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九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郑州一中2018—2019学年上期期中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卷命题人:饶淑婷 审题人:彭芳(本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调停/调换坍塌/踏地栈桥/信笺挑拨离间/亲密无间. . .. . . . .B.桑梓/孜然 拓片/拓展 瞭望/撩逗 羽扇纶巾
试题预览
郑州一中 2018—2019 学年上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命题人:饶淑婷 审题人:彭芳
(本卷满分:12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 2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调停/调换  坍塌/踏地  栈桥/信笺 挑拨离间/亲密无间
. . . . . . . .
B.桑梓/孜然 拓片/拓展 瞭望/撩逗 羽扇纶巾/美轮美奂


. . . . . . . .
C.恣睢/恣意   脊梁/瘠薄  铺床/床铺  自吹自擂/擂鼓助威
. . . . . . . .
D.带挈/契约   中意/中伤  豢养/誊写  仓皇逃窜/上蹿下跳
. . . . . . .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 A.妨碍 吊脚楼 合盘托出 销声匿迹 变本加厉
B.宣泄  捅娄子  形销骨立  平心而论   共商国是 C.决窍  掉书袋  独树一帜  断章取义   鸠占鹊巢 D.部署  制高点  一代天骄  不醒人事   置之不理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分解剖析名篇佳作,进行阅读理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式。_ 
①也如学书法、音乐,都要经过临摹、背诵、模仿的阶段,等到了一定水平,自然会厚 积薄发。
②古往今来许多大师、大家,谁一开始不是从学习别人起步的呢?
③学语文如同学体操、武术,一开始要进行动作分解,经过反复练习才会变成本能。
④作为一名中学生,让老师用阅读理解题的方式“扶一程”,很有必要。

⑤等到掌握了各种技巧,具备了一定素养,自然不必寻寻觅觅“作者想表达什么”,而 能自成一家之言。

A.③①②④⑤ B.④③①⑤② C.③①④⑤② D. ④②⑤③① 4.古诗 文默写。(每空 1 分,共 8 分)
(1)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2)一上高楼万里愁,                 。(许浑《咸阳城东楼》)
(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
(4)乐观是治愈苦闷的良药。面对仕途艰难,李白选择“            ,            ”
( 《 行 路 难 》 ) 坚 定 信 心 重 新 起 航 ; 面 对 人 生 缺 憾 , 苏 轼 吟 唱 “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美好祝愿


5.名著阅读。(4 分)

网络评价说“水浒玩的是义气,西游玩的是神奇”,请从下面两个选项中任选一 个,简要叙述其故事情节。

①宋公明私放晁天王(《水浒》)

②车迟国猴王显法(《西游记》)

6.综合性学习。(共 7 分)
【材料一】郑州地铁首条线路于 2013 年 12 月 28 日开通试运营,使郑州成为中国第
18 个开通地铁的城市。至今,开通运营线路共有 3 条,共设车站 61 座;其在建线路共 有 7 条,里程约 166.65 千米;远期规划共 21 条线路,一张四通八达的地铁网正在形 成。【材料二】
郑州市地铁客运量统计表

年份 年客运量(人次) 最大日客运量(人次)
2017 年 14462.27 67.43
2016 年 8810.15 36.46
2015 年 6785.35 35.18
2014 年 78.9 28.4
【材料三】郑州地铁在已有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举措:地铁各站点设置爱心伞, 行车时车厢温度控制在 26℃士 1℃,高峰时段缩短行车间隔,平安夜延长运营时间,大 客流时启动限流措施等。

(1)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郑州地铁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3 分)



(2)下图是郑州轨道的徽标,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和寓意。(4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7~10 题。(共 16 分)
洋 葱
①最近小米的早晨常常从中午开始,阳光像儿子的小手,穿过层峦叠嶂的窗帘缝隙不 依不饶地在小米脸上游走。这个时候的小米只好爬起身,蓬头垢面地来到洗漱间。
②母亲剥着洋葱走过来。小米说,妈,昨晚我梦到我爸爸了。母亲的手轻微晃了一下,
说,吃饭吧,过去的事不要总想了。

③从父亲走后,母亲一直是这个态度,不温不火,轻描淡写。除此外,母亲还添了个毛 病,爱买洋葱,紫皮的白皮的,一买就是一堆。小米越来越不明白,父亲跟母亲生活了整整
37 年,说走就走了,母亲怎么一点儿伤心难过都没有?关于父母的爱情,小米从他们各自的
口中听到许多,这些记忆的片段经过小米的连缀和拼凑,已经足够让她坚信,父母的婚姻情 比金坚,牢不可破。但自父亲入土后,小米再没有看到母亲痛哭失声,再没有看到母亲椎心 挖肝地念叨历历往事,甚至没有从母亲口中听到关于父亲的只言片语。小米忽然觉得母亲一 下子老了,变得迟钝、麻木,开始淡忘过去的人和事。

④为此,小米特意带母亲去医院做了检查,小米不敢想象母亲某天得了老年痴呆该怎么 办。庆幸的是,母亲身体健康一如往常,没有丝毫脑萎缩的迹象。

⑤小米却过上了日夜颠倒的生活。父亲走的早,来得太突然,像一把从黑暗深处猛然刺 出的利刃,让小米猝不及防。小米曾经为父亲的晚年设想过许多美好场景,如今,曾经设想 的美好瞬间被撕碎,小米无数次在黑夜里哭着惊醒,然后泪流满面。

⑥小米越是思念父亲,越是不能原谅母亲的冷漠。每天,蓬头垢面醒来的小米对母亲说 的第一句话就是:昨晚,我又梦见我爸爸了。

⑦小米希望母亲能够热切地问她:梦到什么了?你爸爸说什么了?令小米失望的是,母 亲依旧漠然,什么也不追问。执拗的小米每天醒来第一句话就说:我梦到我爸爸了。

⑧说完这句话,小米就出门。日子总是要过的。上班、开会、见客户、接孩子、开家长 会,中年女人的一切生存和生活压力一丝不落地降临在小米身上。忙碌纷繁的生活润物无声 地治好了小米的失眠,小米的早晨不再从中午开始,小米也不再蓬头垢面。

⑨现在的小米又恢复成自信、干练、英姿飒爽的小米。对父亲的思念,偶尔如同涨潮的 海水,丝丝缕缕浸湿小米的眼眶。小米会在听到某曲音乐时泪落如雨,会在拥堵的车流中因 看到很像父亲的身影而抱着方向盘痛哭失声。

⑩母亲依旧漠然,整天坐在椅子上剥洋葱,弄得满屋子洋葱味儿,呛眼呛鼻,大人孩子 每每眼泪汪汪。日子慢慢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父亲去世的阴影渐渐淡化。或许人生就是 这样子吧,失去了一个人,流过一些泪,以为永远不会好的伤口会慢慢愈合,时间真是最⑪ 好的疗伤剂啊!忘了从哪天起,小米醒来再也没有说那句说了无数次的话。
【A】谁能想到,再次说起这句话的人,竟然是母亲。那是小米搬进新房子不久后 的一天,弟弟在电话那头兴高采烈地喊:妈!刚生了!恭喜您得了个大胖孙子!双喜临门,一
大⑫家子人免不了凑一起欢天喜地地大吃一顿。饭桌上,母亲开口就对小米说出了那句话。
小米震惊极了,更让小米震惊的是,母亲紧跟着又说了一句:其实我天天梦见你爸。 小米不知道母亲为什么突然说出这样的话,从父亲走后,母亲从来没有提起关于父亲的只言片
⑬语!小米压抑着狂跳的心脏,问母亲:你都梦见我爸什么了?
母亲淡淡地说:什么都梦见了。小米追问: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说过呢?母亲还是淡

淡地说:有什么好说的?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难不成要记一辈子?那会儿你连房子都没 有,你弟弟婚都没结,我再带头哭天喊地?我不能哭,我得带好这个头儿,让你爸在那边放心
⑭。
⑮小米沉默了许久,问:妈,那能告诉我你为什么那么爱买洋葱吗?

母亲拿起一颗洋葱,轻轻撕下外皮,空气中立刻弥漫出浓烈的气息。【B】母亲的眼 泪滴下来,打在乳白的洋葱上,像清晨草尖的露珠。母亲轻声说,想你爸的时候,就借着剥 洋葱哭上一会儿…… ⑮

7.文章第③段、第⑩段、第 段,都提到了母亲“剥洋葱”的动作,请分析其作用。(4 分)

8.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文章分析。(4 分)

9.根据提示,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4 分)

【A】谁能想到,再次说起这句话的人,竟然是母亲。(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B】母亲的眼泪滴下来,打在乳白的洋葱上,像清晨草尖的露珠。(从修辞角度)

1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1~14 题。(共 12 分) 古诗文背诵:是负担,还是捷径?

①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古诗文的背诵篇目,由过去的 14 篇增至 72 篇。有论者认为,这给学生增加了很大负担。其实,概览之前的语文教育经验,背诵并不能 以负担论之,反而有审美享受的作用,甚至可以算一种学习的捷径。

②58 篇的增加数量确实较多,但与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要求相比,要求背诵的篇目仍然 是很少的。在传统语文教育中,学子需要背诵数十万字。唐宋以来,为参加科举考试,考生 必须将《论语》《孟子》《左传》等 40 多万字的典籍全部精读熟背。有些人背诵得更多, 如顾炎武、戴震能够将十三经全文背诵,甚至连“注”都能背诵下来。民国时期的一些学者 接受的是传统教育,也有出色的背诵功夫。国学大师姜亮夫曾说,他在清华国学院时,同乐 会上梁启超、王国维即兴表演节目是背诵古代文学作品,梁启超背诵一大段《桃花扇》,王 国维则背诵了《西京赋》。

③传统教育在背诵方面有数千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④多感官能够帮助背诵。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朗读本身就是多感官参加的活动,需要同 时动用眼、口、耳、脑,甚至加上头、身体的动作,这有助于提高背诵的效率。正如俄罗斯 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的:“参与接受某种印象或是一组印象的感觉器官越多,那么,这些印 象就会越牢固地在我们的机械的和神经的记忆中扎根,同时也就会越真实地保存在记忆之 中,以后回忆起来也会更加容易。”

⑤少年时发挥听觉记忆的作用,能够帮助背诵。少年的一个特点是对声音非常敏感,这 使他们能够通过“听”轻松地记住那些语言优美的古诗文。语言学家赵元任回忆儿时的
学习情景时也说:“晚上念诗我们都觉得比白天念书轻松一点儿,我觉着也好玩一点儿。 我念的是《唐诗三百首》。我哥哥跟姊妹们另外还念《千家诗》跟别的诗集。他们念的 诗,我就是没念也渐渐地背得出来了。”他们都是通过“听”,记住了这些作品。

⑥重视最初的记忆,能够帮助背诵。在中国传统语文教学中,背诵量是逐渐加大的。最 初的记忆量很小,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做到滚瓜烂熟,能够不假思索地背诵出来。这些内容在 学生的记忆中深深扎根,成为后来背诵相关内容的基础。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此早有研 究,如乌申斯基就说:“儿童在学习中所学到的这些最早的形象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越深, 那么,以后的形象也就能够越容易和越巩固地为他们所记住,自然,如果在最早的和以后的 形象之间有联系的话。”传统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每一次都是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背诵下来 一些句子,这些句子作为“最早的形象”,“在他们的记忆中扎根”,成为后来背诵的基 础。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大特点就在这里:老师对学生最初的背诵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是 记得非常牢靠,这些内容记得牢靠了,以后的记忆就容易了。

⑦从这个视角看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能明白,增加古诗文背诵恰恰 是为了长远的“轻松”打基础。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分)


12.下面的材料放在文章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3 分) 美学家朱光潜回忆自己的学习经历时说:“五经之中,我幼时全读的是《书经》《左
传》。《诗经》我没正式地读,家塾里有人常在读,我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于今我
记得最熟的经书,除《论语》外,就是听会的一套《诗经》。


13.本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4.请简述第⑥段的论证思路。(4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17 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5~18 题。(共 13 分)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 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 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 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 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 ,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
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 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 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唐代吴兢《贞观政要》) 注:①侍臣:周围的大臣。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③炀帝: 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15.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四时之景不同 太守谓谁
. .
A.景 B. 谓
至若春和景明 太守自谓也
. .
往来而不绝者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
C. 绝 D. 游
绝巘多生怪柏 似与游者相乐
. .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7.语段【甲】中作者始终以“太守”自称,结尾才点出太守姓名,请说说这样写的好 处。(3 分)


18. 结合语段【甲】【乙】的内容,概括唐太宗的治国之道与欧阳修为官之道的相似之处。
(4 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9~20 题。(共 4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9.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2 分)


2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四、作文(50 分)
21.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从未止步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人生如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
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
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 才可能说:谢谢你。
青春是一种宣言,昭示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激情;青春是一种勇气,奔跑着渴望找 到未来的答案。青春是一种年轻的心态,它永远不会消逝;青春具有永恒的魅力,它愈 发历久弥新。
——《朗读者》关于“青春”篇卷首语 读了上面的材料,对于“青春”,你有怎样的经历、感悟或思考?请任选角度,自定
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8—2019 学年上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5 分)
1. B(2 分) 2.B (2 分) 3.A(2 分)
4.(1)鸡声茅店月 (2)蒹葭杨柳似汀州 (3)浮光跃金,静影沉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空 1 分,共 8 分)
5. (1)晁盖七人劫生辰纲之事败露,官府派何涛前去捉捕。(1)宋江时任押司,是晁盖好 友,立即给晁盖报信。(1 分)捉拿晁盖的朱仝、雷横佩服晁盖为人,朱仝故意摔跤拖延时 间,使得晁盖安然脱身。(1 分)晁盖自烧庄园,大败何涛,率领众人投奔梁山泊。(1 分) (共 4 分)

(2)车迟国国王命唐僧等与虎力、鹿力、羊力三大仙比赛求雨。(1 分)虎力大仙作法 时,悟空召诸神和四海龙王,阻住法力,无雨降下。(1 分)悟空登坛,风雷大作,暴雨倾 盆。 (1 分)之后比高台坐禅,猜柜中之物,赌砍头,剖腹剜心,油锅洗澡等,悟空使 计,三仙皆输,并现出原形。(1 分)
6.(1)四通八达的地铁网正在形成;年客运量和最大日客运量逐年上升;不断提升服务
水平。(1 点 1 分,共 3 分)

(2)①上半部分以“中”字为主体形象(或以艺术手法将“中”字进行变形,或以 “中”字左右对称)(以上三点内容答出任一点即给 1 分),象征郑州从古至今都是华 夏的“天地之中”( 或象征轨道四通八达、往复运行,或象征列车运行的安全可靠)
(以上寓意三点答出任一点即给 1 分)。(共 2 分)

②下半部分是汉字“郑州轨道”和 英文“ zhengzhou metro” (1 分),点明了徽标 的主题(1 分)。(共 2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一)(共 16 分)
7.剥洋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1 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1 分);是母亲为了不 被孩子发现,借助剥洋葱会辣眼睛来掩饰自己的哭泣(1 分);借助洋葱哭泣,表现出 母亲的隐忍和母爱的伟大(1 分)。

8. (1)深爱父亲和孩子的母亲:父亲离世后思念父亲,常常偷偷哭泣;竭尽所能给孩 子带好头。(2 分)

(2)坚韧、深沉、细心:从父亲入土后到家人生活转入正常轨道,宁愿自己假借剥洋葱 偷偷哭泣,也从不在孩子面前表现自己的伤心;(2 分)(至少两个角度,意对即可)

9. 【A】“谁能想到”“竟然”形象地道出了小米对妈妈说出“梦见爸爸”的话的吃惊。(1 分)同时也引出了下文母亲解释买洋葱原因的内容,揭示了母亲深沉而伟大的爱。(1 分)
【B】比喻,把母亲滴落的眼泪比作“清晨草尖的露珠” (1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眼
泪的清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行为的理解和感叹之情,富有表现力。(1 分) (一句赏 析 2 分,共 4 分)
10.(1)第③段写母亲不再提起父亲而且添了爱买洋葱的毛病(1 分);(2)突出小米的 疑惑,表现出小米对母亲的不理解引起下文, (1 分);(3)引出下文小米带母亲看病的 事件,突出小米对父母的爱(1 分);(4)为写母亲剥洋葱中隐藏的隐忍、深沉而伟大的 爱作铺垫(1 分)。(1 点 1 分,共 4 分)
(二)(共 12 分)
11.中心论点:古诗文背诵有审美享受的作用(1 分),是一种学习的捷径(1 分)。(共 2 分)

12.第⑤段(1 分)。材料写朱光潜回忆幼时读《诗经》,听了多遍后就能成诵大半的事例(1 分), 能够论证第⑤段“少年时发挥听觉记忆的作用,能够帮助背诵”的观点(1 分)。(共
3 分)
13.举例论证,举唐宋以来参加科举的考生精读熟背典籍和民国时期学者背诵古代文学作 品的例子(1 分),具体论证了“与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要求相比,课标要求背诵的篇目 仍然是很少的”的观点(1 分),使论证更有说服力(1 分)。 (共 3 分,“具体”和“使 论证更有说服力”都写得 1 分。)

14.首先提出“重视最初的记忆,能够帮助背诵”的分论点(1 分);然后论述中国传统语 文教学中,学生的背诵量是逐渐加大的,开始小量但熟练的背诵是后面背诵的基础(1 分);接着举乌申斯基的言论和传统语文教学的例子,论证本分论点(1 分);最后论述老 师对学生背诵要求严格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大特点,更进一步论证了本段分论点(1 分)。(意思对即可。共 4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 17 分)
(一)(共 13 分)
15 .D(2 分)

16. (1)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2 分,重点词 “芳”“秀”“繁阴”,错一个扣 1 分,错两个 0 分。)
(2)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
(2 分,判断句、倒装句各 1 分 。)

17. ①前文一直以“太守”自称,设置悬念,结尾点明太守是谁,解除悬念,体现了构思的巧 妙。(1 分)②前文以“太守”自称,突出一郡长官的身份,有助于表现与民同乐的主题。(1 分)③结尾用设问的手法,在自问自答中流露出自豪、自得之意。(1 分)(共 3 分)
18. ①欧阳修:治理有方(1 分),政事顺利,人民安居乐业,与民同乐(1 分)。
(治理和结果各 1 分)

②唐太宗: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1 分)。治国以民为 本,让百姓安居乐业(1 分)。(联系文本 1 分,结论 1 分,共 2 分。)
(二)(共 4 分)

19.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一句一 分,共 2 分,不能直接翻译,要有修饰词或适当的想象。)

20.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一点 1 分, 共 2 分,关键字有错别字该点零分。)
四、作文(50 分)
21.仿照中招标准。 (122.240.205.19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上一个『2018年秋季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下一个『福建省莆田市擢英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