真正的功业。其不懂“知止”之道可谓极矣。
  ④由王安石想到乔治•华盛顿,就觉得华盛顿高明。华盛顿虽然指挥过美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独立战争,但战争结束后他不以功臣自居,决心回到老家种田。他说:“我毕生最大的兴趣在农作。”其“知止”功夫可以说是到家了。
  ⑤我对培根的散文百读不厌。他有一句讽刺不懂得“知止”的人的话:“升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们费了很大的劲,一级级往上爬。结果地位愈高,愈是痛苦,而且有时还是很卑鄙的。人们用不尊严的手段爬到尊严的地位,结果是怎样呢?他们的地位是岌岌不保的。说垮便会垮下来,不然也会慢慢减色,渐渐地被淘汰……
  ⑥我有些近十年来在商界曾经呼风唤雨过的朋友,如今不少已潜逃海外,身败名裂,或者正在苟延挣扎之中。其中一二位在他们春风得意,夜夜逐酒征歌,结纳权贵,炒地皮、卖军火的时候,我就曾婉劝他们适可而止、相机打住。可惜他们听不进去。
  ⑦一个人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从社会上取得多少才是适当的。“钱”“权”都是如此。要想生活得心安理得,培养一点“知止”精神是很必要的。在一个高度进步而民主的社会中,人的观念有法律、道德和知识来随时    B    (制衡、制约),自然会产生一些“知止”的想法。而在眼下这个嘈杂浮躁的社会里要懂得“知止”之道,就只有靠自我修养了。
27.请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A、B两处。
  A:              B:             
28.阅读全文,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
  文中的“我”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知止”有不同的理解
  年幼时,“知止”就是不能“吃个不停”;
  中年时,“知止”就是                   ;
  如今,“知止”就是                    。
29.本文表达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本文观点,补写一个自己生活实际的事实论据。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北京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福建省莆田市擢英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甘肃省兰州市市区片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