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您现在位置: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试题下载期中试卷
试题
名称
陕西省西安市远东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高一必修一 人教版)
下载
地址
试题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分 享
西安市远东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必修一语文试卷(120分钟,120分)一、基础积累(选择题每题2分,默写7分,共17分)1、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轻歌慢舞殒身不恤百舸争流融会贯通B、一哄而散溘然长逝沧海桑田锲而不舍C、表情木然引人注目阳光明媚历史陈迹D、头破血流感情真挚世人瞩目
试题预览
西安市远东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 必修一 语文试卷
(120分钟,120分)
一、基础积累(选择题每题2分,默写7分,共17分)
1、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轻歌慢舞      殒身不恤       百舸争流         融会贯通
B、一哄而散      溘然长逝       沧海桑田         锲而不舍
C、表情木然      引人注目       阳光明媚         历史陈迹
D、头破血流      感情真挚       世人瞩目         惨淡人生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谦让
B.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C.大王来何操?                         拿,文中是携带
D.再拜奉大括军足下                    第二次拜
3、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是(     )
A:①相去四十里         ②沛公已去
B:①沛公不胜杯杓      ②不胜枚举
C:①沛公安在          ②国安则无忧民
D:①与樊哙 、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②弃甲曳兵而走
4、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乃令张良留谢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①公为我献之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①不如因善遇之         ②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②何辞为
5、下列句子与“沛公安在?”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良问日:“大王来何操?”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6、古诗文默写(7分,每空1分)
(1)                 。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风萧萧兮易水寒,                                。(《战国策》)
(3)真的猛士,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以“             ,                 ”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二、阅读鉴赏(共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5分)
旧家的火葬
夏  衍
①半个月前,接到妻从上海寄来的信,说六月一日游击队打到杭州近郊,把我们的旧家放火烧了。因为那屋子被敌伪占领了之后,开了一所很大的茧厂,所以除屋子全烧之外,还烧毁了敌人已经收买了的几十万元的茧子。妻在后附加着说:“我们觉得很痛快,这最少对于你们沈家的那些不肖子弟,给了一个不小的教训。”在将信将疑中,昨天深夜看到了中央社金华发的一个电报,证实了这一消息——我出生的旧家,竟在这样的情形下火葬了。和妻子一样,我也只能喊出了一句痛快。
②四十年前我出生在这古旧的大屋子里。那是一所五开间,而又有七进深的庄院。这一百年前造的屋子,说得毫不夸张,至少可住五百人以上,我在这破旧而大得不得体的旧家,度过了十五个年头。辛亥革命之后,我的哥哥因为穷困,几次要把这屋子卖掉,但是在那时候竟找不着一个能够买下这大屋子的买主,哥哥瞒了母亲,从城里带一个人在估看,我只听见他们来回讨价还价,一会儿笑一会儿争之后,哥哥愤愤地说:“单卖这几千块尺半方的大方砖和五百几十块青石板,也非三千块钱不可!”
③我才知道了这些日常在那里翻掘起来捉灰鳖虫的方砖,也是这样值钱的东西。
④据母亲说,这屋子是我们祖上“全盛时代”在乡下建造了而不用的“别邸”,那高得可怕的粉墙,将里面住的“书香子弟”和外面矮屋子里的老百姓分开,所以不认识的人,只要一问沈家,那一带的人立刻就会知道:“啊,墙里。”“墙里”变了太平门外沈家的代名,据说已经是 近百年以来的事了。
⑤但是,辛亥革命前后,我们的家衰落到无法生存的田地,这屋子周围的田地、池塘,都渐渐地给哥哥押卖了,只有这屋子,却因为母亲的反对,而保留着它破旧得像古庙一般的形态,夏天的黄昏会从蛀烂了的楼板里飞出成千成万的白蚁,没人住的空房间也会白昼走出狐狸和鼷鼠,但是,墙里和墙外的差分,却因为“墙里”人的日益穷困,而渐渐地撤废了,墙外的孩子们也做了我的朋友,我记忆中也还鲜明地保留着一幅冬天自己拿了篮子到乡间去拾枯柴的图画。
⑥母亲在那个时代里算得是一个性格奇特的人,四十五岁死了我父亲之后,从没念过一句佛,从没烧过一次香,出嫁了的姊姊送她一串念珠,她却丢在抽斗里从来不去理会。从这种性格推衍开去,她是一个富于民主精神的人,她从不讨厌邻近的穷孩子到我家里来,也从不禁止我和这些野孩子们在一起。
⑦但是,具有这种近代性格的人,对于这所古旧的屋子,她却怀抱着使人不能相信一般的留恋与执着,我中学毕业的那一年她郑重地对我说:“趁我活着,把这屋子分了吧,我一死,迟早会给你哥哥卖掉的。”
⑧当时是五四之后,我根本就对这象征封建的“破庙”有了反感,所以我对于她苦心地保守了几十年的财产简直不加任何的考虑,随口地说:“我不要,让他卖去!”这句话伤了她的心,背着人哭泣了一整日,我也就从这时候离了“家”。“旧家”的影子在记忆里渐渐地淡忘了,一直到抗战开始那一年的初夏,接到母亲病笃而赶回到这屋子的时候。
⑨随着时代的变迁,这旧家也有了几度的沧桑。第一次欧战之后,因为民族工业的勃兴,我哥哥也在这封 建的屋子里开过一个现代式的工厂,用新式的“机子”织杭纺。在“城外”这屋子算是第一所“工场”,浙江丝织业凋落了之后,“机子”停止了工作,于是这屋子在五年前又变了“正大茧厂”。那一年,因为哥哥要把母亲卧房侧面的“果园”改作屯茧的仓库,要把“果园”的枣树和橘子树斫掉,他们之间曾引起过一次很大的冲突,但是结果母亲失败了,我最后一次回家的时候,青葱的枣树园已经变了煞风景的“茧灶”了。我虽则不曾亲耳听见丁丁的伐木声音,但是“樱桃园”最后一场的主人公们的心境,我是感受得到的。
⑩在斗争剧烈的时候,我屡次感觉到潜伏在我意识底层的一种要将我拖留在前一个阶段的力量,我挣扎,我残忍地斫伐过我自己的过失,廉价的人道主义,对于残酷的斗争的忌避,这都是我回想到那旧家又要使我恼怒于自己的事情。而现在,一把火把象征着我意识底层之潜在力量的东西,完全地火葬了,将隔离了穷人的书香人家的墙,在烈火中烧毁了。
⑪我感到痛快,我感觉到一种摆脱了牵制一般的欢欣。
1939年5月
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篇散文选材典型,“以小见大”,通过一幢老屋的命运,折射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风云与时代变迁。
B.第⑨段末句的意思是,旧家“果园”被毁时“我”虽不在现场,却完全能理解亲人们与契诃夫《樱桃园》最后一场中主人公同样的感情。
C.文中写到的哥哥和母亲的冲突,象征着新旧思想的冲突,最终以哥哥为代表的新思想取得了胜利。
D.文章采用记叙、议论和抒情等方式,回忆有关“旧家”的人和事,描述了作者因“旧家的火葬”而生的情感波澜。
8.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加以概括并作简要分 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对于旧家的“火葬”,作者怀有怎样的情感?请加以说明,并分析其原因。(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0——12每题2分,13题12分,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熊概,字元节,丰城人。幼孤,随母适胡氏,冒其姓。永乐九年进士。授御史。十六年擢广西按察使。峒溪蛮大出掠,布政使议请靖江王兵遏之。概不可,曰:
“吾等居方面,寇至无捍御,顾烦王耶?且寇必不至,戒严而已。”已而果然。久之,调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以原官与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初,夏原吉治水江南还,代以左通政赵居任,兼督农务。居任不恤民,岁以丰稔闻。成祖亦知其诬罔。既卒,左通政岳福继之,庸懦不事事。仁宗监国时,尝命概以御史署刑部,知其贤,故有是命。是年八月,干还,言有司多不得人,土豪肆恶,而福不任职。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浙西豪持郡邑短,长为不法。海盐民平康暴横甚,御史捕之,遁去。会赦还,益聚党八百余人。概捕诛之,已,悉捕豪恶数十辈,械至京,论如法。于是奸宄帖息。诸卫所粮运不继,军乏食。概以便宜发诸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赡军,乃闻于朝。帝悦,谕户部勿以专擅罪概。
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明年七月赐玺书奖励。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时屡遣部官至江南造纸、市铜铁。概言水涝民饥,乞罢之。
五年还朝,始复姓。亡何,迁右都御史,治南院事。行在都御史顾佐疾,驿召概权其职,兼署刑部。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赐祭,给舟归其丧。
(节选自《明史•列传》)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 ,正确的一项是(    )
A.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B.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C.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D.宣宗召福/还擢概大理寺卿/与春同往/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熊概,字元节”,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 岁、女15 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幼孤,随母适胡氏”,古人有“鳏寡孤独”之说,其中,“鳏”指无妻或丧偶,“寡”指女子丧夫,“孤”指父母双亡,“独”指老而无子。
C.“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D.“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四方异族。《史记•吴太伯世家》索引说:“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越。”中原地区古人对南方各族通称“百越”或“越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熊概预料事情准确。布政使想请靖江王来阻止峒溪蛮人劫掠时,他认为贼寇肯定不来,最后结果也印证了他的判断。
B.熊概深得皇帝信任。洪熙元年正月,宣宗命他以布政使的身份参与巡视南畿、浙江,巡视后宣宗晋升他做了大理寺卿。
C.熊概执法不畏强暴。浙西豪强肆意作恶,前官岳福懦弱无为,而他不仅捕杀了遇赦的平康,还抓捕了几十个豪强恶徒。
D.熊概为官为民请命。朝廷屡派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影响了民生,他就上书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行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概用法严,奸民惮之,腾谤书于朝。(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亦自信,诸当兴革者皆列以闻。(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九年十月录囚,自朝至日宴,未暇食,忽风眩卒。(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奉寄韦太守陟①
王  维②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③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④,顾景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注】 ①韦陟曾任襄阳、吴郡等地太守。②王维写作此诗时,身在边关。③高馆:驿馆。④岁方晏:一年将尽。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该诗首联开门见山,直接描写边塞孤城的萧条衰败,万里河山只一片空旷寂寥。
B.第二联落笔于高空。秋气肃杀、高远阔大的边城景象和归鸿的鸣叫衬托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万丈。
C.第三联诗人从身边的细节着眼。眼前池塘凛冽的水,岸边衰败的草,驿馆外稀疏枯干的梧桐,写出一幅肃杀之景。
D.第四联写出诗人年终之际,归乡不得,只好高咏一曲《思悲翁》,咏歌以遣怀。
15.该诗首联“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中的“自”和“空”用得妙,如神来之笔,画龙点睛。请具体赏析其妙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运用(16—18题,每题2分,19题5分,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阅览古代文章评点文献,不仅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而且还可以欣赏和借鉴古人文学批评的艺术。古代文章评点文献________,数量相当庞大,因此今天开发古代文章评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文献调查。这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古代文章评点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以往我们一般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明清时期,形成了一种比较普遍的文学批评风气,即很多作家在写出作品后寄送给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阅读。这些人阅读之后,往往会有一番评论。很多作家在刊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之后。这样一来,(    )。比如,康熙年间所刻《醉白堂文集》有王士祯等人的评点。类似的例子________。其次,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假如只注重散文或骈文评点,而不去了解八股文评点,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关经、史、子部的评点________,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
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编制出一个尽量完备和详细的古代文章评点文献目录,才能谈得上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________。这需要学界同仁齐心协力,长期努力,才能最终完成。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阅览古代文章评点文献,不仅我们可以从中欣赏和借鉴古人文学批评的艺术,而且还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
B.阅 览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我们不仅可以从中欣赏和借鉴古人文学批评的艺术,而且还可以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
C.阅览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我们不仅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而且还可以欣赏和借鉴古人文学批评的艺术。
D.阅览古代文章评点文献,不仅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而且还可以欣赏和借鉴古人文学批评的艺术。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就使明清时期的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
B.评点也就存在于明清时期的很多别集之中
C.就使很多明清时期的别集之中也有评点
D.就使评点也存在于很多明清时期的别集之中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擢发难数     俯拾即是     熟视无睹     坐 井观天
B.浩如烟海     俯拾即是     视而不见     盲人摸象
C.浩如烟海     比比皆是     熟视无睹     坐井观天
D.擢发难数      比比皆是     视而不见     盲人摸象

19.以下是小张在收到郑先生著作后回信的正文,其中有5处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并修改。(5分)
您寄奉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些许帮助,定当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表达与交流(50分)
20、感受高一的             
要求:①将标题填写完整;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少于800字;④字迹工整,文面干净。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 必修一 语文试题答案
一、基础积累
1.A(轻歌曼舞)
2.D、(再拜: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
3、D、逃走。(A:距离∕离开 B:能承受∕尽 C:哪里∕安定)
4C、均为副词  趁机。(A:副词,于是,就;副词,才。B:代词,它们,指百璧和玉斗;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介词,替;句末语气词,呢。
5、A宾语前置。
6、(1)略    (2)壮士一去兮不复还(3)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二、阅读鉴赏
(一)7、C项,“象征了新旧思想的冲突……取得了胜利”错,主旨故意拔高。
8.①奇特(或“不信迷信”)。如从没念过一句佛,也没烧过一次香。②富有民主精神(或“贫富等 级观念不强”)。如从不讨厌邻近的穷孩子到“我”家里来,也从不禁止“我”和穷人的孩子一起玩耍。③对旧家特别留恋。如担心旧家被哥哥卖掉,建议分家。
9、对于旧家的“火葬”,作者怀有的情感是复杂的。其中,有痛快、欢欣,因为作者明白旧屋在时代变迁中的衰败、焚毁是不可避免的,也使“我”摆脱了多年的牵挂和情感挣扎;但是,作者又是怀有依恋、惆怅、感伤的,因为旧屋是“我”出生、长大成人的地方,融汇着“我”关于故乡和亲情的难忘记忆。
(二)
10、C   11、B解析“孤”指幼年丧父。12、B解析“以布政使的身份”错,原官是“按察使”。13、见译文。
【参考译文】
熊概,字元节,是丰城人。他幼年成了孤儿,随母亲改嫁至胡家,于是假托姓胡。永乐九年,中进士。后被授予御史的官职。十六年,升为广西按察使。峒溪蛮人大规模出动劫掠,布政使谋划请靖江王的军队来阻止他们。熊概不同意,他说:
“我等担任地方长官,贼寇来时不能保卫抵御,反而烦劳王爷吗?况且贼寇肯定不来,只需警戒而已。”后来果然贼寇没来。不久,他调任广东。
洪熙元年正月,命他以原官的身份和布政使周干、参政叶春巡视南畿、浙江。当初,夏原吉在江南治水回京后,朝廷让左通政赵居任代替他,且兼管农业方面的事务。赵居任 不体恤百姓,每年都上报说丰收。成祖也知道他欺骗。他死后,左通政由岳福继任,岳福平庸懦弱,不做事情。仁宗代理国政时,曾命熊概以御史之衔代理刑部事务,仁宗知道他贤能,因此有这个任命。这年八月,周干回京,说有关部门多任用非人,当地豪强肆意作恶,而岳福又不管事。宣宗召回岳福,升熊概为大理寺卿,与叶春一同前往巡视安抚。南畿、浙江设巡抚之职自此而始。
浙西豪强握有郡县官员的短处,长期做不法之事。海盐县百姓平康非常残暴,御史要逮捕他,他逃掉了。正赶上大赦,他又回来了,还聚众八百余人。熊概将他逮捕诛杀。过后,又把几十个罪大恶极的豪强全部逮捕,加刑具押送至京城,依法论罪。于是奸民驯服。各卫所的运粮不能为继,军队缺粮。熊概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发放各府赎罪米四万二千余石供给部队,然后再上报朝廷。皇上很高兴,传谕户部不要给熊概治以擅作 主张之罪。
熊概执法严厉,奸民很害怕他,便将诽毁他的书上传朝廷。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弹劾熊概与叶春所到之处擅用威权,独断专横,放纵士兵骚扰百姓。皇上没有过问,只暗中派御史去调查,但一无所得,由此更加信任熊概。第二年七月赐玺书奖励他。熊概也很自信,应当兴废的事他都列出上奏。当时朝廷屡次派出部官到江南造纸、买铜铁。熊概说洪水积涝,百姓饥馑,请求停止这种行动。
宣德五年,他回到朝廷,才改回原姓。不久,他升为右都御史,掌管南都察院事务。行在都御史顾佐有病,朝廷通过驿传召熊概代管他的职务,兼代理刑部。宣德九年十月,省察记录犯囚的案卷,熊概从早到晚,都没有空闲吃饭食,突然他感到晕眩,然后便去世了。皇上令使者前往祭奠,派船送他归葬。
(三)
14、B解析:B项“豪情万丈”错误,应该是“内心的愁绪”。
15、“自”,自然之意。 “自”不仅写出了孤城的萧条衰败,更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悲凉。“空”,空旷寂寥之意。这“空”不只是空间的“空虚”,也是回望戍守边疆、保家卫国之事业付诸东流的“空”。
三、语言运用
16、B解析:原句有两处语序不当的语病,一是关联词“不仅”的位置不当,两句主语相同,“不仅”应该放在“我们”后面;一是递进不当,应该遵循着由轻到重的原则,两个“可以”后的内容互换。
17、A解析 在连贯的语句中, 前后各句的话题应该保持一致。B、 D项不符合要求。C项语序不当。
18、B解析 “擢发难数”比喻罪行之多,难以数清。“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俯拾即是”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比比皆是”指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熟视无睹”指虽然经常看到,却跟没有看见一样。形容对某种事物漠不关心。“视而不见”指看到了,没有引起注意或当作没看见。指不注意或不重视。“坐井观天”指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盲人摸象”比喻对事物了解不全面,固执一点,乱加揣测。
19、①“寄奉”改为“惠赐”或“寄来”;②“过目”改为“拜读”;③“些许”改为“莫大”或“极大”;④“惠存”改为“珍存”或“珍藏”;⑤“光临”改为“前往”或“定到”。
四、20、略 (122.240.210.13)

试题下载地址1    试题下载地址2
  (提示: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相关试题: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上一个『四川省宜宾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个『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浏览更多试题,请访问




本页手机版